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一种缝合新材料——可吸收缝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缝合新材料──可吸收缝线的临床应用邹声泉合成可吸收性缝线在外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外科技术中的一项重大革新。这类缝合线以Dexon(聚羟基乙酸线)为主要代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它具有满意的抗张力强度、良好的操作性能,并具有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丝聚丙烯合成非吸收齿状线在美容整形中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应用方法及技术的改进。方法对近两年的单丝聚丙烯合成非吸收齿状线在美容整形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改进应用方法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效果加强。结论单丝聚丙烯合成非吸收齿状线在美容整形中应用得当,可减少并发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中应用可吸收钉联合可吸收线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尺骨鹰骨折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吸收组以可吸收钉联合可吸收缝线治疗(56例),不可吸收组以克氏针张力带治疗(50例)。观察围手术期、随访期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可吸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不可吸收组;可吸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不可吸收组;可吸收组骨折愈合时间、Murphy标准运动范围评分、影像学评分均明显优于不可吸收组。[结论]针对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可吸收钉联合可吸收缝线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安全、高效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分子化学应用到医用缝线上来,手术中不可缺少的医用缝合线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各种规格和型号的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以其明显优势在心脏外科手术中被普遍使用,如无损伤线和Prolene缝合线等,而使用的同时,难免产生剩余线或半头线,剀价洛贵,弃之浪费。在心脏外科手术切口缝合中,笔者将剩余线用于切口缝合,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线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 收治的100例面部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缝合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 选用常规缝合线,观察组选用胶原蛋白线缝合,比较两组瘢痕愈合情况(VSS评分)、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生活质量、负面情绪评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原蛋白线应用于 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适用于整形手 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可注射性胶原的基础研究及在面部整形美容的应用侯文明,司徒朴,王韦胶原是由特异性动物细胞合成的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的皮肤、骨骼、肌腱和韧带中,是动物的主要结缔组织蛋白。胶原材料就是从这些组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可以是同种的...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线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移位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比较可吸收线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可吸收张力带张(15例)和钢丝张力带组(15例)。随访时间1年,按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组病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周,关节功能均正常,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骨折愈合后可吸收线张力带组无明显的皮肤刺激部,而钢丝张力带组皮肤刺激感明显存在,结论:可吸收线张力带组内固定能达到同样固定效果,皮肤刺激小,二期手术有只需小切口,无需取张力带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线与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8—2013-02共诊治髌骨骨折65例,采用可吸收钉联合可吸收线内固定35例(可吸收钉组),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30例(空心钉组)。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16~36个月,平均30个月。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可吸收钉组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与影像学愈合时间、恢复劳动能力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1、4、8、12、16、32周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方面优于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线联合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无需二次手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面部浅表皮损(如瘢痕、色素痣、囊肿等)切除术为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以往多采用不可吸收及可吸收带针缝合线作为缝合材料,从2010年1月开始,笔者应用Dermabond进行切口闭合1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用胶粘合、钉枪钉合及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疗效差别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对北京市垂杨柳医院90例初发腹股沟疝患者进行TAPP手术治疗。术中分别采用医用胶粘合、钉枪钉合及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补片,每组患者3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 结果各组患者均无复发,医用胶粘合组术后局部血清肿0例,钉枪钉合组1例,可吸收线缝合组1例;医用胶粘合组术后未发生慢性疼痛,钉枪钉合组1例,可吸收线缝合组1例。医用胶粘合、钉枪钉合及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补片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7.5±7.3)min、(36.4±6.5)min,及(69.2±6.6)mi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胶粘合、钉枪钉合及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补片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1±0.7)d、(3.2±0.6)d及(3.2±0.7)d,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钉枪钉合组住院费用[(13 325±645)元]显著高于医用胶组[(9629±646)元]及可吸收线缝合组[(9617±429)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胶粘合组住院费用与可吸收线缝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3、5、7、1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钉枪钉合组及可吸收线缝合组显著高于医用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吸收线缝合组与可吸收线缝合组术后1 d、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5 d、14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术中各种补片固定方法均安全有效,均未有补片移位甚至导致复发发生;钉枪钉合是手术时间最短的固定方法;医用胶粘合及可吸收线缝合固定相对便宜;医用胶粘合可减低术后疼痛和减低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瘢痕整形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EGF治疗,比 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修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肤扩张率、即时回缩率、扩张完成 时间、创面愈合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总有 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 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EGF在瘢痕整形中的应 用效果确切,能够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微创中下面部除皱术——可吸收整形提升带(微拉美)联合可吸收蛋白线(PPDO)改善鼻唇沟过深、皮肤及面部深层软组织松弛下垂的提拉固定术。方法:行SMAS深层剥离,微拉美抓提颧脂肪垫,向后上方以适度力量牵引固定于颞深筋膜上。面颊及颈颌线分别皮下对称植入相同数量的PPDO。结果:本组共87例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2例现两侧面颊不对称。余患者均对除皱效果满意。结论:由可降解生物高分子物质聚乳酸乙醇酸(PLGA)制成的新型可吸收软组织提升带(微拉美),在使面部深层软组织解剖复位的同时增加了局部软组织容量。可吸收蛋白线(PPDO)皮下植入,可以更好的激发皮肤分泌胶原蛋白,使皮肤达到光亮、紧实、富有弹性的效果,年轻化效果更明显、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可吸收棒加骨水泥髓内固定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自增强型可吸收棒(PDLLA)联合磷酸钙骨水泥(CPC)髓内固定管状骨骨折的可行性,为用于手部掌、指骨骨折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将自增强型可吸收棒植入兔股骨干(横形骨折)髓腔内,两端用磷酸钙骨水泥粘合固定(实验组),克氏针髓内固定(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周围组织的反应,X线片变化及力学强度。结果 术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股骨干横向截骨均未见明显畸形,X线片示实验组的骨痂量多于对照组;测定股骨三点弯曲最大破坏载荷实验,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8周剪切力较术后4周无下降。术后8周两组的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局部反应性肿胀、积液、感染及全身毒性反应。结论 自增强型可吸收棒与磷酸钙骨水泥在骨内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两者联合应用行管状骨骨折髓内固定,效能与克氏针固定相当。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疗效。方法:对11例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进行6个月-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根据主观标准(病人的主观症状,关节稳定程序与关节功能等)与客观标准(抽屈试验,Lachman试验,X线检查结果等)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功能主观标准评价满意率为90%。术前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前抽屉试验阳性3例,Lachman试验阳性4例,术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后抽屉试验阳性100%。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疗效满意,无需二次手术将其取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面部年轻化需求的不断发展,面部抗衰老的方法也层出不穷,锯齿线提升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可吸收锯齿线提升技术因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不遗留瘢痕、手术并发症轻微等优势而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现笔者就可吸收锯齿线的发展历程、生物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可吸收锯齿线提升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线组成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方法]将尺骨鹰嘴骨折复位,以1枚可吸收螺钉将其与尺骨干固定,尺骨干与螺钉尾部以可吸收线作张力带固定。[结果]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59例,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无需2次手术取内置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线鼻唇沟填充术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唇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加深,影响容貌。鼻唇沟的矫正是整形美容界的一大难题。用固体填充物填充,质地太硬,影响表情;用玻尿酸填充,维持时问短;用爱贝英填充,价格昂贵。用自体脂肪填充,由于成活的问题,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自2006-2009年,采用可吸收线填充鼻唇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可吸收张力带在尺骨鹰嘴或内踝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线组成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或内踝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尺骨鹰嘴或内踝骨折复位,以1枚可吸收螺钉将尺骨鹰嘴与尺骨干或内踝与胫骨固定,骨干与螺钉尾部以可吸收线作张力带固定。结果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59例,内踝骨折43例,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可吸收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或内踝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内置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可吸收小夹板置入后的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家兔15只,用裂钻将双侧颧弓截断,一侧用LactoSorb可吸收小夹板固定,另一侧用相同大小的小钛板固定作为对照。术后4、12、24周处死动物,每组5只,进行放射学、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4周时,所置可吸收夹板由透明变为乳黄色不透明状,体积较置入时膨大;X线及组织学检查见骨断端间有新骨形成,与对照组的新骨形成无明显差异。镜下未见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12周时,可吸收小夹板崩解为碎颗粒状,置入体积明显吸收,夹板轮廓仍然可辨;X线检查见实验组及对照组骨折线均消失,骨连续已完全建立;组织学检查见骨断端已由新骨连结。24周时,所置可吸收夹板已完全吸收,仅在骨孔内有可吸收螺钉残留;X线及镜下见两组骨折已完全愈合,为成熟的板状骨,形态学上无差异。结论 LactoSorb可吸收小夹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以崩解的方式进行降解,完全吸收约需半年。用于非承重或承重较小的部位,可提供与金属夹板相同的稳定性,且骨折最终愈合与金属夹板固定时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探究PPDO可吸收线双平面皮下埋置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松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 采用PPDO锯齿线单平面皮下埋置,观察组采用PPDO锯齿线与PPDO螺旋线相结合双平面皮下埋置, 比较两组面部松弛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面部松弛改善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 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PDO可吸收线双平面皮下埋置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面 部松弛情况,提升面部肌肤紧致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面部美观度,实现面部年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