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报告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手术后复发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本组13例,均为刮除植骨术后复发性骨囊肿。9例植入自体骨,4例植入异体骨,其中2例先后做过2次植骨手术。术后复发时间10mo-7a,平均26mo,采用经皮骨囊肿穿刺抽液及可的松注射进行治疗。穿刺注射间隔平均3.5mo(3-4mo),每次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平均100mg(80—125mg)。注射次数平均5次(1—9次)。结果:随诊1-15a,平均42mo。13例皆临床治愈,在随诊观察中囊肿无复发。治疗期间未出现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经皮骨囊肿穿刺抽液及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治疗手术后复发性骨囊肿操作简单,疗效明显,属于微创技术,虽然需行多次穿刺注射,但仍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2.
儿童巨大骨囊肿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移植治疗儿童巨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7例儿童巨大单房性骨囊肿在C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自体骨髓和异体骨粉。结果 随访8-15个月。7例X线片示骨囊肿囊腔消失,骨皮质厚度恢复正常,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巨大单房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囊肿是一种的溶骨性破坏为主的常见骨病,以年青人为多见。1994~1998年以来我们治疗了孤立性骨囊肿病人22例。现将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本组病例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7~52岁,平均20岁,20岁以下有18例,占81....  相似文献   

4.
骨囊肿是常见的骨的良性类肿瘤疾患。多发生于青少年。通常发生于20岁以前,3-14岁为高发年龄。四肢长管状骨为好发部位。其次为髂骨、跟骨及距骨。在骨骼发育成熟后。该病有自愈倾向。骨囊肿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理性骨折为患者常见就诊原因。  相似文献   

5.
骨囊肿介入治疗(囊腔内注入激素)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与疗效的有关问题是:①疗效与成骨是否活跃有关,年龄小,病变近干骺端者效果好;年龄大,病变远离干骺端者效果略差。②疗效与药物的吸收快慢有关,其中以醋酸强地  相似文献   

6.
骨囊肿为较常见的骨组织瘤样病变 ,多发生于青少年 ,而发生于成人股骨头颈部这一特殊解剖部位的骨囊肿较少见。笔者自1990年至1999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4例 ,均经手术治疗 ,经随访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4例 ,其中男9例 ,女5例 ;年龄22~56岁 ,平均26岁。病灶位于股骨头或/和股骨颈内 ;左侧8例 ,右侧6例。因发生病理性骨折就诊3例 ,患髋酸痛偶伴跛行就诊8例 ,外伤摄片时偶然发现3例。术前根据X线片即能作出正确诊断5例 ,需结合X线片及CT片方可作出诊断5例 ,误诊4例。根据CT片测算 ,股骨头颈…  相似文献   

7.
8.
骨囊肿为较常见的骨组织瘤样病变,多发生于青少年,而发生于成人股骨头颈部这一特殊解剖部位的骨囊肿较少见.笔者自1990年至1999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4例,均经手术治疗,经随访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2~56岁,平均26岁.病灶位于股骨头或/和股骨颈内;左侧8例,右侧6例.因发生病理性骨折就诊3例,患髋酸痛偶伴跛行就诊8例,外伤摄片时偶然发现3例.术前根据X线片即能作出正确诊断5例,需结合X线片及CT片方可作出诊断5例,误诊4例.根据CT片测算,股骨头颈部垂直于头颈轴线层面最大破坏率(即病灶面积与同层面股骨头颈面积比的最大值)为50%~85%;囊腔容积为1.5cm×2.0cm×3.5cm~2.0cm×2.5cm×5.0cm不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肢体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总结1991年2月至2004年2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肢体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44岁,平均22.1岁。手术方法均采用病损局部开窗配合高速磨钻切刮术,术后腔内用石炭酸、75%酒精灭活。病损切刮术后骨缺损填充采用自体骨10例,异体脱钙骨2例,人工骨4例,骨水泥填塞4例。对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病损术后采用内固定,对于病损较小,不影响骨骼强度者不用内固定。本组15例行内固定术,5例未作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皮缘坏死等手术并发症。其中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6年。11例患者病损区植骨均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一复发。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采用病损局部开窗配合高速磨钻切刮术,病损腔内灭活,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2例腰椎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0~46岁,平均28.5岁。涉及后段结构3例,经后路行后段结构切除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仅涉及前段结构4例,经前路行前段结构切除 钛网及侧方钛板内固定;5例同时涉及前后段患者则行一期联合前后路手术。术前常规辅以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随访时间2~4年,平均3.1年。临床和影像学显示,患者无复发或任何不适。12例病例中优7例,良5例。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可以通过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经前路彻底切除以及随后经后路行腰椎固定融合术联合治疗。对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并争取对原发灶彻底切除,以防止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距骨囊肿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距骨囊肿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11~47岁,平均30.6岁。左足5例,右足4例。所有病例均应用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距骨囊肿。术前术后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评估距骨囊肿大小以及累及关节面的情况。术中应用距骨颈入路小切口行病灶清理,并取自体髂骨植骨,修复病灶清理后的骨缺损。术后根据美国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9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行踝关节X线片、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距骨囊肿清理后的骨缺损得到修复,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AOFAS评分从70.2(60~82)分上升到92(85~100)分。踝关节活动正常,无感染、复发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是治疗距骨囊肿的有效手术方式,创伤小,不破坏关节面,对距骨血运无明显影响,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头颈部皮脂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9年6月治疗的头颈部皮脂腺囊肿8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使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手术创口长度与病变长径之比试验组平均为1∶3.0,对照组为1∶0.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费用试验组平均39.4元/例,对照组平均180元/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病变体积与失血量之比试验组平均为1:0.85,对照组为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离子微创法治疗头颈部皮脂腺囊肿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时间短、效果佳,是比较理想的皮脂腺囊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陈仲华 《吉林医学》2008,29(1):10-11
目的:探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方法: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19例,平均年龄39岁,Ficat分期Ⅱ-Ⅲ期。其中Ⅱa7例,Ⅱb9例,Ⅲ期3例。采用经股骨头负重区钻孔死骨清除,取髂骨植骨术。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根据Harris临床评分,Ⅱb以前16例效果满意,优良率达84.2%。结论:该手术对于Ⅱb以前软骨面完好的患者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3例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相关文献 ,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见的症状为瘤体呈膨胀性生长、局部肿痛及临近器官压迫症状 ,较为特异的是穿刺有高压不凝血液喷出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 ,随访 3~ 5年无复发。结论 :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征象表现为“气球样、皂泡样”改变 ,治疗应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弹性钢针加囊腔彻底刮除后混合植骨治疗儿童骨囊肿的疗效.方法:2005~2007年用弹性钢针加囊腔彻底刮除后混合植骨治疗儿童骨囊肿26例,随诊1~3年,平均1.5年,其中肱骨近端15例,股骨近端9例,胫骨2例.结果:囊腔完全愈合21例,占81%,基本愈合5例,占19%,无1例复发.结论:弹性钢针加囊腔彻底刮除后混合植骨治疗儿童骨囊肿效果显著,值得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需求基于CT断层图像快速准确重建股骨颈骨囊肿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髋关节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 Mimics软件分别重建髋臼,近端股骨,股骨颈及骨囊肿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结构并对骨囊肿区域进行三维测量。结果: 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髋关节CT扫描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髋臼和近端股骨的结构,并且能够对骨囊肿区域予以定位,体积予以计算,骨囊肿三维测量的数据精确可信,与术前影像资料及术中所见大致吻合。结论:Mim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股骨颈骨囊肿的三维数字模型,为股骨颈残余骨质的评估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了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治经验。方法:9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鳃裂囊肿15例,鳃裂瘘管10例,皮样囊肿1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甲状舌骨囊肿37例,甲状舌管瘘管25例,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随访1-10年。结果:93例中,囊性淋巴管瘤1例复发后失访,另1例行2次手术,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半年后死于肺转移,鳃裂瘘管2例3次手术,甲状舌管瘘管1例复发,鳃裂瘘管术后1例迟发性面瘫,一次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断除依据术前检查外,主要是依据术中的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B超、CT等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上应彻底切除囊壁与瘘管,避免复发。术中应避免损伤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甲状舌管瘘管须切除舌骨中段2cm,这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益民  杨应明  袁军 《河北医学》2001,7(6):492-495
目的:提高对颅内囊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能力和对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疗水平,减少复发率。方法:通过本院2例颅内肠源性囊肿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及近20年系统文献复习(共报道17例),对颅内肠源性囊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归纳,总结果,结果:文献统计资料中有详细资料 共有11例,加上我院2例典型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其中全切除共7例,随访2-5年均未见复发,效果好,结论:颅内肠源性囊肿除具有压迫邻近结构的神经定位体征外,常具有以下特点:(1)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2)常合并脊柱和/或躯体其他部位畸形;(3)囊肿多位于中线结构。手术全切除囊肿是治愈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下开窗坏死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联合细针多孔钻孔减压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64髋)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采用微创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联合细针多孔钻孔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24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24.0~60.0个月,平均(32.0±3.5)个月,失访2例(2髋).术后24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1.2±5.6)分,优良率达77.42%,与术前的(62.2±4.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开窗坏死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联合细针多孔钻孔减压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磷酸钙骨水泥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CPC修复33例患者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患者平均年龄38岁,肿瘤类型依次为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观察患者术中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钙、磷值未见升高,X线片显示骨缺损处均填充良好,随访见所有患者均有CPC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结论:良性骨肿瘤刮除后利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可充分填充骨肿瘤刮除后不规则瘤腔,即刻恢复骨的强度.经骨替代后可真正完成骨修复。术式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