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的细菌感染:治疗和预防(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感染是肝硬化并发症中研究比较清楚的一个,在最近的前瞻性系列研究中,细菌感染的发生和进展在住院肝硬化病人中占到三分之一。在这些病人的细菌感染发展中有两个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肝病的严重程度和胃肠道(GI)出血。约一半诊断有GI出血的肝硬化病人将会发生细菌感染,并且已经被证明在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中,感染与不能有效控制出血和早期静脉曲张再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病人有高度的出血危险性,多为胃肠道出血。静脉曲张程度重和肝功损害加重是促发出血的先决条件,后者可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为了解伴高纤溶状态的晚期肝硬化者胃肠道出血的危险性是否增加,作者等对61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细菌感染是肝硬化严重的常见的合并症,在肝硬化患者死亡病因中占25%。氟哌酸(nor-floxacin)是一种喹啉药,可产生肠道去污染作用。本文对氟哌酸在肝硬化合并胃肠道出血患者的预防细菌作用作评价。病人和方法肝硬化伴胃肠道出血患者119例分为两组:Ⅰ组60例,为治疗组,在紧急胃镜检查后,即刻口服或通过胃管鼻饲氟哌酸400mg,每日2次,共7天。Ⅰ组59例,为对照组。结果接受氟赈酸治疗的患者,由于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10%比37.2%,P=0.001).菌血症或/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减少(3.3%比16.9%,P<  相似文献   

4.
在肝硬化患者中,连续口服心得安能持久地减低门脉压力,从而能预防反复胃肠道出血。文献上虽已初步报告心得安治疗组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但病例数太少,观察时间较短。本文以较多的病例和较长的服药时间,对心得安预防肝硬化患者的胃肠道再出血作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3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预防用药组210例和未预防用药组173例。预防用药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对其过敏者(共2例)选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7 d;未预防用药组不使用抗生素。比较治疗10 d两组各类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上消化道再出血情况。结果预防用药组感染率为13.80%,未预防用药组感染率为36.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分布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未预防用药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20.23%,高于预防用药组患者的10.95%(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可降低相关细菌感染的发生和上消化道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发热原因。方法:对组织学和临床诊断的肝硬化发热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例肝硬化病人中,172例伴发热,占40.9%。以各种感染为最多,共75例(43.6%),其他原因主要有结核性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肝癌或其他癌症,消化道出血和未明原因发热(21例、12.2%)。住院期间死亡48例,同期住院不发热的肝硬化249例中死亡41例。结论:肝硬化病人发热原因较多,其中以感染最为常见,伴发热的肝硬化病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7.
心得安可降低肝硬化病人的门脉压力,从而减少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本文报道心得安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再出血的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结果。病人和方法:1982至1986年共收治123例肝硬化并发急性出血者,入院24小时内均经内镜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必要时先作三腔管压迫或注射硬化剂止血。肝硬化的严重度按改良的Child分解。伴有  相似文献   

8.
为预防肝硬化患者入院后出血,我们通常要对患者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注意休息、避免应用质硬不易嚼碎的食物及辛辣调味品和含酒精饮料;给以改善肝功能的药物;预防及控制感染。但仍有一些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出血,本文对其原因作了一些回顾性的调查,发现白蛋白的使用与出血有关。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5~1998年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86例,住院前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其中10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首发上消化道出血,现将一般情况及应用白蛋白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情况 年龄5~70岁,男6例,女4例;均为肝硬化腹水患者,有2例有慢性重型肝炎表现,其余8例无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9.
此项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腹部减压在穿刺放液后初始血流动力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11例病人是肝硬化紧张腹水阶段的住院病人。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资料、内镜发现的食管静脉曲张证据、超声图像资料或经肝活检证实。还要求进入此项研究的病人:①无临床、生化或超声图像资料提示有肝细胞癌;②在过去四周内无肝性脑病、胃肠道出血或严重的全身性感染;③血清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持续口服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首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32例用奥美拉唑和硫糖铝持续口服,对照组30例未持续用药预防,时间为12个月。两组分别统计12个月内再出血总人次、住院总人次、再出血病例数和住院病例数。结果12个月内预防组再出血总人次(平均人次)和住院总人次(平均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防组再出血病例数和住院病例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持续口服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持续出血判断及再出血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病人每年约有5%发生食管静脉曲张(EV),1年后有10%~20%由小EV发展为大的EV,2年中EV破裂出血(BEV)的危险为20%~30%,首次出血1周内病死率达25%~50%。现知BEV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发生率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治疗棘手,病死率高。BEV首次大出血后如不进行再出血的预防,约4/5的病人将复发而发生大出血。在住院前6周约40%的病人可再出血,仅1/3的BEV首次入院后存活1年,且其病死率随出血次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研究肝硬化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止血、降低早期再出血率及减少院内感染的意义。方法 168例肝硬化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抗生素预防治疗组87例和非预防组81例。结果抗菌组与非抗菌组比,平均出血停止时间(16.7±13.6h/22.1±17.4h)、再出血发生率(8.1%/22.2%)、平均输血量(583.3±326.7ml/735.3±560.2ml)、院内感染发生率(13.8%/65.4%)、平均住院天数(11.5±4.3d/13.0±5.4d)、平均医疗费用(13807.0±3293.4元/15910.9±4632.2元)均明显缩短或减少;抗菌组病死率(4.6%)与非抗菌组(8.6%)比,无统计学差别。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可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13.
2.3.无自发性腹膜炎或胃肠道出血的病人 这些病人发生SBP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腹水蛋白含量。腹水蛋白含量〉1.0g/dL的病人在2年的随访期中不会发生SBP(因此不需要预防),腹水蛋白很低(〈1.0g/dL)(并且在胃肠道出血期间接受短期抗生素预防)的病人1年内发生SBP的可能性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30%的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和60%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起病急,是肝硬化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即使病人渡过了首次出血的危险期,1年内再出血率也高达70%,死亡率为33%。面对这样灾难性的后果,最好的措施是预防首次出血的发生,因此临床上控制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首次出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内窥镜下静脉曲张结扎(EVL)对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病人的首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效果,作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试验。病人和方法1993年1月~1995年12月期间的126例参加本研究,病人均符合下列标准:既往无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静脉曲张存在着出血的高度危险性;肝硬化未合并其它可缩短预期寿命的疾病(如癌),并除外胃或异位静脉曲张。肝功能储备按照Child-Pugh分级。ChildA级定为"代偿性肝硬化",ChildB、C级定为"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EVL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从年龄、性别、Child分级、门脉高压的病…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病人的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报告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高,尽管给予足够剂量的溃疡治疗药物,但这类溃疡的出血率,复发率仍高,愈合率也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肝硬化病的严重程度、充血性胃病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病人与方法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了1994年1月至1997年3月31日所有来门诊就诊的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的诊断根据临床、生化、影像学和病理学方法确立。凡属非肝硬化病人,或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以及有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细菌感染在肝硬化患者非常常见,是其进展为肝衰竭、并发肝病相关并发症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细菌感染可能是出现胃肠道出血、稀释性低钠血症、肝性脑病、肾衰竭以及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一个促发因素。此外,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的一个常见原因。细菌感染是肝硬化病程中免疫功能紊乱进展的结果。在很大一部分患者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去除诱因,防止HRS的发生,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74例HRS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HRS发生的相对危险因素。结果 腹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强烈利尿、多次大量放腹水、平均动脉压下降均可诱发HRS。结论 肝硬化患者预防和及日寸处理腹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提高平均动脉压,避免强烈利尿、多次大量放腹水是预防HRS发生的关健所在。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症治疗的某些进展姚希贤(河北医学院附属二院内科石家庄050000)门脉高压上胃肠道出血、肝昏迷、大量腹水、功能性肾衰、癌变以及SBP为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有关治疗近年来取得一些进展。肝埂化上胃肠道出血肝硬化上胃肠道出血的原因包括:①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0例,查阅出院病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血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血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细菌培养阳性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感染,对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57例(20.4%),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8例(31.6%),呼吸道感染12例(21.1%),胃肠道感染10例(17.5%),泌尿系感染7例(12.3%)和败血症10例(17.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7.416,P=0.006)、住院时间(t=28.247,P0.001)、血清白蛋白(t=2.661,P=0.008)、CD4~+T淋巴细胞ATP值(t=8.122,P0.001)、Child-Pugh分级(x~2=10.577,P=0.005)、侵入性操作(x~2=29.214,P0.001)、腹水(x~2=25.776,P0.001)、消化道出血(x~2=111.434,P0.001)为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感染与患者性别和是否发生肝性脑病无显著性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侵入性操作、腹水、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尤其是年龄较大、肝储备功能差、出现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较长者。临床医生应该对这类患者给予特殊的关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