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靖贤 《中草药》2002,33(10):899-901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 ,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牙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1]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持久、副作用小 ,临床上常与输液配伍静滴 ,而其与输液配伍后 ,配伍液的澄明度合格但不溶微粒超标 ,潜在危害较大。本研究对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配伍液进行了不溶性微粒检测 ,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可能性 ,并观察到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倍增程度不同。1 材料与仪器1 .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注射液 ( GS,…  相似文献   

2.
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微粒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射剂特别是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对机体造成的危害已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较大的微粒可引起血管栓塞,导致静脉炎和形成肉芽肿等不良后果。故2000版药典中规定输液中不容性微粒不得超过规定限量要求,此项标准作为药检合格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输液在与其化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配伍后往往引起不溶性微粒的变化,下面将我院常用于输液配伍的几种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中进行微粒数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5种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量在2种常用溶媒中稀释成输液,测定5种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不溶性微粒。结果:5种中药注射剂的原药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但配成输液后其不溶性微粒大量增加,其中2种不符合《中国药典》对静脉注射剂的要求。结论:输液加入中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的明显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6种中药注射剂与不同厂家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采用《中国药典》附录光阻法测定配伍前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结果:配伍后混合溶液中不溶性微粒(尤指≥2μm和≥5μm)显著增加,且同一中药注射剂与不同厂家输液配伍后结果亦有所差别。结论: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及对其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的监控。  相似文献   

5.
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研不同厂家、规格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基本情况;定量研究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普通病房复配的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差异;观察输液器对不溶性微粒的截留作用。方法采用光阻法对输液及在不同环境下配置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不同厂家输液微粒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静脉药物中心内复配的药物微粒数较病房配置的明显减少;经过输液器后所有输液及复配液均符合中国药典关于>100 mL输液不溶性微粒质量标准。结论注射剂及大容量输液的质量、后期复配的环境、操作都是决定输液中微粒的重要因素。输液器是防止输液微粒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陈奇  刘秋琼  赵珊 《中药材》2006,29(12):1369-1372
目的:定量研究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普通病区冲配的6种中药注射剂复配液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光阻法对空白输液及在不同环境下配置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检查。结果: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冲配的中药注射剂复配液微粒数较病区配置的明显减少。结论:配置环境是影响复配输液中微粒多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 ,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 ,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 ,近年来 ,由于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 [1 ]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及有关文献资料 ,分析引起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诸多因素 ,以期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 影响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因素1 .1 药物因素1 .1 .1 液体本身因素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 ,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1 .1 .2 输液中加入药物致微…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脉滴注液体中存在多种并非故意加入的、可运动的、不溶性的外源性物质,这些直径在1~50μm,不能被机体代谢的异物统称为微粒。主要包括:尘埃、碳墨、橡胶屑、玻璃颗粒或碎片、纤维以及药物结晶等。临床研究已证实,输液中的微粒对患者可造成肺肉芽肿、血栓、静脉炎、热原样反应及阻塞微小血管等严重危害,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静脉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预防介绍如下。1输液微粒的来源1.1输液器具引起的微粒: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器具有:输液乳胶管、输血用塑料管、一次性输液塑料管,在使用中都…  相似文献   

9.
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微粒变化考察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尹梅  程平 《中成药》2000,22(4):309-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注射液规定[1] :澄明度合格后 ,静脉滴注 (指 10 0ml以上 )者 ,每毫升含10 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 2 0粒 ;2 5μm以上不得超过 2粒。中药注射液的规格通常是 2ml× 10支 ,2 0ml× 5支 ,10ml× 5支不等。临床使用一次量均达不到 10 0ml,故对中药注射液微粒的检测尚无规定。尽管微粒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2 ] ,并有报道用库尔特计数仪检测中药注射微粒[3] ,但临床出现“输液反应”时 ,时常追踪输液本身的质量 ,及中药注射液的澄明度 ,却忽视了中药注射液微粒的检查。现以静点常用的中药注射液为例 ,考察与输…  相似文献   

10.
输液中微粒异物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已有很多报道。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对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作了限量要求 ,但只对 10 μm以上及 2 5 μm以上的微粒作了限量要求 ,而对 10 μm以下微粒数没有要求。为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笔者对 6种中药注射液中 10 μm以下的微粒进行了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  注射剂微粒分析仪 ,ZWF - 4DⅡ型。大蒜注射液、复方茵陈注射液、消黄灵注射液 (均由解放军某医院药剂科提供 ) ,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均为市售 )。2 实验方法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附录“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输液微粒是指注射液中流动的不溶性物质。输入含有大量不溶性微粒的液体,可造成血管栓塞、梗死,水肿,炎症,血栓,肉芽肿,热源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等。现就输液微粒污染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溶性微粒分析在临床注射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敏  张爱琴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4):1917-1918
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包括容量不少于100mL的静脉输液,俗称大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以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等方式注入人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粒径〈50μm)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污染、可流动的外源性物质,它们可能引起血管阻塞、供血不足、静脉炎、血栓、局部组织坏死等疾病,长期大量使用,对心、肺、肝、肾等器官均有严重危害,因此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分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粉针与4种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与4种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利用ZWF-4D型注射液微粒检测仪测定双黄连粉针与4种输液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结果各配伍液中≥25μm,≥10μm,≥5μm,≥2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增加,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增加的程度有别。结论应重视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与输液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液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陈中玉  陈庆平  张丽君 《中成药》2002,24(12):U010-U011
《中国药典》规定装置 10 0mL以下的注射液不做不溶性微粒 (以下简称微粒 )的检查。中药注射液常为 2mL至2 0mL的规格 ,因此不作微粒的检查。但临床上常将中药注射液加入输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配伍后微粒数量常有改变。本文对几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进行临床常规配伍后进行了微粒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仪器与药品1.1 仪器ZWF 4D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天律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 ,净化工作台 (天津市医药净化设备厂 )。1.2 药品0 .9%氯化钠注射液 (A ,本院自制 ,批号 0 10 6 1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B ,本院自制 ,批号 0 10 6 …  相似文献   

15.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六种输液配伍的微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避免其配伍时不溶性微粒增加的危害,选择出最适宜与其配伍的输液。方法银杏达莫注射液分别与六种输液配伍,用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六种输液配伍后,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所增加;与10%G.S、R.S、50%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10μm的微粒数均超标;与0.9%N.S、5%G.S、5%G.N.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规定。结论银杏达莫清注射液配液时,应选择5%G.S、0.9%N.S或5%G.N.S为宜。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于输液微粒引起的危害予以许多报道。输液微粒是指存在于液体中的非故意加入的可游动的不溶性的外源物质以及可溶而未溶的药物。它大量注入人体可产生严重的机体损害 ,如静脉炎、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或血管栓塞等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静脉用药微粒控制受到医务人员广泛重视。输液微粒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注射针剂、输液针具的生产过程及临床操作过程。现在输液器末端加了终端滤过器后 ,极大地减少了输液的微粒污染 ,有人将终端滤过器置于 5 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来 ,10 0个滤器中有 12个发现橡胶微粒 ,4个类玻璃微粒 ,…  相似文献   

17.
影响输液微粒的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按药典法,对影响输液微粒的因素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无明显影响,加药后明显增加输液中微粒,加入粉针剂后微粒明显高于注射液,在输液准备室操作者,微粒増加数明显高于在净化工作台上操作者。用0.3чm的滤膜制备超净水作空白试验,微粒数明显少于0.45pm者。为此,作者建议:为防止输液微粒污染,生产中应严格橾作规程,抓好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制剂室内空气净化,输液器具应用微JUi滤的洁净水冲洗,输液中应尽f减少多种注射剂同时加入一瓶檢液中,静注用注射刑应作微粒控制,制备超净水时应用0.3чm的微孔滤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输液微粒反应,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方法:分析输液微粒反应的原因,探讨预防输液微粒反应的对策。结果:临床输液微粒反应减少。结论:输液微粒反应与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溶媒的PH值、药物放置时间、配制量等有密切的关系,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是预防和减少静脉微粒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的变革及对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脉输液是一种不经任何生物屏障,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独特给药方式.临床已证实了输液热源反应的存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或异物、纤毛等输注后产生肉芽肿,栓塞或脉管炎等.为保证临床病人使用上安全、有效的输液,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包装材料和工艺过程,提高输液质量.近20年来,在我国输液剂的生产、使用、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说是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13种中药注射液在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配置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药物浓度中的不溶性微粒。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置操作过程,对浙江省中医院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配置后,采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药物配置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药物浓度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输液配置完毕后,放置时间越长,不溶性微粒数越多。结论:我们在配置静脉输液时要根据临床规定用量,控制药物的浓度,不宜过大;输液配置完毕后要尽快用于病人,减少输液的放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