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贵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57-4758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和处理方法。方法 10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患者术中均给予阑尾切除、腹腔冲洗,置入潘氏引流管、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106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5例,行Ⅱ期缝合8例,合并肠粘连不全性梗阻1例,回盲部瘘0例,膈下脓肿0例。住院时间最短3 d,最长35 d,平均住院时间7.5 d。结论注意切口的选择和保护,正确处理阑尾病灶,充分进行切口及腹腔冲洗、有效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及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对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兴科  冉驹 《西部医学》2010,22(12):2279-2280
目的探索改良式阑尾切除手术加腹腔冲洗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实施改良式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7天,除发生4例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腹腔残余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端炎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式手术切口简便易行、不伤及肌肉、病灶显露佳、切口可根据手术需要上下顺延、腹腔冲洗干净彻底,适宜在成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对18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分两组进行随机非盲性的临床观察,一组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及切口,一组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切口,经统计学处理,甲硝唑冲洗腹腔及切口,可使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降底。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临床上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且符合下列标准:(1)发病时间大于48小时,(2)年龄在12~68岁之间,(3)无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病史,(4)手术时间小于2…  相似文献   

4.
106例重症阑尾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切除术一般认为是本病的合理治疗手段,急性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且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是较多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阑尾穿孔,感染的机会更多。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坏疽、穿孔等重症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6例,其中男67例,女39例,年龄13岁~72岁,平均年龄45岁。本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及腹腔脓液,除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术前在B超提示下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者外,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效果和可操作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380例。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平均住院时间6.5天。除2例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或延期性线头反应外,其余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未发生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残端炎和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的切口防护,以及彻底的腹腔冲洗,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4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临床特点选择手术方式有单纯阑尾切除、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结果:48例中单纯阑尾切除术27例(56.25%),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冲洗术15例(31.25%),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6例(12.5%)。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10.4%),有15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例(2.1%),并发腹腔残余脓肿2例(4.2%),肺部感染10例(20.8%),尿路感染2例(4.2%)。住院7~20天,平均9.3天,并发症患者经过对症处理,治愈46例,治愈率为95.8%,好转2例。切口一期愈合43例(89.6%),5例切口感染患者行引流后二期愈合。术后病理结果示单纯型阑尾炎4例(8.3%),化脓型阑尾炎9例(18.75%),坏阻型阑尾炎15例(31.25%)。阑尾炎穿孔20例(41.7%)。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症多,痛觉不敏感,容易误诊或延误治疗,手后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是临床医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在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术 ,采取各种措施避免腹腔内脓液污染切口 ,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7月共行阑尾切除术 14 3例 ,男 79例 ,女 6 4例。年龄 5~ 70岁 ,平均 34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36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 5 2例 ;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4 0例 ,其中合并局限性腹膜炎 12例 ,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2 9例 ;阑尾周围脓肿15例。以上病例均为手术及病理检查证…  相似文献   

8.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切口感染率较高,尤其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切口感染率高达30%。而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宗病例总结显示术后切口感染原因,认为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内在因素有高龄、体质肥胖、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等疾病;医疗侵入性因素有消毒不严导致皮肤上的细菌侵入切口,内在感染源污染切口如胃溃疡穿孔腹膜炎,手术时间长增加污染机会。化脓性阑尾炎属Ⅲ类切口,感染发生机率高。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30%。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9年间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105例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和腹腔脓肿发生率.结果 与OA组相比,L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腹腔脓肿,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安全有效的、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切口充分引流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附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浩瀚 《广西医学》2003,25(9):1733-1733
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最常见并发症 ,尤其是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笔者采用切口充分引流的方法预防切口感染疗效较为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年龄9~ 6 5岁。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化脓性阑尾炎 ,术前均有腹膜炎体征。1 2 方法 :术中经阑尾切除 ,常规处理残端及清洁腹腔后 ,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后 ,切口常规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根据切口污染情况 ,轻者用医用硅胶管先剪成宽 1cm左右的皮片 ,用 4号线间断缝合腹内斜肌膜 ,暂不打结 ,从切口的外侧缘置入皮片放于肌层与腹膜之间后打结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2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开腹式阑尾切除术和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腹腔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而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明显加长(P<0.0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开腹组比,腹腔组术后评分更优(P<0.05)。两组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残端漏、腹腔脓肿等,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发病48h内的各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疗效确切,优点突出,尤其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6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30例行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后者37例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活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行小切口手术,可有效减少切口与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促进术后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从而减轻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分析112例急性坏疽型阑尾炎临床特征,依据术中情况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选择性腹腔冲洗和引流.结果 112例均痊愈,切口Ⅰ期愈合97.32%,无阑尾残株炎、腹腔脓肿、粪瘘等并发症.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必要的腹腔冲洗和引流,可提高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阑尾切口一期愈合(附369例双环形缝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7年3月至1997年6月,我们对369例阑尾切口,采用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双环形一次缝合法,间断缝合切口,均获一期愈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慢性阑尾炎69例,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204例,阑尾穿孔性腹膜炎96例。男173例,女196例,年龄12~86岁,平均39.6岁。二.手术方法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切除时,以纱布围住回盲部保护切口,残端粘膜石炭酸烧灼彻底,阑尾残端放回腹腔时避免触及切口,0号丝线间断缝腹膜、肌层。阑尾穿孔性腹膜炎者,切除阑尾后清洗腹腔,…  相似文献   

15.
刘崇清  陈开  幸天勇  武国  夏羿凡 《四川医学》2004,25(9):1001-1001
目的 提高复杂阑尾炎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33例复杂阑尾炎(阑尾化脓穿孔或坏疽伴较多积脓、脓肿及腹膜炎)治疗经过。结果 均采用经麦氏切口逆行法切除加腹腔引流,切口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住院时间平均6.03天,术后切口皮下感染2例(0.015%)。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阑尾术后肠功能恢复慢,腹内压增高持续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术中脓液的清理和腹腔烟卷引流加上术后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切口皮内缝合,美观。  相似文献   

16.
自1987~1991年用抽线法缝合阑尾切口94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予以报道:本组94例,男49例(52.13%),女45例(47.87%)。其中阑尾穿孔并腹膜炎22例(23.4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3例(24.4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28.72%),慢性阑尾炎22例(23.40%)。切口缝合方法视腹腔污染情况而定,阑尾穿孔22例,5例脓液较多者,腹膜切口未缝,脓液较少17例,拭净腹腔脓液,庆大霉素溶液冲洗后用肠线连续缝合。其余病例腹膜切口均采用肠线连续缝合,肌层用3个O号肠线作“8”字缝合;用两把弯钳提起腹外斜肌腱膜连同皮肤。皮下组织三层间断垂直褥式缝合2~3针,最后保留缝线拉紧压小纱布球一块打结术毕。 94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切口病,阑尾穿孔并腹膜炎22例,均未放腹腔引流条,未出现腹腔残余脓肿和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 ,临床上大多数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而术后切口感染率也相对较高 ,我们对急诊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常规采用稀碘伏液局部用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1998年手术治疗化脓、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4 8例 ,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作为对照组 ,其切口感染率为 14 .2 %。2 0 0 0年后使用碘伏生理盐水稀释液 (含有效碘 0 .0 2 5 % )冲洗切口为观察组。如果阑尾穿孔并腹膜炎者应先用上液冲洗腹腔。共治疗化脓、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患者 89例 ,切口感染率为 5 .1% ,经 χ2 检验 ,0 .0 2 5 >P >0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替硝唑与生理盐水冲洗阑尾炎手术切口,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治疗组在腹膜缝合后使用替硝唑冲洗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结果: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过程中替硝唑冲洗切口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本组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和36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均在入院后24小时行急诊手阑尾切除术,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后行行脓肿引流手术。结果:本组4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手术时间45~90分钟,平均55分钟,术中出血50~120ml,平均78ml,住院时间7~14天,平均8.6天。1例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2.1%,经引流换药而痊愈,随访2~11个月,未发生肠粘连。结论: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几种特殊情况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基层医院占外科住院病人的20%~25%。近年来由于经验的不断积累,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较过去已大大降低。但对于伴有肥胖、糖尿病同时切口严重污染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仍然高达85%以上。我院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有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有严重肥胖、糖尿病以及因麻醉效果不佳致切口严重污染等特殊情况,其中23例采用的切口常规逐层缝合法,25例采取的一期切口敞开引流并留置全层逢合线二期合拢法。现将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切口感染情况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共计48例,均为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8~76岁。手术切口均为常规麦氏切口,切口长4~6 cm。其中合并急性坏死、穿孔30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阑尾化脓未穿孔但合并腹腔大量脓液12例。过度肥胖(体重超标准体重30%或腹壁脂肪层超过5 cm)20例,肥胖并糖尿病10例,麻醉效果差腹肌紧张而致切口严重污染11例,阑尾解剖变异手术难度增加7例。两组病例手术中切口均有明显或严重的腹腔脓液污染。1.2方法切口常规逐层缝合组:用1号或4号丝线分别间断缝合腹膜层、腹内斜肌肌膜、腹外斜肌腱膜层、皮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