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雅明  王海燕  刘翠荣  田荣  董晓雁 《全科护理》2012,10(14):1251-125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社区随访,两组在出院前及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干预组BP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个月、12个月其他维度干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行社区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 4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心理护理 (n =2 0 )和非心理护理 (n =2 0 )前后比较心理状态差别观察。结果显示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焦虑心理 ,经采用心理护理后 ,患者焦虑程度大大降低 (P <0 0 0 1 ) ,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而未进行心理护理的焦虑程度几乎没有变化 (P >0 0 5) ,有的甚至有所提高。通过对照观察表明 ,心理护理对消除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心理有较满意效果 ,并达到仅操作技术难以获得的效果 ,起到良好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3.
韶红  段秀萍 《护理学报》2000,7(3):47-48
目的为了了解安装起搏器患术前焦虑情绪。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2例安装起搏器患术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植入起源器患术前的SAS评定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103.032P〈0.01),焦虑情绪与病情因素、环境改变、对心脏起搏术不了解、医务人员的态度有关。结论在术前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方法 对116例在某三甲医院心脏中心起搏器专科门诊进行起搏器定期程控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3.93±0.44)分;≥60岁患者心理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心理功能维度得分高于自费患者(P<0.05).结论 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同的患者心理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间的相关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太原市3所医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在其术后1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分,并分析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12.52±5.05)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功能(38.53±2.32)分,心理功能为(28.86±2.04)分,一般功能为(22.06±1.48)分,社会功能为(23.06±1.92)分。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24.32±1.58)分,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全国常模。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较低,其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为了改善和提高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国外,特别是日本和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涉足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状态的调查.1992年日本学者和1998年美国学者研究[1~2]表明,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改变不明显.起搏器植入后就业率降低,电器设备接触很小心,生活上受到很大限制[1].2002年,日本学者[3]曾对出院后的23例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生活状态和起搏器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起搏器植入患者植入前后外出情况未改变的达到78.3%;每日自数脉搏的仅占30.4%,登机时金属探测仪对起搏器有无影响回答正确的仅占1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安植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4 2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定期作起搏器功能测试 ,但对实验组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 ,而对照组未施加影响因素。 1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生活状态的现状。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应对量表(QOLI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机体舒适感得分最高,病程时间、心理健康、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支持得分也相对较高,但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和情感角色得分相对较低;患者社会支持来源中医护人员和家人分别占77.50%和67.50%;患者希望获得支持类型以精神支持最多,占75.00%。结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安装单心或双腔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6例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3.5&;#177;2.1)年,观察生活质量分级、运动能力、生存率、心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起搏器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7%与94.2%,P>0.05)。运动总时间、距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起搏器综合征仅发生于单心室起搏者(27.1%)。单心室起搏者术后左房内径(3.82&;#177;0.21)大于双腔起搏者(3.38&;#177;0.41),心功能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单心室起搏还是双腔起搏术后均能满足高龄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双腔起搏更能满足老年患者心脏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2.
起搏器参数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起搏器参数调整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以评价起搏器参数的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8例起搏器患者中双心室24例,抗房颤起搏器15例,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器(DDDR)20例,全自动型起搏器(DDD)28例,R波抑制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11例。术后随访期间完成简明健康测量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调整起搏器参数前,后分别由患者本人填写SF-36,在30min内完成。量表采用标准分法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调整起搏器参数后,98例患者SF-36的积分由102.31&;#177;7.54提高到112.04&;#177;6.78,调整起搏器参数后SF-36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对角色功能、肢体疼痛、健康总体自评、生命力、社会功能6个方面得分高于调整参数前(t=1.993~2.448,P&;lt;0.05),而情绪角色、心理健康2个方面得分与优化起搏器参数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重视术后随访,通过合理、有效、可程控性的起搏器参数的调整,使起搏器发挥最佳的疗效,可有效提高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25I粒子植入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125I粒子植入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6年1月在我科出院的直肠癌手术后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为植入组,同期出院的未植入125I粒子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进行评分,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由其亲自填写,进行住院复诊调查、入户调查及门诊咨询调查.结果 两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共21项指标评分比较,植入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直肠癌125I粒子植入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状况和生活质量随访有利于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蒋小昇 《护理与康复》2010,9(7):567-568
目的了解老年起搏器植入术前患者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用焦虑自评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80例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前焦虑分为(42.02±5.97)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效,t=2.616,P=0.011;社会支持总分为(52.77±8.37)分,属于中等水平;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老年起搏器植入术前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护士应充分调动患者社会支持的源泉,减轻患者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希氏束起搏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起搏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予以希氏束起搏。对比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起搏器程控以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心室电极感知、阻抗较对照组低,阈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采用希氏束起搏效果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丙肝病人的社会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样对138名门诊和住院的丙肝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其社会家庭支持有正相关关系。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病人家属的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的支持,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50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通知手术日、手术日晨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结果植入起搏器患者术前SAS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通知手术日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日晨干预组焦虑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安装单心室或双腔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6例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3.5±2.1)年,观察生活质量分级、运动能力、生存率、心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起搏器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7%与94.2%,P>0.05)。运动总时间、距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起搏器综合征仅发生于单心室起搏者(27.1%)。单心室起搏者术后左房内径(3.82±0.21)大于双腔起搏者(3.38±0.41),心功能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单心室起搏还是双腔起搏术后均能满足高龄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双腔起搏更能满足老年患者心脏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2007年2月,我们对56例行心脏起搏植入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70±5岁。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全部患  相似文献   

20.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是优化起搏器功能,延长起搏器使用年限,减少近期及远期起搏器相关不良反应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要措施。本次研究通过对123例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失访情况调查,分析失访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