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以祖师麻Daphnes Giraldii Cortex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渗漉流浸膏为药物模型,研究其对后交联凝胶基质黏弹性及释药性的影响。方法 结合黏附力测试、流变学指标、体外释放度试验及相关性分析,考察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出膏率、软化点及pH值对后交联凝胶基质成型过程中关键流变学参数及贴膏释药性的影响。结果 当乙醇体积分数在75%~95%时,祖师麻提取物出膏率及pH值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软化点则相反。出膏率主要通过影响基质的复合模量(G*)及屈服应力(τ)值来影响贴膏内聚力及抗剪切能力,软化点和pH值主要通过影响基质G*τ、弹性模量(G′)、G值来影响贴膏的结构稳定性、抗剪切性、初黏力及剥离强度。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祖师麻甲素10 h内的累积释药率随提取物醇提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大,但提取物3个理化性质对释药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 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对后交联基质的性能影响总体差异不大,通过检测基质相关的流变学指标可以有目的地对基质配方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贴膏的成型质量和后交联基质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范彬  石晓峰  李爽 《中成药》2014,(3):631-634
目的研究不同促渗剂对祖师麻体外透皮促渗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ZTY智能透皮试验仪,以离体雄性大鼠腹部皮肤为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祖师麻甲素和7-羟基香豆素的量,计算不同时段药物的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果 4%冰片、4%油酸、5%氮酮、1%5%丙二醇、1∶15%丙二醇、1∶11∶4氮酮-丙二醇均能促进祖师麻有效成分的吸收,其中氮酮和丙二醇促渗效果明显;采用4%氮酮时促渗效果最佳。结论可选择4%氮酮作为祖师麻经皮给药制剂的最佳透皮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祖师麻关节止痛膏生产工艺由溶剂法改成热压法后对产品体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法和热压法制备3批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考察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指标成分(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情况。结果: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质量分别为73.72,494.67μg/贴;热压法样品中二者质量则分别为159.21,2 638.99μg/贴。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24 h平均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04,12.21μg;热压法样品中二者的24 h平均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16,36.24μg。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24 h平均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38,2.79μg;热压法样品中二者的24 h平均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40,7.49μg。热压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的24 h累积释放量、累积透过量与溶剂法样品接近,无统计学差异;热压法样品中水杨酸甲酯的24 h累积释放量、累积透过量显著高于溶剂法样品(P<0.05)。结论:热压法对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保留优于溶剂法,工艺变更对该制剂中祖师麻甲素体外动力学影响不显著,但由溶剂法改成热压法后,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水杨酸甲酯具有更高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透过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热熔胶和橡胶型通络祛痛膏中的挥发性成分体外透皮情况,为开发新型橡胶贴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乳猪腹部皮肤,用Franz扩散池考察两种不同基质中药物的体外透皮特性,以樟脑、薄荷脑及冰片3种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进行气相色谱测定,并计算24 h累积透过量、样品滞留量及皮肤滞留量。结果:以热熔胶为基质的通络祛痛膏有更好的体外透皮特性。结论:热熔胶是制备中药贴膏的理想基质,具有渗透速率快、渗透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祖师麻后交联凝胶贴膏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线性粘弹区、模量、屈服应力、相位角、复合黏度、蠕变柔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高级旋转流变仪对祖师麻后交联凝胶贴膏基质进行振幅扫描、频率扫描、温度扫描和蠕变测试,分别得到样品在室温、-20℃及-50℃下贮存1、3、8、13 d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相位角、复合黏度、蠕变柔量、屈服应力的相关数据。结果祖师麻后交联凝胶贴膏所有样品均表现为弹性特征,状态稳定;经不同条件贮存后状态依旧稳定,分散性更好;贮存8、13d时样品的剥离强度减弱;-50℃下贮存13d时样品保型性降低。结论含后交联凝胶基质的祖师麻贴膏在0℃以下存放3 d时,状态稳定,分散性、初黏力、剥离强度和保型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增加异补骨脂素的皮肤透过量及滞留量,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该文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异补骨脂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IPRN-NLC),以包封率、载药量及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处方。采用Franze扩散池法考察IPRN-NLC的体外透皮。结果表明,最优处方固液脂质比为7∶3,药脂比1∶30,表面活性剂1%,制备的IPRN-NLC平均包封率为(90.25±0.73)%,平均载药量为(1.56±0.27)%,平均粒径为(305±1.57)nm;体外透皮实验显示IPRN-NLC提高了IPRN的皮肤透过量,且皮肤滞留量是IPRN(水)溶液的3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的IPRN-NLC提高了IPRN的皮肤透过量及滞留量,在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经皮渗透试验评价跌打喷雾剂制备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杨酸甲酯和丁香酚的累积透过量,对实验动物皮肤及皮肤的用药部位、接收液、制剂的不同载药量等进行考察,建立离体经皮渗透试验的方法。结果以大鼠腹部皮肤为用药部位、5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液、载药量8%跌打喷雾剂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效果较好。水杨酸甲酯和丁香酚的体外经皮渗透行为均可较好的拟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体外经皮渗透试验可以作为评价跌打喷雾剂制备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的方法,且该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祖师麻总香豆素有效部位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渗剂对其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V-C水平扩散池法,以祖师麻甲素的平均渗透系数、累积渗透量和皮肤蓄积量为指标,考察祖师麻总香豆素的透皮吸收动力学特性,并考察不同促渗剂对其促透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祖师麻甲素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22:78),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20 μL,流速1.0 mL·min-1结果: 祖师麻甲素透皮吸收质量浓度与时间均表现为一级动力学模式。1%,3%,5%冰片的吸收时滞分别为2.3,2.9,3.3 h。氮酮、丙二醇、冰片及氮酮与丙二醇合用等促渗剂均能明显促进祖师麻甲素的透皮吸收,总体促渗效果为氮酮>冰片>氮酮与丙二醇合用>丙二醇>无促渗剂。结论: 选用3%氮酮作为祖师麻总香豆素有效部位的促渗剂。  相似文献   

9.
鬼臼毒素醇质体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醇质体经皮渗透特性。方法通过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比较鬼臼毒素在大鼠皮肤中的稳态透皮速率和皮肤滞留量,分别考察以醇质体、酊剂、脂质体、30%乙醇混悬液以及鬼臼毒素与空白醇质体物理混合物作为载体,鬼臼毒素经皮渗透特性。结果鬼臼毒素醇质体的12 h皮肤滞留量为8.17μg/cm2,高于其他各组;稳态透皮速率小于鬼臼毒素载药量为0.5%的脂质体组及乙醇混悬液组(P<0.05),与其他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醇质体具有较大的皮肤滞留量及较小的透皮速率。  相似文献   

10.
严航  杨晶  唐婷 《中成药》2014,(3):623-625
目的制备葛根黄酮脂质体,研究其在皮肤的透皮吸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葛根黄酮脂质体,高速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研究葛根黄酮脂质体的累积渗透量和皮肤滞留量。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胆固醇(10∶1),葛根黄酮-磷脂(1∶12),磷脂在脂质体中的质量分数为1.5%。体外透皮实验12 h时脂质体的葛根黄酮体外累积渗透量为1.309 mg,皮肤滞留量为0.112 5 mg,葛根黄酮溶液的体外累积渗透量为1.476 mg,皮肤滞留量为0.086 mg。结论脂质体作为葛根黄酮的皮肤给药载体,能增加葛根黄酮的皮肤滞留量,延长作用时间,起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陆兆光  闫明  杨晶  张红  吴云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6,47(15):2635-2640
目的综合评价剂型改进后的金黄凝胶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为金黄凝胶新药开发提供体外渗透动力学方面的实验依据。方法以离体大鼠背部皮肤为体外模型,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试验,首先建立金黄凝胶和金黄油膏接收液及皮肤滞留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其次确定金黄凝胶与金黄油膏共有的药物组分峰,求出各共有峰的面积,应用PCA法求得PCA载荷图;最后以复方中透皮吸收效果较好的芍药苷为代表,对体外渗透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金黄凝胶药物组分的整体体外透皮吸收效果优于金黄油膏,芍药苷的体外透皮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且金黄凝胶中芍药苷的累积透过量、透皮速率及皮肤滞留量均高于金黄油膏。结论改进剂型后的金黄凝胶整体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更好。PCA法是研究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黄秋洁  叶勇  魏涌标  刘华钢  韦冬迷  阮慧 《中草药》2017,48(16):3366-3369
目的筛选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最佳透皮促渗剂及其用量。方法以大鼠腹部皮肤为实验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建立离体经皮吸收实验方法,收集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透皮接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透皮速率。结果以冰片、薄荷脑、氮酮作为促渗剂对柚皮素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作用强度冰片薄荷脑氮酮,当冰片用量为5%时,柚皮素的透皮速率可达0.136 8 mg/(cm2·h)。结论以5%冰片作为促渗剂时可以较好地促进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接受液中不同体积分数聚乙二醇(PEG) 400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通过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PEG400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接受液,接收室不加药,大鼠皮肤按正常操作条件处理12 h,后续用PBS置换出含PEG400的接受液,加药测定药物透皮吸收情况并计算相关透皮参数;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离体大鼠皮肤在经含PEG400的接受液处理12 h后皮肤角质层形态变化。结果:体积分数为10%,15%和40%的PEG400-PBS组未影响相关药物透皮参数,体积分数为20%和30%的PEG400-PBS组的药物稳态透皮速率和累积透过量均明显高于PBS组(P 0. 01,P 0. 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当PEG400体积分数 20%时,正常皮肤表面的褶皱逐渐消失,并伴有脱落的鳞片状物,同时30%PEG400-PBS组和40%PEG400-PBS组皮肤极度皱缩。结论:大鼠皮肤体外透皮试验中,接受液中PEG400用量应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一种马钱子总碱(TASS)的新剂型,以期提高TASS的载药量和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热溶剂-高压均质法制备马钱子总碱脂质液晶纳米粒(TASS-LLCN),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TASS-LLCN的处方,并对优化后制备的TASS-LLCN的基本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采用Franz扩散池法比较TASS-LLCN凝胶和TASS普通凝胶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初步考察TASS-LLCN凝胶的经皮渗透行为。结果 TASS-LLCN的最佳制备处方为甘油单油酸酯(GMO)1 403.19 mg、GMO-泊洛沙姆407(GMO-F127)质量比为7.25∶1、载药量为9.48%,预测包封率为64.01%;制剂质量评价显示制得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6 nm左右,Zeta电位为-33.1 mV,pH值6.83,稳定性良好;透皮实验显示,TASS-LLCN的24 h累积透过量和渗透速率均大于TASS普通凝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TASS-LLCN的皮肤滞留量大于TASS普通凝胶,说明药物在皮下形成储库,有利于药物的持续释放。结论 TASS-LLCN可显著提高TASS的载药量和经皮渗透性能,是一种潜在的具有缓释作用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5.
李菀 《中草药》2020,51(7):1862-1867
目的制备局部给药的金银花提取物超分子水凝胶,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行为研究。方法采用40%乙醇提取金银花,以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为定量指标,选取N-芴甲氧羰基-L-苯丙氨酸为凝胶因子,制备金银花提取物超分子水凝胶,采用体外释放实验研究其释放行为。结果加入金银花提取物,不影响超分子水凝胶的形成及其抗菌性能,还有利于提高超分子水凝胶的稳定性。金银花提取物的释放行为与其负载量和释放介质pH值有关,金银花提取物的负载量为0.5 mg/mL时,其累积释放率最大;提取液的累积释放率随释放介质的pH值升高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缓控释特征。结论超分子水凝胶作为金银花提取物的释放载体,具有明显的缓控释作用,为金银花在医药方面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马闪闪  张志锋  吕露阳  张吉仲 《中草药》2018,49(15):3625-3631
目的制备白花丹醌传递体(PBG-T)凝胶,考察其经皮给药的渗透特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PBG-T,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PBG-T处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PBG-T凝胶的处方;垂直式Franz扩散池考察PBG-T凝胶体外透皮扩散效果。结果 PBG-T的最优处方工艺为白花丹醌(PBG)10.0 mg,磷脂700.0 mg,聚山梨酯-80 91.5 mg,超声时间13 min;PBG-T凝胶的最优处方为卡波姆1%,甘油5%;以最优处方制得的PBG-T的包封率为(79.88±2.26)%,平均粒径为(125.64±4.54)nm,Zeta电位为(-30.97±1.13)m V;PBG-T凝胶12 h的累积渗透率为70.0%。结论 PBG-T凝胶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且可以减缓PBG的体外释放,增加其累积渗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止痛巴布剂的体外透皮促进剂.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磷酸缓冲液pH 7.4为接收介质,经白兔腹部离体皮肤渗透,HPLC测定阿魏酸含量,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和累积渗透率,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N-甲基-2-吡咯烷酮、丙二醇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对阿魏酸体外经皮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透皮促进剂为3%氮酮+3%丙二醇.N-甲基-2-吡咯烷酮几乎不能增加阿魏酸的透过量,单独加入2%氮酮使阿魏酸透过率增加1.7倍,单独加入3%丙二醇使阿魏酸得透过率增加1.4倍,3%氮酮与3%丙二醇联合使用使阿魏酸的透过率约增加2.2倍.结论:3%氮酮+3%丙二醇作为止痛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吴雨佳  王令充  张雯  李俊松  狄留庆 《中草药》2019,50(20):4896-4903
目的利用白及多糖(BSP)的生物黏附性,与海藻酸钠(SA)混合作为复合载体,以具有缓释特性的三七总皂苷(PNS)分散体作为包封药物,制备具有生物黏附性的PNS-BSP-SA复合微球。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并优化处方工艺。通过扫描电镜(SEM)、粒径分布、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溶胀性能测定、体外黏附性能评价、体外释放研究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 PNS-BSP-SA复合微球圆整度较好,表面粗糙不平有褶皱,粒径分布较窄,PNS原料药以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于微球中。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工艺稳定,重现性较好,与直接加入PNS原料药制备的微球相比,PNS分散体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得率均明显增加,分别为10.34%、51.25%、82.21%,而PNS原料药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得率分别为4.04%、12.16%、61.35%。BSP的加入增加了SA微球的溶胀性能,明显增加了其在大鼠胃部的滞留率。PNS-BSP-SA复合微球中人参皂苷Rg1的释放较PNS原料药缓慢。结论 BSP增加了微球的生物黏附性,将PNS制备为分散体,提高了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得率,并使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优选苦参碱凝胶剂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94),检测波长210 nm。利用动态透析法测定苦参碱凝胶剂体外释放率,以1,5,10 h累计释放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卡波姆-940用量、苦参碱用量、氮酮用量及凝胶pH对处方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工艺为卡波姆-940、苦参碱和氮酮用量分别为1.0,2.0,0.5 g,pH调节至6.8;苦参碱凝胶剂在1,5,10 h内的体外累计释放率分别为(10.17±0.35)%,(74.90±0.70)%,(94.53±0.74)%。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苦参碱凝胶剂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