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情况、相关因素及对术后放疗的影响,为采取有效的功能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184例进行调查。结果28例(15.22%)因患肢功能障碍,上臂抬举达不到要求需暂缓放疗定位。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与护士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锻炼不足或缺失、护士疏于督促检查患者的锻炼情况、患者害怕疼痛的心理等冈素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并指导落实执行,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功能障碍情况出现,顺利执行术后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的锻炼(康复组)及88例未曾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患侧上肢的水肿情况,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术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76例乳腺癌治疗的观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患肢恢复良好。结论: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患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和护理指导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80例,77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功能恢复满意度为96.25%,无瘢痕挛缩病例.结论 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选择适当的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自行设计一种简便、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锻炼辅助工具,以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选择10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根据徒手锻炼的原则,采用患肢功能锻炼带,协助患者分阶段练习,观察患者锻炼的主动性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后应用锻炼带,患者指、腕、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随访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4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功能锻炼,432例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基本恢复,2个月后均能达到生活自理.[结论]分阶段、分级别患肢功能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自行研制的手爬墙工具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规范该器械的制作规格、应用流程,推广该器械的使用,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护士应用自制的手爬墙工具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通过与传统的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的对比,记录应用新的手爬墙工具后,患者在患肢功能和肌力的恢复情况、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度等指标上改善是否存在优势。结果经统计发现,应用手爬墙工具辅助患肢功能锻炼后,患者患肢功能和肌力的恢复情况、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度等指标均较应用传统锻炼方法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的乳腺癌术后手爬墙工具不失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所必需的专业器具。该技术使用方法简便易掌握,锻炼效果直观,从而让护士在术后康复护理中有章可循,能动态掌握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充分调动乳腺癌术后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改善肩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16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徒手锻炼的方法进行锻炼,观察组术后根据徒手锻炼的原则,采用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协助患肢分阶段练习。观察2组患者在锻炼的主动性、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等方面有无差异,进行r检验。结果术后观察组在指腕肘关节功能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2个月生活自理情况、患肢肿胀麻木、患肢抬高受限、患肢不能外展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防止瘢痕挛缩,最大限度地恢复患侧上肢功能、缩短康复时间;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清洗.为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180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于术后24h进行渐进式患肢锻炼,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及自我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肢功能的障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患肢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电话访问,对出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持续24周的干预,并针对患者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指导,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陆瑶  徐寅  周峥  杜萍  刘莉 《中国康复》2018,33(2):122-125
目的: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的患肢功能锻炼手册。通过护理手册在临床的应用研究来探讨护理手册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利用《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0d、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能规范康复锻炼的步骤及方法,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同时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手册的设计和临床应用可以作为乳腺外科开展术后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的指引,促进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each-back方法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锻炼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技能掌握评分、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功能锻炼技能掌握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患肢淋巴水肿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Teach-back方法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技能,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淋巴水肿,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何敬和  姚丽  常震  刘冠男 《中国康复》2011,26(3):204-206
目的:探讨系统化有氧运动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5例,均进行患侧上肢传统的功能锻炼,干预组并配合有氧健身操和24式太极拳运动。观察锻炼前后2组患者患侧上肢肌肉力量及体形、肺活量及最大摄氧量、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16周后,干预组患肢肌力、最大摄氧量以及肺活量均较观察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骨密度无变化,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均较观察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在患侧肘屈肌力较观察前明显提高(P〈0.05),而骨密度下降。观察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氧健身运动锻炼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鱼骨图分析法。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患侧上肢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功能锻炼总依从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为8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患侧上肢容积明显大于干预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侧上肢容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鱼骨图分析法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肢水肿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压力衣佩戴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对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穿戴治疗师为其量身订制的压力衣进行治疗,每天佩戴时间不少于23h,同时在治疗师或护士指导下在家中进行上肢的向心性按摩及功能锻练;对照组患者只在治疗师或护士指导下在家中进行上肢的向心性按摩及功能锻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分级和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水肿程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下降(P0.01,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佩戴压力衣可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并更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刘庆芬  吴燕 《护理研究》2006,20(28):2570-2572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机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锻炼时机以利于病人康复。[方法]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第1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实验组则于常规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4天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差距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66.7%)明显高于实验组(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通过社区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家庭访视,对出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持续24周的干预,并针对患者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指导。结果:实施家庭访视后,有93.33%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明显好于未进行干预的患者。结论: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干预,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的锻炼时机对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术后早期锻炼组(术后3 d内开始锻炼);术后中期锻炼组(术后3~14 d开始锻炼);术后晚期锻炼组(术后14 d后开始锻炼)。比较3组不同的锻炼时机对上肢肩关节活动度和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角度、后伸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中有11例(5.12%)发生轻度淋巴水肿,3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 d内开始锻炼后伸高度恢复较好,术后14 d内开始锻炼上举角度恢复较好。不同的锻炼时机对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探讨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除了接受术后常规指导外,还接受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术后常规指导。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如:腕肘关节、肩关节的功能、患肢抬高和外展程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干预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良好对策,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