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藏象学说自组织原理。方法:通过对藏象学说本质特征的总结,结合现代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原理,阐析人体是复杂的耗散结构。结果:应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充分发挥"心为君主"对生命的主宰作用,自觉地发挥人体藏象系统"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功能,恢复和提高生命系统的有序性,从而达到养生康复、健康长寿的目的。结论:中医藏象学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曲丽芳 《中国针灸》2008,28(1):68-70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象术语英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海外学者对中医脏腑功能活动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尽管30年中医海外传播之路使中医翻译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藏象术语英译中仍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之处。本文试举例说明部分藏象术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古今词语变化、脏腑功能考证、临床病证观察等几方面对其值得改进之处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五行”汉字的英译fiveelements ,fivephases ,或Wux ing等 ,总叫人有点不够到位的感觉 ,外国人也不易理解 ,是一种表面的字译。这当中也当然伴随着有对“五行说”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的原因。随着我们分形的自相似 ,无标度 ,多层次的五行分形集 (分维D =1n5 / 1n3 =1 46 5 0 )的提出 ,即五行本质的新认识 ,使五行的英译也将更加明确到位。中医的五行集实际上是以数字“5”为子整体的“五倍体”的生成元或分形元 ,或五个一组 ,五个一套 (Quinary)的多组 ,多套复数Quinaries的自相似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探讨中医藏象与养生学说。方法:通过耗散结构形成条件对生命演化分析道生原则与养生之道。结果:提出如下推论和假说:①抑制熵增diS,增加负熵流deS是保障人体稳态、促进人体巨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②信息反馈是增加人体负熵,实现人体巨系统功能改善和升华的关键因素;③任何暂时失稳的和处于相对稳态的生命机体(耗散结构)都有新生(恢复稳态)和继续进化(提高健康层次)的可能和希望;④自然之"道"即"宇宙统一场",其是宇宙间唯一的"中和无极化之均衡统一场势",是一切系统内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非线性系统自组织的根本动力。结论:从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探讨中医藏象与养生学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一个重要术语,它揭示了中医学认识人体不仅关注于“藏”本身,而且注重考察“象”,把“象”放在医学研究的重要位置。《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不仅确立了“以象测藏”的研究方法,而且构筑了庞大的藏象体系,为后世界定“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其中有许多脏腑术语,对此英译时必须忠实地表达其原意。 1 藏象与脏腑的英译所谓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象指“藏”的外在反映,其义有二:一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是指内脏的解剖形态。故“藏”或“脏腑”可译作“Viscera”,因“Viscera”意为“机体的内部器官。”藏象可译作“Visceral-graph”,意为“用特殊方式对脏腑记录的结果”。 2 五脏的英译 五脏从形象上看,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中医藏象学说自组织原理及其对养生康复的指导意义。方法:将中医学与非线性科学、文献归纳、逻辑推理与气功"内证实验"等方法相结合进行养生原理探讨。结果: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主要通过日常养性以抑制熵增,充分发挥心神中和信息反馈的机制来有效地增加负熵,提高人体系统的有序程度,保持人体巨系统与自然界超巨系统之间的最大和谐,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结论: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是对自组织理论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通于充实大脑","脑为髓海"。中医脑的生成、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病理状态的呈现都与肾脏功能状态息息相关。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构建中医"肾脑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肾脑相关"理论解决脑部疾病实际临证问题。分别从构建中医"肾脑系统"的缘由和意义,中医"肾脑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三个方面初步阐释了中医"肾脑系统"的理论内涵,以期为从肾论治脑病提供更加精确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藏窍理论"是在对眼部组织结构认识的基础上,以《内经》理论为依据,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论理工具,通过取象比类的说理方法,形成更加切合目窍功能特点的独特理论,是指导中医眼科临床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络病"理论的骨质疏松症病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络病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进行探讨。阐述了①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理论主要以肾虚为主,累及肝脾,导致气血失调,骨骼失养所致。②络脉系统是濡养骨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载体,骨络失养是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在此理论指导下,将有望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