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125↑籽粒内放射治疗恶性胶质瘤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31名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125↑籽粒内放射治疗恶性胶质瘤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病人病情得到满意控制,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125↑籽粒内放射治疗恶性胶质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护理人员的术前详细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对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胶质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胶质瘤9例,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并随访6个月。结果9例患者的病灶均定位精确,一次手术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MRI提示肿瘤全切,症状改善7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随访6个月,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可以对胶质瘤精确定位并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有助于提高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脑神经胶质瘤术后行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20例病理报告为Ⅲ~Ⅳ级恶性脑胶质瘤放疗病人,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结果:20例病人通过在神经外科放疗的专门护理,平均随访1年2月,按GOS标准,预后良好14例,轻度致残2例,中度致残1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使病人能获得较好的预后,达到预期目标,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大鼠脑内SHG-44人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SHG-44脑胶质瘤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接种前连续3 d用地塞米松1 mg/100 g体重灌胃;在立体定向条件下选取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区为靶点,接种2×105个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HG-44细胞,接种后观察大鼠生长状态,分别于第1、2周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在实验第2周时解剖标本,行组织病理和GFAP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接种1周后核磁共振检查,脑内形成实体瘤;HE染色组织病理证实是胶质瘤,GFAP免疫组化阳性;成瘤率约60%。 结论:用预先免疫抑制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福莫司汀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术证实的恶性胶质瘤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术后3~5周开始进行,选用6MV-X线5~7个拉弧旋转等中心照射,80%剂量曲线包绕PTV为5.0GY/次,总量DT45GY/9次,共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福莫司汀(山东),按体表面积计算用药量.诱导期:每周100mg/m2,连续3周,然后休息5周,做有效评估,维持期治疗每3周静脉注射1次,共3~5次.放化疗前后作CT或MRI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和血象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采用福莫司汀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方法: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3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21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口服TMZ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联合组有效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HGF为429.68±51.39 pg/mL,TNF-α为5.81±0.59 pg/mL,IL-17为331.48±19.87 pg/m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12.28±55.79 pg/mL,9.83±0.89 pg/mL和571.82±29.7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机体疼痛70.98±9.23分,躯体功能78.12±4.38分,健康状况76.59±7.11分,生命力80.23±7.28分,躯体角色76.82±6.34分,心理职能78.87±10.85分,情感角色69.14±7.28分,社会功能80.27±12.38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9.85±8.62分,66.87±3.95分,69.38±6.84分,67.35±5.18分,67.65±5.88分,67.51±9.28分,58.19±6.28分和67.58±11.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脑胶质瘤的价值,并评价其对脑胶质瘤恶性度分级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2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立体定向活检与手术的病理情况。结果:立体定向活检诊断脑胶质瘤20例,肿瘤位于额叶10例、颞叶5例、顶枕叶3例、多发2例。手术病理同样诊断为脑胶质瘤者18例,诊断符合率为90%(18/20)。二者对脑胶质瘤恶性度分级符合率为72.2%(13/18),而立体定向活检结果对其恶性度低估率为27.8%(5/18)。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脑胶质瘤较为安全、可靠,但对其恶性度分级的准确性尚须进行新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以其定位准确、可大剂量集中照射肿瘤区的特点 ,与常规外放疗结合 ,已在治疗脑转移癌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1 998年 7月~ 1 999年 1 2月 ,作者对 2 4例脑转移癌进行了全脑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脑转移癌 2 4例 ,男 1 3例、女 1 1例 ;年龄 3 0~ 75岁 ,平均 5 2岁。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诊断 :肺腺癌 9例 ,肺鳞癌 4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5例 ,食管鳞癌 2例 ,肝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肾癌各 1例。原发灶确诊到发现颅内转移时间为 2个月~ 5年 1 0个月。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昏或头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复 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予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SRT-TMZ组),12例患者予 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67%, 总局控率为93.94%,无晚期不良反应。其中SRT-TMZ组的总有效率为77.27%,局控率为95.45%;优于SRT组,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63.64%,42.42%,15.15%,其中SRT-TMZ组 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72.72%,54.54%,22.73%;SRT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45.45%, 18.18%,0%。生存分析显示SRT-TMZ组生存时间长于SRT组(30.00个月 vs 14.00个月,P=0.010)。结论:立体定向放射 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姑息性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赵艳  周新辉 《西部医学》2008,20(5):1110-1110
我科共对4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手术治疗,术前行常规准备、心理准备,取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术后护理方面首先从体位入手,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变化,头痛的性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在病情稳定后,加强肌体功能锻炼,通过上述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对脑深部胶质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深部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切瘤手术,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均降低,但观察组于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疗效确切,且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院自 1999年 5月以来 ,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肿瘤 2 3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 ,男 7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 7.8岁。其中脑膜瘤 8例 ,AVM3例 ,垂体瘤 4例 ,脑胶质瘤 2例 ,听神经瘤 2例 ,肺癌脑转移 4例 ,治疗后随访 2mon~ 13mon ,症状缓解 2 1例 ,无明显变化 1例 ,进展 1例。有效率达 91.3%。2 临床护理2 .1 治疗前护理向病人耐心、细致地解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不出血的新技术 ,使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解除思想顾虑 ,消…  相似文献   

17.
恶性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替莫唑胺(TMZ)为咪唑四嗪类的新型口服化疗药,可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30%~40%[1],能有效地延缓肿瘤增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科共对10例Ⅲ级、Ⅳ级脑胶质瘤患者使用TMZ进行化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立体定向手术是利用立体定向仪,将手术器械通过颅骨钻孔送到脑深部某些病变结构中进行手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手术方法简便准确,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我科自2004年元月~2005年12月行脑立体定向术4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15~65岁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系统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作者应用国产CRAS-HB型机器人系统(Compuer and robot assisted surgery,type BH1)辅助完成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 机器人系统主要是由PUMA260硬件平台、图像引导定位软件、放射性药物注入控制等模拟组成。结果:利用该系统成功地辅助完成立体定向脑肿瘤内放疗、脑内血肿排空、脑内病变活检等手术,结论:该机器人设计结构合理,操作集成实用性强、定位精确且操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34-137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肺癌患者实施SBRT,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随访时间4~25个月,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3.43%、72.73%、56.32%,1年总生存率为65.00%。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20.99%(17例),大多集中在放疗后3~6个月。其中1~2级11例(13.58%),3~4级5例(6.17%),5级1例(1.24%)。出现放射性食管炎16例(19.75%);胸痛13例(16.05%);骨髓抑制2例(2.47%)。放疗后无患者出现严重心脏不良反应及肋骨骨折。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 SBRT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案,疗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防止并发症进展,应特别警惕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