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2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队列研究,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和管饲天数长于胎龄33~34周的早产儿,不同胎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相应胎龄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呈正相关.高危早产儿管饲天数长于低危早产儿,其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晚于低危早产儿.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个体化的经口喂养评估方法.新生儿医学指数可作为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和评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训练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对早产儿管饲喂养向经口喂养过渡的影响。方法对49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由电脑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喂养方法。观察组25例,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配合口腔刺激训练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直至管饲喂养完全过渡到经口喂养。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管饲喂养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计算从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3.15±0.68)周、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5.18±1.16)周、过渡时间(11.91±4.07)d、管饲喂养时间(24.52±3.13)d、住院时间(34.21±3.38)d,对照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3.20±0.56)周、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6.21±1.24)周、过渡时间(14.10±3.15)d、管饲喂养时间(29.11±5.28)d、住院时间(37.44±5.51)d,两组比较,除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刺激训练联合非营养性吮吸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从管饲喂养向经口喂养过渡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时机对不同胎龄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早产儿分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早产儿采用常规喂养加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的护理干预,其中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干预介入时机对照组为纠正胎龄35周、观察组为纠正胎龄或入组胎龄≥31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管饲喂养天数、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出院时纠正胎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生胎龄26~30周、30~(+1)~32周和32~(+1)~34周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及出院时纠正胎龄均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胎龄26~30周、30~(+1)~32周早产儿的管饲喂养天数较对照组短,32~(+1)~34周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较对照组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键时期(入组胎龄或纠正胎龄≥31周)实施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能够缩短喂养困难早产儿喂养进程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章晓真  钱笑蓉 《护理学报》2017,24(16):49-51
目的 了解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16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表进行观察.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鼻腔持续正压通气、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医学指数及分娩方式是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一般状况良好的早产儿可尽早建立经口喂养,对医学指数较高及鼻腔持续正压通气时间较长的早产儿可选择一定的干预策略改善其口腔运动功能,医护人员需结合早产儿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解决经口喂养问题.  相似文献   

5.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引进国外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体重增长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4周、接受全管饲喂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接受1次口腔运动干预,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对照组接受NICU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等.记录两组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在这两个时间点观察喂养表现,计算过渡时间、喂养效率等,记录每天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结果 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两组比较,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重增长速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将出生胎龄≤34周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81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刺激、口腔支持运动,对照组仅实施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经口喂养阶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3周后体质量及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3周后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阶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按摩和口腔支持运动能促进早产儿吸吮能力的发育,尽快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胎龄29-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给予管饲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观察二组早产儿从管饲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日均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 ⑴干预组从管喂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干预组口腔感染发生率6.45%,对照组发生率6.06%,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早产儿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晓  朱珠  周晖  张爱霞 《护理研究》2014,(34):4286-4289
[目的]对28周~32周早产儿的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进行描述,以了解早产儿的一般喂养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孕28周~32周出生的适于胎龄儿,采用鼻饲—经口喂养—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方式,根据其胎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和疾病状况等决定管饲和经口喂养的开始时间、奶量、间隔时间和奶量的增加速度等;观察早产儿各喂养进程的开始时间、体重、奶量、口腔运动能力和喂养耐受情况等。[结果]胎龄越小,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差,口腔运动功能协调性及早产儿喂养准备行为的出现越晚;出生(1.31±1.37)d后开始管饲喂养,口腔运动功能评分(5.75±5.14)分,(11.26±2.67)d开始经口喂养,(23.43±2.61)d达全经口喂养;随着日龄、体重的增加和经口喂养的锻炼早产儿口腔运动能力迅速提升,奶量增加,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结论]胎龄29周左右的早产儿已经可以耐受胃肠内喂养,喂养方式、开奶时间、加奶速度等需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喂养准备行为和疾病状况等条件做适当调整;体重较轻、胎龄小的早产儿应延长管饲喂养阶段,口腔运动能力低的早产儿应控制奶量的增加速度,以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  朱珠  周晖  张爱霞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86-4289
[目的]对28周~32周早产儿的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进行描述,以了解早产儿的一般喂养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孕28周~32周出生的适于胎龄儿,采用鼻饲—经口喂养—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方式,根据其胎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和疾病状况等决定管饲和经口喂养的开始时间、奶量、间隔时间和奶量的增加速度等;观察早产儿各喂养进程的开始时间、体重、奶量、口腔运动能力和喂养耐受情况等。[结果]胎龄越小,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差,口腔运动功能协调性及早产儿喂养准备行为的出现越晚;出生(1.31±1.37)d后开始管饲喂养,口腔运动功能评分(5.75±5.14)分,(11.26±2.67)d开始经口喂养,(23.43±2.61)d达全经口喂养;随着日龄、体重的增加和经口喂养的锻炼早产儿口腔运动能力迅速提升,奶量增加,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结论]胎龄29周左右的早产儿已经可以耐受胃肠内喂养,喂养方式、开奶时间、加奶速度等需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喂养准备行为和疾病状况等条件做适当调整;体重较轻、胎龄小的早产儿应延长管饲喂养阶段,口腔运动能力低的早产儿应控制奶量的增加速度,以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定量表(NOMAS)评定早产儿的口腔运动功能;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表(NMI)对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本院资料调查表分析早产儿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OMAS、NMI、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及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是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针对早产儿的病情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分类,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早产儿应尽快实施合理的经口喂养,对状况较差的早产儿可给予科学的医疗护理干预,提高相应指数后,结合健康状况尽快解决肠道内喂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引进国外的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并评价该方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半需求喂养方法,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和口腔支持等。 记录两组早产儿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观察计算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 结果 实验组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促进经口喂养方案对于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方案,干预组采用促进经口喂养的方案,比较两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经口喂养环节落实率。结果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35.03±0.71)周低于对照组(36.09±0.96)周(P<0.01),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缩短了1周;初乳口腔滴注、口腔功能训练、安慰奶嘴训练吸吮落实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促进经口喂养方案可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保证喂养安全性的前提下加快了喂养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效率、喂养进程以及体质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初始经口喂养胎龄、喂养过渡时间、管饲时间、完全经口喂养胎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初始经口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体质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以及经口喂养效率,促进体质量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订早产儿经口喂养流程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江西省某儿童医院2017年1月—12月住院的早产儿为试验组,按照经口喂养流程进行护理;选取该医院2016年1月—12月住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观察记录两组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管饲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在喂养期间,试验组呼吸暂停、呕吐、Sp O2<85%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饲时间和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用经口喂养流程进行护理,能增加喂养安全性,加快喂养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 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2月收住我科的早产儿115例,随机分成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体位支持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口腔刺激按摩,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开始经口喂养和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刺激能够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使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缩短,体重增长加快,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收集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围产期资料,比较不同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早产儿平均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为8.87(2.01)d;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经口喂养纠正时间、分娩方式、Apgar评分、合并新生儿肺炎、合并败血症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经口喂养纠正时间、分娩方式是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较长,受到胎龄、出生体质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经口喂养纠正时间、分娩方式等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对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出生后24 h内入住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围产儿科的早产儿64例,按单双日入院顺序分组,单日入院早产儿设为观察组(n=31),双日入院早产儿设为对照组(n=33)。对照组早产儿给予预防感染、暖箱保暖、呼吸循环支持及胃管管饲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初乳进行口腔外部与内部按摩。比较两组早产儿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发生率、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呕吐、腹胀)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胃食管返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口腔感染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率为6.06%,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而至2010年,早产及其并发症占全球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的35%,成为新生儿的首要死亡原因[1]。加强早产儿的监护,提高诊治水平,预防早产各种并发症,成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合理的喂养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早产儿完成从肠外到肠内营养的过渡,管饲转换至完全经口喂养通常需要经历5~7个阶段[2],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就是从管饲逐步向完全经口喂养这一过渡时期。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过程需要逐渐完善,及时对其进行吸吮、吞咽功能训练很有必要。口腔运动干预[3]是指在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前或经口喂养过渡阶段,采取口腔内外按摩刺激、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结合喂养时口腔支持等方法,对口咽部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以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本文着重就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促进作用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prematrue infant oral motor intervention,PIOMI)用于存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存在经口喂养困难入住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应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对早产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胎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喂养失调型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障碍型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缩短喂养进,改善喂养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