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某油田的柴油硫醚主体是五元及六元单环硫醚的混合物。该石油硫醚氧化所得产物,经分析研究证实为亚砜,能萃取柠檬酸,以氢键和柠檬酸形成萃合物。萃取平衡是个放热反应。△H为-5.213kJ/mol。80%石油亚砜甲苯溶液对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67g/L,含NaCl 60g/L)进行四级错流萃取(相比1:1,20℃),萃取率为99%,高于相同条件下磷酸三丁酯的萃取率。以6%NaCl水溶液对柠檬酸浓度为35.4g/L的80%石油亚砜甲苯液进行四级错流反萃(相比1:1,20℃),反萃率为94%。石油亚砜萃取含Ca~(2+)、Mg~2和Fe~(3+)的柠檬酸时能选择性萃取柠檬酸,但Fe~(3+)能同时被萃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卫生学角度出发,对安徽省狮子山铜矿区通常的稻田土壤标本和受铜不同程度污染的稻田土壤标本,用七种萃取剂[0.05N HCl、0.1 N HCl、3 N HCl、0.05M EDTA、DTPA、1 N NH_4OAc(pH7.0)和1 N NH_4OAc(pH4.8)]进行了萃取铜的相对有效性的分析比较。结果筛选出了一种最为适用的有效铜萃取  相似文献   

3.
亚砜作为萃取剂,可用于萃取多种金属,如贵金属金、钯以及多数放射性元素,稀散金属和稀有元素(可以萃取磷酸三丁酯所能萃取的所有金属,且效果更佳);也可用于萃取多种酸如硼酸,磷酸,一氯醋酸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FE)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抑瘤作用。方法:采用SFE技术提取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用HPLC测定萃取物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研究紫杉烷类化合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萃取压力25MPa、乙醇流速0.4ml/min,在此条件下得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浓度为72.32?g/ml。紫杉烷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生长。结论:采用SFE法提取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是可行的,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对小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N_263(氯化三烷基甲基铵)-煤油体系作为有机相,在一恒界面池内进行了文题的研究。结果表明,铜的萃取速率与两相搅拌强度无关,但正比于两相的接触界面积和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萃取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8750J/mol。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的结果可知,铜的萃取反应过程为反应与扩散在水膜内并列进行的过程,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包含水膜的界面反应。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萃取动力学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4.9%。  相似文献   

6.
用N_263(氯化三烷基甲基铵)-煤油体系作为有机相,在一恒界面池内进行了文题的研究。结果表明,铜的萃取速率与两相搅拌强度无关,但正比于两相的接触界面积和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萃取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8750J/mol。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的结果可知,铜的萃取反应过程为反应与扩散在水膜内并列进行的过程,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包含水膜的界面反应。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萃取动力学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4.9%。  相似文献   

7.
石油亚砜是一种低毒、价廉的萃取剂。本文对石油亚砜对钼(Ⅵ)的萃取条件和反萃取条件以及萃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石油亚砜对pH=1.0-2.0、钼(Ⅵ)浓度为0.01-0.1 M的一级萃取率E(%)达到90%以上;一级反萃率也在90%以上;乳化问题亦获得完满解决。经对萃取机理的初步研究,可以认为石油亚砜萃取铝(Ⅵ)是属于离子缔合型萃取体系,被萃物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烷基氧膦对酒石酸溶液的萃取和反萃取条件,对温度、初始PH、萃取剂浓度和被萃液浓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及反萃取过程的热效应,并根据实验确定的平衡等温线计算了萃取和反萃取过程的理论级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叔胺N235(三烷基混合叔胺)从羽毛水解液中萃取盐酸分离胱氨酸的工艺条件。用φ=0.4的N235作为萃取剂,相比2.5,常温下萃取20min,脱去水解液中游离的盐酸;然后用φ=0.2的N235作萃取剂,相比为1.5,常温下萃取8min,静置12h便可析出胱氨酸。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化,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硫脲对金、银、铜的反萃取能力和体系的酸度有关。利用此特点,通过调节体系酸度并采用分段反萃取可达到金与银、铜的基本分离。反萃取过程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60℃;反应时间大于5min;流比1/3;硫脲浓度1.2mol/L;酸度0.5mol/L HCl(反萃液Ⅰ)和1.5mol/L HCl和(反萃液Ⅱ)。负载有机相经两段共五级逆流反萃取后,金、银、铜的反萃率均达99.8%以上。将反萃体系在高流比混合澄清器中进行小规模生产性试验,结果与模拟平衡值相近,级效率达95%。用电沉积法将硫脲液中金和银、铜按不同的槽电压进行分离,所得硫脲贫液经调整后可返回反萃体系,反萃能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溶剂萃取法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酪氨酸。以十一烷基苯磺酸钠为萃取剂,以磺化煤油为稀释剂,磷酸三丁酯为调相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酪氨酸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及反萃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反萃过程的热效应,计算了萃取和反萃取的理想级数。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萃取蒸馏法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在改进的Eliss气液两相双循环型蒸馏器上测定汽油在不同溶剂中的萃取蒸馏分离系数,筛选出N-甲酰基吗啉为最佳脱硫萃取蒸馏溶剂。在连续萃取蒸馏小试装置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N-甲酰基吗啉的FCC汽油脱硫效果。优化的工艺条件:回流比1,剂油体积比0.7,塔釜温度160 ℃,塔顶精制油体积收率达64.18%,硫质量浓度26.03 mg/L,总脱硫率达86.30%。PONA分析结果表明,萃取蒸馏过程还能有效地将大部分高辛烷值的烯烃组分转移到低硫精制油中,可作为优良的欧IV标准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3.
以磷酸三丁酯萃取富马酸和从盐酸溶液中苹取Sn~(4+),三烷基氧化磷革取苹果酸、琥珀酸,二丁基亚矾从天然磷矿的盐酸分解液中萃取盐酸和磷酸为例,进行了萃取过程盐析效应的研究。提出了盐析剂浓度对被萃物分配比或萃取率经验公式,并用文献中的数据对此经验公式进行了检验,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萃取塔从水中分出酚应用大量的溶剂。在焦化厂把本厂生产的产品粗苯及其馏份、纯的苯类产品,焦油洗油及蒽油列为最适宜的溶剂。这些产品中任何一个作溶剂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所以选择萃取剂取决于在工厂流程中布置脱酚装置的具体位置,建筑物的基建费用  相似文献   

15.
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萃取体系中溶剂与萃取剂的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推导出纤维溶剂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纤维溶剂的萃取扩散系数可用于表征萃取剂的萃取能力。通过纤维溶剂萃取扩散系数的大小,结合冻胶纤维萃取的本质和目的,选定二氯甲烷为最佳萃取剂。讨论了影响纤维溶剂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时纤维溶剂扩散系数要比静置萃取时大,并随萃取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冻胶纤维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液萃取-光化学脱硫组合工艺,研究不同体系的光致脱硫效果,探讨了二苯甲酮敏化催化裂化柴油中脱硫反应的动力学并与二甲亚砜(DMSO)直接萃取脱硫进行了比较。硫化物的光氧化产物用溶剂萃取法脱除,考察的溶剂为水/乙腈混合物及二甲亚砜。实验数据表明:在萃取剂与柴油的体积比为4:3、溶剂含水量φ=0.25的条件下,柴油脱硫率可达64%,收率949/6。对柴油原料及光氧化柴油抽出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柴油中硫化物降解后的形态包括亚磺酸、亚砜和硫酸酯。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夹带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中萃取银杏叶总黄酮醇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夹带剂加入方式、夹带剂种类、夹带剂加入量及夹带剂流速为考察因素,总黄酮醇苷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表优化工艺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  夹带方式选择预浸+动态萃取模式,以95%乙醇作为夹带剂,加入量300 ml,加入流速10 ml/min。在上述条件进行超临界萃取时,总黄酮苷醇提取率可达5.03%: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60℃,出口温度70℃,用95%乙醇液态收集萃取物,动态萃取时间1 h。结论  该实验优选的工艺明显提高超临界CO2萃取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转子脉冲设备可以强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萃取过程。目前,在化学制药工业的萃取过程中浸提器获得了广泛的采用。尽管萃取过程比较缓慢,但是,能够取得既浓且纯的萃取液。在此情况下,萃取液的过滤只要通过稳定的物料层和滤板即可完成,因此,不再需要辅助设备(过滤器、离心机)。强化浸取器萃取过程的传统方法应用搅拌、脉冲和萃取剂循环等,既麻烦,又达不到予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加速萃取过程,曾研究了强化浸提器萃取过程的方法和萃取设备。该法的原理是强化两相流体力学的相互作用,使固、液两相在设备中(如转子脉冲设备)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利用液-液萃取法从光卤石中萃取MgCl_2、使与KCl分离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这种液-液萃取是借助于等摩尔的胺类和羧酸类的液体离子交换剂来实现的。对这些萃取剂试验了萃取率及Mg和Ca、Mg和Na、Mg和K的分离效果。试验了各种萃取剂的相分离性。对几种萃取剂进行了比较、抉择。计算了萃取和反萃取的工艺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抗菌素的溶媒提炼工艺中,间歇萃取单元操作是极为常用的。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有机溶媒,要求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小,分配系数要大。在液液萃取过程中,要使溶媒相和水相均匀的相互混和,以达到使溶媒从水相中萃取抗菌素的目的。对于容积不大的萃取罐,由于溶媒和水的液层厚度小,一般的浆式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