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管路细菌定植结果,进一步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164例,采集患儿下呼吸道及呼吸机管路不同部位(包括螺纹管进出口端、进出气端冷凝水、Y型接口处、湿化罐口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VAP发生率、下呼吸道及...  相似文献   

2.
高康阳  熊朝阳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22-2125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关联性及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资料,统计和分析其下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机管路样本的细菌培养结果,以及呼吸机管路细菌感染与机械通气时间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联性。结果:6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各种管道标本723份和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156份,分别检出608株和182株;下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机管路标本中检出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随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延长,呼吸机进气口及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接口处细菌生长率呈增长趋势,且前3 d细菌增长速度较快,第3天后增长速度呈平缓趋势;污染患者VAP发生率(28.57%)、病死率(25.00%)均高于未污染患者(5.88%和2.94%);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长于未污染患者(P<0.05);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病死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病死率间呈正相关,可通过监测呼吸机管道的细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预防VAP的发生提供循证支持,以确保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VAP的发生与胃肠道的致病菌经胃-肺途径反流,口咽部、鼻咽部致病菌移植及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关[2-4].本研究通过对MV患者上述多个环节施加干预措施后,观察患者VAP的发生情况,探讨综合性干预措施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湿化液更换频率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关系。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来院治疗的88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儿。以湿化液更换频率为标准,划分为A组和B组,均44例。A组在更换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罐时更换湿化液,B组每日定时更换湿化液。对比VAP发生率与细菌阳性率等情况。结果 A组治疗3 d、5 d与7 d的VAP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10 d的VAP发生率低于B组(P<0.05)。对两组行湿化液细菌培养处理,A组治疗5 d与7 d的菌株数少于B组;且该时间段的细菌阳性率均低于B组(P<0.05)。对两组患儿行咽峡部、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道部位细菌培养处理,A组的阳性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患儿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其湿化液的最佳更换频率是与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罐同时更换,可减少VAP情况,避免细菌定植,利于患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8.3±4.7)d,对照组为(11.8±6.1)d,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的呼吸道疾病、机械通气时间及留置鼻胃管相关(P<0.05)。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长时间机械通气、留置鼻胃管等,均为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使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7.
8.
熊申生  陆鹏 《江西医药》2011,46(4):339-340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使用奥美拉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ICU 80例需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奥美拉唑的使用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40mg/d,静滴,1次/d)3d、5d、7d、15d。每8h抽取胃管内胃液,用pH精密试纸测定患者胃液pH值,实验开始后头3d每日留1次痰细菌培养和胃液细菌培养。结果使用奥美拉唑3d、5d、7d、15d各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5%、15%、10%、5%。各组VAP发生率分别为30%、35%、40%、45%。与其它组比较,使用奥美拉唑15d.组胃液pH值更高(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更低(P〈0.05),但VAP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ICU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随着胃液pH值增加,VAP发生率增加,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降低。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适当时间的奥美拉唑能够保持胃液pH维持在适当程度,可以使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9.
樊丽文  王雪静  赵彤 《河北医药》2023,(14):2226-2229
目的 探究改良口腔护理在改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RICU收治的20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03例)和试验组(n=102例),对照组患行常规口腔护理模式,试验组行改良口腔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在口腔疾病发生情况、Beck评分、口腔护理满意率、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RICU留置时间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口腔疾病发病率及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机械通气时间、RICU留置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但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采用改良口腔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状况,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缩短通气时间、RICU与总住院时长,有较大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肠内养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收集入住ICU 48 h以上、机械通气时间>24 h、入科排除肺部感染患者168例,按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组、48 h内未给予肠内营养分为非EEN组,分别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VAP的病例数.结果 EEN组和非EEN组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VAP病例数分别为(22.8±3.2)分/(23.6±2.9)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9.8±3.9)d/(10.5±3.4)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56例/30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00例气管切开急性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常规气管切开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可冲洗、吸痰的气管切开套管,在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间歇行声门下滞留物的冲洗、吸引,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VAP发生率为38.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可以显著降低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健康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ICU 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6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改良口腔护理,均干预7天比较两组改良版Beck口腔评估表(BOAS)评分、口腔痰液与气管套管分泌物微生物检出状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BO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口腔痰液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检出率(11.5%,6/52;9.6%,5/52;19.2%,10/52)低于对照组(50.0%,27/54;24.1%,13/54;48.1%,26/54),气管套管分泌物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25.0%,13/52)低于对照组(70.4%,38/5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8%(2/52)、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9.6%(5/52),均低于对照组的18.5%(10/54)和33.3%(18/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改善ICU械通气患者的口腔状况,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6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方式一致,A组床头抬高35°,B组床头抬高45°,比较两组患者VAP和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A组VAP发生率21.25%(17/80)明显小于B组43.75%(35/80)(P <0.05);A组压疮发生率13.75%(11/80)明显低于B组压疮发生率40.00%(32/80)(P <0.05)。结论相同护理模式前提条件下,床头抬高30°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田莉 《中国医药科学》2021,(15):139-141,146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84例ICU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血气指标、康复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氧分压(P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VAP有16例,发生率为25%,实施常规的对照组患者VAP有29例,发生率为45.31%,干预组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SaO_2、PaO-2、PaCO_2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缩短了通气的时间,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2019年1月~2020年6月108例ICU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集束化护理)与对照组(54例,常规护理).对比气血指标、炎性指标以及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子前馈控制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VAP危险因子前馈控制干预,对比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并检测机械通气指标(PaO2、PCO2、OI)、血...  相似文献   

18.
沈杨  施小燕  吴爱祥 《海峡药学》2011,23(6):247-250
目的 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血浆TNF-α、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乳剂肠外应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第二、四、六、八天的TNF-α、IL-6、IL-10的变化.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研究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期间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ICU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共计12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试验组则是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血气、心理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且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在ICU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具备理想的应用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大叶性肺炎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采集、离心、冻存,观察两组TNF-α、IL-6、IL-10浓度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IL-10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降低, IL-10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与治疗前进行对比,治疗前血清中的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治疗前血清中IL-10的浓度低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浓度水平变化是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