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标  曾碧秀 《医学文选》2001,20(3):310-311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 (简称呼衰 )的重要措施。呼吸机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耗 ,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 ,也使患儿的重要器官功能得到保护或改善。现就新生儿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 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收治并已确诊的新生儿呼衰 43例 ,其中男 33例 ,女10例 ,入院时平均日龄为 2 .1天 ;其中经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者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平均日龄为 1.5天。1.2 诊…  相似文献   

2.
韦素清 《广西医学》2009,31(8):1222-12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Y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可达9%~70%,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病死率可达50%,因此,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医务人员关注的课题。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现将相关高危因素及应对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撤机失败的常见原因,以提高新生儿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62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治愈49例(79.03%),一次撤机成功42例(67.74%),重复上机病死率达53.33%。撤机失败最常见原因是各种肺部并发症,尤其严重肺部感染;其次是未掌握好撤机的适当时机。结论进行机械通气时要严格执行无茵操作,预防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掌握好撤机指征,同时撤机后继续加强气道护理,有利于提高撤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4例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病史、合并情况、吸烟史、用药史以及机械通气时各个护理环节可能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呼吸机肺部感染的机械通气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呼吸机肺部感染的因素为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气管插管方法、鼻饲方法、并发机械通气漏气、充分吸引口咽部分泌物、充分湿化气道、定时吸痰、每天更换冷凝液、严格限制探视、抬高床头、抗生素联合应用≥两种、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呼吸机肺部感染的因素为既往COPD、气管插管方法、鼻饲方法、充分吸引口咽部分泌物、充分湿化气道、定时吸痰、每天更换冷凝液、严格限制探视、抗生素联合应用≥两种、APACHEⅡ评分.结论 影响呼吸机肺部感染的机械通气因素很多,医护人员应对相关危险因素提高警惕,积极预防,以降低呼吸机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0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均采用IPPV+PEEP通气模式或SIMV通气模式。结果患儿成活88例,死亡12例,放弃6例,平均上机时间58.1h,并发肺部感染30例,气胸9例,持续肺动脉高压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4例。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治疗关键在于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54例新生儿肺出血(其中4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46例肺出血新生儿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存活25例(54.35%),死亡21例(45.65%);8例未使用呼吸机治疗,仅给予常规治疗,均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可明显降低肺出血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重度呼吸衰竭 (呼衰 )的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COPD重度呼衰病例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均以同步间歇指令 +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SIMV +PSV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 ,序贯组改为鼻 (面 )罩PSV +PEEP方式通气 ,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撤机 ;对照组则以SIMV +PSV方式过度撤机。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住ICU时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老年COPD重度呼衰插管上机病例以“肺部感染基本控制”为时机改用鼻 (面 )罩无创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重要措施。呼吸机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耗,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也使患儿的重要器官功能得到保护或改善。现就新生儿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简称呼衰)34例,占同期开胸手术4%,治愈22例(65%)。本文分析讨论了低肺功能、术后呼衰的诊治、预防及呼吸机应用等临床关切的问题。开胸术后呼衰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应用呼吸机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飞 《华夏医学》2002,15(3):347-348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呼衰 )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应用呼吸器机械通气是治疗呼衰最重要的方法。我院儿科于1 9 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呼衰患儿 51例。现将高频喷射通气 (HFJV)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呼衰患儿 51例 ,临床指标诊断呼衰 32例 ,临床指标结合血气指标诊断呼衰 1 9例 ;男 33例 ,女 1 8例 ;年龄 :新生儿 33例 ,~ 1岁 1 4例 ,~ 3岁 2例 ,~ 6岁 2例 ; 型呼衰 1 1例 , 型呼衰 8例。1 .2 呼衰诊断标准 [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的时机及失败教训,以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287例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发现46例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机械通气287例,撤机成功241例(83.9%),撤机失败46例(16.1%),较国内报告稍高。撤机失败组早产儿百分比、原发病未控制率、肺部感染率、通气时间3d百分比、营养状况异常发生率及电解质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治疗新生儿的原发病,适时上机并尽早撤机,加强营养支持,控制肺部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是减少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创机械通气对肺部感染严重、气管分泌物多的呼吸衰竭(呼衰)疗效欠佳,我呼吸科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即行有创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1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近4年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常规痰培养分离鉴定PA,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排定临床常见因素构成比。结果:留置胃管、老年、长时间机械通气、肺部基础疾病、制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是呼吸机相关肺炎PA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PA感染的预防对策主要是减少PA侵袭的机会,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机械通气气道管理,提高宿主的防御机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4.
杨斌  陈红雨 《吉林医学》2011,(17):3413-341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ICU COPD呼吸衰竭患者31例,予气管插管,应用VELA呼吸机行SIMV+PSV模式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神志完全清醒,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序贯组16例:出窗后拔出气管插管,继续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15例: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优于有创机械通气,具有临床良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曙佳 《吉林医学》2012,33(2):405-40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经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发生新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性反应。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广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性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肺部超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完善肺部超声检查的56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肺部超声资料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新生儿感染性肺炎564例,平均胎龄(36.87±3.56)周;平均出生体重(2 810.59±810.28)g;平均住院时间(16.56±13.42)d。其中,59.22%(334/564)患儿需要呼吸机使用;27.66%(156/564)患儿需要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肺部超声声像图以肺泡间质综合征和异常胸膜线为主,发生比例分别为67.73%和67.38%;肺通气评分的平均值为(11.41±6.96)分,呼吸机使用组的肺通气评分高于未使用组[(16.32±6.275)vs.(7.21±4.967),P=0.001]。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感染性肺炎患儿是否需要使用呼吸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P<0.05),肺部超声最佳界值为11.50分,敏感性为0.797,特异性为0.814。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组肺通气评分高于未使用组[(19.65±5.305)vs.(8.96±6.142),P=0.001)]。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感染性肺炎患儿是否需要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P<0.05),肺部超声评分最佳界值为16.50分,敏感性为0.883,特异性为0.851。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肺部超声声像图像具有特征性,且肺通气评分在临床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呼吸机的使用中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雷淑珍  胡恬  戴萍华 《当代医学》2010,16(28):121-1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性炎性反应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国内报道VAP发病率为70%,病死率可达51.6%。开展新生儿住院病人呼吸机感染的监测,了解呼吸机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潘赫男  张勇  关占江 《吉林医学》2011,32(27):5670-5670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应用序贯通气的经验。方法:对47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且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治疗组25例)和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22例),当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治疗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直至成功脱机。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同样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力度直至脱机成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及住ICU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入住时间、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艾莹莹  徐亚菊  牟艳琳 《吉林医学》2010,31(23):3938-3939
目的:探讨(鼻)面罩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衰的治疗作用。方法:22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pH、PaCO2、SaO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tia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来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者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来肺部有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VAP的发生将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是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医护人员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