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政和本草》中“唐本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和本草》中“唐本余”的探讨刘大培,尚志钧(安徽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41001)关键词政和本草,唐本余,本草纲目,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关于“唐本余”的问题,1962年芜湖市医专刊出的《新修本草论文集》中,尚志钧先生曾作过详细的论述,兹再讨论如下。早在...  相似文献   

2.
<正> 《唐·新修本草》辑复本是皖南医学院尚志钧副教授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精心参考古今中外有关文献辑补而成的。尚氏辑本最早成于1958年,1962年由芜湖医学专科学校油印,内部发行。1979年皖南医学院又重行油印一次,1981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就尚志钧氏辑复的《唐·新修本草》一书中,对某些资料的处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在药物的产地和生态环境和升麻的收载等问题上,《唐·新修本草》原本虽有将《本经》之文误为《别录》之文的失误,但对于这些失误,在辑复《唐·新修本草》时,应予保留。若加以更正,则失去《唐·新修本草》之旧貌,有悖辑复此书的目的。同时认为,忽视《唐·新修本草》残卷原著的记载,据可信度相对较低的《千金翼》所载《唐·本草目录》,在辑复本中增补“北荇华”和“领灰”二药的做法,也欠妥当。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4):F0003-F0003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是在公元659年由唐代苏敬等20余人编写的中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它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早839年,比2535年颁发的世界医学史上有名的《纽伦堡药典》早876年,  相似文献   

5.
<正> 《补辑肘后方》(安徽科技出版社,笫1版,1983年11月)乃我院尚志钧付教授辑校。尚老年近七旬,广览博识,攻研本草方书,业教学临床五十余载,是国内著名的本草文献学家,誉称本草四大名家之一。所著《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在国际东医学界亦享有盛名。尚老治学严谨,发现今本《肘后方》误刻脱漏甚多,遂以《千金》、《外怠》、《太平御览》……诸书为据,《补辑肘后方》三卷101首,从而恢复了陶弘景增补时的原貌。本书原名《肘后方》,又名《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凡三卷86首(篇),是晋·葛洪所著。梁·陶弘景于公元500年将葛氏书相类合并,成79首,增22首,共101  相似文献   

6.
对王淑民氏所辑《吴普本草》一书的许多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王氏对许多校勘的处理不符合古籍校勘的基本原则,而且有部分校勘并未认真查阅引文的原始出处,令人怀疑有抄袭尚志均辑《吴普本草》之嫌,同时,王本的列参校书目还暴露了王氏在本草文献基本知识方面的缺撼。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须行的药典,是我国唐代的《新修本草》。唐《新修本草》颁行于公元659年(显庆4年),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或有名的纽伦堡药典(1535年颁行)都要早8~9百年。  相似文献   

8.
晋·葛洪原著梁·陶弘景增补尚志钧辑校本书名《补辑肘后方》,盖因现存本《肘后方》均有大量误刻、脱漏(如现行本仅存1392方,几乎只有半数方子)。辑校者从诸书辑  相似文献   

9.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由于党对中医事业的重视和关心,中药学有了迅速发展,除了中医各行政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以及各中药院校、专业的不断建立以外,兹就以下几方面加以概述。1 本草文献整理本草文献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本草书目整理方面,197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修订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了749部建国前编著的本草,比1961年收录的544部增加了205部,为研究本草版本、考证本草药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对历代本草书籍进行了重印,其中50年代重印的本草书籍有19种,60年代重印的本草书籍有3种,70年代重印的本草书籍有4种,80年代已重印和计划重印出版的本草书籍有142种。对本草古籍的辑佚、校点和注释方面尚志钧做了大量工作,重辑了《唐新修本草》和  相似文献   

11.
《肘后备急方》治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后备急方》治学思想初探孙益鑫(安徽中医学院230038)关键词《肘后备急方》急症治学思想《肘后备急方》(以下称《肘后方》),系晋·葛洪所著,经梁·陶弘景增补(本文据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社的尚志钧辑校本),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急症的...  相似文献   

12.
《嘉祜本草》增引的“唐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新修本草》,后世又称作“唐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已佚,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祜本草》时,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祜本草》所增引的“唐本”,可以认为: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新修本草》在嘉祜二年(1057)编撰《嘉祜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嘉祜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3.
《得配本草》是清代严洁、施雯、洪炜合著的一部本草学著作。此书论述剀切,启发思路,临床实用价值甚高,清人张焕评价“是集简明而切近后人,易于阐扬。”尚志钧教授称赞此书“可使学者触类旁通,灵活用药。”人民卫生出版社因其简明实用,用药经验丰富、对临床灵活运用中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将其列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本文即以人卫2007年第1版《得配本草》为参考书)。现就个人学习与实践体会择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新修本草》 ,后世又称作“唐本草” ,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原书已佚 ,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本草》时 ,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本草》所增引的“唐本” ,可以认为 :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 ,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 ,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 :《新修本草》在嘉二年 (10 5 7)编撰《嘉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 ,《嘉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 ,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者尚志钧教授60年躬耕本草文献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性概述,涉及尚老本草文献研究的“过去”,“现状”以及“将来”。同时,对“尚派”学术精华、学术特征及为学方法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编纂于公元629年,它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  相似文献   

17.
《新修本草》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种的基础上 ,增加 114种编纂而成 ,其总数应为 84 4种。但《医心方》收载《新修本草》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 85 0种 ,比 84 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 ,即由于《新修本草》对 84 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 ,并加以说明 ,可以证实《新修本章》药物总数 ,并非用《本草经集注》730种 ,和《新修本草》新增 114种相加而成。  相似文献   

18.
黄■辑《本草经》增补23条佚文汇考王家葵,孙启明在众多的《神农本草经》辑本中,黄辑本被公认为是剽窃之作。如范行准先生指出:“二孙辑本即被当时富商黄所窃,删去叙录,辑入《黄氏逸书考》中。”[1]黄抄袭孙星衍、孙冯翼所辑《本草经》时,为显示与二孙本不同,...  相似文献   

19.
皖版《本草纲目校注》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存的历代本草文献中,首推<本草纲目>最具有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我国著名的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先生与安徽省中医文献所任何先生通力合作的金陵版<本草纲目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历时数年,最近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吴普本草》引神农、黄帝等药性资料的考察尚志钓,刘晓东(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戈矶山医院241001)关键词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黄帝,扁鹊,雷公,桐君,医和,一经,药性考察《吴普本草》是由三国时名医吴普所撰。原书约在南宋时亡佚,其中部分内容尚存于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