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41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与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的相关性。方法:41例AA患儿均详细询问病史。对照组为同期我院保健门诊1~12岁32例健康儿童。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肝炎病毒、EB病毒抗体IgM(EBV-IgM)、巨细胞病毒抗体IgM(CMV-IgM),用PCR法检测EBV-DNA和CMV-DNA,巢式PCR扩增微小病毒B19(B19-DNA)。结果:41例中,病因不明12例,占29.3%;有病毒感染或红斑狼疮等病史者29例,占70.7%。4种病毒检出率为61.0%(25/41),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阳性率6.3%(2/3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AA以继发性为主,可能与CMV,EBV,B19及肝炎病毒等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简称B19)感染相关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巢式PCR和ELISA法对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B19-DNA及IgM检测;对B19-IgM阳性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比较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结果1.病例组75例中B19-DNA阳性26例(34.67%),B19-IgM阳性21例(28.0%);健康对照组32例中B19-DNA、B19-IgM阳性各1例(3.13%),两组B19-DNA和B19-IgM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2.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各型间B19-DNA及B19-IgM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B19-IgM阳性患儿中混合型所占比例最大,皮肤型次之。3.激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治疗关节肿痛、胃肠道症状、肾损害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皮疹消退方面,后者疗效优于前者。4.激素组B19-DNA清除率25.0%,丙种球蛋白组B19-DNA清除率为81.82%,两组清除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19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原体之一;B19感染相关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应进行B19病毒检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B19感染相关过敏性紫癜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风湿性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常见风湿性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巢式PCR法对95例小儿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B19-DNA检测,对部分患者进行B19-IgM检测.结果 (1)病例组B19-DNA阳性33例(34.7%),健康对照组B19-DNA阳性2例(4.0%);病例组B19-DNA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病例组B19-IgM检测50例,阳性11例(22.0%),健康对照组B19-IgM均为阴性;B19-IgM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3)过敏性紫癜、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患儿B19-DNA及IgM阳性率分别为25%和20%、37.2%和20%、40%和20%、42.9%和28.6%、37.5%和25.0%.五种风湿性疾病B19-DNA及IgM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4)50例成对标本中,10例B19-DNA、IgM均阳性,1例仅B19-IgM阳性,7例仅B19-DNA阳性,B19-DNA和IgM 同时阴性32例,B19-DNA和IgM一致率为84.0%,两者结果有一致性 (P<0.01);50例中B19-DNA阳性17例(34.0%),IgM阳性11例 (22.0%),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1)我国风湿性疾病患儿有较高的B19感染率.(2) B19与小儿风湿性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AD)人细小病毒B19(B19)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检测133例AD患儿血清(BS)或骨髓(BM)标本B19-DNA。另设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AD患儿B19-DNA总阳性率为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过敏性紫癜(AP)患儿BS标本B19-DNA阳性率2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RA)B19-DNA阳性率40.0%(12/3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型、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B19-DNA阳性率依次为44.4%、36.4%和40.4%,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可能与B19感染有关,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B19感染相关性AP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关节症状更突出;B19相关性JRA可表现为JRA各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巢式PCR方法进行血清与骨髓标本中细小病毒B19(PVB19)的检测,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某些疾病与PVB19感染的可能关系。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儿、133例正常儿童以及23例成人血液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巢式PCR进行PVB19 DNA检测。108例患儿中有37例同时收集血清与骨髓涂片进行PCR扩增,另外有37例同时应用ELISA方法进行PVBl9特异性IgM检测。结果 ELISA实验中的37例有2例(2/37,5.4%)PVB19特异性IgM阳性。而巢式PCR检测阳性为11例(11/37,29.7%)。血液病患儿PVB19 DNA总阳性率为27.8%,其中ITP患儿中阳性率为26.9%,白血病患儿中阳性率83.3%;成人医院收集的血液标本中阳性率为26.1%;正常儿童中未检测到PVB19 DNA。同时收集了血清与骨髓涂片的37例标本中血清PVB19 DNA阳性率27.0%(10/37),骨髓涂片总检出率为37.8%(14/37)。结论 巢式PCR方法与ELISA实验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而血清标本的敏感性要低于骨髓标本,在ITP、白血病等患者中PVB19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检测人微小病毒B19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原保存的XA-B19 VP1独特区蛋白包被ELISA板,优化该方法检测B19抗体的最佳实验条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parvovirus B19 ELISA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一致性.结果 最佳包被量为25 ng/孔,标本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200.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体系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其检测B19 IgM敏感性为88.37%,特异性为96.15%,与PCR方法一致性好(kappa值>0.75,P>0.05);与parvovirus B19 IgM ELISA方法符合性好,符合率为96.8%.与parvovirus B19IgG ELISA方法比较kappa值>0.75,P>0.05,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好.结论 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B19抗体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经济、快速、方便等优点,适合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7.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技术对 13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血液B19DNA检测 ,以同期 80例健康新生儿的血液作对照组。结果  13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血液B19DNA阳性率为 34 6 % (45 / 130 ) ,对照组为 8 8% (P <0 0 1)。在 4 5例B19阳性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有 2 5例为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6例为头颅血肿 ,其余为感染性疾病 ;且具有贫血、出血、发热、皮疹等临床特点 ,少数病例出现一过性再障危象与多脏器功能损害。结论 ①细小病毒B19感染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重要的原因。②B19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密切相关 ,且对病情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浆中微小病毒B19-DNA进行检测,并对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两组中血CK、CK-MB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19-DNA检测阳性率为26.7%(16/60例),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的两组中血CK、CK—MB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指标LVS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V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HPV B19感染有关,HPV B19可能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病原之一;HPV B19感染所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改变中左室功能受累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巢式PCR方法进行血清与骨髓标本中细小病毒B1 9(PVB1 9)的检测 ,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 ,进一步探讨某些疾病与PVB1 9感染的可能关系。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 1 0 8例血液病患儿、1 33例正常儿童以及 2 3例成人血液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巢式PCR进行PVB1 9DNA检测。 1 0 8例患儿中有 37例同时收集血清与骨髓涂片进行PCR扩增 ,另外有 37例同时应用ELISA方法进行PVB1 9特异性IgM检测。结果  ELISA实验中的 37例有 2例 ( 2 / 37,5 4 % )PVB1 9特异性IgM阳性。而巢式PCR检测阳性为 1 1例 ( 1 1 / 37,2 9 7% )。血液病患儿PVB1 9DNA总阳性率为2 7 8% ,其中ITP患儿中阳性率为 2 6 9% ,白血病患儿中阳性率 83 3% ;成人医院收集的血液标本中阳性率为 2 6 1 % ;正常儿童中未检测到PVB1 9DNA。同时收集了血清与骨髓涂片的 37例标本中血清PVB1 9DNA阳性率 2 7 0 % ( 1 0 / 37) ,骨髓涂片总检出率为 37 8% ( 1 4 / 37)。结论  巢式PCR方法与ELISA实验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而血清标本的敏感性要低于骨髓标本 ,在ITP、白血病等患者中PVB1 9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快速、特异、准确的检测方法,以了解小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酶联免疫(ELISA)技术分别对20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组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DNA或RNA抗原及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以两种方法同时检出同一病毒者为感染患儿,有79例阳性,阳性率为 39.3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检出率分别为 14.92%及 17.41%。结论:PCR方法与ELISA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呼吸道病毒检出的准确性。RSV及AdV是引起该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直接荧光免疫法(DFA)对呼吸道7种病毒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 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2月-2008年12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2 221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鼻咽分泌物送检,用ELISA法检测血清7种病毒的IgM抗体,DFA法检测7种病毒的抗原.结果 2 221例患儿中用两种方法 共检测出557例阳性病例,其中DFA 555例阳性,ELISA法244例阳性,DFA和ELISA同时阳性229例;DFA阳性ELISA阴性326例,DFA阴性ELISA阳性15例;DFA和ELISA同时阴性1 651例,DFA和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99.5%、46.0%,特异性分别为100%、99%.结论 ELISA法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测比DFA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与人细小病毒B19(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巢式PCR法和特异性抗体ELISA法对 5 5例HSP患儿血清标本进行B19 DNA、IgM、IgG检测。 结果  1.HSP 5 5例中B19 DNA、IgM、IgG阳性率分别为 18% (10 / 5 5 )、14 % (8/ 5 5 )、16 % (9/ 5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HSP 5 5例中 2 4例有腹症 ,其中 5例可能与B19感染有关 ;34例有关节表现 ,其中 8例可能与B19感染有关 ;30例有肾损 ,其中 5例可能与B19感染有关。 3.并腹症或关节症状B19感染率分别达 2 0 .8%和2 3.5 % ,同时并两个症状 14例中 4例 (2 8.6 % )与B19感染有关 ,皮肤紫癜 腹症 关节 肾损 6例中 2例(33.3% )与B19感染有关。结论  1.B19不是HSP患儿的主要病因 ,但可能是重要的病因之一 ;2 .B19感染相关性HSP临床表现多样 ,症状重 ,关节症状和腹症更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HPV)B19-DNA定量检测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26例ITP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血清标本进行HPVB19-DNA定量检测,同时检测其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 ITP患儿HPVB19阳性率(DNA载量>103Copies/m L为阳性)为34.9%;健康儿童均为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新诊断ITP B19-DNA平均载量为107.55±2.05Copies/m L,持续性ITP为106.01±1.98Copies/m L,慢性ITP为104.72±1.07Copies/m L,三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ITP组中,HPVB19阳性的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A均显著高于HPVB19阴性ITP患儿,且B19DNA阳性组中DNA高载量的组别(≥107Copies/m L)血小板相关抗体显著高于DNA低载量的组别(103~107Copies/m L)。结论本组研究提示,HPVB19感染可能是导致小儿ITP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急性型和持续性ITP病毒DNA载量较高。血小板相关抗体浓度和HPVB19的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快速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诱导痰中脱落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结果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793例,共检出呼吸道病毒1142例,检出率40.9%,儿童病毒感染以冬季好发,婴儿最高,且以RSV居首位。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等优点,对确定临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使临床治疗更及时有效,以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得到更快速,敏感,特异的早期从临床标本中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方法,对收集的80份疑为病毒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了RSV检测,包括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巢械PCR及核酸杂交,80份标本都进行了病毒分离及巢式PCR:80份标本沉淀分为两组,第1组32份(32/80份)进行间接免疫荧光;第2组48份(48/80份)进行杂交,结果显示,80份标本中除外9份在病毒分离过程中出现污染,RSV分离组阳性标本22份(22/71份,31.0%);间接免疫荧光组阳性标本14份(14/32份,43.8%);核酸杂交组阳性标本22例(22/48,45.8%)。其中A亚型13份,B亚型9份;巢式PCR检测方法中共有66份(66/80份,82.5%)有目的基因片段扩增,A亚型45份,B亚型21份。结果表明,从临床标本中检测RSV以巢式PCR灵敏度最高;杂交法与免疫荧光法阳性率大致相同;病毒分离特异性好。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了分离率低。巢式PCR及核酸杂交可以对临床标本直接分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重症CAP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00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 100份重症CAP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82例(82.0%),其中RSV检出率最高,为37.0%,其次为HBoV 25.0%和HRV 18.0%。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V阳性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6,P<0.01),尤以0~6月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9,P=0.021),以秋冬季检出率最高。有2种及以上病毒协同感染率为32.0%,RSV的协同感染率最高,依次是HBoV、HRV、PIV-3。结论病毒感染是重症CAP患儿的重要病因,其中RSV是最常见病毒病原,其次为HBoV和HRV;病毒检出率以0~6月龄组最高;秋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且病毒协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标本中B19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巢式PCR技术检测了50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胚胎组织中B19DNA,其中25例同时留取静脉血,另25例同时留取产道血送检;结果3种标本中均检出B19DNA,组织中检出率最高,差异无显著性;认为用胚胎组织和(或)产道血代替静脉血诊断胎儿B19感染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18.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早期诊断与临床特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对 98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了单纯疱疹病毒 Ⅰ、单纯疱疹病毒 Ⅱ、柯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毒感染率为6 3 3% (6 2 / 98) ,柯萨奇B组及埃可病毒感染率分别为 2 9 1% (18/ 6 2 )及 33 9% (2 1/ 6 2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结论 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柯萨奇B组及埃可病毒是兰州地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 ;EB病毒感染已有检出 ,预后不良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其它病毒高 ,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46例ITP患儿利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HPVB19-IgM、IgG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结果4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抗体总刚性率43.48%(20/46),30例健康儿童HPVB19-IgM、IgG均为阴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HPVB19抗体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刚性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高于病毒感染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TP患儿血清中HPVB19抗体总刚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HPVB19感染后可导致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而致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MP-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P-IgM,以及MP快速培养三种方法对儿童MP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MP感染的患儿同时进行三种方法检测。并分别在病程1、3个月时重复检测。结果 MP感染患儿共153例。入院时首次检测,FQ-PCR阳性率为96%,ELISA为71%,MP快速培养法为24%。其中MP快速培养法的检出率在≤3岁组明显高于>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1个月时,MP-DNA检测结果仍有50%以上阳性,而MP-IgM则保持较高的阳性率,此时仍然有44例(29%)患儿存在咳嗽,其中28例(64%)MP-DNA和MP-IgM均为阳性。随访至3个月时有4例(3%)患儿仍存在咳嗽,2例(50%)MP-DNA和MP-IgM均为阳性。结论在三种诊断儿童MP感染的方法中,FQ-PCR检测MP-DNA最敏感,其次为ELISA检测MP-IgM抗体,MP快速培养敏感性最低。MP-IgM检测阳性率至3个月时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