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肌苷、维生素C保肝,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熊去氧胆酸10mg/kg·d,连续应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儿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几项指标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更昔洛韦能刺激肝胆分泌,加快岢疸消退,明显改善患儿受损的肝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维持治疗期采用中药替代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符合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诊断标准,并完成更昔洛韦足量诱导期治疗2周的患儿120例,按随机对照表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口服清热化湿、利胆退黄治疗;对照组予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2周维持治疗。同时两组均给予葡醛内酯、熊去氧胆酸基础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后2、6周对患儿胆汁淤积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恢复情况、肝脾大小及肝功能(包括ALT、AST、ALP)恢复情况进行判定。结果最终完成治疗组57例,对照组58例,5例退出观察,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52/60,χ2=11.484,P=0.009)。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6周,两组TBIL、DBIL、GGT、TBA、ALP、ALT、AST水平均下降(P<0.05),肝脾均有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2、6周后治疗组TBIL、DBIL、GGT、TBA下降明显(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ALT、AST水平降低(P<0.05)。肝脾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治疗组3例患儿因自行停止服药脱落,对照组2例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考虑更昔洛韦不良反应退出观察。治疗组有4例、对照组有2例服药后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予蒙脱石散后症状缓解。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湿热内蕴证在维持治疗期采用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中药替代更昔洛韦治疗临床疗效优于更昔洛韦治疗,且临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茵陈五苓散加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胆汁淤积型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66例给予保肝、维生素对症治疗,抗病毒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肝脾大小、血CMV-DNA定量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指标、肝脾回缩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CMV-DNA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婴儿胆汁淤积型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患儿被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更昔洛韦、黄芪注射液联合组(治疗组),对照组更昔洛韦5mg/kg静脉点滴,2次/d,连用14d,维持量5mg/kg,1次/d,连用14d;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剂量同前,加黄芪注射液1ml/kg静点,1次/d,疗程同前。各组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M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无效率为18.7%。对照组总有效率57%,无效率43%。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65例患儿,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71.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谷丙转氨酶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意义.结论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可在抗病毒同时加强利胆退黄保肝等作用,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CMV性肝炎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单纯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儿的TBIL、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MV性肝炎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方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注射更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清肝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愈显率与有效率,皮肤、巩膜黄染情况、肝功能变化及病毒抑制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愈显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92.86%,均高于对照组之42.86%、80.00%(P 0.05);两组治疗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指标、病毒抑制等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中药金钱草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性肝炎25例,并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的2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小芳  幺远  胡燕 《北京中医》2004,23(2):76-78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 6 5例患儿 ,分为治疗组 (33例 )和对照组 (32例 )进行治疗 ,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9% ,对照组 71.9%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 ,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谷丙转氨酶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意义。结论 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 ,可在抗病毒同时加强利胆退黄保肝等作用 ,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均使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并采用阿托莫兰、肌酐护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口服联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儿血清TBIL、DBIL、ALT、AST、TBA指标(P0.05,P0.01),并能促进人巨细胞病毒转阴(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77.1%)(P0.05)。结论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1.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GS)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 Lequesne的OA疼痛功能指数对膝关节的症状体征和功能活动进行评分。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82.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治疗组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01)。停药4周后对照组疗效明显降低(与疗程结束时比较P<0.01),而治疗组疗效降低不明显(与疗程结束时比较P>0.05)。 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OA疗效明显优于GS组的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GS)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Lequesne的OA疼痛功能指数对膝关节的症状体征和功能活动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82.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治疗组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01)。停药4周后对照组疗效明显降低(与疗程结束时比较P0.01),而治疗组疗效降低不明显(与疗程结束时比较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OA疗效明显优于GS组的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两种力竭运动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的影响,为减轻运动性肌肉损伤寻找有效的方法。 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各10只:安静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多次力竭运动组、服药+一次性力竭运动组、服药+多次力竭运动组。经过4周的实验后,测血清CK及其同工酶的含量。 结果: 一次力竭和多次力竭大鼠血清CK及其同工酶活性显著增高(P<0.01),黄芪注射液对一次力竭和多次力竭大鼠血清CK及其同工酶活性有降低作用(P<0.01)。 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减轻2种力竭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均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经典解酒方葛根散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CYP450)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葛根散水煎剂(按生药量计,20,10,5 g·kg-1)ig,对照组代以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0 d;每天给药30 min后,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以15 mL·kg-1 56%白酒ig,正常对照组代以等体积蒸馏水,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脏系数为参考指标,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取小鼠肝组织检测葛根散对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及CYP2E1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肝微粒体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CYP450含量及CYP2E1活性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散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及大剂量组肝脏系数呈明显降低(P <0.05或P<0.01),肝微粒体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CYP450含量明显增多(P<0.01)且有剂量差异性(P<0.05),CYP2E1活性显著降低(P<0.01)且有剂量差异性(P<0.01).结论:葛根散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具有良性干预作用,能提高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和降低CYP2E1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和有氧运动对一次力竭运动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改善力竭运动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取材前做一次力竭运动)、有氧运动+一次性力竭运动组(有氧运动4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服药+一次性力竭运动组(灌服黄芪注射液4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服药+有氧运动+一次性力竭运动组(灌服黄芪注射液并做有氧运动4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每组10只。经过4周的实验后,记录力竭运动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测大鼠外周血CD4+和CD8+百分率,并测定实验前后大鼠体重。结果:一次力竭后大鼠CD4+T百分率和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0.01),CD8+T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黄芪注射液和有氧运动均预防T淋巴细胞亚群的这种变化;有氧+力竭组、服药+力竭组和服药+有氧+力竭组大鼠的力竭时间较一次力竭组大鼠长(P0.01),并且服药+有氧+力竭组大鼠的力竭时间较有氧+力竭组、服药+力竭组大鼠长(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和有氧运动均可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可预防力竭运动大鼠免疫功能降低,两者配合在提高运动能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止痛方治疗,以方内各单味药颗粒剂混合开水冲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最大血流速度(V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63.6%(P<0.05)。治疗后两组Vs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通脉止痛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观察复方马蹄香对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选择67例属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型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复方马蹄香,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2组均采用药物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价;以中医证候量表(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型)观察焦虑评分;同时取患者唾液测定皮质醇(cortisol)含量;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通过测量生活事件量表剔除2例患者,中止5例,最终共60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每组30例)。2组患者HAMA总分在治疗第2,4周时均有所改善(P0.05,P0.01);中医证候量表积分改善情况在治疗2,4周后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唾液皮质醇水平在治疗第2,4周时均有所下降(P0.05,P0.01)。治疗2周后与4周后2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HAMA积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唾液皮质醇水平改善方面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6.67%)低于对照组(13.3%)(P0.01),受试者治疗期间一般体检项目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复方马蹄香对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型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化浊颗粒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化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血脂及肝脏病理切片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以罗格列酮0.36 mg.kg-1 ig作对照,观察化浊颗粒0.675,2.025 g.kg-1课题ig4周对大鼠体重、肝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结果:化浊颗粒组及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TG,TC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化浊颗粒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效果相似,明显优于化浊颗粒低剂量组。结论:化浊颗粒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TG,TC,从而改善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血脂代谢异常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护肝片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n=10)、模型组(n=8)、一贯煎组(相当于生药6.75 g·kg~(-1),n=8)、护肝片高、低剂量组(0.81,0.27 g·kg~(-1),n=8),除溶剂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每次3 m L·kg~(-1),每周2次,连续5周,第6周改为每周注射1次,第5,6周同时灌胃给予温热中药(相当于生药18 g·kg~(-1)),每日1次,造模共6周,建立慢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的大鼠模型。第6周后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每日1次,连续2周至第8周末。末次给药后处死动物,采集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醛固酮(ALD)、白蛋白(ALB);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HE染色法对肝组织病理学形态检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NOX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LD和肝组织Hyp,MDA显著升高(P0.01),血清ALB和肝组织SOD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护肝片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水平和肝组织MDA,Hyp的含量(P0.01,P0.05);护肝片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ALD水平(P0.05),升高血清中ALB含量(P0.05)和肝组织中SOD活性(P0.05),降低肝组织中NOX2的蛋白表达(P0.05)。病理结果显示护肝片高、低剂量组明显减轻慢性肝损伤且一定程度降低纤维化水平。结论:护肝片能保肝降酶,对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乃安新制剂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作用。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胃乃安新制剂高、中、低剂量(9.10,2.87,0.91 g·kg-1)组和胃乃安胶囊(9.10 g·kg-1)组(每组各15只),予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自由饮用0.1%碘代乙酰胺3周构建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的同时,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干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等量自来水灌胃;3周后取胃组织从肉眼观察、病理切片、透射电镜3个层面评价胃乃安新制剂抗碘代乙酰胺致胃黏膜损伤作用,并检测胃组织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组胃组织未见明显损伤,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组织肉眼可见明显充血水肿,甚至糜烂,镜下见大量炎细胞浸润(P<0.01);由肉眼、病理评分结果,胃乃安新制剂高剂量组、胃乃安胶囊组均有抗胃黏膜损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新制剂抗溃疡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关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新制剂可明显逆转主细胞、壁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性改变;新制剂可降低胃组织MDA含量,提升SOD活性,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的自由基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胃乃安新制剂对碘代乙酰胺所致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显著抗损伤作用,可能通过清除胃黏膜自由基水平的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