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患者进行水和盐控制的健康教育又是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果水、盐控制得当,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控制达标,可有效降低透析高血压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应用临床路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控制水和盐的摄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薛秀琴 《当代护士》2016,(12):137-138
目的探讨通过对老年血透患者及其家庭实施健康宣教,对患者规范进行血液透析、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中心接受血液透析年龄≥60岁的50例老年患者,分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和强化家庭健康教育(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并发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患者医从性和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终末期肾脏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多种因素可影响其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而在众多的因素中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不但导致患者的容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虽然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相对平稳,长期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7~86岁,给予持续健康教育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年龄、家庭支持、透析时间、透析次数、费用类型、经济收入、残余尿量、合并症、每周运动时间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进一步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较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方法对10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5%的39例患者,体质量增长过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认知不足,负性情绪,口腔干燥,饮食,饮水不当,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家庭社会支持度不够是其主要原因。结论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改变饮食习惯、争取家庭支持及充分透析,是预防透析患者体质量过度增长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背景:虽然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相对平稳,长期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7~86岁,给予持续健康教育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年龄、家庭支持、透析时间、透析次数、费用类型、经济收入、残余尿量、合并症、每周运动时间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5);进一步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较前明显改善(P < 0.05或P < 0.01).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替代疗法之一,随着透析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的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生存期延长但是血液透析治疗是长期创伤性替代治疗,由于疾病的不可逆和治疗的特点,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质量,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行低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β2-MG、血清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血磷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及炎症因子,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同步进行首次透析前、透析中、透析间期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结果:50例患者没有急诊透析,未出现心力衰竭和高血钾危像,血压平稳,体重及血色素均明显提高。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常爱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3):64-64,F0003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效果。分析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给予预防护理,可得到最佳的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我科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多次并发症状性低血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长时间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临床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应用AIS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爱泼沃斯嗜睡、(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量表调查患者的睡眠质量,根据睡眠质量情况将患者配对分组为普通透析组(Hemodialysis HD)20人和长程透析组)6个月的临床试验.结果 LSHD组患者Kt/V明显高于HD组患者,P值<0.05,2组患者在PSQI量表、ESS量表评分差异存在显著性,LSHD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高于HD组,P值<0.0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多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增加透析剂量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日臻成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通过持续性血液透析质量改进(CQI),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对我院透析中心3年来坚持持续性透析质量改进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旨在探讨透析质量控制的环节、切入点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强化系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7月~2011年3月接受血液透析的1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09年7月~2010年3月接受血液透析的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进行健康强化教育,包括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培训、对患者介绍血液透析注意事项、内瘘的按压和护理、药物及饮食、控水指导等,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对血透室护理工作满意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高血钾危急值发生率、非透析时间急诊透析就诊率、内瘘堵塞率、血磷达标率等护理质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系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选取2018年时7—12月的1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血液透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透析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透析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透析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不同残余肾功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异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残余肾功能对终末期肾衰竭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影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患者的残存肾功能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蛋白和能量代谢失调、激素水平紊乱和摄入不足等原因,通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残余肾功能(RRF)密切相关。本文对23例透析1年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维持性血透的45例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调查实施后患者的投诉率、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及护士与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率,并与2002年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随机选择其中30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两年同样月份患者透析后体重与干体重的差异度。结果:实施后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护士与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投诉率明显降低;透析后体重与干体重的差异度明显缩小。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实施护理是可行的。提高单次透析的质量和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加强护士与患者的交流,以及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是保障对血透患者落实整体护理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对98例维持性透析患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的认知力、治疗舒适度和依从性.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替代治疗方式,血液透析过程中和透析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影响给患者造成特有的生理、心理负担,从而影响了生存质量。如医护人员能及时了解影响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不利因素,并通过合理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超滤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与强化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占干体重<5%的例数较强化健康教育前增多(P<0.05),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透析后体重、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健康教育前降低(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超滤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血压达标率。方法对177例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和医疗干预。结果合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其中68例血压未达标(>140/90mmHg)。血压未达标患者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较血压达标患者高,分别为(6.18±1.83)%和(5.19±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强患者健康教育,进行医疗护理干预2个月后,血压未达标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较干预前减少,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结论对透析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有助于患者控制体质量增长,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