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冠心病心血管重建中取得显著效果,但术后无复流问题日益突出,作为PCI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困扰。西医针对PCI术后无复流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因此临床开始探索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临床提供一定思路,给予患者更多选择。本文对中医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现状及优势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无复流现象(NR)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急诊PCI时其发生率高达30%,已经成为PCI术后诸多问题中研究的焦点.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中医学防治NR多从整体出发,可作用于NR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多层面、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疗效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中医药防治NR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理法方药仍需梳理,综合防治方案有待优化,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注射液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搜索有关采用中成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IgA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逐步筛选纳入文献后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3篇,包括1 709例患者,主要涉及疏血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杏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7种中成药注射液。与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灯盏花素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杏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血肌肝(SCr)水平(P<0.05);川芎嗪注射液、杏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P<0.05);灯盏花素注射液、杏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血尿素氮(BUN)水平(P<0.05);灯盏花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水平(P<0.05)。优选概率排名曲线(the 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分析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提升总有效率方面,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SCr水平方面,以及杏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BUN水平方面的疗效最优可能性最大,黄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方面的疗效最优可能性最大。【结论】 中成药注射液在治疗IgA肾病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该研究结论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参考,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应用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无复流现象(NR)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我们在系统复习文献的基础上,从玄府学说认识NR,认为气血无法濡养心肌是NR的实质,其关键是玄府不利;玄府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津液运行的通道,玄府闭塞是NR的病机根本。并提出以开通玄府为主论治NR,为防治NR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提高PCI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无复流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82 例行PCI 术的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2 组无复流发生率,比较2 组手术前后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的变化,比较2 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为21.95%,对照组为43.9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组cTnI、CK-MB 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cTnI、CK-M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组SOD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MDA 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4.3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可有效降低行PCI 术的AMI 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降低心肌损伤程度,有效调节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AMI行PCI术后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直接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10μg/kg,3min内缓慢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5ml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5min、10min采用通用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血流分级评价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情况,观察术后2h、12h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术后7天内出血情况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10min TIMI 3级血流恢复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心电图ST段均明显下降,12h后治疗组仍有明显改善并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7天内出血率及30天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AMI行PCI术后无复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ACS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NRP)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拟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常规PCI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于PCI术中(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前)给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C组在B组基础上于PCI术前10 min给予参附注射液(1 m L/kg稀释至100m 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并维持静滴至术后24 h。观察各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分级、NRP发生率、心肌灌注情况,检测PCI术前、术中、术后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相关指标水平,记录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C组TIMI血流分级显著高于A组、B组(P均0.05),B组显著高于A组(P均0.05);C组NRP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3组PCI术后矫正TIMI帧数计数(c TFC)、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心肌灌注缺损计分指数(CS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C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B组(P均0.05),B组显著优于A组(P0.05);C组PCI术中、术后的血清hs-CRP、IL-6、ET-1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B组(P均0.05),B组低于A组(P均0.05),血清NO则呈现相反趋势。C组住院期间MACE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能够显著降低ACS患者急诊PCI术后NRP的发生率,并显著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建库以来至2021年4月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CSR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提取筛选出的文献数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等级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不良反应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于研究数目≥10的结局指标以漏斗图和Egger’s回归图表示发表偏倚,按照GRADE标准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3项RCTs,总样本数量为2110例,其中治疗组1063例,对照组10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联合非药物组在提高总有效率[OR=4.16,95%CI (3.02,5.72),P0.000 01]、提高治愈率[OR=2.31,95%CI (1.84,2.89),P0.000 01]、降低VAS评分[SMD=-2.28,95%CI (-3.19,-1.38),P0.000 01]、降低PPI评分[SMD=-0.58,95%CI (-0.88,-0.29),P=0.000 1]方面均优于非药物组治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OR=0.22,95%CI (0.11,0.45),P0.000 1]。两组在降低PR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35,95%CI (-3.13,0.43),P=0.14]。总有效率和治愈率2项结局指标发表偏倚结果提示,总有效率的纳入文献可能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结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联合非药物治疗CSR对比非药物不仅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更加安全。但目前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文献证据等级较低。因此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s,以提高验证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中医活血化瘀在子宫肌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子宫肌瘤患者40例参与此次治疗研究,并将其设为治疗组,予以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纳入同期子宫肌瘤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肌瘤大小、月经量、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肌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月经量减少,治疗组的肌瘤大小、月经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FSH、E2、LH以及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的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医活血化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对患者激素水平调节及月经量改善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15.
男科疾病的治法众多,思路各异,目标一致。本文结合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部分男科病因病机都由于"瘀"、"痰"、"湿"密切相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不通,阴阳失衡而致,故全文治疗中都体现活血化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院内科门诊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中药,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血脂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87,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口干的症状积分得到明显改善[分别为( 1.07±1.01)分、(1.33±1.21)分、(1.47±1.17)分、(1.53±1.14)分、(1.53±1.01)分,(P<0.05)],且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07±1.53)分、(2.27±1.46)分、(3.73±1.46)分、(3.73±1.87)分、(3.13±1.63)分,(P<0.05)].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再狭窄的程度均未见加重或出现新的再狭窄.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4.55±0.44)mmol/L、(1.81±0.56)mmol/L、(1.26±0.38) mmol/L、(2.25±0.49) mmol/L,(P<0.05)]均较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CHOL、TG、LDL-C[分别为(4.86±0.63) mmol/L、(2.29±1.06) mmol/L、(2.60±0.73) mmol/L,(P<0.05)]的水平.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脂水平,对防治介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组方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明确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体外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及作用时效。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评价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克隆形成、微球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将子宫内膜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异位病灶后予药物干预,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观察姜黄散高、中、低剂量组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的变化。[结果]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分别为20 mg/mL及10-6 mol/L,且其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及微球体形成能力。姜黄散高、中剂量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病的生长,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较给药前均明显减小。[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肿瘤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阐述肿瘤血瘀证与纤维蛋白原 (Fng)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瘀证的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 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Fng含量 ,其中肺癌组 (未转移者 ) 5 0例 ,转移组 2 7例和健康人对照组 2 0例 ,并按中医辨证标准予以分型。结果 肺癌组、转移组较对照组Fn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 ,且转移组与肺癌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医辨证分型中具有血瘀证特征者 ,Fng含量增高尤其突出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加剧肿瘤血瘀证 ,而肿瘤血瘀证的实质是血液凝固—纤溶—血小板功能紊乱。活血化瘀贯穿于中医治疗肿瘤的始终 ,在此基础上 ,根据辨证和病程辅以其它治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