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槲皮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为阐明槲皮素在体内的运输过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荧光光谱法进行实验,采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静态淬灭是导致槲皮素对牛血清蛋白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氢键和范德华力在槲皮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中占主导作用。结论槲皮素可以被血清蛋白储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牛血清蛋白(BSA)与肝素(HP)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共振光散射光谱(RLS)、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来考察BSA与HP相互作用前后的光谱变化,考察体系的分子结合机理.结果 随着HP的持续加入,体系RLS强度迅速增加;BSA在298 nm左右的吸收峰不断升高和蓝移;BSA的荧光强度出现了显著的下...  相似文献   

3.
张映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52-2055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金属离子对五味子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通过紫外扫描得到五味子甲素与BSA的紫外吸收图谱,利用Lineweavel-Burk双倒数曲线图得出五味子甲素与BSA的结合常数;由摩尔比法确定Me^2+等7种金属离子与五味子甲素结合的摩尔比;分别测定五味子甲素一金属离子-BSA的结合常数。结果五味子甲素与BSA的结合常数为1.141×104L/mol,金属离子与五味子甲素结合的摩尔比为1:1,在Fe^3+、Zn^2+、A1^3+、cu^2+、Mg^2+、Co^2+、Ni^2+存在下,五味子甲素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041×10^4,1.617×10^4,1.819×10^4,1.781×10^4,1.277×10^3。7.107×10^3,6.238×10^3L/mol。结论Fe^3+、Zn^2+.Al^3+、Cu^2+参与加强了五味子甲素与BSA的结合作用,M^2+、Co^2+Ni^2+的存在住二者结会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前期发现的活性苗头化合物,设计合成不同长度烷基链取代的刺槐素烷基酰胺衍生物,并进行构效关系分析,以提高刺槐素的体内镇痛活性,发现新的天然来源药物活性先导物.方法 以芹菜素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刺槐素,再与溴代烷基酰胺缩合,得到7位取代的目标化合物刺槐素和化合物5a~5d;采用醋酸扭体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内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 新的烷基酰胺取代的刺槐素衍生物5b和5c,显示了强于临床常用药双氯芬酸的镇痛活性,可作为新的镇痛药物活性先导物.  相似文献   

5.
刺槐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药物,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获得,因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刺槐素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脏、抗炎、保护神经等作用,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均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对刺槐素多种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刺槐素的潜在药用价值,并阐明其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啶和头孢三嗪对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荧光淬灭。根据Lineweaver-Burk双倒数图,确定了该类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的离解常数;并通过Forst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在HSA中214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由此推断了药物分子可能进入的区域和位置。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生理pH值下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了荧光猝灭法及能量转移原理.结果:黄芩苷对BSA荧光猝灭方式是静态猝灭;结合距离小于7 nm.结论:黄芩苷与BSA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可以被血清白蛋白储存和转运.  相似文献   

8.
改良荧光光谱法测定异丙酚血浆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是一个良好的静脉麻醉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为了指导临床用药,探讨其最佳用药方案,我们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血浆浓度〔1〕,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使其实用,稳定,可靠,简单。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器材日立荧光分光光度仪(F-40...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的分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铈(Cerium,Ce)(IV)的强氧化性町将Hb肽链上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氧化生成新的强荧光产物的原理,来定量测定血清中Hb含量.结果:分子荧光光谱法的线性范围是1×10-7~8×10-7mol/L,检出限为1×10-9mol/L,加标网收率为96.80%~102.20%.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4.结论:该法快捷、灵敏、成本低,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萘酚(kaem pferol,KF)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 bumin,BSA)相互作用的特征。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法检测KF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作用,应用校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动态荧光猝灭常数和静态猝灭常数,应用荧光猝灭双对数方程计算KF与B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并且根据热力学参数,推断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KF与BSA结合时供体-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果 KF对BSA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的复合方式,结合常数KA在108数量级,结合位点数接近2,结合距离r=1.45nm,能量转移效率E=0.73,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结论 KF可通过动态和静态猝灭结合的机制对BSA的内源性荧光产生明显的猝灭作用,两者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连翘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温度(302K、310K)时连翘苷对BSA的猝灭光谱,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得302K、310K时连翘苷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并计算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结果 302K、310K时连翘苷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1.26541×10^12L/(mol·s),1.24196×10^12L/(mol·s),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410、1.0395。结论连翘苷对BSA荧光的猝灭属静态猝灭,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作用类型。方法用荧光光谱法检测Stern-Volmer猝灭常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圆二色谱法(CD)检测咪唑斯汀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用上述检测方法获得不同温度下咪唑斯汀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常数和热动力学参数。结论静态猝灭是咪唑斯汀导致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不同温度下计算的热动力学参数表明,咪唑斯汀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上述二者的结合导致BSA的构象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以光谱技术的方法研究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荧光猝灭方法.结果: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根据Fōrster能量传递原理计算出左氧氟沙星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距离为4.41 nm,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结论:牛血清白蛋白与左氧氟沙星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范德华力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新型噻吩并嘧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方法研究了2-环己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HJ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HJA能强烈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其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论HJA分子与BSA分子以摩尔比1∶1结合,其结合反应主要是熵驱动,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 (BSA)抗血清 ,以探讨获取高效价抗血清的方法。方法 :用BSA配制一定的浓度 ,免疫家兔 ,以制备兔抗 -BSA血清。利用免疫电泳、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分析和测定抗血清的效价。结果 :双向琼脂扩散在BSA 0 . 5g/mL的浓度时 ,测得抗血清效价为 1∶32 ,对流免疫电泳结果显示BSA 0. 5g/mL与抗BSA在 1∶16时形成一条清晰可见的沉淀线。结论 :BSA免疫家兔可获取效价较高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血栓烷A_2合成酶抑制剂OKY—1580和OKY—046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测定了结合强度,判定了结合部位,并将平衡透析法所得数据用Scatchard法画图决定了结合参数。人血清蛋白分子内赖氨酸—199残基和色氨酸—214残基近旁(U部位)同三硝基苯磺酸与5—硝基乙酰水杨酸的反应被OKY—1580所抑制。OKY—1580结合人血清蛋白减弱了人血清蛋白分子内色氨酸—214残基的荧光强度。可见,OKY—1580与人血清蛋白结合部位为U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鼠体内存在的抗牛血清白蛋白 B细胞克隆对抗原特异性 Mc Ab筛选的影响。方法 在Mc Ab筛选过程中 ,采用间接 EL ISA法 ,分别以人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 (r SIFN- co)和 BSA为抗原包被酶标板 ,对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进行“双筛”,建立 r SIFN- co/ BSA双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和 r SIFN- co单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 ,并且对所建立的各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正常小鼠血清 ,用 BSA进行吸附抑制实验。结果 建立了 1株r SIFN- co/ BSA双阳性杂交瘤细胞株 ,3株 r SIFN- co单阳性杂交瘤细胞株 ,双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培养上清经 BSA预先吸附后 ,与 r SIFN- co的反应性被显著抑制 (P<0 .0 5 )。而且正常小鼠血清与 r SIFN- co呈阳性反应 ,经 BSA吸附后 ,与 r SIFN- co的反应也被显著抑制。结论 在杂交瘤细胞筛选中 ,存在对特异性抗原和用于封闭酶标板的BSA显示双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提示小鼠体内可能天然存在抗 BSA的 B细胞克隆 ,它们在 Mc Ab筛选过程中会引起假阳性反应 ,因而在杂交瘤细胞筛选过程中应该用特异性抗原和 BSA进行“双筛”。  相似文献   

18.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手性选择器,基于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表面所带环氧基团具有较强反应活性的特征,采用一步法将牛血清白蛋白直接键合到其表面上,制备成牛血清白蛋白手性固定相毛细管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进行柱分离性能研究。在-5 kV的分离电压、214 nm紫外检测波长、5 s进样时间、10 mmol/L磷酸盐流动相分离条件下,成功拆分了4种对映体和手性药物华法令,分析时间均小于15 min,分离度大于1.90,最大达到8.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