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龙炜  顾在秋  虞俊杰 《陕西中医》2009,30(12):1643-1644
自汗、盗汗在中医中属于汗证范畴,不因外界干扰,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之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之盗汗。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汤治疗烧伤中晚期患者2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肖会泉  刘安平 《中草药》2003,34(12):1124-1125
虚汗停颗粒为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复方制剂 ,具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功能 ,主治气虚、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 ,尤其适宜于小儿体虚多汗。笔者严格按照临床随机对照原则治疗成人和小儿虚汗共 86例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分儿童组和成人组。儿童组共选取合格病例 35例 ,治疗组 2 1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1 0例 ,年龄 1 0个月~ 1 4岁 ,病程 6d~ 2年 ;对照组 1 4例 ,其中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1 1个月~1 4岁 ,病程 7d~ 2年。两组病例分配按随机原则进行 ,两组间年龄、病程、病情等各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3.
1、气虚自汗:白天无故时时汗出,动则尤甚,汗出怕风,易于感冒,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益气固表止汗。 (1)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 (2)黄芪瘦肉汤:黄芪30克,瘦  相似文献   

4.
自汗、盗汗可归属于“汗证”或“汗病”范畴。我们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应用气阴同治为主,五脏共调,兼顾虚实,自拟参麦止汗汤治疗汗证,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自汗、盗汗是内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 ,多见于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 ,亦见于生理性者。所谓顽固性自汗、盗汗是指患者经西医常规应用谷维素、非那根、舒乐安定或中医辨证施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无效者。一般来说都因“阴虚内热”所致 ,根据“虚者补之 ,热则清之”的原则 ,自拟止汗汤对10 9例顽固性自汗、盗汗者治疗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9例中 ,男性 6 8例 ,女性 4 1例 ;年龄最小的 17岁 ,最大的 6 3岁 ,平均年龄 38.8岁。所有病例都经过询问病史、体检及相关辅助检查 ,以明确原发病或为生理性者。其中肺结核 2 8例…  相似文献   

6.
自汗、盗汗在临床中为常见病症,然而半身自汗、盗汗为临床中少见,笔者辨证治疗两则,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话说自汗与盗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古松 《光明中医》2006,21(10):66-67
"无问昏醒,浸淫自出者,此属阳虚自汗"(见《三因方》).临床上大都有无故汗出濈濈,尤以头部动辄更甚者,责在卫阳失固.多见面色少华,肢冷乏力,舌淡,脉细,便溏,尿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片治疗自汗与盗汗(简称汗症)的疗效。方法将158例临床表现有自汗与盗汗(简称汗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组)78例,对照组(B组)80例,A组口服参芪五味子片3片/次,tid,10天为一疗程。B组应用贞芪扶正胶囊3粒/次,tid,疗程同A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25%,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对于久病气血虚弱、心脾肺虚的汗症(自汗或盗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伴发盗汗比较多见 ,我们自 1 994年 6月~ 2 0 0 2年 5月采用自拟盗汗十味汤治疗盗汗 65例 ,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5例中 ,男 47例 ,女 1 8例 ;年龄 2 8~ 76岁 ,平均 49岁。其中恶性淋巴瘤 7例 ,支气管肺癌 1 8例 ,肝癌 1 1例 ,胃癌 1 3例 ,大肠癌 8例 ,食管癌 5例 ,卵巢癌 3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 ,未用过退热剂和拟胆碱药物 ,发病期体温正常。2 治疗方法方药 :炙黄芪、生牡蛎各 30 g,糯稻根 2 0 g,当归、赤芍、黄芩、牛膝、五味子、黑豆衣、黄柏各 1 0 g,熟地2 5 g。日 1剂 ,分 3次服 ,治疗 1 0天统计疗…  相似文献   

10.
11.
自汗与盗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论治自汗和盗汗,多认为自汗属阳虚,治当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治当滋阴止汗。笔者认为值得探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虚汗停颗粒治疗自汗、盗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会泉 《中药材》2000,23(11):729-730
虚汗停颗粒治疗自汗、盗汗53例,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观察疗效,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小儿自汗、盗汗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2~7岁的儿童.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即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寐中汗出,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发育。我们采用灸法治疗小儿自汗、盗汗24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自汗盗汗并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汗、盗汗为中医内科汗证中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往往单见 ,但临床也有一部分患者自汗、盗汗并见 ,证候表现为 :有时日间动则全身汗出 ,静则不出 ;有时夜间睡中出汗 ,醒则自止。笔者数年来运用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自汗盗汗并见 36例 ,收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中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大的 6 6岁 ,最小的 16岁。病程最长的 2年 ,最短的 3天。2 治疗方法本组 36例全部用加味当归六黄汤为基本方。药用生黄芪 15g ,当归 9g ,生熟地各 15 g ,炒黄柏 9g ,炒黄芩 9g ,炒黄连3g ,五味子 9g ,煅龙牡各…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笔者应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自汗,每用辄效,兹举例如下。例1:王某,女,27岁,1990年7月初诊。发热,汗出恶风,肢体酸楚半月。细询得知,临产深夜,次日出现上述诸症,汗出日数更衣,虽值夏日仍需加衣盖被。先医投银花、连翘之属,无效则更用参附之品,西医先后应用多种抗菌素,但病仍未愈。临证时见神倦懒言,嗜睡,面色少华,自诉畏风,身沉重酸楚。体查:体温37.8℃,头额及身汗湿透内衣,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无力。证属太阳中风,失于调治,营卫更损之故。治宜调和营卫,益气解表。方拟桂…  相似文献   

17.
略论自汗与盗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汗与盗汗。均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多认为自汗属阳虚,治以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治以滋阴敛汗。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和治疗是欠全面的,现略书管见,以就正于同道。1 自汗盗汗临床鉴别对于汗证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而对自汗、盗汗的记载,则分别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太阳篇》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这是指太阳病汗自出之意,与后世杂病自汗之意有别。《金匮·血痹虚劳脉证并治》云:"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在《景岳全书·汗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了二者的临床鉴别:"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醒渐收。"把自汗  相似文献   

18.
张文文  代博  范军 《环球中医药》2020,13(9):1600-1601
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试从“但见一证便是”中“寒热往来”这一重要特征延伸扩展至自汗、盗汗症状。临床上掌握少阳枢机不利所致阴阳失和这一共同病机,故均选用小柴胡汤治疗汗证,取得显著疗效。本文选取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自汗、盗汗验案以扩展临床工作者思路。  相似文献   

1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自汗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4味中药组成,用于治疗心阳虚烦躁证。笔者临床中多用其治疗自汗证,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为太阳主表,统摄营卫。临床所见长期反复发作的自汗证多由于患者体质虚弱。腠理疏泄,表卫不固,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阴阳不和。营卫失调,阴液外泄而发病。  相似文献   

20.
袁某,女,35岁。1984年5月24日诊。产后失血过多(出血量达1500ml)而致盗汗、心慌诸症。他医投止盗汗片、钙剂、多种维生素参合治之罔效,后又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10余剂亦不见好转,迁延至今2月有余。刻诊:面色白光白,心悸少寐,气短神疲,肢体倦怠,纳差,入夜即盗汗淋漓,湿透衣被;醒后汗止肢体湿凉,舌淡苔白薄,脉虚弱。证属产后血虚,心神失养。投甘麦大枣汤加味。药用:炙甘草15g,淮小麦100g,黑豆100g,大枣10枚,桂枝10g。每日1剂,分3次于饭前服。服8剂后,其症大减,盗汗明显减少,继服10剂病瘥。按:汗乃阴之液,汗血同源。心血不足则血不养心,心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