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庆市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2016年1-4月选取重庆市万州区、永川区、巴南区、潼南区共20000例农村妇女,以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其进行宫颈癌的初筛.对HPV16、18型(+)者或其余12种HPV高危型(+)阴道镜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定点活检.结果 重庆市农村妇女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66%,不同年龄组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及不同高危型别HPV感染阳性率均有差异.高危型HPV感染阳性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发生率为2.33%,CIN2、CIN3及AIS发生率为1.35%,宫颈癌发生率为0.31%,不同年龄组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高危型别HPV感染者中,HPV16阳性者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均最高,而其余12型HPV高危型别阳性者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均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率,更适合在大规模人群中普查.  相似文献   

2.
李剑鸿  马健平 《中外医疗》2011,30(10):14-15
目的研究HPV-DNA分型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564例妇女同时行TCT、PCR荧光检测HPV-DNA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采用膜杂交法检测23个HPV基因型别(低危型:HPV6、11、42、43、45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液基细胞学(TCT)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比较TCT对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以及TCT检测联合PCR荧光检测HPV-DNA对HPV感染的检出率,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结果 PCR荧光法检测HPV-DNA总检出率为21.0%,组织学阳性病例检出率70.9%,组织学阴性病例检出率4.5%,均显著高于TCT,呈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单一型HPV感染中,低危型占34%、高危型占60%、二型和二型以上混合感染占6%。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是最佳的宫颈癌筛查的方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杨雪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64-65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3例宫颈疾病患者。HPV-DNA分型检测阳性为332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测阳性291例。所有患者均通过阴道镜下进行病理活检。比较HPV与TCT对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HPV-DNA组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1.6%(271/332);TCT组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7%(232/291);TCT组检出率略低于与HPV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SCC中,主要以HPV高危型为主(100.0%),CIN1中,主要以HPV高危型为主(89.6%),在CIN2中,HPV高危型约占一半(55.9%),在CIN3中,HPV低危型为主,约占48.6%,HPV高危型约占21.6%。结论 HPV-DNA基因分型在进行宫颈癌筛查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对高危型宫颈癌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CT联合高危型HPV-DNA(酶切信号放大法)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8例细胞学异常≥ASCUS的患者,同时进行HPV-DNA检测和宫颈活检,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比较细胞学诊断及高危型HPV-DNA检测与宫颈活检的符合率。结果随着TCT结果的病变级别升高,对应的宫颈病变的阳性率也不断提高。LSIL 75%,ASC-H/HSIL 81.8%,SCC 100%,AC 100%;HPV阳性率62%,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结论TCT结合高危型HPV-DNA及病理学检查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在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进行筛查的9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98例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DNA、TCT检测。统计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计算高危型HPV-DNA、TCT单项及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并计算高危型HPVDNA、TCT单项及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 9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经阴道镜病理活检证实阳性70例,阴性28例;高危型HPV-DNA联合TCT诊断敏感度(88.57%)高于高危型HPV-DNA(64.29%)、TCT(5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DNA、TCT单项及联合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DNA联合TCT诊断一致性优于高危型HPV-DNA、TCT。结论 高危型HPVDNA、TCT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CIN诊断敏感度,可早期发现CIN,以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HP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P-PCR方法扩增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组织HPV-DNAL1区基因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对HPV进行型别鉴定,分析淋巴结HPV阳性率与淋巴转移组织病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HPV-DNA的检出率为40%;组织病理学发现淋巴转移的10例患者淋巴结HPV-DNA检测均为阳性;宫颈癌病灶中检测到HPV18型的患者盆腔淋巴结也都可检测到HPV18型.结论盆腔淋巴结中检出HPV-DNA阳性早于组织病理学出现转移,因此检测盆腔淋巴结中HPV-DNA对早期的淋巴结转移具有提示作用,有助于发现组织病理学不易发现的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提示预后不良.宫颈检测到HPV18型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转移,是预后不良的一种高危类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128-131+134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下生殖道疾病状况女性HPV感染情况和宫颈病变情况。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靶点DNA,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14种HPV高危型别,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技术检测宫颈病变情况。结果 5 176例女性中,高危亚型HPV感染率为19.1%,其中≤20岁年龄组和61~65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11 968例TCT检查女性中,TCT阳性率为7.47%,其中ASC-US和LSIL患者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4.24%和2.32%,26~30岁年龄组和31~35岁年龄组TC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阴道炎组、宫颈炎性疾病组和宫颈肿瘤组女性HP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体检组(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不同下生殖道疾病女性患者间HPV感染和宫颈病变情况存在差异,应加强对低龄女性、高龄女性和具有下生殖道疾病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力度,从而更好地控制女性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高危型HPV-DNA测定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PT)及两种方法联合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8例接触性出血患者常规进行高危型HPV-DNA测定和LPT,将HPV测定结果为阳性的192例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 LPT阳性率为28.13%,两种联合测定阳性率为42.71%.结论 高危型HPV-DNA测定联合LPT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TCT、HPV-DNA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小泉  周强  丁海明  周华友 《四川医学》2009,30(11):1803-1805
目的评价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TCT技术筛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较,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级及其以上(≥CIN1)患者各200例进行高危型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TCT技术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达99.5%;宫颈病变≥CIN1组HPV16/18型感染阳性患者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HPV16/18型感染阳性患者16例,阳性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宫颈疾病组织标本中感染HPV病毒型别的分布与患者疾病病程和年龄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提取425例西北地区宫颈疾病组织DNA,GP5+/GP6+非对称扩增荧光偏振检测方法检测每例宫颈疾病标本组织DNA的15种HPV型别,统计分析HPV型别检测结果。结果:425例CIN及宫颈癌组织标本中,417例检测出HPV感染,感染率为98%。其中HPV16型感染101例,HPV11型感染69例,HPV6型感染56例,HPV18型感染51例,多重HPV型别感染39例。CIN I级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27.3%,CIN II级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65.1%,CIN III级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65%;宫颈癌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高达70%。CIN III级中,多重HPV感染阳性率为16.8%;宫颈癌中,多重HPV感染阳性率达16%。不同年龄组,低危型HPV检测阳性率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中,宫颈疾病标本中HPV感染率为98%,其中,高危型和多重感染在高CIN级别、宫颈癌及60岁以上组中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提示HPV感染型别与病程和年龄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采取SCC-AG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将单纯SCC-AG检测的阳性率及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SCC-AG检测阳性率为11.21%,准确率为64.62%;HPV-DNA检测阳性率为14.31%,准确率为73.49%;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0.00%,准确率为94.83%。单纯HPV-DNA检测阳性率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避免漏诊与误诊,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PV L1检测在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对同时行HPV-DNA分型检测、HPVL1检测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的520例志愿者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HPV-DNA低危亚型阳性患者中,HPVL1均为阳性;HPV-DNA高危亚型阳性者中有62.10%HPVL1为阴性;阴道镜及病理诊断结果发现,HPV-DNA高危亚型阳性且HPVL1检测结果阴性的患者宫颈活检病变处于CINⅠ者占57.35%,CINⅡ及以上者占26.47%。结论 HPV L1检测在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预后判定中有明确的指导价值,结合HPV-DNA分型检测意义更大;对高危阳性而HPVL1为阴性患者应警惕宫颈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P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C2法对患者行13种高危型HPV-DNA检测,对HP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321例患者进一步行LPT检测及阴道镜多点活检。结果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LPT异常率明显增高,但仍有一定的漏诊率;高危型HPV-DNA荷量高低与宫颈病变程度不成正比关系,但负荷量高者罹患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癌的可能性大。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LPT能够提高CIN和宫颈癌筛查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HPV感染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各年龄段与感染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V-RDB方法对1083例西安妇女进行HPV分型检测;分别统计19种亚型检出例数分布情况。将受检人群分为6个年龄阶段,分别计算其阳性检出率,分析各检出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1083例样本中,检出HPV阳性402例,总阳性率为37.12%。亚型感染率相对较高的3个型别依次为16、52和58型,分别占检出总例数的38.06%、16.42%和14.43%。按年龄分组,以<20组和>60岁组检出率最高(75.00%和70.00%)。剩下的4个年龄段组,以20~29岁和40~49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西安地区HPV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HPV基因分型检测能同时进行多种亚型的检测,可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种前处理方法对粘液型标本HPV DNA杂交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改进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00例妇科门诊患者粘液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分别采用常规方法(生理盐水震荡法)和蛋白酶K消化法对脓性粘液型标本进行前处理,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研究不同前处理方法对HPV DNA浓度、纯度和分型结果的影响.结果 ①常规方法处理后所抽提的DNA纯度、含量分别为1.63±0.71和(96.35±13.15)μg/ml,蛋白酶K消化法处理后所抽提的DNA纯度、含量分别为1.80±0.52和(105.14±18.65)μg/ml,蛋白酶K消化法处理后检测的DNA纯度和含量分别高于常规法(P<0.01).②常规法检测出现PCR反应抑制物的例数为4例,而蛋白酶K消化法则为0例.③常规法和蛋白酶K消化法HPV分型的总阳性率、单一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8.0%、23.0%、5.0%和32.0%、26.0%、6.0%,两法一致性检验Kappa=0.888,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蛋白酶K消化法的HPV检测,对粘液型标本可获得质量较好的HPV DNA,无核酸丢失和污染,分型结果满意,可以有效去除PCR反应抑制物,操作简便,适合临床检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宋波  ;张彦娜 《湖南医学》2014,(10):1946-1948
【目的】了解湖南省浏阳市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 PV )感染的分布特点,为子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反斑点印迹(Reverse dot blo ,t RDB)快速基因分型监测技术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445例女性患者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的检测。【结果】11445例检测中总的感染率为38.8%,其中高危感染率为35.9%,低危感染率为2.9%,共检测到19种基因型,其中以52型感染率最高,其他常见型分别为:16、58、CP8304、53、68、6、11型,其中45及43型未检测出。 HPV高危感染率各年龄组中≤30岁组和>50岁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1~50岁年龄段)( P <0.05)。高危 HPV感染者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异常行宫颈活检,其中>50岁者宫颈癌检出率高于<50岁者,但>50岁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检出率低于<50岁者,>40岁者CIN Ⅱ检出率高于<40岁者,且>50岁者CINⅡ检出率高于41~50岁者。多重感染率>50岁组高于其他三组(<50岁年龄段)。高危HPV多重感染中年龄>40岁者CIN Ⅲ检出率高于<40岁者。【结论】湖南省浏阳市地区 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但有地区特点。且高危感染者中宫颈活检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50岁感染高危H PV者要加强随访,多重感染且>40岁者要注意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年轻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85例30岁以下年轻妇女,通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测分为体检组、疣状病变组、宫颈炎性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及宫颈癌组,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包括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5种低危型HPV(6、11、42、43、44)和3种中国人常见的基因型HPV(53、66和CP8304)。结果 HPV总检出率为21.42%(211/985),其中高危型检出率为25.38%(250/985),低危型检出率为3.76%(37/985),多重感染占24.17%,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宫颈癌组同体检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年轻妇女HPV-DNA检测非常重要,对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妇科要求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300例,同时行HPV—DNA检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其中任何一项阳性进行阴道镜下活检,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HPV检查的敏感性上升;HPV—DNA检查对宫颈各级病变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CT,对比两种筛查方法对病理结果≥CIN2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HPV—DNA检测96.67%、80.40%、19.27%和99.80%;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80.00%、85.40%、20.96%和98.88%。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HPV—DNA检测较TCT检查更敏感,且阴性预测值更高,是一种首选的高效宫颈癌筛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测和TCT、HPV—DNA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DNA比较,正常和炎症患者的HPV检测阳性率和TCT检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检测阳性率和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TCT检测结果级别分类越高,HPV检测阳性率越高。病理学诊断与TCT、HPV—HPV检测结果比较,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组和鳞状细胞癌(SCC)组与其他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TCT、HPV同时检测阳性率高,全部患者通过单一或者协同检测能达到无漏检,但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组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筛查中采用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