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GRAPPA技术在呼吸导航磁共振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时19例志愿者使用和不使用GRAPPA技术行右冠脉靶容积扫描,并使用GRAPPA技术行全心扫描.经后处理得到冠脉图像,从扫描时间、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方面评价应用GRAPPA前后的图像;评价冠脉主要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GRAPPA技术应用前的扫描时间为(7.67±1.24)min、信蹂比为35.89±4.64、对比噪声比为20.35±4.27,应用后分别为(4.65±1.25)min、29.73±4.18、16.42±3.7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像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靶容积扫描和全心扫描对右冠脉近中段的显示率分别为94.7%和93.3%,对右冠脉远段显示率分别为78.9%和86.7%,全心扫描对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近中段显示率为93.3%,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远段为86.7%和80.0%.结论:GRAPPA技术可缩短呼吸导航磁共振冠脉成像(41±13)%的扫描时间(加速因子为2),获得良好的冠状动脉图像,应用GRAPPA技术可完成全心扫描,与靶容积扫描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定量的方法评价3T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oronary MR Angiography,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和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10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接受了3 T增强CMRA检查,采集技术包括3点定位(3PPS)分段采集和全心采集两种方式,使用Soap-Bubble软件对两种技术采集的CMRA数据进行后处理重组并通过测量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长度、直径及血管的锐利度,定量评判CMRA的图像质量.结果 3PPS分段采集CMRA各主要分支的测量值为:长度:右冠状动脉(RCA)(132±13) mm,左冠状动脉系统,即左主干 左前降支(LM LAD)(112±16) mm,左旋支(LCX)(64±11) mm;直径:RCA(3.8±0.5) mm,LM LAD(3.3±0.2) mm,LCX(2.9±0.5) mm;锐利度分别为(49±10)%,(47±11)%,(44±16)%.全心采集:长度:RCA(128±21) mm,LM LAD(101±15) mm,LCX(52±13) mm;直径:RCA(3.5±0.6) mm,LM LAD(3.1±0.4) mm,LCX(3.0±0.7) mm;锐利度分别为(35±15)%,(33±11)%,(30±12)%.两者间的血管锐利度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度和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PPS分段采集较全心采集具有更好的血管锐利度和图像质量,在CMRA的采集方式上建议尽量采用分段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对20例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评价增强前后的冠状动脉图像,并对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对获得成功的18例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评价,增强前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噪比为26.37±7.02,对比噪声比为14.76±6.97;增强后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噪比为38.87±11.62,对比噪声比为33.72±10.80,经统计学比较,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增强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4.62;P<0.05)。(2)对比剂增强后左、右及左回旋支冠状动脉近中段的显示率为100%,远侧段的显示率分别为94.4%、88.8%、77.8%。结论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心率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记录扫描期间的心率变化,根据不同的心率变化分组。A组心率变化0~4次/min,B组心率变化5~9次/min,C组心率变化10~20次/min,D组心率变化>20次/min。比较不同组间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变化在10次/min以内者占89%,RCA1、RCA3、PDA、LMA、LAD、LCX1及LCX2的图像质量A、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与A、B、C组对比图像质量明显下降(P<0.05);RCA2的A、B、C、D组间对比图像质量有显著差异(P<0.05),呈下降趋势。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变化幅度小,心率变化>20次/min,才引起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明显下降,RCA2段图像质量易受心率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受检者,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 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获得图像按照0~Ⅳ级评分标准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范围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解剖分段标准为参照.结果:图像质量Ⅱ级以上占98%.RCA近段和中段(AHA 18、19段)、LCX近段(AHA 10段)、LM全长(AHA 1、2段)及LAD近段和中段(AHA 3、5、7段)的显示率为100%,RCA远段(AHA 21段)、LCX远段(AHA 14段)及LAD远段(AHA 9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3.3%、75%、91.6%.结论: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心率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8例正常者,用自由呼吸导航触发3D-TFE序列行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用"Soap Bubble"软件进行冠状动脉曲面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的节段数及图像质量为评价指标,分析比较不同心率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28例中显示冠状动脉112支208段。不同心率冠状动脉显示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心率〈70次/min时各支冠状动脉主干近、中、远段均可良好显示。图像质量一级17例,二级5例,三级3例,四级2例,五级1例。不同心率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心率〈70次/min时图像质量较好。结论:自由呼吸导航全心CMRA的成像效果与心率有关,心率慢时,冠状动脉各支、段显示较完整,图像质量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对比剂增强的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1例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包括自由呼吸门控下的全心增强冠状动脉成像、静息心肌灌注和心肌延迟强化成像.结果 本组51例患者中46例成功完成了全心增强冠状动脉成像.在以患者为基础的分析中,全心磁共振血管造影(MRC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呼吸导航三维平衡超快场同波(3D balanced turbo field echo,3D BTFE)与双反转快速自旋回波(TSE)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方面有无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28例分别利用呼吸导航3D BTFE和双反转TSE序列进行CMRA.在图像后处理[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后,对图像进行半定量评价(0~4级),并对评分≥2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标准的冠状动脉分段方式评价两种不同方法目标血管显示的成功率;对两种不同方法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质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评分≥2者25例.(1)利用VCG触发和呼吸导航技术能较好地抑制心跳和呼吸运动伪影;(2)两种方法可以显示绝大部分目标节段,二者在右冠状动脉(RCA)近中段、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近中段、左回旋支(LCX)近中段显示率接近,RCA远段的显示率分别为75%和54%;(3)两种方法的RCA、LM、LAD和LCX的显示长度分别为97.38/89.14、15.34/14.19、52.50/35.41和50.92/49.16 mm;(4)两种方法SNR、CNR和质量评分分别为108.86/4.66、67.77/28.01和3.50/2.54;(5)两种方法的单次扫描时间分别为1 min 45 s和2 min 40 s.结论 (1)两种方法的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率较高(RCA和LCX远段相对较低);(2)两种方法对患者的配合要求不高,均可在自由呼吸的情况下得到冠状动脉影像;(3)双反转TSE序列在冠状动脉目标节段的显示率上与3D BTFE序列接近,但是,其图像质量较后者差,稳定性不佳,在成像时间上也没有优势;(4)3D BTFE序列在冠状动脉目标节段的显示率、图像质量以及成像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状态下运用超快速平衡式梯度回波序列(sBTFE/3D/NAVI)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的可靠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运用sBTFE/3D/NAVI,结合呼吸导航技术,自由呼吸状态下对左右冠状动脉分别扫描,经MIP后处理获得冠状动脉图像.观察冠状动脉的显示率,测量各冠状动脉的显示长度及心肌,冠脉的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结果:20例受检者均完成检查,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全部显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显示良好18例(90%).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噪比为37.35±6.32,心肌组织的信噪比为20.03±7.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由呼吸sBTFE/3D/NAVI冠脉成像方法显示成功率高,图像信噪比好,可作为不能屏气患者心脏冠脉检查的一种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运动校正(CardioCapture)算法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的前瞻性心电门控轴扫模式CCTA数据,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固定时相(A组)和最佳时相(ePhase)(B组)重建图像,并在ePhase条件下采用不同等级[level-3(C组)、level-5(D组)、level-7(E组)、level-9(F组)] CardioCapture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记录各组图像重建所需时间,测量各组图像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以及胸壁肌肉组织的CT值及其SD值,计算各组图像上冠脉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5分制对RCA、LAD与LCX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心率≤65次/min(29例)时与心率>65次/min(29例)时6组图像RCA、LAD与LCX的主观评分,以及3支冠脉节段的可诊断(3~5分)率和优秀(5分)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图像客观指标的差异,Friedman检验评估各组图像之间主观评分的差异,卡方检验分析3支冠脉节段的可诊断率和优秀率,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结果:A组至F组图像重建时间分别为(28.80±0.17)、(28.61±1.00)、(90.92±0.20)、(123.48±0.78)、(156.86±1.35)和(190.08±5.19)秒。C组图像平均CT值、SD值、SNR以及CNR分别为(446.35±70.36)HU、(25.09±3.25)HU、18.02±3.33和16.22±3.43,与其它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心率≤65次/min时,C组RCA、LAD和LCX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92±0.24)、(4.94±0.25)和(4.90±0.30)分,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冠脉节段的可诊断率和优秀率分别为100%和94.85%,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心率>65次/min时,C组中RCA、LAD和LCX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83±0.26)、(4.95±0.12)和(4.90±0.34)分,C组中仅RCA的主观评分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指标与其它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上冠脉节段的可诊断率(100%)高于A组(9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上冠脉节段的优秀率(91.39%)高于A组(69.87%)和B组(8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运动校正算法可提升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尤其是在心率>65次/min时可显著提升CCTA图像质量。推荐使用低校正等级(level-3)进行图像重建,可优化重建时间,并提高CCTA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冠状动脉造影(CTCA)、MR冠状动脉造影(MRCA)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显示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 搜集同期行CTCA、MRCA及CAG检查的患者30例,参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判标准,将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分为轻度狭窄(50%~75%)和重度狭窄(76%~100%),以CAG结果为标准,采用Kappa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CTCA、MRCA显示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CTCA/MRCA评价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73%/85.40%、93.73%/86.14%及90.80%/84.52%,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为88.86%(Kappa=0.163,P<0.05);评价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87%/84.85%、94.54%/83.33%及90.46%/82.75%,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为85.24%(Kappa=0.185,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评价,CTCA优于MRCA,应作为首选方法,但二者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