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回顾2009年1~12月综合性ICU内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98例,使用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AP组35例和非VAP组63例,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的相关因素.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3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的高低、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是否有原发肺部疾病、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半卧位、是否意外脱管、口腔护理方式、是否声门下吸引这8项与VA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是否半卧位、是否声门下吸引这3项是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VAP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针对VAP的危险因素制定综合的护理对策,才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诱发因素与护理。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9年6月住院予机械通气患者96例,根据引发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监测手段和护理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18例,发生率为18.7%,14例救治成功,4例死亡,死亡率为22.2%。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过长、营养危险指数过高、APACHE-Ⅱ评分过高。结论:应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加强护理,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条件,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ICU 2011年1月—2013年6月发生的53例VAP病人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VAP发生率12.7%,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个数(OR=7.22,P0.01)、机械通气时间(OR=10.37,P0.001)、声门下吸引(OR=0.01,P0.001)、误吸(OR=8.36,P0.05)为VAP相关因素。[结论]对ICU病人中存在VAP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加强VAP监测与控制,并制定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 ICU 2011年1月-2013年6月发生的53例 VAP病人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12.7%,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个数(OR=7.22,P〈0.01)、机械通气时间(OR=10.37,P〈0.001)、声门下吸引(OR=0.01,P〈0.001)、误吸(OR=8.36, P〈0.05)为 VAP 相关因素。[结论]对ICU病人中存在 VAP 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加强 VAP监测与控制,并制定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3例,根据其是否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VAP患者29例,对照组为非VAP患者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组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86%,革兰阳性菌占30.39%,真菌占12.75%。结论在ICU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针对导致VAP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救治措施及医疗操作,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ICU内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现,年龄、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有糖尿病病史,有意识障碍,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长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使用综合防护方法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N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NICU内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2000~2003年间我院新生儿科NICU内共359例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儿。使用调查表收集病例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Binary Losgitic回归分析。结果:VAP的发病率为21.4%,25.6/1000通气日。单因素分析发现早产儿、低体重、机械通气时间、NICU停留时间、原发肺部疾患、留置胃管、再插管、头部位置是否抬高、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等因素与VAP有关。Logistic回归确定留置胃管、机械通气时间、原发肺部疾患、再插管、头部位置是否抬高、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为VAP影响因素。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外部的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的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人生命支持的主要手段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一旦发生VAP,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因此,明确VAP的危险因素,积极寻找对策成为ICU危重病人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分析VAP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63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病人年龄、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以及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和口鼻咽护理,防止误吸等对降低VAP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该院ICU收治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2例,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8例。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相关临床参数,包括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药物使用情况、插管时间等。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VAP的患者为52例,早发性VAP 15例,晚发性VAP 47例。与对照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APACHEⅡ评分、Glasgow评分等指标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患者昏迷、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抑酸剂、使用抗生素是患者发生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若不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较高、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过长、昏迷、未能科学使用抗生素药物等。因此,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俊  傅丽娟 《上海护理》2009,9(2):15-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上海某专科儿童医院监护室内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h,且发生VAP的先心病术后患儿5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运用Logistic分析,研究影响先心病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再插管、选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和床头抬高措施与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VAP有相关性。结论对存在VAP危险因素的患儿制定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先心病术后患儿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任玲  周宏  茅一平  康海全  郑文 《现代护理》2006,12(26):2466-2468
目的探讨VAP的发病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和实施VAP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ICU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口咽部、胃液中、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他5项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VAP的发病率为61.02%,每千日机械通气感染率100‰,病死率33.33%;机械通气时间≥7 d、患者口咽部微生物定植、APACHEⅡ评分≥15分、呼吸机通气管路微生物定植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病率高,且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VAP)的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MV)的250例患儿,按是否并发N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回顾性分析NVAP的相关影响因素、病原菌特点、耐药情况。结果本组250例患儿VAP的发生率为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原发感染性疾病与VAP的发生呈正相关,而胎龄及肠道益生菌的使用与VAP的发生呈负相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危重新生儿的VAP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VA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ICU成人患者VAP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名评估员遵循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如有分歧则请第三方评估,共同讨论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章,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各因素的比值比(OR)分别为年龄≥60岁(OR=2.78)、APACHEⅡ评分≥15分(OR=5.91)、昏迷(OR=4.69)、气管切开(OR=5.89)、机械通气时间≥7天(OR=3.29)、使用抗生素(OR=1.78)、使用制酸剂(OR=3.04)、肠内营养(OR=1.86)。 结论 年龄≥60岁、昏迷、APACHEⅡ评分≥15分、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7天、使用抗生素、使用制酸剂是ICU成人患者VAP的危险因素,胃肠内营养是否为ICU成人患者VAP的危险因素,这与胃肠内营养给予的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武警总医院ICU收治的78例需要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成年患者进行连续观察.入选病例分别记录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营养状况等相关的临床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VAP发病率23.1%,病死率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预防性抗生素治疗(OR=6.038;95%CI:1.319~27.641; P=0.021),使用糖皮质激素(OR=5.385;95%CI:1.191~24.346;P=0.029),前白蛋白降低(≤69.7 mg/L)(OR=0.975;95% CI:0.956~0.995;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降低(≤69.7 mg/L),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和使用糖皮质激素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Major heart surgery (MHS) patients are a particularly high-risk population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Our objective was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HS. Methods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ing 1,844 patients operated from 2003 to 2006. Results  Overall 106 patients (140 episodes) developed one or more episodes of VAP (5.7%, 22.2 episodes per 1,000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AP incidence was 45.9% in those patients requiring more than 48 h of MV. Enterobacteriaceae (32.8),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8.6%)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27.1%, of which 65.8% were methicillin resistant) were the principal microorganisms causing VAP.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VAP were: age >70,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s,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eintubation, previous cardiac surgery, emergent surgery and intraoperative inotropic support. Median length of stay in the ICU for patients who developed VAP or not was, respectively, 25.5 versus 3 days (P < 0.001), and mortality was, respectively, 45.7 versus 2.8% in both populations (P < 0.001). We developed a predictive preoperative score with a sensitivity of 93% and a specificity of 40%. Conclusions  VAP is comm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HS that require more than 48 h of MV. In that “high-risk” population, innova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in the editorial available at: do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