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鉴定1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相关疾病家系的致病突变。方法调查收集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病史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先证者MYH9基因,确定突变位点后,对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Sanger验证。结果该家系三代4名患者均有鼻衄、瘀斑紫癜、外伤血肿或月经量增多病史,长期存在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血涂片镜检均有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粒细胞异常包涵体"三联征"。所有患者MYH9基因第40内含子供体剪接位点存在错义突变c.5765+2TA(p.R1922Rfs*43),且该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结论该家系存在MYH9基因c.5765+2TA(p.R1922Rfs*43)剪接突变,是MYH9基因相关疾病的致病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基因组学的相关变异.[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腹横筋膜与正常腹横筋膜进行检测比较,筛选表达差异的相关基因,挑选差异程度最高的目标基因进行RT-qRCR检验.[结果]基因芯片筛选两组标本得到118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含877个表达上调基因和312个表达下调基因,其中肌球蛋白调节轻链9(MYL9)是差异最显著的上调基因,而肌球蛋白调节重链1(MYH1)是差异最显著的下调基因,对MYL9和MYH1进行RT-qRCR检验,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病可能与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相关,其中MYL9及MYH1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在大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H9蛋白在90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YH9在不同阶段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YH9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别无关(P0.05)。结论 MYH9在大肠癌中表达上调,并且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相关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和基因.方法 取患者外周血,光镜下计数血小板数目、涂片并瑞氏染色后观察血小板形态以及有无中性粒细胞包涵体;抽提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MYH9基因的40个外显子及两端侧翼序列,DNA测序并与基因库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基因异常,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排除多态性.结果 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体积增大,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淡蓝色包涵体.基因分析发现在1号、30号和40号外显子中存在T97C(W33R)、4335InsCAGAAGAAG(1445InsQKK)、G4269A(D1424N)和G5833T(E1945Stop)4种基因突变,其中前2种突变为首次发现,并排除基因多态性的可能.结论 6例MYH9相关疾病患者的基因突变中T97C(W33R)和4335InsCAGAAGAAG(1445InsQKK)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突变.病史较长且治疗反应不佳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考虑MYH9基因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9 related disease,MYH9-RD)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液性疾病,典型病例具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包涵体三大特点及不同的临床表型,是遗传性大血小板症的一个类型[1]。有研究[2,3]认为MYH9-RD是由于非肌性肌动蛋白重链Ⅱ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4号外显子K121Q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寻找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青岛地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8例正常人的PC-1基因扣AC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中PC-1基因KK基因型38例(79.2%),KQ基因型10例(20.8%),QQ基因型0例(0.00%),K,Q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89.6%和10.4%;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41例(82%),KQ基因型9例(18%),QQ基因型0例(0.00%),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1%和9%,2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之间ACE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以及DD型与非DD型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但ACE基因和PC-1基因对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存在协同作用。结论PC-1基因4号外显子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无明显相关性,QQ基因型不是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ACE基因DI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无明显相关性,DD基因型不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一例Fechtner综合征临床与分子缺陷研究——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1例Fechtner综合征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与实验室研究并检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MYH9)突变。方法采用瑞特染色观察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的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特殊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先证者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的超微结构。从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YH9的40个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序列,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中Fechtner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包涵体,伴或不伴遗传性肾炎。先证者及其家系患病成员的MYH9改变为外显子40第5981位核苷酸C-T杂合改变,使第1933位密码子CGA(编码Arg)突变为终止密码TGA。结论国内首次报道Fechtner综合征家系。MYH9(外显子40)R1933X杂合改变是导致Fechtner综合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肌球蛋白重链9 (MYH9)异常是一组由MYH9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包括May-Hegglin异常、Epstein综合征、Fechtner综合征和Sebastian综合征.MYH9异常常被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进行阐述,以进一步加深临床和实验室对MYH9的认识,同时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第4外显子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青岛地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8例正常人PC-1基因K121Q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中KK基因型38例(79.2%),KQ基因型10例(20.8%),QQ基因型0例(0.00%),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6%和10.4%。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41例(82%),KQ基因型9例(18%),QQ基因型0例(0.00%),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1%和9%,2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无明显相关性,QQ基因型不是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传递不平衡检测IL-1β基因多态性和IgA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伟  李学旺  秦岩  李航 《华西医学》2007,22(2):305-307
目的研究IL-1β基因多态性和IgA肾病及临床表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测定IL-1β-511、-31和+3953SNP多态性。用TDT、sTDT、1-TDT及病例对照分析对位点和IgA肾病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IL-1β-511T、-31C和+3953C等位基因与IgA肾病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2,0.041和0.025)。伴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等位基因-511T和-31C的携带率较高。IL-1β基因的多态性和IgA肾病肉眼血尿、高血压及病理改变无相关性。结论IL-1β的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及伴大量蛋白尿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炎症与IgA肾病存在相关性,慢性牙周炎是与感染有关的多系统疾病,可能是IgA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牙周炎与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Ⅰ类B亚型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IgA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基因克隆及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方法(PCR-SBT)对中国广东地区145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和137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LA-B基因多态性研究,并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析HLA-B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结果 (1)IgA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共检测到103种HLA-B等位基因,其中以HLA-B*400101、HLA-B*4601、HLA-B*1502、HLA-B*1301、HLA-B*580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符合中国广州地区汉族HLA-B等位基因分布特征。(2)HLA-B*5601在IgA肾病组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可能与IgA肾病发病相关。结论 HLA-B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南方汉族人群IgA肾病的发病相关,HLA-B*5601可能是IgA肾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PVT1)基因的学校苷酸的多态性(SNP)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方法利用MassARRAY质谱分析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PVT1基因的5个SNP位点(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多态性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中的差异,探讨PVT1基因的SNP位点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样本PVT1各基因(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符合Hard-Weinberg遗传平衡分布,rs2648875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人中PVT1rs2648875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存在易感相关性;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与肌球蛋白重链1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关系。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07例)及对照组(11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以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对MYH11的SNPs进行了选择。最后通过基于单碱基引物延伸原理的Multiplex 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SNPs基因型检测。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MYH11基因rs1050111等位基因频率(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P<0.05),两组之间其余3个位点(rs1050113、rs1050162 rs88007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H11基因rs105011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可能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一非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大家系患者中性粒细胞包涵体的形态和结构特点,阐明MYH9-RD中性粒细胞包涵体形成的特点,以探讨MYH9-RD中性粒细胞包涵体的致病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瑞姬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包涵体形态和超微结构特点;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复染技术观察MYH9-R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非肌性肌球蛋白IIA(NMMHC—IIA)在胞浆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中明显的包涵体,形态多样,大多位于细胞边缘;间接免疫荧光复染技术显示患者和正常人之间NMMHC—IIA在中性粒细胞中的分布有差异,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存在明显绿色荧光的包涵体,其形态和轮廓与瑞一姬氏染色显示的包涵体形状、大小基本一致,但更为清晰;正常对照的粒细胞胞浆中未见包涵体。结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一步确认了家系患者包涵体的存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患者和正常人之间NMMHC—IIA在中性粒细胞中的分布有差异;MYH9-RD患者中性粒细胞包涵体的主要构成成份是NMMHC—IIA;包涵体的形态结构复杂多样可能与本家系临床表型复杂多样有关,该家系对进一步揭示MYH9-RD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析前慢性肾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与左心室肥大的关系.方法:159例慢性肾病患者和63例非慢性肾病患者,分析主要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经彩超检查其左心室质量指数,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变量、多变量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与非慢性肾病患者相比,慢性肾病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增加,左心室肥大发生率高,且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平均血磷浓度和Log FGF-23增加值均与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下降呈明显相关(P均<0.01);不同肾功能组别患者平均血磷浓度均正常,但Log FGF-23绝对值随患者肾功能减退明显增加;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增加的Log FGF-23与增加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密切相关,且与左心室肥大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慢性肾病患者中FGF-23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肥大存在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MMP-9含量;分析各组MMP-9水平与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结果 MMP-9浓度随UAER的增加而增加,MMP-9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9水平变化与DN肾脏损伤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估小样本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EMbase、PubMed、CHKD、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中关于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辅以文献追溯。检索时限均从1994年1月至2011年3月18日。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0.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1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9 97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 252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DD+ID基因型相比,Ⅱ基因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的风险较低[OR=0.65,95%CI(0.57,0.7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日本和巴西2型糖尿病患者中,Ⅱ基因型有较低的DN发病风险,而在高加索、中东、印度、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DN相关,Ⅱ基因型个体DN患病率相对其他基因型更低,但不同种族间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936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73例(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123例(糖尿病非肾病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936T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非肾病组相比,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并且发现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CT和TT基因型与糖尿病肾病有相关性(OR=2、532,95%CI=1.486~4.315,P=0.001)。同时目前的结果也表明CT和TT基因型对糖尿病肾病的血脂指标有影响。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非翻译区C936T基因多态性可能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例May-Hegglin异常家系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May Hegglin异常 (MHA)患者的血小板改变及其分子遗传学特征。 方法 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静脉血 ,分别进行机数和镜数血小板计数 ,观察血小板形态 ,以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膜蛋白 ,ELISA法检测血小板膜抗体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先证者及其父亲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 9基因 (MYH 9)的 2 5 ,30 ,38,4 0号外显子 ,分析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 ,确定突变点 ,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细胞核染色技术显示粒细胞中的包涵体 (D hle小体 )。结果 患者机数血小板数明显低于镜数血小板数 ,巨大血小板占 90 %以上 ,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 1、CD6 1、CD4 2a、CD4 2b)均在正常范围内 ,膜抗体未能检测到 ,血小板功能正常 ,MYH 9基因 38号外显子第 5 5 2 1位核苷酸存在G→A杂合突变 (GAG→AAG) ,从而导致其编码的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A(NMMHC A)第184 1位谷氨酸变为赖氨酸 ,正常对照及家系中正常者未见此突变 ,MHA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中荧光分布显示了“梭形”包涵体的形态和轮廓。结论 MYH 9基因点突变并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巨大血小板是MHA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