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应用双滤过法血浆置换治疗1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介导的新月体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作者对双滤过法血浆置换的技术原理及其临床效果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3.
对22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用光镜、电镜、免疫病理学方法进了病理学研究。免疫复合物沉积(12例)、抗基膜抗体(3例)及不明原因(6例),均可严重损伤肾小球,血液有形成分积纤维蛋白涌入肾小囊,导致新月体形成。新月体细胞具有肾小囊上皮细胞的超微形态,细胞间有基膜样物质形成,单核巨噬细胞弥漫、均匀地分布于肾组织,从而证明新月体主要由上皮细胞增生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应用自制羊抗兔肾毒血清,经静脉1次注射免疫家兔,成功地复制了抗基底膜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技术,动态观察了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细胞性新月体主要由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构成,其间杂有少量纤维素、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对新月体形成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一种小鼠的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模型。首先给小鼠尾静脉注射0.5ml兔抗小鼠GBM的抗肾血清,24小时后再注射0.02mg的脂多糖。之后,小鼠的抗基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一和第二时相病变相继出现,第二周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第五周有50%以上的肾小球出现了新月体,即典型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形成。这种小鼠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制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应用于肾小球血栓和新月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尿沉渣谱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JZ  Chen YQ  Wang SX  Pang W  Jie E  Liu Y  Qin X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78-1981
目的 探讨尿沉渣谱检查对于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尿"特殊细胞"作为早期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5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采用相位差显微镜检测肾活检日晨尿,归纳尿沉渣谱特点,与肾脏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以podocalyxin抗体检测肾组织和尿足细胞.结果 新月体肾炎尿沉渣谱呈明显血尿,部分白细胞尿,多管型尿,半数以上病例有"特殊细胞"尿,提示肾脏急性增殖性病变.新月体早、中、晚各期,尿"特殊细胞"检出率分别为75%、41.2%和0,提示该3期间"特殊细胞"存在差异趋势.任选部分9/35病例证实其中8例尿中有足细胞.结论 新月体肾炎时,尿沉渣谱和病理损伤的程度、时期有关;尿中发现"特殊细胞"或足细胞有助于新月体肾炎的早期诊断和对疾病活动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0例各类新月体肾炎的临床和病理,其中特发性新月体肾炎最多见.与国外文献比较,在我国Ⅱ型—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占绝对优势(85%),原发性肾炎中 IgA 肾炎是一个重要病因,继发的狼疮,紫癜的发生率均很高。不同病因对预后影响很大,间质病变及单核细胞浸润与预后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辐射对抑癌基因(p53基因)在辐射诱导犬胆管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影响和意义.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两组,每组6只,在犬胆管内分别植入103pd(103钯)放射性支架和普通胆管支架,术后30d取出胆管标本进行HE染色和p53基因原位杂交,DAB染色,p53基因表达阳性者为细胞浆呈棕黄色,和平滑肌细胞凋亡染色,阳性凋亡细胞为细胞核有棕黄色颗粒.结果103pd放射性支架组犬胆管平滑肌细胞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83.33%,而普通支架为16.6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103pd放射性支架组犬胆管增殖平滑肌凋亡细胞数明显大于普通支架组犬凋亡细胞数,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103pd放射性支架组犬胆管腔无明显狭窄,普通支架组犬胆管腔有明显狭窄.结论以上结果证实辐射可以激活p53基因,使其功能提高,诱导犬胆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犬胆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IgAN)为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首先报告,又称Berger氏病.IgAN可呈多种病理类型改变,而以新月体肾炎表现者临床少见,且病情凶险,预后差.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19岁,因反复颜面、双下肢浮肿3月余,少尿...  相似文献   

10.
金翠萍  王颖 《包头医学》2015,(3):186-187
本院于2013年3月收治了1例Ⅰ+Ⅲ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咳嗽、咳痰10天,腹胀、黑便5天,无尿1天于2013年3月2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最高血压150/100mmHg,服用伲福达20mg/次,每日2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2003年行子宫肌瘤切除术,2004年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病史. 查体:T37.0℃,P6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两下肺可闻及细小湿罗音,腹部平坦,柔软,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双下肢指凹性浮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鼻咽癌(NPC)放疗为主的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74例以放疗为主治疗的NP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检测,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携带Arg/72Pro基因型患者的疗效是携带72Arg/Arg与Pro/Pro基因型患者的2.49倍(95%CI=0.913~6.810,P=0.075);Ⅰ Ⅱ期患者的疗效是Ⅲ Ⅳ期的3.32倍(95%CI=1.028~10.720,P=0.045);男性患者的疗效是女性的2.39倍(95%CI=0.862~6.670,P=0.094);年龄不是影响敏感性的因素(P=0.194);治疗方式的不同,对疗效未见显著影响.结论 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的携带者相比,携带p53第72密码子Arg/Pro基因型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有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细胞凋亡、增殖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以及p5 3基因蛋白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分别检测 5 8例胃癌及癌旁粘膜组织凋亡和增殖状态及 p5 3基因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癌旁对照组织 (2 .8± 0 .8、6 .9± 0 .3,P <0 .0 1) ;前者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后者 (6 5± 16 .2、11± 1.0 1、P<0 .0 1) ,且凋亡 /增殖比率呈递减趋势 (0 .0 5±0 .0 1、0 .6 4± 0 .0 3,P <0 .0 1)。胃癌p5 3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 1.6 1± 0 .4和4 .15± 0 .7;PI分别为 72± 6 .5、5 4± 8.1,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 ,细胞凋亡、增殖状态和 p5 3基因表达的改变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野生型p53基因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uH-7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UH-7,来研究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野生型p53基因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96h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阴性对照组为2.8%、转染pUHD 10-3组为4.1%、转染pUHD 10-3-p53组为39.6%。结论 野生型p53基因可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uH-7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DNA修复,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显示,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放射增敏作用,野生型p53基因正是通过阻断细胞周期、影响DNA修复能力、促进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等功能增加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而p53基因缺失或者突变将会减弱甚至阻断DNA的射线损伤,从而降低放射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p53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方法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以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曲线、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 人鼻咽癌CNE2细胞转染p53基因后,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增加,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技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 采用脂质体转染野生型p53基因的方法,可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ECT)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肿瘤未治疗对照组和ECT组B细胞淋巴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和p53,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ECT组肿瘤细胞凋亡率(5.18)显著高于对照组(1.05),p53,bcl-2在ECT组表达分别为80%,25%,在对照组表达分别为15%,90%,ECT组中p53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而bcl-2则与癌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结论:ECT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其发生可能与p53和bcl-2基因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生精细胞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隐睾模型。术后12d将隐睾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隐睾固定组、隐睾固定+生理盐水组、隐睾固定+L-NAME组,建立隐睾下降固定模型。术后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L-NAME。术后第12d于腹腔内给药后2h大鼠尾部采血,取血清测定NO含量及NOS活性。术后第24d脱颈椎处死大鼠,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右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结果隐睾固定+L-NAME组血清中NO浓度、NOS活性以及生精细胞凋亡率及p53的表达低于隐睾固定组和隐睾固定+生理盐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最低,低于其它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NAME降低隐睾下降固定后NO的产生,降低p53的表达,减少生精细胞凋亡,提示NOS抑制剂能促进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的睾丸提高生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海马区凋亡细胞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葛根素组(P组).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不同,每组分为3个亚组(n=8).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和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的表达.结果 P组P2h组p53蛋白表达增高,P24h组显著增高,P72h组p53蛋白表达有所下降,但仍低于IR组(P<0.01);P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相应IR组(P<0.01).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抗细胞凋亡、下调p5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p53基因转染与放疗联合作用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及不含p53基因的空载体分别导入不表达p53的卵巢癌SKOV-3细胞中,经G418筛选,Nor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鉴定后,观察X射线照射对其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外源性p53基因在转染细胞中有效表达。经X射线照射后,转染p53基因组的SKOV-3细胞的集落形成数与转染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的SKOV-3细胞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外源性p53基因能增加卵巢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2者联合作用能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