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一般资料 患儿男,出生后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5月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体检:张口呼吸,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血氧饱和度为40%~70%.下颌小而后缩,张口后发现舌如蚕豆大小,悬雍垂粗大而阻塞呼吸(图1a~d),四肢未见异常表现,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1 一般资料 患儿男,出生后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5月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体检:张口呼吸,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血氧饱和度为40%~70%.下颌小而后缩,张口后发现舌如蚕豆大小,悬雍垂粗大而阻塞呼吸(图1a~d),四肢未见异常表现,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1 一般资料 患儿男,出生后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5月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体检:张口呼吸,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血氧饱和度为40%~70%.下颌小而后缩,张口后发现舌如蚕豆大小,悬雍垂粗大而阻塞呼吸(图1a~d),四肢未见异常表现,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9岁。出生时即发现心前区有广泛而明显的心脏搏动,局部稍隆起。站立时上腹壁正中至脐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患儿无气喘、紫绀等症状。体检发现患儿胸骨短小,其下极止于第4肋间,心脏表面仅有一层皮肤覆盖。心脏触诊稍重时可诱发早搏,未闻及病理性心脏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形态及活动未见异常(图1)。上腹部中央至脐部有一柔软包块,平卧时包块可回纳。诊断为先天性胸骨裂伴上腹白线疝和脐疝(图2)。手术和治疗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中发现疝囊颈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温控射频技术结合舌中部菱形切除术治疗巨舌症.方法 以温控射频刀于舌体正中做菱形切口切除部分舌组织,轻度肥大者行单纯温控射频消融术舌体减容.结果 4例先天性舌肌肥大患者术后舌体均无继发出血及明显肿胀,无感觉障碍,活动良好;3例能正常闭口,1例术后仍偶有舌伸于口外,行二次舌部分切除术和第3次单纯温控射频消融舌体减容术后治愈.结论 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巨舌症安全可靠,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儿,男,2007年3月18日于我院妇产科剖宫产,时见脐部有黄色粪臭样分泌物流出,转入普外科病房。患儿出生时体质量4.3kg,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9分,纯母乳喂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22d.因脐部间歇外溢粪便20d,膨出异物1d入院.患儿出生后第2天家长发现其脐部间歇性外溢气体及粪便,在当地医院予局部外科换药包扎.入院1d前哭闹时发现自脐部脱出鲜红色管状物.体检:精神欠佳,T 36.4℃,腹部膨隆,脐部见一直径1.5cm之缺损,自缺损处脱出一长约10cm之暗红色"牛角形"肠管,邻近脐部之腹壁可见红肿、糜烂(图1).腹肌柔软,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8.
联体儿 女,胎龄36+5周,于2009年12月1日经剖宫产娩出.出生总体重5895 g,生后人工喂养.查体:两婴相向,剑突骨性相连,剑突下至脐部腹壁相连,长约9 cm.各自有完整的头颅、四肢(图1),各自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四肢感觉、运动良好,肌力、肌张力正常,外生殖器和肛门正常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男性患儿,3岁.出生时即发现尿道下裂,阴茎阴囊型,行Ⅰ期尿道下弯矫正+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并留置膀胱造瘘管,术后2周拔除尿道支架管,排尿通畅后拔除膀胱造瘘管,拔除尿道支架管1周后患儿逐渐出现排尿困难,排尿费力,排尿时哭闹不止,排尿滴沥,尿线逐渐变细.体查尿道开口正常无狭窄,排尿时无尿瘘.尿常规示白细胞正常.经抗感染治疗无好转,排尿困难症状逐渐加重.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0.
例1:男,3天。出生时脐部无皮肤,在当地治疗后转入找科。体检:脐部无皮肤范围约4.5cm×4.5cm,表面覆以混浊的囊膜并有小裂口。腹部B超提示囊内为肝组织。局部换药后加压包扎,静脉给予抗生素。出生第5天囊膜完全质破,裸露的肝脏呈乒乓球状,并被一层脓答覆盖。即全麻下手术:在距囊膜周边约0.5cm的皮肤上切开分离,切除整个囊膜后,回纳肝组织,腹壁缺损分2层缝合,在回纳肝脏缝合内层腹壁时患儿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术后诊断:脐膨出。例2:女,1天。出生时脐部无皮肤。体检:职部无皮肤范围约有3.scmX4cm,脐带位于右下方…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岁零6个月.因"左侧腹股沟阴囊肿块50 h伴疼痛、呕吐"于1997年10月27日入院.患儿出生2个月时,常因哭闹、解大便腹腔压力增高时,左侧腹股沟区可发现有一鸽蛋大小的肿块,安静平卧时肿块消失.随年龄增长,肿块逐渐增大并下降至左侧阴囊内.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出生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急转来我院.检查:张口呼吸,口唇紫绀,口内有巨大肿块阻塞不能闭口;口咽部、口腔大部被肿瘤占据(图1);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CT显示颅底有一骨性肿物突出于口咽部,大小为8.5 cm×6.0 cm×1.6 cm的不规则肿块影像(图2),几乎占据全部口咽腔.入院后备血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3.
一、病例介绍 患儿男,36周出生,体重2 890 g.出生后1d因"多发性畸形"转入我院NICU.检查发现外鼻缺如,中央部有一0.2 cm纵行嵴状突起,无鼻腔结构,鼻孔处略呈凹陷状改变(图1).患儿只能张嘴呼吸,口唇合拢时有紫绀.进一步探查发现:未触及明显眼内容物、右侧小耳畸形、眼距增宽、右侧隐睾、阴茎短小;头颅CT示:鼻骨扁平,鼻孔、鼻道、鼻甲结构未发育,高腭弓,双侧上颌窦、筛窦未发育(图2);颅内结构未见异常,胸腹X线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示卵圆孔未闭.患儿的染色体为正常男性46+X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全麻患儿术后早期饮水的可行性.方法 全麻术后患儿570例,年龄2月~5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88)和术后早期饮水组(n=282).对照组患儿术后常规禁饮禁食,早期饮水组患儿术后神志清醒,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时给予少量饮水,于饮水前、饮水后5 min时观察患儿哭闹、呛咳、误吸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早期饮水组患儿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哭闹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儿均无误吸和低氧血症发生.结论 全麻患儿术后早期少量饮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患者新生儿,因发现脐部肿物8小时于1998年2月8日入院。出生时即发现脐部有囊膜肿物膨出。无皮肤及骨肉覆盖,不能还纳腹腔。检查:新生儿貌,脐部膨出物呈梨形,约8cm×7cm×6cm.暗红色,表面光滑,质软,未触及结节,突出处呈蒂柄状,外裹包膜。急诊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打开腹腔及切开包膜,发现肿物为肝左叶畸形增大,且有完整的胆道系统,通过肝圆韧带与右上腹内的肝叶相连,腹内的肝叶无肝外胆道系统,而与膨出肝叶共有同一胆道,脾、胃未见畸形。因肿物过大,还纳腹腔修补腹壁困难,故行膨出的肝叶大部切除,保留胆道系统,还纳腹…  相似文献   

16.
婴儿出生后,因脐部腹壁筋膜在脐带血管穿入处未融合,留有缺损,加之患儿哭闹和便秘等原因使腹压增加形成脐疝,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痛苦和烦恼.临床上治疗脐疝以保守治疗为主,很少需行手术治疗.常采用脐疝带包扎,但因其易滑动而致使固定效果不佳.笔者于2002年设计简易脐疝带,临床应用于56例脐疝患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唇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传统上手术时机多选择在3~6个月。我们于1998年6月对1例单侧唇裂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做唇裂修补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某男,生后10小时,体重3.5kg,一般情况好,右侧Ⅱ°唇裂,无腭裂。于1998年6月在局麻下(1%利多卡因10ml,0.1%肾上腺素1滴)行唇裂修补术(米拉德Ⅰ式)。手术时间40分钟,手术顺利。术中患儿无哭闹,一般情况好,出血约3ml。术后6天拆线,形态良好,随访半年,患儿发育一切正常,修补唇形良好(图1)。2 讨论患儿生后24小时内行唇裂修补,较传统手术时机有如下优点:①出生24小时以内的婴儿一…  相似文献   

18.
正患儿,男,1个月25天。因"喝奶后呛咳1个月个余"入院。患儿出生后第1天喝奶后即出现呛咳,伴颜面青紫,呼吸费力,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仍有呛奶。转上级医院后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显示食管气管痿(图1)。后转入我院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术,术中取颈部近  相似文献   

19.
尹治才  刘江 《腹部外科》2004,17(3):161-161
患儿,女,4 0d。因右腹股沟包块2d入院。2d前家属发现患儿右腹股沟区包块,无其它不适,未加注意,入院前8h ,患儿哭闹不安,但大小便正常。入院时体温、呼吸、脉搏均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肋下2cm ,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正常。右腹股沟区包块3cm×3cm×2 .5cm ,质中、边界清、活动差、无法回纳。余无异常,入院诊断为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右侧卵巢囊肿,大小约2 .5cm×2 .5cm×2 .0cm ,行疝环松解后,剥离卵巢囊肿,创面用肠线缝扎止血,按常规行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第七颈椎自发性前脱位-例报告侯孝廉,赵圣西患儿男,3岁。入院前3无晨起后,家长发现患儿头不能活动,转动时需随整个躯干一起。弯腰拾物时不能低头,无哭闹及疼痛感觉。追问病史,3天前有流涕咳嗽史,已愈。于1990年6月3日入院。体检:营养发育良好,头呈前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