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谢风 《全科护理》2022,20(2):215-217
目的:探讨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呼吸功能及排痰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10例,按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模式促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功能及排痰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占预估值比例(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估值比例(FEV1%)、最大通气量占预估值比例(MVV%)、肺活量占预估值比例(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日排痰量高于对照组,有效排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能促进排痰,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悦 《妇幼护理》2023,3(9):2136-2138
目的 分析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 儿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摸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 例)患儿予以系统护理。观察组(60 例) 患儿予以多模式促排痰护理。比较两组的排痰效果、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日排痰量低于观察组, 有效排痰时间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P<0.05)。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90.00%)低于观察组(100.00%)(P<0.05)。结论 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肺炎患儿的排 痰效果,缩短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正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机械通气患儿最重要的护理措施,特别是痰液黏稠的患儿,选择正确有效的叩背排痰方式,才能使痰液有效排出,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和呼吸状况。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在1 000g~1 499g的早产儿~([1])。因其背部面积较小,以往护士直接用手给患儿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用振动排痰机在临床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收治的日期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按常规使用抗生素、祛痰止咳、气泵雾化治疗并使用医用振动排痰机或传统手工叩背排痰后吸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费用及成本-效果比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振动排痰机对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曲宝迪  王雪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17-7217,7291
目的针对肺切除术后出现排痰困难,导致肺不张,提高肺切除术后排痰效果,探讨有效的排痰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制订并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干预:选择最能降低痰液黏弹性的雾化吸入液做雾化液,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与应用腹式呼吸,适时的镇痛:采用膨肺后吸痰的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自行排痰顺利,11例患者经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鼻导管吸痰、膨肺吸痰后排痰顺利,全组患者无1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能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儿患呼吸系统疾病时咳嗽排痰能力差,吸痰是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有牙患儿经常发生牙关紧闭、不能配合有效吸痰,甚至咬瘪或咬断吸痰管,导致无法吸净口腔及咽喉部的痰液。此外,在吸痰退管过程中,若患儿牙关紧闭,会导致负压的吸痰管长时间停留,极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从而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7.
周云兰 《临床医学》2010,30(3):91-92
目的观察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时的作用。方法将120例6个月~12岁患小儿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哮鸣音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复方福尔可定糖浆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的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喘息等临床表现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中的作用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对17例肺部感染痰液堵塞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并给予配合护理。结果患者排痰治疗有效率为100.0%。结论振动排痰机通过物理的方式有效解决患者痰液积聚,避免人工手法由于力度不均匀时对患者产生的不舒服感,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诱导排痰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50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诱导排痰法,即多频振动排痰仪器;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工拍背排痰。对比两组排痰前后血氧饱和度、肺部啰音、肺功能等。结果治疗组肺部啰音、肺功能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较排痰前以及对照组排痰后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有效率为63.7%。结论给予诱导排痰能有效的促进患儿痰液排出,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儿科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135例0.5~13岁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伴喘息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3、5 d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哮鸣音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排痰困难、哮鸣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减少痰量的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对于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喘息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3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气泵雾化吸入后给予吸痰;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气泵雾化吸入后立即给予机械振动排痰、吸痰.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比较,实验组患儿发热时间、咳嗽咳痰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X线胸片状况好转,血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费用及成本-效果比低.结论 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可有效解决患儿痰液积聚,改善肺部体征,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2.
肺切除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提高肺切除术后排痰效果,探讨有效的排痰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影响排痰的两个主要因素,即痰液的黏弹性和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制订并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干预:选择最能降低痰液黏弹性的雾化吸入液做雾化吸入,降低肺切除术后痰液的黏弹性;对病人进行用力呼气技术指导和呼吸操锻炼,以增强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对1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而致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丧失的病人,采用膨肺后吸痰的方法.120例病人自行排痰顺利,11例病人经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鼻导管吸痰、膨肺吸痰后排痰顺利,全组病人无1例发生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对咳嗽喘憋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咳嗽、喘憋的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遵医嘱随机进行雾化吸入(化痰药与平喘药无先后顺序),G5排痰机排痰以及吸痰;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即先做雾化吸入(雾化要求先用化痰药然后给予平喘药),30 min后给予G5排痰机排痰,然后视患儿病情酌情给予吸痰.结果 治疗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在咳嗽、喘憋的患儿康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分成两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其中实验组运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对其进行排痰护理,对照组运用氧气雾化吸入+拍背排痰的方法,观察80例患者能自行咳出痰液的效果,肺部呼吸音改善情况,达到有效清理呼吸道痰液的目的。结果:实验组患者排痰效果、呼吸音改善、住院天数、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指标的改变,护理人员操作强度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排痰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罗晶  王爱民 《上海护理》2014,14(4):63-65
<正>排痰困难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临床患者常因痰液过多而黏稠,或年老体弱、胸痛和意识障碍等出现痰液排出困难[1]。痰液排出不畅常引发呼吸功能障碍和肺部感染,而及时清除痰液是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护理措施,亦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2]。本文就近年来排痰困难患者的排痰方法综述如下。1痰液排出不畅的危害痰液排出不畅可引发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障碍。一方面,痰液中含有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这些病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传统叩背护理,观察组(n=35例)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困难指数、住院时间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O_2、SaO_2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叩背舒适度、呼吸困难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护理法可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广东省连平县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人工叩击排痰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咳时间、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不同时间段的排痰量等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咳时间分别为(5.78±1.40)d、(7.85±0.81)d、(6.42±1.25)d,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分别为35(70%)、30(60%),观察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咳时间分别为(3.96±1.41)d、(6.10±0.85)d、(5.12±0.52)d,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分别为48(96%)、48(96%),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止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在3 d、4 d、5 d、6 d的排痰量分别为(58.12±7.26)ml、(41.25±4.26)ml、(21.36±4.21)ml、(19.25±3.52)ml,观察组在3 d、4 d、5 d、6 d的排痰量分别为(70.71±7.61)ml、(51.89±5.71)ml、(34.26±4.68)ml、(27.85±2.98)ml,不同时间段观察组比对照组排痰量明显增多,P均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实施机械辅助排痰联合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每天的排痰量,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止咳时间,且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在危重症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运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对3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排痰护理。结果:30例危重症患者中3例经鼻吸氧和3例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的清醒患者在护士帮助下自行咳出痰液;23例人工气道患者经床旁吸痰均达到了有效清理呼吸道的目的;1例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的危重患者终止治疗。结论: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能有效清除危重症患者肺深部的痰液,缓解患者肺通气阻塞状况并能减轻ICU护士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王肖  孔得艳 《妇幼护理》2022,2(21):4963-4965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伴气喘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结合机械辅助排痰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 院收治的 100 例肺炎伴气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 入护理,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结合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症状消退时间、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咳嗽、咳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伴气喘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结合机械辅助排痰的护理效果确切, 能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咳痰困难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提高咳痰困难患者排痰效果,探讨有效排痰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针对影响排痰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痰液的粘稠度、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痰滞留的部位及其相应支气管开口位置;予雾化吸入,以降低痰液粘稠度;加强翻身拍背,听诊肺部,了解痰滞留的部位,根据痰滞留的位置摆好有利于引流痰液的体位,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予扣击振动、推揉,以增强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痰至咽喉部时,予去枕头低、头偏向一侧位,并刺激咽喉部诱发咳嗽咳痰。结果12例患者(其中有1例处于昏迷状态、3例为脑梗塞后认知障碍者、8例为吞咽障碍者)排痰顺利,无须电动吸痰,且痰量日渐减少,肺部炎症5~12 d痊愈。结论该体位排痰护理干预方法有效,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