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7岁,以“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09年9月14日入院.该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大便陶土色,皮肤瘙痒,消瘦,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入院查体:体温37℃,除皮肤巩膜黄染外,查体均无异常.在当地医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内实性占位,肝内胆管扩张.肝功能检查示AST 121 U/L,总胆红素420μmol/L,直接胆红素229μmol/L.入院时初步诊断为:阻塞性黄疸,肝癌待查.进一步检查肝脏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甲胎蛋白,CA199,血常规,肝功能,凝血象等.肝功能:AST 80 U/L,γ-谷氨酰转移酶317 U/L,碱性磷酸酶504U/L,总胆红素321.6μmol/L,直接胆红素247.4 μ mol/L.  相似文献   

2.
探讨阿维A胶囊可能存在的肝脏损害作用。方法对1例服用阿维A胶囊后出现严重肝脏损害的57岁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访,并进行相关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在服用阿维A胶囊12天后出现肝功能异常,16天后出现皮肤黄、眼黄等症状,入院化验为总胆红素364.0μmol/L、直接胆红素292.5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7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73 U/L、碱性磷酸酶203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142 U/L、总胆汁酸170μmol/L,诊断为阿维A胶囊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经停用阿维A胶囊及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阿维A胶囊有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的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梅毒并发严重肝损害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40岁,因阴道流血1月,乏力、纳差、尿黄10d,于2001年11月6日入院。入院查体: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77.5μmol/L、直接胆红素212.7μmol/L、白蛋白37g/L、球蛋白29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8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21U/L、碱性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65岁,因"腹胀、右上腹痛1个月",于2016年10月1日入潍坊市阳光融和医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生化检查(2016年9月3日):总胆红素55.6μmol/L,直接胆红素15.7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34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26 U/L,血清白蛋白31.5 g/L。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14.2 s,国际标准化比值1.22,活化部分凝血活  相似文献   

5.
1病历资料患者女,66岁。主因"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皮肤发黄1个月余,大便颜色变白1周"入院,不伴腹痛、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消瘦等。入院前查肝功示:总胆红素(TBIL)188.1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42.1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516.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07.8 U/L,谷氨酰转移酶(GGT)644.0 U/L,碱性磷酸酶(ALP)  相似文献   

6.
更正声明     
1 病例 患者男,76岁,因“皮肤瘙痒、乏力1月、加重伴黄疸1周”入院,院外查总胆红素(TB)高达179.9μmol/L,以“黄疸原因待查”于2007年2月8日入院。既往体弱,有乙肝病史10年,1997年行结肠穿孔修补术,2000年有肠梗阻病史,2003年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9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32U/L,血清总胆汁酸(TBA)305μmol/L;TB179.9μmol/L,直接胆红素(DB)106.3μmol/L,间接胆红素(IDB)73、6μmol/L,白蛋白(ALB)36g/L;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患者 :女性 ,31岁。主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 1年半 ,口干 3个月 ,于 2 0 0 2年 4月 2 2日入院。 2 0 0 0年 10月上节育环后出现经血增多 ,后渐感皮肤、巩膜黄染 ,尿色呈浓茶样 ,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厌食、乏力 ,无发热、寒战、腰背痛 ,不伴瘙痒。 2 0 0 1年 2月中旬就诊于某院 ,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35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15 8U/L ,总胆红素 (TBIL) 5 2 9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34 5μmol/L ,碱性磷酸酶 (ALP) 92 8U/L ,γ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75 8U/L ,甲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均为…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皮肤、巩膜黄染10余天"于2014年10月20日入院。肝胆CT增强影像诊断:胆总管改变,待除外炎性所致,扩张程度略有减轻。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1)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壁略厚,炎症所致不除外;(2)考虑胆囊炎。肝功能:ALT 72 U/L,GGT 979 U/L,ALP 187 U/L,TBil218.8μmol/L,DBil 143.7μmol/L,间接胆红素75.1μmol/L,总胆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16岁。因纳差、乏力、皮肤巩膜黄染 3个月 ,牙龈、皮肤出血 10天 ,发热 3天入院。 3月前无诱因出现纳差、乏力、尿黄及皮肤粘膜黄染 ,查总胆红素 >2 0 0 μmol/L ,按急性黄疸性甲型病毒性肝炎予以护肝、降酶、退黄治疗 ,症状好转。1月前再发 ,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73 5U /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10 15U /L ,总蛋白 (TP) 5 9.3 g/L ,白蛋白(ALB) 3 9.9g/L ,总胆红素 (TBIL) 15 2 .8μ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3 4.1μmol/L。 10天前出现牙龈、皮肤出血 ,伴头昏、心慌和关节疼痛。 3天前开始发热 ,体…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5,(8)
<正>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右上腹不适2年余,伴乏力3天"入院,入院后查体慢性肝病面容,无黄疸,未见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肋下1 cm。化验室检查:白蛋白27.2 g/L,球蛋白39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67μmol/L,总胆红素20.6μmol/L,直接胆红素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应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谷氨酰胺支持,记录2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36.97±6.72)g/L,血清前白蛋白(198.68±14.82)mg/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33.18±3.41)g/L,血清前白蛋白(170.32±9.7)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9.23±1.46)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1.89±2.69)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45±2.49)U/L;对照组治疗后总胆红素(12.48±3.4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2.73±5.82)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4.18±6.18)U/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应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对肝脏功能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继发性肝血色素沉积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4岁,已婚。反复发现眼黄,尿黄似浓茶色6年,以黄疸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检查: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脾脏左肋下1·5 cm,质中。腹部B超示:慢性肝损害声像改变,脾大,副脾。既往无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史。血生化检查:白蛋白(ALB)50 g/L,球蛋白(GLO)26 g/L,总胆红素(TBIL/DBIL)61·4/17·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8 U/L,谷氨酸转肽酶(GGT)15 U/L,总胆汁酸(TBA)2μmol/L,胆碱脂酶(CHE)6031 U/L,硷性磷酸酶(ALP)78 U/L。血常规:白细胞(WBC)6×109/L,N 0·541,L 0·41,M 0·058,红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病人,男,73岁,身高1. 73 m,体质量120 kg,体质量指数(BMI)为40. 1,腹围146 cm。"上腹胀痛3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生化检查提示:γ-谷氨酰转移酶为235 U/L;腹部彩超: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1 cm;核磁共振提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心电图示:T波改变,心肌损害。诊断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慢性胆囊炎,高血压,前列腺癌术后,重度肥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ALHF)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LFTs)的差异。方法入选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137例,根据病情分为ALHF组59例和CHF组78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LFTs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CHF组比较,ALHF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34.05±14.48)U/L比(29.41±9.16)U/L]、谷草转氨酶[(30.73±12.47)U/L比(26.64±6.81)U/L]和白蛋白[(38.62±2.70)g/L比(35.33±4.20)g/L]水平均显著升高(分别为t=-2.291,P=0.024;t=-2.454,P=0.015;t=-5.25,P<0.01),而谷氨酰氨基转移酶[(30.7±20.7)U/L比(41.5±32.3)U/L]、总胆红素[(14.22±7.21)μmol/L比(18.42±8.60)μmol/L]、直接胆红素[(6.28±3.46)μmol/L比(8.00±4.67)μmol/L]和间接胆红素[(7.99±4.82)μmol/L比(10.45±5.81)μmol/L]水平均降低(t=2.257,P=0.026;t=3.013,P=0.003;t=2.384,P=0.019;t=2.636,P=0.009)。两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75.93±29.01)U/L比(80.42±22.91)U/L]和总蛋白[(65.2±3.8)g/L比(65.9±7.8)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HF组患者病死率较CHF组高[17例(28.8%)比8例(10.3%),χ2=7.754,P=0.005]。结论 ALHF患者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为主,与肝脏缺血相关,而CHF患者以谷氨酰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和白蛋白降低为主,与肝脏淤血相关。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岁。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3d伴意识模糊、烦躁1d于2008年2月19日入院,病史由母亲代述,可靠。患者入院前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腹痛,无抽搐、腹泻,按急性胃肠炎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明显。渐出现意识模糊、烦躁及皮肤黄染,在当地市级院查肝功示:总胆红素(TBil)71.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9.92μmol/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177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63U/L,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55岁,反复右上腹胀5月余入院。乏力纳差,患“慢性乙型肝炎”,作过抗肝炎治疗,无巩膜黄染,上腹部未扪及肿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其IgM均为(-);术前肝功能:白蛋白39.8 g/L,总胆红素39.9 μ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7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30.8 μmol/L,γ- 谷氨酰转肽酶108.3 U/L,乳酸脱氢酶439.7 U/L,血清脂肪酶3 34.4 U/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甲胎蛋白值正常(4 ng/ml),CT发现肝右叶与胰头间软组织块影,考虑肝外生癌、肝硬化、胆囊炎。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约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2岁,因黑便、贫血、腹痛1个月入院。十二指肠镜检查见一肿物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8cm×7cm×7cm,上缘紧贴十二指肠乳头,向腔内生长突入十二指肠降部使该部阻塞(图1),活动度差,活检为间质瘤。术前肝功能检查正常。行外科手术,于十二指肠乳头下方3cm 处切断水平部,行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术后10余小时患者上腹痛、黄疸,血丙氨酸转移酶112U/L,门冬氨酸转移酶76U/L,碱性磷酸酶204U/L,γ-谷氨酰转肽酶132U/L,总胆红素334μmol/L,直接胆红素207μmol/L,淀粉酶882U/L。超声检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81岁,因上腹痛、呕吐6h入院。5个月前曾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内取出4枚直径1.2~1.5cm结石。平素有食带皮苹果习惯。体检:巩膜黄染,上腹压痛( ),肝区叩痛( )。血丙氨酸转移酶279U/L,门冬氨酸转移酶434U/L,碱性磷酸酶114U/L,γ-谷氨酰转肽酶102U/L,总胆红素75.8μmol/L。B超:胆总管直径1.5cm,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1岁.主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1年半,口干3个月,于2002年4月22日入院.2000年10月上节育环后出现经血增多,后渐感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呈浓茶样,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厌食、乏力,无发热、寒战、腰背痛,不伴瘙痒.2001年2月中旬就诊于某院,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3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58 U/L,总胆红素(TBIL) 52.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34.5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 928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758 U/L,甲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均为阴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中HBsAg,HBsAb,HBcAg,HBeAg,HBeAb均为阴性,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炎,予以保肝、降酶治疗3个月余,黄疸明显减轻,肝功能基本正常出院.院外继续口服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7岁。因乏力,纳差,尿黄,尿少,进行性腹胀1个月于2004年9月30日入院。2004年8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尿黄,尿少,每日少于1000ml。当地医院查ALT51U/L,AST168U/L,总胆红素163μmol/L,直接胆红素123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807U/L。血常规:WBC8.72×109/L,Hb130g/L,PLT266×109/L。CT示肝脏正常大小,弥漫性改变,脾不大,无腹水。超声心动图:右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增厚,三尖瓣轻度反流。考虑右心衰可疑,给予抗炎、利尿治疗,效果欠佳。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体表可触及肝脏下缘逐日下移,1个月来体重下降约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