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行LASIK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震颤是指两眼不自主的有节律不随意地往返摆动,是一种原因不很明确的疾病,在预固视时加重.LASIK对眼球固视要求较高,近视伴有眼球震颤是LASIK的相对禁忌症.国内少见此类患者行LASIK的报道,国外也仅有个例报道[1].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矫正视力较好并伴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经护理干预后,采用LASIK治疗,取得了满意的预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发展较快,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成为目前矫治近视的主流方法。在手术中除了手术者本身的技术水平及设备的优良性外,患者术中配合也对整个手术过程及手术效果有较大影响,之前已有文献报道术中头位变化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我们观察到术中眼位变化同样对手术过程有较大影响,为了让患者在术中更好地配合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及质量,2005年4-10月,本研究对来我中心进行LASIK手术的50例患者进行了专门的术前固视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此病发病率不高,但如处理不当,对患者视力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2012年7月我科收治1例LASIK术后并发弥漫性角膜板层炎(DLK)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细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行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同视机图片与Titmus立体视图本,对27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做手术前正前方与中间带方位的、远与近距离立体视定性和定量测定。实行中间带移位术后,再同样做远与近立体视锐度测定,进行分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视力提高2~5行。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改善。立体视从无到有,视锐度从800-至60-逐级提高由周边体视转变为黄斑体视、以至中心凹体视。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立体视觉术前可有部分发育,中间带方向好于非中间带方向,经中间带移位术后,不仅解决了眼球震颤、代偿头位、视力问题,而且能使远近立体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400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正近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采用LASIK术治疗近视患者,抽取随访时间满十二个月的400例(786眼)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LASIK手术的近视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斜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疗效。方法对我院17例合并斜视有代偿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综合考虑患者双眼视的状态,注视眼,视力是否平衡,眼球震颤中间带的代偿头位及斜视的代偿头位进行具体设计。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明显改善,在第一眼位,单眼注视或双眼同时注视视力均提高2-5行。结论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斜视,消除代偿头位,恢复第一眼位双眼视功能为目的,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外界物体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据资料报告,人群中眩晕的患病率为5%。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视物旋转、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改变。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利用Parks法同时在4条水平肌上手术治疗,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术后光学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治疗,同视机训练Ⅲ级视功能15~30d。结果:13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视力提高,增进2~6行;眼球震颤消除9例(69.23%),减轻4例(30.77%);代偿头位消失10例(76.92%),减轻3例(23.08%)。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11例,较术前增加6例(46.15%)。结论:Parks法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能较好地消除或减轻眼震,有利于矫正代偿头位,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萍  方洪兴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6):615-617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利用Parks法同时在4条水平肌上手术治疗,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术后光学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治疗,同视机训练Ⅲ级视功能15~30d。结果:13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视力提高,增进2~6行;眼球震颤消除9例(69.23%),减轻4例(30.77%);代偿头位消失10例(76.92%),减轻3例(23.08%)。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11例,较术前增加6例(46.15%)。结论:Parks法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能较好地消除或减轻眼震,有利于矫正代偿头位,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1230例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患者术前均给予耐心、细心、热心心理咨询,详问全身病史和眼病史;做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通过常规测量眼压、检眼镜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严格筛选适应证;术前认真进行眼球固视训练,测出主视与非主视眼,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仅1例术前查出干眼症未行手术。手术效果达术前戴镜矫正视力者占98%,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均术眼感觉舒适,能清晰、持久阅读。认为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远视、散光最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术前护理配合是保证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1230例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患者术前均给予耐心、细心、热心心理咨询,详问全身病史和眼病史;做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通过常规测量眼压、检眼镜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严格筛选适应证;术前认真进行眼球固视训练,测出主视与非主视眼,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仅1例术前查出干眼症未行手术.手术效果达术前戴镜矫正视力者占98%,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均术眼感觉舒适,能清晰、持久阅读.认为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远视、散光最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术前护理配合是保证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固视训练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165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采用术前固视训练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近视患者326例(600眼),男198例(388眼),女128例(212眼),平均年龄22.8岁.屈光度-2.00~-12.00D,散光0~-2.50DC.按手术日期随机分为实验组165例(300眼),对照组161例(300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近视屈光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提高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1518例LASIK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术前让其了解手术过程,解除心理顾虑;术中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采取准确体位和眼位;术后加强用药、护跟指导。结果:1518例患者中,1516例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1例因术中眼球固视不良而暂停手术,1例术后术眼意外受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结论:适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1岁.左眼球突出、睁眼困难渐进性加重,伴有眼红、流血水及视物模糊1个月.既往左眼泪道阻塞史.左眼专科检查:远视力0.5,经矫正不提高,近视力J6,左眼球轻度向外上方移位,向内、向下运动受限,左眼眶内下缘内可触及肿块,质硬,有压痛,泪道冲洗阻塞,未见脓性分泌物流出,结膜充血(++),晶状体轻度混浊.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矫正近视效果较为理想的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近视眼患者所接受.随着LASIK手术的普及,一些角膜瓣相关并发症逐渐被发现并引起相当重视.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是LASIK术后早期出现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它在1998年由Smith和Maloney首次报道[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ORK)与传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对术后角膜像差的影响并做对比分析,探讨ORK手术的有效性。方法对82例近视患者164只眼,其中行ORK手术的41例为ORK组,行LASIK手术的41例为LASIK组,各组按近视度数不同,分为中低度近视ORK组(≤-6.00D)、高度近视ORK组(>-6.00D)和中低度近视LASIK组(≤-6.00D)、高度近视LASIK组(>-6.00D),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及视觉质量、球差、慧差、总体像差(RMS)、低阶像差(RMSL)及高阶像差(RMSH)。结果 (1)术后1个月ORK组及LASIK组中球差、慧差、RMS、RMSL及RMSH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均<0.01);(2)在中低度近视ORK组及高度近视ORK组中,手术前后球差、慧差、RMS的增加值均较中低度近视LASIK组及高度近视LASIK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度近视ORK组与高度近视LASIK中,RMSL及RMSH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K较LASIK术后视力更加稳定,视觉质量更高,且ORK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常为双侧的、有节律的眼球颤动。随着眼动记录技术的进步,我们对眼球震颤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疗效的评价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本文介绍目前眼球震颤的记录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判断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的疗效以及在征兵体检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813只眼LASIK术前与术后视力、屈光度进行比较、分析和随访。结果813只眼术后1年无一例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征兵体检后入伍。结论LASIK治疗低中度及高度近视眼可获得较好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且成为目前迫切希望参军入伍的近视患者治疗近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4种眼压计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测压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近视患者行LASIK,在LASIK前和LASIK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及分别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 DCT)、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ry, NCT)、Goldmann 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ry,GAT)、Tono-Pen眼压计(Tono-Pen tonometry,TPT)进行眼压测量.对所得的各种眼压测量值及中央角膜厚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例近视患者105 眼LASIK前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值为(544±30)μm,LASIK后为(449±40)μm,LASIK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SIK后NCT、GAT和TPT测得的眼压值较LASIK前明显降低,DCT的眼压降低值最小.经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NCT、GAT和TPT测量的眼压降低值与中央角膜厚度改变值均呈正相关(P﹤0.05~0.01),DCT与中央角膜厚度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NCT、GAT和TPT受中央角膜厚度值影响较大,DCT受中央角膜厚度值影响小,可作为近视患者行LASIK后测量眼压的首选方法,以减少中央角膜厚度对青光眼诊断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正>有研究[1]报道:我国近视的发病率高达58%。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广大屈光不正患者对视觉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屈光手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患者接受和期待。对于低中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或角膜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