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5岁,1个月前因黑便2次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胃窦平滑肌瘤(疑似)",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口服治疗.此次复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良好,胃窦后壁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图1);超声内镜示:胃窦部见3.8 cm×3.1 cm大小的类圆形中等偏高回声团块,向腔内突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图2),提示胃间质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不适半个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于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窦前壁大弯侧一不规则黏膜隆起,大小约2.5cm×1.0cm,质韧,表面光滑(图1)。行病理检查结果示:黏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阴性。1周后行超声胃镜检查示:胃壁第3层中高回声肿物,内部回声不均,大小约1.9cm×1.0cm,胃壁其余黏膜无破坏(图2);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7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余,伴反酸3个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36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直径约8mm的半球样隆起,黏膜表面光滑(图1)。行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黏膜层一大小约8mm×5mm低回声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呈筛孔样(图2),超声内镜诊断为食管下段间质瘤,用圈套器将病灶电切(图3)。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肿瘤组织由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胞浆少,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是源于消化道的间叶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质干细胞及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1].尚未发生转移的间质瘤,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开展已日渐普及,但对于体积较小的病灶,术中定位及切除范围的确定仍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近期应用胃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两例胃间质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45岁.因嗳气4个月余于2010年7月20日入院.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见一1.5 cm×1.5 cm黏膜下隆起;胃镜超声示病灶处呈低回声,内部不均匀,边界清楚,起源于黏膜下层,大小约1.2 cm×1.5 cm.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拟诊断为胃间质瘤.例2男性,71岁.因进食后上腹部饱胀3个月于2010年9月27日入院.胃镜检查示贲门下小弯侧见一约2.5 cm×3.0 cm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胃镜超声示病灶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起源于固有肌层,大小约2.5 cm×3.0 cm.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拟诊断为胃间质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5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2个月入院.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距门齿约25 cm处见一包块样隆起,表面光滑,活检钳探查滑动感不明显(图1).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呈均匀低回声,病变最大切面2.0 cm×2.5 cm(图2).拟行保留食管黏膜内镜下切除术.术中内镜先端安装透明帽,内镜用二氧化碳(CO2)泵持续泵入CO2气体,首先于包块上段食管注射0.2%美蓝使局部黏膜隆起,三角刀沿食管纵轴线性切开表面黏膜长约2.5 cm(图3),沿切口进入黏膜下进行包块分离,分离过程中可见包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纵行平滑肌(图4),完整切除包块后可见浆膜层(图5),采用Olympus HX-610-090型钛夹夹闭食管黏膜切口(图6),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无病变残留.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6岁,因“上腹不适伴轻度腹胀2年”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CT平扫+增强示胃底部胃壁小结节灶,血管瘤可能(图1)。胃镜见胃底隆起,黏膜尚光滑(图2)。超声胃镜提示胃底管壁内第4层见椭圆形低回声,切面约16mm×8mm,血管瘤可能(图3)。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9岁,因肛门坠胀4个月就诊。既往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门诊肠镜示:盲肠一黏膜隆起,大小约0.6cm×0.5cm(图1)。内镜超声提示:病灶为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回声均匀,来源于黏膜肌层(图2)。  相似文献   

8.
异位胰腺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形成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国内鲜见报道,主要位于胃、肝内胆管和小肠。本文报道1例病例,病变位于胃壁,术前超声内镜显示病变位于黏膜下层,内部回声局部呈中高回声,可见囊腔样无回声区,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异位胰腺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胃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3岁,因上腹胀2个月前来就诊.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腹胀,饭后明显,无腹痛及腹泻,无呕血黑便,无进食梗阻感,无纳差及消瘦.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可.门诊胃镜检查示:胃体上部靠近胃底大弯侧后壁可见直径约2 cm隆起性病变,中央凹陷有溃疡形成,表面附黄白苔.超声内镜检查示:病灶起源于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结构,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考虑为胃间质瘤可能.腹部CT示:胃体上部近胃底后壁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向腔内突起,直径约2 cm,表面略凹陷,增强后中度强化,边界尚清,考虑肿瘤(间质瘤?)伴溃疡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33岁,因"食道异物"行胃镜检查时意外发现胃窦前壁大弯侧有一大小约0.8 cm×1.0 cm黏膜下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见图1),为行进一步治疗以"胃黏膜下肿物(胃间质瘤?)"收入我科。患者平时无腹痛、腹胀,无黑便、呕血,无消瘦。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等未见异常。入院后行超声内镜检查:胃窦病灶为椭圆形,大小约1.1 cm×1.6 cm,呈高回声,边界清楚,回声均匀,起源于黏膜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3岁,上腹部不适伴食欲下降10d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脾未触及,未扪及肿物。X线钡餐示:胃体大弯侧见4cm×6cm充盈缺损,黏膜破坏,边缘毛糙,中央区见腔内龛影,食管、十二指肠及小肠未见异常。胃镜检查:食管、贲门无异常,胃体大弯侧可见一巨大溃疡,边缘不规则,5cm×6cm ,底覆褐色痂,周围黏膜僵硬。手术所见:肿物位于胃窦大弯侧,6cm×6cm×5cm大小,黏膜面发生溃疡,局部胃壁质硬,与结肠系膜轻度粘连。病理检查:送检远端胃组织见5 .0cm×4 .5cm大小溃疡,深约1cm ,周边隆起,局部胃壁增厚,质硬,切面灰白色,…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2岁.2006年因间断上腹部不适行胃镜检查,于距门齿35 cm处食管下段见一直径0.3 cm黏膜下隆起,活检钳触之活动可,弹性好,隆起表面光滑(图1);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物(性质待定).2008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5 cm处食管后壁可见一半球形隆起,色白,表面光滑(图2a);超声内镜检查示:食管隆起处呈低回声均匀病变,来源于黏膜层(图2b);诊断:食管黏膜层病变.2012年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进食时哽噎感,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见食管下段管壁僵硬,黏膜破坏,可见不规则龛影及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下段癌;追加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5 cm处食管可见一隆起性病变,大小约1.0 cm ×0.8 cm,隆起表面糜烂(图3),诊断为食管隆起性病变(性质待定);予活检4块,质地偏硬,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6岁,因间断上腹疼痛半个月余收住我院消化科.患者既往在外院曾行电子胃镜检查示胃底黏膜隆起、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彩超示胆囊炎,乙肝五项示HbsAg阴性、HBsAb阳性.在我院行电子超声胃镜检查示:胃底小弯侧见直径约2.0 cm条索状隆起,表面光滑,活检钳触之软,可变形(图1),超声提示胃底隆起超声声像图特点,可见黏膜下层蜂窝状无回声区,部分穿通至壁外,与壁外无回声区域相通,其内可见明显血流回声,超声提示血管可能性大(图2).入院后查体:上腹部轻压痛,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1岁.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多年,虽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但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仍持续存在,半年前出现间断柏油样黑便,术前1个月外院诊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和食管早癌,肝功能Child分级C级. 患者于我院内镜中心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行食管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检查示:距门齿24 cm食管见片状发红区域(图1),黏膜欠光滑,大小约1.5 cm×1.0cm,内镜窄带成像观察到褐色病变区域,静脉消失,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呈V1或V2型,部分区域IPCL消失,局部呈VN型(图2,图3).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多数为炎性息肉或胃黏膜异位性息肉,临床上布氏腺瘤、异位胰腺、间质瘤等也偶可见到.我院发现较少见的十二指肠病变3例,报道如下. 例1,男,59岁,因上腹部不适3年,胃镜发现十二指肠息肉1d入院.镜下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大弯侧不规则隆起,约1.5 cm×1.5 cm,表面见溃疡形成(图1).EUS见十二指肠壁1~3层内不规则回声肿块,局部可见无回声及高回声结构(图2),起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于内镜下行圈套电切术.病理示:肿瘤组织由纤维、血管及脂肪组织构成,免疫组化示SMA(++)、S-100(+)、CD 34(+)、HMB 45(-)、Ki-67(约2%),诊断为错构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 IFP)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对27例病理确诊为胃IFP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超声内镜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胃IFP患者年龄(60.5±9.9)岁(27~77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可见腹痛、腹胀、黑便或无明显症状。胃窦部、单发病灶为主(96.3%),偶见多发。病灶形态多样,以山田Ⅱ型为多见(60.7%),部分病灶表面糜烂或溃疡形成(25.9%)。病灶直径(1.2±0.5)cm(0.6~2.5 cm)。超声内镜见起源于黏膜肌层,或起源于黏膜下层、向黏膜肌层延伸的低回声团块。所有患者经内镜下切除病灶,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胃IFP缺乏特异性症状,病灶形态多样,内镜下切除预后好,超声内镜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不适4个月就诊,有高血压病史。普通胃镜于胃窦大弯侧见一直径约4 cm息肉样不规则隆起,周边见白色不规则扁平隆起(图1),病变柔软,其形态可随调整注气量发生变化,活检病理示重度异型增生,不除外高分化腺癌。窄带成像加放大内镜见病变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晰,表面微细结构不规则;黏膜表面呈现大量白色不透明物质(white opaque substance,WOS)沉积,分布不均匀;局部微血管扩张、扭曲、紊乱(图2)。小探头超声内镜(12 MHz)见病变处黏膜层增厚,黏膜下层见多发囊性无回声区(图3)。与患者沟通后行ESD(图4),ESD术后病理为黏膜内高分化乳头状管状腺癌,局部见锯齿状结构,未侵及黏膜肌层,未见脉管癌栓,黏膜下层可见大量囊性扩张腺体(图5)。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3岁,因反复上腹痛伴早饱2年余入院.患者8年前因外伤导致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近2年反复出现上腹痛伴早饱,无呕血、黑便.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中性粒细胞46.9%,嗜酸性粒细胞7.1%,总蛋白55.9 g/L,尿素氮8.25 mmol/L,其余生化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见胃底前壁大弯侧一大小2.5 cm ×2.0 cm隆起(图1),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图2).胃镜诊断:黏膜下肿块(?)、曲张静脉待排除.超声内镜检查:胃底固有肌层起源稍低回声光团,横截面积约1.5 cm ×2.2 cm(图3),局部管壁层次欠清晰,壁外未见肿大淋巴结声像,考虑间质瘤可能.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5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间断性吞咽困难,症状时轻时重,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1周症状加重,来我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见距门齿20~40 cm处一黏膜隆起样肿物,大小约1.5 cm×20.0cm,表面光滑,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近端侧似有蒂与食管壁相连,不能观察肿物全貌,食管腔狭窄(图1,图2).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范围广泛,呈圆柱状、略低回声,边缘回声略高并有血流信号;病变起源于食管壁浅层,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层次不清,固有肌层及外膜完整,截面直径3 ~4 cm,未侵犯周围组织(图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胃神经鞘瘤(G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间断性腹胀不适1月余”入院。腹部CT检查示胃体大弯侧团状软组织肿物,直径37.9 mm,部分突出于胃腔外;腹部增强CT检查示动脉期见胃窦体交界处一团状软组织肿物,部分突出胃腔外,边缘较清晰,瘤体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见瘤体轻—中度强化影,病灶周围腹腔内可见轻度增大的淋巴结影;超声内镜见胃窦体交界大弯侧黏膜下一隆起性病变,球形,表面光滑,胃体可见陈旧性出血斑,超声胃镜扫描见一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类圆形病灶,呈高低回声混杂,回声不均匀,弹性成像以蓝色为主。结合病史,初步诊断为胃占位性病变?胃间质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胃体大弯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GS,顺利出院。术后正常随访1 a,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GS表现为腹胀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腹部增强CT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有一定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明确诊断需行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GS的首选方法,如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术等,术后不推荐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