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肺部高分辨率CT图像,结果 7例(100%)患者均可见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共累及28/35个(80%)肺叶和70/126个(55%)肺段;7例(100%)扩张支气管腔内均可见粘波嵌塞,呈指套样、牙膏状改变,其中5例(71%)为稍高密度,1例(14%)可见到钙化;4例(57%)可见肺实变;2例(28%)合并肺叶含气不全;3例(42%)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结论长期哮喘的病人如果HRCT上发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同时管腔内可见稍高密度的粘液嵌塞或高密度钙化,需考虑ABPA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正>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的曲霉抗原发生变态反应所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1]。ABPA病例报道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临床医生对ABPA认识不足,常误诊。2014年4月本院收治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38岁,因咳嗽胸痛半月入院。既往有支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分析3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有关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文献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咳、痰、喘症状和肺部哮鸣音,其中2例既往有明确的支气管哮喘病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总IgE升高.3例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有肺部渗出性病灶,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征象.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 临床上ABPA极易误诊,若患者有咳喘表现,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胸片示肺部浸润影呈游走性,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可进一步查总IgE、烟曲菌特异性IgE、烟曲菌过敏原皮试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肺曲菌病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曲菌病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经病理、真菌培养及临床治疗效果证实的肺曲菌病的CT表现。结果  7例CT表现浸润性实变 ,4例为肿块或结节状。 11例病例中有 4例出现坏死空洞。结论 对患某些疾病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患者 ,肺CT影像表现肺浸润性实变、肺结节或肿块及真菌球等表现应高度警惕肺曲菌病 ,确诊需真菌培养或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由曲霉菌所致的肺部疾患,临床上并不罕见,但确诊者则较少。1952年 Hinson 等(1)在英国首次报道3例,我国于1985年来报道4例,据 Hochne 等综合估计在英国支气管哮喘患者约10~20%或更多合并有本病,尤其是外源性者。本病易误诊,有时幼时发病,因长期误诊最后发生肺纤维化(6),特综述如下,旨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CT影像表现及与中医发病的相关性,以提高对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确诊的肺曲霉菌病CT影像资料,结合中医分型配合中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例表现为空洞或空腔内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病灶未见强化;4例表现为散在支气管扩张;2例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经配合中药治疗后患者临床及影像表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肺曲霉菌在CT上较具特征性,仔细分析能做出良好判断;配合中药治疗可减少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MRI和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8例在普通胸片上表现结节样浸润及临床拟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的MRI、CT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早期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小于10天)CT所见“日晕征”有较高的敏感性(16/22)和特异性(8/8);而MRI也显示很高的敏感性(22/22),但特异性很差(0/8)。尽管使用GD-DT-PA增强亦不能提高其特异性。病变后期(临床症状和体征大于10天),MRI增强扫描T1WI显示边缘强化的靶样小结节的典型表现。结论: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早期阶段,MRI表现不如CT的“日晕征”具有特征性。但在病变后期,MRI增强后T1WI边缘明显强化及在T2WI上的“反向日晕征”是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白血病继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CT影像表现,提高对IPA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5例白血病继发IPA者,记录其类型、分布、形态、数目、大小及影像特征。结果:25例中,实变型12例:单发斑片3例,多发斑片9例,有实变阴影5例,见支气管气相6例,内并发单发/多发小结节5例;具有出血性肺梗死改变征象15例,为尖端指向肺门,底边位于胸膜的楔形病灶,内可见支气管气相9例,同时见小空洞3例。肿块型7例: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7例,并发斑片病灶4例,周围见"晕征"5例;内见"空气新月征"2例。混合型6例:同时可见以上两型征象。其他:邻近胸膜显示增厚、粘连8例,2例病灶内见钙化。结论:白血病继发IPA的CT表现多样,结节+"晕征"和/或楔形实变影及支气管气相为具有一定意义的征象,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2例成人气管软化症合并侵袭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经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黏膜组织活检确诊,给予伏立康唑联用持续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检测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 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6 年1 月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呼吸科确诊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 菌病且同时检测过血清过敏原总IgE 和FeNO 水平的患者15 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反应分为加重期和非 加重期,比较血清总IgE 和FeNO 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差异以及在同一患者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结果 15 例 纳入患者中,男性5 例,女性10 例;年龄(51.67±13.95)岁。其中3 例患者有多次检测数据,最后符合加 重期的为12 例次,符合非加重期的为8 例次,加重期与非加重期的血清总IgE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加重期的FeNO 水平高于非加重期(P <0.05)。结论 FeNO 水平可作为判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患者是否处于加重期的预测因素之一,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3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临床分析与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毅 《安徽医学》2009,30(8):894-896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37岁,均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部分患者有咳棕色或黄色痰栓史、胸闷,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湿啰音,胸部CT均显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均曾被长期误诊。经激素、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肺功能改善,复查胸部X线片或CT病灶吸收、好转,其中5例患者疗效明显。结论掌握ABP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04年至2011年确诊的48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36±15)岁;95.8%(46/48)有发作性喘息、89.6%(43/48)咳嗽,85.4%(41/48)咳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均有增高,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阳性反应,烟曲霉特异性IgE均增高,26例痰曲霉培养阳性;胸部CT表现45例见斑片渗出影,40例病灶呈游走性,35例见中心性支气管扩张,18例见痰栓征象;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以曲霉诱发变态反应为主要特征,最常见致病菌为烟曲霉,通常发生在哮喘或囊性纤维化的患者中。ABPA临床特点包括哮喘的急性发作,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总IgE水平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肺浸润、支气管扩张等。早期识别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有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控制,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抗真菌药物治疗ABPA。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诊断、分期和治疗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总结11例ABPA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1例ABPA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例,肺结核2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肺炎1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9%)、喘息(72.7%)、发热(54.5%)、咳痰栓(9%)、咯血(45.4%)。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斑片状渗出影(100.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4.5%)。结论 AB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应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等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8例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有关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文献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和肺部哮鸣音,其中7例既往有明确的支气管哮喘病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总IgE和烟曲霉特异性IgE升高以及烟曲霉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例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有肺部渗出性病灶,6例患者有支气管扩张征象。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或以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学IgE水平和烟曲霉皮肤点刺试验等检查;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辅以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82-85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及早发现疾病复发。方法对我院确诊的8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ABPA患者,女5例,男3例,年龄28~55岁,平均(41.75±9.5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8例(100%),咳痰8例(100.0%),胸闷8例(100.0%)。8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500/μL,8例烟曲霉特异性IgE均0.35 KUA/L,6例血总IgE1000IU/L。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8例,两肺渗出影6例,黏液嵌塞征3例,实变影2例,肿块影2例。6例行痰培养示烟曲霉(+)、3例行BALF培养示烟曲霉(+)。8例均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病情缓解。随访中3例复发。结论对反复发作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应高度警惕ABPA的可能,应常规行外周血EOS计数、外周血总IgE及胸部HRCT检查,有条件者行烟曲霉特异性IgG、IgE检测及曲霉皮肤试验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随访中监测外周血总IgE变化,及早发现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下肺野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例下肺野结核的与线表现,减少误诊。45CTX方法:对例下肺野结核进行常规胸部扫描或线胸45CTX片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结核菌阳性或病理证实。结果:下肺野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渗出性病灶,占,且常伴有增75.5%殖、纤维性病灶。空洞或球形病灶常伴有周围“卫星”灶。对病灶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线。CTX结论:空洞或球形病灶伴周围“卫星”灶对下肺野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大;几种病灶并存是下肺野结核较为特征性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可明显提高正确诊断率。确诊需依靠痰菌阳性或病理。检查较线敏感。CT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