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Fan R  He J  Zhang X  Jiang TJ  Xie YX  Zhou ZP  Yan HY  Li WG  Tu B  Zhao 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47-2948
目的 研究成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免疫学和炎性指标在病程中的变化趋势及轻/重症患者的差异.方法 检测解放军第三○二医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148例轻症和18例重症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和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血清补体C3、C4和CH50,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期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和单核细胞数量上升,恢复期淋巴细胞数量回升和单核细胞数量回落.急性期重症组T淋巴细胞数量、CD4+和CD8+T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低于轻症组.急性期两组CRP均上升,重症组较轻症组升高更明显;恢复期两组CRP较急性期均明显回落,但轻症组的回复快于重症组.急性期多数患者CH50有轻微上升,重症组CH50高于轻症组.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CD4+和CD8+T细胞绝对值及CRP、CH50等指标有助于监测病情轻重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围术期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手术围术期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进行CPB手术和20例非CPB手术围术期中几个时期的血液(包括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72 h),测定其血清补体C3、C4的水平。结果CPB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在CPB停流转后显著低于术前水平(0.67±0.29 g/Lvs1.36±0.61 g/L,P<0.01),术后2 d恢复并显著高于术前水平(1.71±0.51 g/Lvs1.36±0.61 g/L,P<0.01);血清补体C4水平在CPB停流转后显著低于术前水平(0.14±0.07vs0.27±0.16 g/L,P<0.01),术后3 d恢复并显著高于术前水平(0.35±0.18 g/Lvs0.27±0.16 g/L,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PB围术期观察血清补体C3、C4水平对心脏外科临床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症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预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预警指标。方法:检测418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验室指标,分普通患者与重症患者比较。结果:重症甲流患者血清铁、CRP、ESR、心肌酶变化明显。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铁、CRP、血沉、心肌酶可作为预警指标,CH50、免疫球蛋白有一定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补体C3、C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SLE患者129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68例(SLEDAI≥10分)和稳定组61例(SLEDAI<10分),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补体C3、C4水平,并对SLE患者C3、C4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活动组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LE活动组IL-6、IL-10、IFN-γ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补体C3、C4水平低于稳定组(P<0.01)。SLE患者C3、C4水平与IFN-γ水平以及C4水平与IL-2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存在Th1/Th2细胞因子紊乱及补体C3、C4水平异常,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为临床诊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9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以及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住院天数中,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无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中,两两比较,均P〉0.05。在体温下降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象白细胞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转阴时间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均无明显差异。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在体温下降等方面优于其他各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苏立红 《当代医学》2010,16(20):125-1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干预在预防轻症甲型H1N1流感向重症、危重症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本院传染病科2009年11月1日~12月18日收治的所有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共178例作为预警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措施;选取2009年10月1日~10月30日的所有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共15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常规护理组150例患者中发生重症、危重症为9例,发生率为6%;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干预组178例患者发生重症、危重症为3例,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性行感冒(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Fa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并与轻症患者对照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下降,与轻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重症、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选取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轻症和重症患儿各163例,比较其入院后1~5 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组血清IgG(8.302±2.692 g/L)、IgM(1.608±0.647 g/L)、C3(1.197±0.196 g/L)、C4(0.409±0.088 g/L)水平分别高于轻症手足口病患者IgG(7.679±2.292 g/L)、IgM(1.394±0.645 g/L)、C3(1.133±0.176 g/L)、C4(0.386±0.09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发病时间为2 d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gM水平为1.602±0.704 g/L,高于轻症手足口病患者IgM水平(1.292±0.611g/L),<0.05;轻症组血清IgM水平,发病时间为4 d组(1.782±0.804 g/L)高于发病时间为1、2 d组(1.230±0.466、1.292±0.61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发病时间为5 d组(2.024±1.120 g/L)高于发病时间为1、2、3 d组(1.230±0.466、1.292±0.611、1.489±0.516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重症组血清IgM水平不同发病时间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第2 d即出现了过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可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  相似文献   

9.
付金容  林国生  黎明江  周艳丽 《海南医学》2013,24(21):3125-3127
目的 观察补体1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补体C3合成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的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3h、72 h形成缺血再灌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aCl组和C1INH组(每组15只),观察C1INH对心肌及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的变化,RT-PCR法检测缺血心肌中C3 mRNA含量变化.结果 与NaCl组比较,再灌注72 h后,C1INH组心肌MPO活性分别在再灌注3 h[(3.69±0.02) U/g vs (3.11 ±0.03) U/g]和72 h [(3.08±0.03) U/g vs(1.99±0.03) U/g]后减少,血浆MPO活性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和IL-2水平3h和72 h浓度均降低(P<0.05).同时RT-PCR分析显示,C1INH组心肌C3 mRN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C1INH除了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还减少心肌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缺血心肌C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绝对值及比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明显降低,而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变化较小.经积极治疗随着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好转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可恢复正常,且治疗前后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越低,可能病情越重.提示可以通过监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来判断甲型H1N1流感的病情的轻重及其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Zhan QY  Sun B  Tong ZH  Guo LM  Xu L  Zhu X  Jia XJ  W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62-3266
目的 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指征.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北京及天津地区5家医院5个ICU收治的18例接受ECMO治疗的危重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统一表格,由具有ECMO操作经验的医师采集资料并填写表格,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ECMO前一般情况、ECMO疗效及并发症、机械通气应用情况和临床转归.以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共有1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ARDS接受ECMO治疗,男性及女性各9例(女性均为孕产妇),平均年龄(33±11)岁,其中8例并发有气压伤(6例为气胸).接受ECMO前,平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ld,有创通气60h.ECMO前2~6h生理学指标:平均氧合指数为(53±14)mm Hg,呼气末正压(PEEP)为(17±5)cm H20,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3.80±0.29,pH值7.38±0.10,血乳酸(3.3±2.3)mmol/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16±8.均采用静脉-静脉ECMO(VV-ECMO)方式,ECMO前、ECMO后2h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分别为:呼吸道峰压(31±7)、(25±6)cm H2O,呼吸频率(15±4)、(22±6)次/min,吸入气氧浓度0.8~1.0、0.35~0.50,PEEP(16±5)、(12±4)cm H20.与ECMO前6h相比,ECMO后2h及24h动脉血气指标(pH,PaO2及PaCO2)均显著改善(P<0.05).ECMO支持时间2~168 d,平均为8d.11例成功脱离ECMO(其中8例存活出院,1例仍在ICU接受治疗,2例在ICU内死亡),7例ECMO治疗过程中死亡.结论 对于常规机械通气难于支持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急性ARDS,ECMO可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氧合与通气状况,使肺充分休息,为治疗原发病争取足够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VCS(Volume Conductivity Scatter)参数在甲型H1N1患者白细胞中的变化及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测定基因扩增法确诊甲型H1N1患者(实验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白细胞VCS的参数。结果甲型H1N1患者VCS参数MMV(171.615±9.156)明显高于对照组(157.157±10.026)(P〈0.001);MLS(62.003±6.916)比对照组(54.263±3.817)明显增加(P〈0.001);MNS(114.946±1.603)较正常对照组(154.263±3.817)明显减低(P〈0.001)。结论甲型H1N1患者白细胞VCS参数改变不同于健康人群,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随访大兴安岭地区医务工作者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不同时间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林业总医院45名甲型H1N1流感抗体阴性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接种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为2009年10月28日-12月22日,随访统计接种后第1、2、3、27个月时的抗体滴度及阳转率。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不同年龄组、性别间的免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个月抗体阳转率(95.56%)相比,随着免疫时间的推移,阳转率逐渐下降。与第1个月抗体滴度(265±92)相比,除第2个月(231±67)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7),第3个月(183±88)及第27个月(46±38)抗体滴度均低于第1个月(P=0.03、P〈0.01)。结论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医务工作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长,随访27个月时仍然有44%的人群存在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14.
王汉杰 《吉林医学》2011,(4):649-654
目的:通过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总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及转归等特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共15例,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和综合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4例,女11例,平均发病年龄(35.20±18.88)岁,其中8例为孕产妇,4例有慢性基础疾病。疾病加重中位时间为3 d,平均时间(3.13±1.51)d。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发热、咳嗽、咯痰、纳差、呼吸困难、气促是主要症状。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14例,93.3%)。所有患者前白蛋白均降低,50%以上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发病初期8例乳酸脱氢酶(LDH)增高,5例LDH增高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且均需呼吸机治疗。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实变影及磨玻璃影,以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治愈14例,死亡1例,出院4周后随访10例患者胸部CT示炎性反应基本吸收。结论:孕产妇及有基础疾病者易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疾病进展迅速,疾病加重拐点可能为发病第3天;大多数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所有患者前白蛋白均减低;发病初期LDH升高大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者病情更加严重;绝大部分患者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18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入院时的空腹静脉血糖,及住院过程中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比较不同病期患者血糖检测结果分析、血糖检测值与病情相关性及血糖监测值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I期、II期和III期患者在入院初期空腹血糖,分别为7.34±2.22mmol/L,16.54±5.33mmol/L和5.75±1.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血糖检测值升高的程度越明显(P〈0.01);血糖升高组患者平均住院日(14.1±7.5d),血糖正常组(4.1±1.2 d)(P〈0.01),出现后遗症的患者前者也明显多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血糖监测在判断甲型H1N1流感病情变化和预后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血糖短期内明显升高者应严密观察,及早进行干预,可部分阻止病情的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Thl7细胞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40名健康人、53名单纯甲型H1N1流感患者、16名并发肺炎甲型H1N1流感患者入选本研究,以ELISA方法测定三组人群血浆TGF-β、IL-6、IL-l—β、IL-22、IL-23、IFN-y水平,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三组人群PBMC中ROR7t、STAT3、SOCS3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软件采用GraphpadPrism4.0。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TGF-β水平较健康人显著下降,并发肺炎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TGF-β水平进一步显著下降(F=32.42,P〈0.0001)。单纯甲型H1N1流感及并发肺炎甲型H1N1流感患者PBMC中STAT3表达显著低于健康人(F=4.599,P=-0.0176)。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通过降低血中TGF-β水平抑制核转录因子STAT3的表达,从而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C-反应蛋白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曦  严永俊  李锐  邓继延  刘国锋 《吉林医学》2011,(10):1889-1891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入院后第1、3、7天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以及入院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而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C-反应蛋白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呈现"分离"现象是本次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一个临床特点,随着C-反应蛋白的增高,住院时间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转归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朝阳区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朝阳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相关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转归和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2009年朝阳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共150例,罹患率为5.53/10万,男性略高于女性(×冬5.494,P〈0.05);5岁及以下年龄组的罹患率最高,为26.67/10万,其次为60岁以上年龄组;城市居民所占比例略高(58%);危重症病例就诊间隔在1-2d的居多,占70%,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占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慢性肺部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可能提高死亡风险。OR值分别为10.628和8.063。结论男性、5岁以下婴幼儿及60岁以上老年人为罹患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的高风险人群;伴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可能提高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为以后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本土病例为主,占93%,5—49岁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单纯甲型H1N1感染67例,危重症2例;95%以上的患者有突出的上呼吸道症状。心肌酶谱异常达65%,轻度低钾血症达26%。淋巴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出现在一般病例的急性期和危重症病例的进展期;高于正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结论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道症状突出,部分患者出现心肌酶谱改变和低钾血症.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淋巴细胞百分率的高低对疾痛状态的评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