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48例Ⅰ型、37例Ⅱ型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疗效、社会功能、家族史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Ⅰ型与Ⅱ型的短期及长期疗效、预后、社会功能、家族史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49-2650
探讨神经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对照研究。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同期我院收治的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脑部扫描,对比扫描结果。研究组脑萎缩比例高达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患者脑萎缩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脑萎缩是常见的临床特征,而脑萎缩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脑部CT有助于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在一般项目、核心症状、家族史、脑电图、电疗、药物治疗、疗效及电疗副作用等方面对照分析首发与复发儿童精神分裂症各28例。结果:两组在临床核心症状、脑电图检查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均有较高的阳性家族史发生率、脑电图异常率,均以思维和行为障碍为其核心症状,而较少情感和感知障碍,均有较高比率患者使用电休克治疗,药物治疗均以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结论:相对于复发组,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没有显著的临床特点。在作出肯定诊断之后应予以及、正规的治疗,这对于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79例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93例无自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自杀家族史、病前生活事件、慢性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妄想、抑郁、反复发作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就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犤1-3犦。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改善增强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导致城镇、农村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的原因,以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的管理,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我们对再次收住院的城镇和农村精神分裂症各100例进行半定式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7.
对79例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93例无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自杀家族史、病前生活事件、慢性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妄想、抑郁、反复发作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对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应。方法 采用单盲法对利培酮治疗组和氯氮平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及精神症状评定。结果 治疗12周末利培酮与氯氮平在神经心理功能及精神症状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利培酮治疗前后在SANS的注意障碍因子分、MQ分、WCST的概念水平应答百分数、完成类别数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在改善注意、记忆以及执行功能方面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精神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对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列出前四位危险因素,分别是:家族史(OR=5.25,95%cI=1.15~23.94)、内向性格(OR=4.41,95%CI=1.82~10.66)、遇精神创伤事件(OR=5.68,95%CI=2.01~15.63)、与父母关系不好(OR=4.27,95%CI=1.03~17.74)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显著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应加强高危人群的普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研究精神分裂症男女犯罪行为特点。方法:抽取我院1995-2000年司法鉴定案例中精神分裂症男性160例,女性43例,用自拟项目对精神分裂症男女罪犯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男性违法者以凶杀、 盗窃、伤害行为为主,女性则以凶杀、性受害、伤害或被伤害为主。盗窃比例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作案多选择在公共场所,女性多选择在自己家中;无责任能力的评定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上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男女涉法行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分别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8周,采用PANSS评价临床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为42.4%。有效率为82.5%;氯氮平组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为37.5%,有效率为70%。奥氮平组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单纯组)和药物治疗结合社会心理康复训练组(综合组),治疗期进行复发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等多种量表定期纵向评定,随访18个月。结果:单纯组复发率(42.9%)与综合组(18.6%)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未达复发标准者中,单纯组阳性与阴性症状分、社会功能缺陷分均明显高于综合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法(药物结合社会心理康复训练)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改善社会适应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为分裂样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首次发病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按病程达1mo痊愈否分为分裂样精神病组(痊愈者)43例,精神分裂症组(未愈者)69例,于入院初1w内开始收集入组患者的阳性家族史,Schneider一级症状的频度等临床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根据DSM-Ⅳ分别标明是否伴有预后良好的4项特征。结果分裂样精神病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关心健康、焦虑、敌对、猜疑及定向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而动作迟缓、情感平淡、不合作因子分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或0.01);4项预后良好特征及患者合作率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初诊前症状持续的平均时间及同一患者Schneider一级症状≥2条的频率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仅用病程标准区别于精神分裂症而不附加上述的内涵特征,则可能会包含异源性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良森田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方法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1例,均用利培酮维持治疗,均选用阴阳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及1年PANSS,SSPI总分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森田治疗合并利培酮治疗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一般康复治疗组,并能改善病人的慢性衰退症状。  相似文献   

15.
杨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402-3403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按照药物使用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94例。利培酮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治疗有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都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20.61±7.07和21.06±6.95。两组治疗的无效率分别为14.89%,13.8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治疗过程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3年3月~2104年5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8w。利培酮初始剂量1mg/d,最大剂量为6mg/d;奥氮平初始剂量为5mg/d,1周内增至10~15mg/d,最大剂量25mg/d;所有患者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总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及震颤。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嗜睡及体重增加。在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均轻微,奥氮平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治疗组(研究组,21例)和氯氮平治疗组(对照组,2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项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减分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奥氮平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结论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特别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进入奥氮平或利培酮组接受治疗,分别在治疗0,1,2,4,6,8周评定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0,4,8周检查心脑电图和肝、肾功能,在0,8周检查血催乳素和空腹血糖。结果:奥氮平与利培酮疗效相当,奥氮平能迅速减轻精神症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严重程度轻,很少引起血催乳素变化;利培酮会显著提高血催乳素水平。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暴露控制法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幻听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长期幻听症状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暴露控制法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n=17)和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n=20)治疗,于入组时、治疗8周后、6个月后分别用改编Miller幻听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并于治疗6个月后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患者。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和6个月后,患者幻听量表评分分别为6.71±1.88和4.08±1.69,PANSS量表总分分别为51.22±4.67和45.13±3.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6个月后的SDSS总分(2.75±2.78)、职业和工作(0.71±0.8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暴露控制法不仅能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幻听,而且对改善其余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小立  文飞  钟智勇  陶炯 《新医学》2011,42(11):726-729
目的:探讨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异常情况及齐拉西酮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病例组为29例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然观察状态下予以齐拉西酮单药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LDL、载脂蛋白AI (aPOAI)、载脂蛋白B100 (aPOB100)、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腰臀比和BMI;另设健康对照组44名,于基线时同测上述指标.将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腰臀比、空腹胰岛素、C肽及IR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DL、aPOAI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病例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降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已有糖脂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