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肾主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析老年性聋与肾的关系。提出老年性聋多因肾虚至髓海不足,耳失濡养;扰乱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耳窍闭塞。故而治疗应注重补肾通窍法,在-临床中防治老年性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肾虚证的研究状况。认为肾虚是有物质基础的。这个基础集中硷证了中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纳气,主水,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的本质。肾虚证则是肾的这些功能全面衰退而引起身体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中医早在《内经》中已提出了“肾主耳”、“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等理论,认为耳司听觉从属于肾,肾气足则听觉聪敏,肾虚则耳鸣耳聋。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亦证实有肾虚表现的人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采用补肾的方法往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医说耳聋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名著《内经》就强调了人体肾、肝(胆)与耳聋有关系,认为肾虚精亏为耳聋的常见病因。后来历代医著又有了新的见解,提出“风聋”、“虚劳耳聋”、“劳重聋”、“厥逆耳聋”、“久聋”等不同耳聋的论点。  相似文献   

5.
补肾法调节肾阳虚证T细胞凋亡的规律--重塑基因平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肾"本质的研究中,我们最初得到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的结论[1].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肾虚证的辨证标准如腰脊酸痛、腿软、耳鸣耳聋、齿落发脱、性功能减退等都是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的表现.肾虚与衰老显然具有共同的外部证候.因此,在观察肾阳虚证的甲状腺与性腺(男)轴功能时,各增加了相应的老年人组[2],结果显示老年人组的甲状腺轴与性腺(男)轴功能的异常值与成年人的肾阳虚证甚为类似,说明肾虚证是未老先衰,而衰老就是生理性肾虚.  相似文献   

6.
中医“肾”与耳的关系至为密切,但其相互联系的物质基础迄今研究甚少。本文对240例肾虚及无肾虚的感觉神经性聋患者及60名正常听力的健康人血清铁含量及其生理节律性波动进行测定。主要结果,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耳聋耳鸣肾虚本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两个年龄组三项肾功能血、尿指标测定,探讨老年肾虚与耳聋、耳鸣的相关性。发现老年人血、尿NAG酶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纯水清除率增多,听力降低、耳鸣发生率高。认为与老年人肾气渐衰,致使肾不主水液,髓海失养使肾气不通于耳有关。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肾不能开窍于耳的老年肾虚本质。  相似文献   

8.
<正>耳鸣、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症,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中,尤以肾脏疾病为多见。中医认为耳属肾、肾主耳,司耳之生理功能。耳为肾之外窍,肾之官。为肾行其职能,“肾开窍于耳”的说法,现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证实。因此,耳鸣,耳聋从肾论治有着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认为肾虚为SOP发病的根本原因,脾虚为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其病机主要以脾肾两脏虚损为本。脾肾二脏为先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四肢,脾肾与筋骨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骼与肌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脾肾两虚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型。故补肾健脾壮骨为SOP的治则,同时应根据其兼夹瘀血、气滞和痰湿等,辅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化痰祛湿。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优化中医药防治SOP的诊疗方案,可为中医药临床治疗SOP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聋是年龄因素引起的老年人慢性致残性疾病,对患者的社交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谢慧教授团队基于长期的临床积累,认为该病是精气衰退在耳窍的体现,故提出“脾-肾-髓海”听觉轴,该轴比拟自然水源之势态,顺应人体精气流转的生命之象,即“源-枢-汇”。耳窍以精为养,以神为用,其精神化听,“脾-肾-髓海”听觉轴忠于听觉的深层内涵,讲求肾和、脾运、髓充,由此耳窍方可聪敏清灵,识别声音言语,对应老年性聋“听得见,听不清”的根本社会及生理难题。然年老精衰,精气无以上充,则神机失灵,耳窍失敏,此为老年性聋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故无论是响应全国老龄化的步伐,还是基于对老年性聋疾病的深入求索,以该听觉轴为支点,继续中医学对老年性聋的认识和探知都将裨益于临床老年性聋的诊治思路发挥。  相似文献   

11.
药对量效关系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药对"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方剂配伍的精华与核心所在,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以药对为切入点,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 ,从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物质基础一生物效应关联研究、中医临床回顾性与前瞻性结合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量效关系的系统研究.以揭示药对组成和用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肺气虚证本质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思路:将西医的研究方法全部"拿来主义"用于中医证候研究,忽略了中西医历史渊源和哲学观的不同。(2)研究方法:单纯运用直观、线性的还原分析方法探讨中医证候,导致构建肺气虚证理论的方法论与研究肺气虚证理论的方法论相背离。(3)证候特点:忽视证候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以及证与证之间的动态联系,给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带来了困难。(4)证候的规范化:各证候的证名及诊断规范等没有统一标准,权威性成果之间证候分类、命名不统一,给使用者带来许多困惑。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式和科研思路至关重要。基于中医"气一元论"和"生物电磁辐射是生命运动本质现象"的理论,通过比较气与机体电磁辐射的特征,笔者认为,机体电磁辐射可表征中医之气,中医证的本质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叠加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肠道微生物与哮喘中医诊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中医生理病理、证候本质物质基础以及治疗等方面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与哮喘证候本质和体质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治疗哮喘与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关系.[结果]现代医学中肠道微生物和哮...  相似文献   

14.
整体观、系统论是中医药的重要特点, 中医药理论中也充满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课题组先是以还原论为指导, 进行了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研究, 近来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 在肾虚证(以衰老为模型)研究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肾精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根据对中医肾精概念的深入发掘, 提出肾精内涵的干细胞理论, 并初步论证了肾精与干细胞的关联以及补肾填精药物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通于充实大脑","脑为髓海".中医脑的生成、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病理状态的呈现都与肾脏功能状态息息相关。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构建中医"肾脑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肾脑相关"理论解决脑部疾病实际临证问题。分别从构建中医"肾脑系统"的缘由和意义,中医"肾脑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三个方面初步阐释了中医"肾脑系统"的理论内涵,以期为从肾论治脑病提供更加精确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指出把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研究中 ,不仅为阐释中医药理论、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探讨中药的作用机理和研制新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而且还将启迪新的思想和发展新的诊疗技术 ,并将对中医药学的变革和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的新兴"组学",是一项对生物系统内所有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系统性研究技术。它所研究的代谢物是机体受到刺激干扰后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因此代谢组学具备系统、动态、整体、分析的特点,与中医学整体观、系统观以及辨证论治思想相契合。老年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亚型之一,具有特征性的发病机制和证候特点,肾气亏虚是其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代谢组学技术为其证候本质的探索开拓了一条新思路。分析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契合点,就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气亏虚证本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医理论认为,肾中精气是脑的形成、发育和功能发挥以及维持整个人体精神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情志学说认为“肾藏志,在志为恐”,肾所藏之“志”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指记忆,包括了识记、保存和回忆3个基本环节。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精神应激作为一种信息会在中枢神经系统留下相当于记忆的生物性“痕迹”。作者结合中医理论以及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从情志活动调控的角度,以中医情志学说为指导,以机体的恐惧反应记忆为切入点,提出依据“从病理药效推导生理”的研究思路,结合恐惧记忆的形成、巩固、提取和消退以及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质神经通路的可塑性,结合补肾方药的药理学效应,阐述恐伤肾的病理机制,并揭示肾(肾精)调控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作用方式与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经络早已被中医临床反复证实,但对于现代生命科学来说,仍然还是一个尚未被认识的新天地.本着“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效率,阐明本质”的研究思路,从中医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建立客观评价标准、着眼于针灸临床,结合以“S”形曲线为核心的多种结构图,另辟蹊径阐释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医案转化论治理论。方法收集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医案,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和处方用药理论。结果确定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常见证型、主要治法、常用中药出现频次,常用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50个核心配伍和11个新处方。结论中医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规律性,证型主要为气血不足证、脾肾两虚证、肾阴阳两虚证,常用补气血、健脾、补肾等功效的中药,从中医临床医案转化出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论治理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