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经过3个月的治疗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治疗组在SAS、SDS数据对比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肾脏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4例肾脏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主要分组原则(47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85%(P<0.05).结论 对肾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对其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心理护理)和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分及应激反应,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入本院实施诊治的44例偏头痛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后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22)。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无显著差距,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下降,与参照组分数比较差距明显。参照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健康及社会职能评分比较方面,均低于实验组患者。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社区医学杂志》2017,(2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肝癌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采取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社会支持方面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认知、社会支持是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调整负面情绪,改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将心理护理模式运用于慢性高血压对老年患者负性情绪、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甲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乙组为接受心理护理的46例患者;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测定两组血压水平,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乙组SAS、SDS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遵医评分均高于甲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乙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甲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乙组护理满意率为93.48%,高于甲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加强降压效果,有利于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70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青光眼手术的治疗中,通过心理护理措施的干预能有效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概括肿瘤放化疗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并探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收治的280例接受放化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研究;将2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均实施放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中晚期癌症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因素主要以疾病复发、疾病及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三项为主,且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三项因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3.31±4.72)分、(56.36±5.5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61.89±5.39)分、(63.35±6.19)分,且各数据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肿瘤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的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研究着重于了解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2014年至2016年我院进行治疗的50名患者,5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对照组25名与心理干预观察组25名,常规干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实行基础的护理干预.对心理干预观察组的25名患者,在实行基础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负面影响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常规干预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患者的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均较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讲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观察接受综合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效果,采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护理8周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PSP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因素,包括感知和情绪方面的变化。针对住院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愤怒等,提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临床医生在治疗大学生疾病的同时,要关注心理情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因素,包括感知和情绪方面的变化。针对住院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愤怒等,提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临床医生在治疗大学生疾病的同时,要关注心理情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方法随机抽取湖北教育学院2600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学生90项总分均值为141.31±37.27,总均分为1.574±0.42,呈正态分布,方差齐。阳性项目数33项,占36.67%,阳性项目均分为2.47±0.45。学生总体水平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因子无差异外,其余8个因子分均值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被调查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4.
刘蓓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6):393-395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为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病例组:经SCL-90测试分析筛检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370人.健康对照组:按专业、性别、年龄等1∶1匹配 SCL-90测试各项指标正常的学生370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及自行设计的心理卫生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烦恼时的倾述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对学习要求的程度、社会生活事件、课余活动方式、人格特征7项因素进入模型,与大学生心理问题有关(P<0.05);心理问题组内向不稳、外向不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外向稳定对照组高于心理问题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影响;性格内向、焦虑程度高、不易与人相处者心理问题发生将增高;生活事件对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学生压力适应中应对、自我和谐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查551名大学生在压力适应中的不同反应。结果①在校大学生在应对不同程度压力时,选择的应对方式有其特点,当压力程度大时,倾向于解决问题和求助;压力程度不高,则偏向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②大学生压力程度越高心理症状相关性最显著的为抑郁、强迫、焦虑、人际敏感症状(r=0.377,0.347,0.324,0.325;P〈0.01)。③大四学生的自我刻板性因子高于其他年级(P〈0.05),男生高于女生(P〈0.01);城镇生源自我的灵活性高于农村生源。④回归分析显示,个体的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症状。结论大学生压力适应中的应对、自我和谐感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如人际交往、学习、贫困、情感、择业等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对策,即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训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并建立心理档案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如人际交往、学习、贫困、情感、择业等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对策,即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训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并建立心理档案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干预小儿白血病病人不良心理状况的可靠方法,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4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情况。结果 1心理护理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2心理护理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改善白血病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临床针对小儿白血病患儿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为研究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暨南大学的596名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查,利用电脑分析系统计算出每个量表的原始分和T分,将被测中Q量表原始分>10的去除,并将每个被测者的结果输入Foxbase数据库,用SPSS/PC+4.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他们之中的48.0%至少有一个或以上PHI临床量表>T60分;12.09%有一个或以上PHI临床量表>T70分;15.37%至少有三个或以上PHI临床量表>T60分;2.07%有三个或以上PHI临床量表>T70分。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兴奋状态(HMA)、抑郁(DEP)、躯体化(SOM)、焦虑(ANX)和脱离实际(UNR)。男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有所不同,男生的兴奋状态和病态人格明显多于女生(P<0.05),女生的躯体化和抑郁明显多于男生(P<0.01);具有多方面心理问题者以文史类学生最多,医学生次之,经济类学生最少(P<0.01);国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港、澳、台及海外侨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好;有多项心理问题者也以境外学生的比例最高,内地学生次之,广东学生最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抑郁症自动语音识别筛查系统对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13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本院学生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10.3%,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在性别(χ2=0.530,P=0.467)、年级(χ2=3.507,P=0.477)及专业(χ2=2.302,P=0.12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校学生抑郁现状不容忽视,尤其对于将要走上治病救人工作岗位上的医学生,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