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静态调强放射治疗(sIMRT)与断层定野放射治疗(TD)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患者24例,对同一患者分别采用sIMRT计划设计(Monaco5.11.03治疗计划系统)和TD计划设计(TomoTherapy治疗计划系统),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两组计划的肿瘤计划靶区(PGTV)的D2%、D98%、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RT的CI(0.75±0.05)高于TD的CI(0.61±0.13),TD的HI(0.04±0.01)低于sIMRT的HI(0.05±0.00)(P <0.05)。D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计划的乳腺计划靶区(PTV)的D98%、CI、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RT的CI(0.82±0.04)高于TD的CI(0.68±0.05...  相似文献   

2.
张凯恋  张芬  林菲  赵彪  潘香  杨毅 《吉林医学》2016,(4):816-819
目的:比较右乳癌保乳术有无银夹标记患者术后X线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右乳癌保乳术中有无放置银夹标记患者各15例,给X线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疗,6MV-X CTV1 D_T55 Gy/25F,CTV D_T50 Gy/25F,PTV D_T50 Gy/25F,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瘤床靶区容积无银夹组比有银夹组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靶区容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床与全乳靶区容积的比值(VCTV1/VCTV)无银夹组比有银夹组明显增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靶区D_(max)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_(mix)、D_(mean)、V_(95)、V_(105)、V_(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和瘤床靶区的适形度、均匀性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肺V_5、V_(10)、V_(20)、D_(mean)、左肺D_(mean)、全肺V_(20)、心脏V_5、V_(15)、D_(mean),脊髓D_(max)、左乳腺D_(mea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银夹组瘤床靶区容积过大,全乳和瘤床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指数两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银夹组全乳D_(mean)、V105、V110明显偏高,D_(mix)、V_(95)明显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靶区的均匀性。建议保乳术时应规范放置标记物以明确瘤床的边界,使瘤床靶区勾画更准确,避免瘤床漏照或不必要的照射,同时让全乳靶区剂量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无均整器模式下不同部位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推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of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SIB-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保乳术后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2例,其中左侧保乳术后22例、右侧保乳术后20例,分别对每例患者在相同约束条件下设计有均整器(Flattening Filter,FF)与无均整器(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模式下两组保乳术后SIB-VMAT计划,靶区处方剂量50 Gy/25次,局部SIB至60 Gy/25次,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出束时间。结果 FFF模式与FF模式相比,在靶区剂量上,左侧保乳术后PTV-tb的HI、右侧保乳术后PTV-tb的D98%和Dmean以及PTV的D2%和Dmea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
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 计划2 种放射治疗计划。
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 种计划中的
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
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 cGy 减少到
425.12 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 Gy 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 586.67 cGy 减少到1 125.77 cGy、从27.3%到
21.4%;对侧乳腺的Dmean 从73.5 cGy减少到21.2 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 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
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厉娜 《中外医疗》2016,(12):54-55
目的:分析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参数。方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选择常规放疗,观察组45例选择调强放疗。分析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剂量分布均匀指数、计划靶区剂量体积比、肺脏剂量体积比。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剂量分布均匀指数为(1.07±0.01),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剂量分布均匀指数为(1.53±0.73)。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计划靶区剂量体积比、肺脏剂量体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选择调强放疗不但能够使得放射野内的剂量均匀分布,而且还能显著降低计划靶区的剂量体积比,减少肺脏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同步加速调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45例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保留乳房手术切除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采用全乳放疗并同期加量放疗,1.8~2.4 Gy/d,每周5次。全乳腺照射45 Gy/25F,瘤床区总剂量60 Gy/25 F;对照组22例采用全乳放疗后局部瘤床加量,2 Gy/d,每周5次,全乳腺照射50 Gy/25 F,瘤床区局部加量10 Gy/5 F,总剂量60 Gy/30 F。按RTOG标准评估放疗反应,复发转移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中位随访18个月,研究组23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骨转移,复发转移率为8.70%。患者的放疗反应为1~2级,中位住院放疗时间为30 d。对组照22例患者中1例肝转移,其余均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复发转移率为4.55%。放疗反应为1~2级,中位住院放疗时间37 d。两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8)。结论:同步加速调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缩短了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良好,放疗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钟胜河  胡洪波  黎建绪 《广西医学》2020,(11):1377-1380+1393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与静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Eclipse 13.5计划系统分别为每位患者设计动态调强和静态调强治疗(6个不同子野强度水平),处方剂量均为50 Gy,常规分割照射(2 Gy/次),5次/周。比较不同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的受量情况,并比较加速器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执行时间,评估不同技术的执行效率。结果 (1)动态调强适形度、均匀度均优于静态调强(均P<0.05),且随着子野强度水平升高静态调强靶区适形度、靶区剂量均匀性变好。(2)静态调强各组的机器跳数和计划执行时间均低于动态调强组(均P<0.05),而静态调强的机器跳数随着子野强度水平增加而增多、治疗时间随着子野强度水平增加而缩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动态调强组患侧肺受照量、健侧肺、心脏、健侧乳的最大受照剂量均高于各静态调强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过程中,动态调强计划与静态调强计划相比,能更好地满足靶区剂量要求,获得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周围危及器官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放疗技术剂量学分析。方法:选择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结果: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PTV最大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PTV最小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PTV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方法及调强适形放疗方法的患侧肺V30剂量及体积、患侧肺V20剂量及体积、对侧乳腺V3剂量及体积、心脏V5剂量及体积的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方法及调强适形放疗方法的患侧肺V10剂量及体积、患侧肺V5剂量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方法可明显降低患侧肺低剂量受照体积,而调强适形放疗方法可明显增加患侧肺低剂量受照体积。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运用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适形放疗的改善剂量分布均匀性优于常规放疗,可以更有效减少高剂量受照体积。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况,合理选择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跃新  金河天  汤鹏飞  于晓沣 《吉林医学》2011,32(14):2799-280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疗效及调强放射治疗优势。方法:1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接受全乳腺调强放射治疗和辅助化疗。结果:随访3~12个月,生存率为100%,局部复发率为0%。双肺受量明显降低,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严重皮肤放射性损伤,乳腺美观效果满意度为100%。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并辅助化疗为早期乳腺癌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随访时间较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潘林江 《广西医学》2004,26(10):1488-1490
1995年英国牛津大学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 (EBCTCG)汇总资料显示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加放疗可取得与乳房切除手术同样的疗效[1] 。目前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和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法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之一 ,国内从 2 0世纪80年代开始也逐渐开展了这方面研究 ,从近年来发表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乳腺癌手术保持乳房良好外形应注意的问题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2010年5月89例乳腺癌患者实行了保乳手术。术后从手术瘢痕、乳头外形、两侧乳头水平差距等方面按优、良、差为等级评估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结果:术后评估乳房外形优良者79例(88.8%),乳房外形较差者10例(11.2%),其中切口瘢痕致乳房畸形(5例),乳头不自然挺立(3例),与对侧乳头水平高度差距明显(1例),乳头歪斜(1例)。结论:目前对保乳手术中乳房外观的重视不够是乳腺外科突出问题,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手术切口、预防乳头歪斜、掌握好乳腺组织切除的量及缝合技巧,以尽量保持乳房的良好的外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并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和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早期的患者来说,与改良根治术相比,应用保乳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手术近期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手术后乳房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设计4野静态调强(4F-IMRT)、混合调强(Hy-IMRT)和2个部分弧长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并比较3组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参数以及治疗效率的差异.结果 3组计划PTV的最小剂量、平均剂量(Dmean)、适形度指数和V105相差不大,但最大剂量、均匀性指数和V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F-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最优.不同计划患侧肺V5、V10、V15、Dmean以及心脏的V10、V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IMRT患侧肺和心脏的剂量参数优于4F-IMRT和VMAT计划.Hy-IMRT靶区外正常组织的V5、V10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计划(P<0.05).4F-IMRT所需机器跳数(MU)最多,而VMAT的治疗时间最短.结论 4F-IMRT在降低计划靶区高剂量区体积和提高剂量均匀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Hy-IMRT对左肺、右肺、心脏等危及器官保护较好,治疗所需的MU也最少;VMAT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放疗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A组)和“保留乳头、皮肤乳腺癌根治术联合即时假体置入隆乳术”(B组)两种术式对保留乳房外形等方面的效果。方法A组39例,B组12例。术后从乳头外观、双乳头水平差距、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之差距和疤痕对乳房外形影响等四个方面量化,评估所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规效果。四项积分≥21分为优,13~20分为良,〈13分为差。结果 ①A组优良率为82.1%,B组为100.0%。②影响保留乳房外形的常见问题包括闪切口疤痕致乳房变形、乳头歪斜、坏死、不自然挺立,以及与对侧乳头水平高度差距明显。结论 ①B组术式是具有保留乳房条件和有经济基础患者的首选术式。②术前认真设计手术切口,术中注意保留乳腺组织的彻底游离与切除、缝合技巧以及假休休积计算、术后包扎注意避免压迫乳头等,将使保留乳房具有良好外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靶区和锁骨上靶区整体调强计划的剂量学特点以及临床急性放疗反应?方法:14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整体调强计划43例,常规三维适形计划103例?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5周,90%的靶区达到处方剂量;分别对胸壁靶区?锁骨上靶区?正常器官的剂量学特点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和随访患者局部皮肤和放射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胸壁靶区整体调强计划相比适形接野计划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锁骨上靶区整体调强计划95%处方剂量包含的靶区体积均有明显的提高,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有显著的改善?危及器官整体调强计划同侧肺V30?心脏V30均低于适形接野计划,而同侧肺V5?心脏V5高于后者,同侧肺V20?Dmean无统计学差异,临床观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37.7%(55/146),且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结论:在不增加危及器官受量的前提下,应用整体调强技术能明显改善锁骨上靶区的剂量,提高胸壁靶区和锁骨上靶区的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及整形效果。方法从1996年5月到2000年3月为2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乳手术,术后给予化疗及辅助放疗。本文拟将本组病例与同期早期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50例,做以比较,观察保乳手术是否与根治手术存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施行保乳手术组与对照组在顸后上没有明显差异,乳房整形效果良好。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近期疗效相似,且满足了患者保留乳房的愿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6-2009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69例,其中36例行大分割放疗(大分割组),两野切线全乳照射DT42.56 Gy,共16次,后续瘤床X线或电子线推量DT7.98 Gy,共3次,总疗程25-27 d;33例行常规分割放疗(常规组),两野切线全乳照射DT50 Gy,共25次,后续瘤床X线或电子线推量DT10 Gy,共5次,总疗程40-42 d。应用SPSS 16.0软件行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χ2检验比较两组资料一般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随访率为100%。两组5年生存率均为100%。大分割组和常规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3.0%(χ^2=0.28,P=0.600)。大分割组和常规组1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与51.5%(χ^2=0.11,P=0.737),1级皮肤及皮下组织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与9.1%(χ^2=0.06,P=0.806),1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3%与12.1%(χ^2=0.02,P=0.903)。大分割组和常规组1、3、5年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5.7%与84.8%(χ^2=0.01,P=0.920);88.2%与87.1%(χ^2=0.02,P=0.889);87.1%与88.0%(χ^2=0.01,P=0.919)。结论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与常规分割相似,美容效果相当且未加重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引进新的混合野调强计划h-IMRT(4∶1),并与3D-CRT、h-IMRT(1∶4)、6f-IMRT放疗技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保乳术后放疗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各1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上述4种放疗技术进行计划设计并比较其靶区、危机器官参数及机器跳数和执行时间。结果h-IMRT(1∶4)和6f-IMRT与hIMRT(4∶1)和3D-CRT比较,提高了靶区适型度(P<0.5),h-IMRT(1∶4)和6f-IMRT增加了PTV高剂量区体积(V107%),6f-IMRT增加了病灶位于肺部左侧时心脏V5,病灶位于肺部右侧时心脏V5和心脏平均剂量,还增加了肺部V5及病灶位于右侧时的肺部平均剂量及对侧乳腺V5及乳腺平均剂量。混合野调强h-IMRT(1∶4)和h-IMRT(4∶1)显著降低执行时间,6f-IMRT显著增加治疗跳数。结论在混合野调强中提高调强比例并不能提高计划质量,与本研究的其他3种放疗方式比较,在本放疗中心现有设备条件下,h-IMRT(1∶4)仍是左右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放疗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以后收治的83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3年及5年存活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美观方面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年及5年存活率、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美观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恢复较快,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在保障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的同时,满足其对于外观方面的需求,值得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