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应用腰穿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感染病人7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3例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行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35例,行腰穿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天后脑脊液中蛋白定量、白细胞、葡萄糖含量和颅内压水平分别为(1.76±0.43)g/L、(0.32±0.15)×109/L、(2.31±0.89)mmol/L、(231.42±30.72)mm H2O,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2.12±0.45)g/L、(0.67±0.20)×109/L、(1.87±0.56)mmol/L、(260.37±33.57)mm 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NSE和PCT水平分别为(49.77±12.68)ng/ml、(88.83±12.57)ng/ml、(175.64±20.57)pg/ml,显著低于治疗3天,且低于对照组的(60.57±11.98)ng/ml、(102.15±18.02)ng/ml、(206.83±22.5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7.37%和92.11%,对照组分别为31.43%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治疗时间为(4.12±1.23)天,对照组为(7.26±1.6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感染病人,给予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优于腰穿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在颅内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47例(94%)痊愈出院,1例(2%)转院治疗,2例(4%)死亡,治愈率为94.0%,较对照组78.0%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用于颅内感染治疗可有效控制和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治愈率高,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疼痛较小,是临床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50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26例行腹腔镜膀胱破裂修补术,24例行开放膀胱破裂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的使用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12±8.53)min 和(64.48±13.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4.24±5.38)ml 和(89.35±12.17)ml,P <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3.24±2.39)h 和(38.42±6.9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4.64±1.42)d 和(7.04±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痛药的使用率分别为38.46%(10/26)和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26)和8.3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放术式比较,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肠梗阻的58例患者,根据时间和治疗方法分成A组(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31例,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适当胃肠内、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的常规治疗)和B组(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27例,同A组常规治疗措施外,配合采用生长抑素及口服万古霉素)。结果本组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13%(58/441)。B组患者恢复肠鸣音及排气、排便的时间分别为(7.1±2.0)d和(8.4±2.4)d,A组则分别为(9.1±3.0)d和(10.8±3.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肠减压引流量[(298±58)ml/d]明显比A组[(485±106)ml/d]减少;B组发生菌群失调的比例(55%)比A组(77%)明显降低;两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52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6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3.1%,19/26)明显高于对照组(38.5%,10/26),而病死率(15.4%,4/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3%,1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8.7±5.3)g/L、(125.3±20.2)g/L、(4.43±1.1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4.2)g/L、(107.3±16.6)g/L、(3.97±1.05)mmol/L,而血糖水平(10.9±5.2)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7±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5.4%(4/26)、3.8%(1/26)、7.7%(2,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2%(18/26)、57.7%(15/26)、30.8%(8/26)、38.5%(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前侧小切口自体髂骨植骨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空心钉内固定术。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一2011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9例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单纯空心钉内固定术(对照组),23例行髋前侧小切口自体髂骨植骨及空心钉内固定术(植骨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和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骨组手术时间长[(53.5±12.7)minVS.(40.4±9.7)min,t=4.084,P=0.000],术中出血量多[(66.1±22.7)mlvs.(46.4±13.8)ml,t=-3.719,P=0.000],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7.1±2.9)dV8.(6.2±3.6)d,t=-0.955,P=0.344],但术后骨折愈合率高[100.0%(23/23)VS.76.9%(20/26),P=0.016],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低[8.7%(2/23)VS.34.6%(9/26),X2=4.710,P=0.030]。49例随访12~48个月,平均25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植骨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7±4.3)分vs.(79.1±6.2)分,t=-4.274,P=0.000]。结论髋前侧小切口自体髂骨植骨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低,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中晚期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HRZE(S)/9HR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第2周末和第8周末,治疗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水平、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1/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27/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1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119例SAP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的平均APACHEII评分分别为13.5±4.7和13.1±3.9,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病程分别为(51.4±40.3)d、(34.2±23.4)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8%(20/41)、37.2%(29/78),病死率分别为26.8%(11/41)、11.5%(9/78)。两组比较,平均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伴胆道梗阻的SAP,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SAP伴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行EST、ENBD或开腹手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对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00g-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术后痛组[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组]、SMIR组十鞘内吗啡组(M组)、SMIR组+鞘内GBP组(G组)和SMIR组+鞘内吗啡联合GBP组(M±G组)。S组和SMIR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1d-3d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20μl,1次/d;M组、G组和M组+G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1d-3d分别鞘内注射吗啡2.5μg、GBP50μg和吗啡2.5μg联合GBP50μg,1次/d;采用Flatters法建立大鼠SMIR持续性术后痛模型;于术前1d及术后3、7、12d和22d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TLR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术前及S组比较,SMIR组、M组、G组大鼠术后3、7、12d和22dMWT明显降低[术后12dMWT分别为(54.9±7.7)、(26.1±4.3)、(30.9±4.1)、(31.6±3.8)g](P〈0.05),术后3、7、12d脊髓TLR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术后7dTLR4分别为(22.4±1.1)、(73.9±5.6)、(71.3±3.2)、(70.4±4.5)](P〈0.05),而SMIR组、M组、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MIR组、M组和G组比较,M+G组大鼠术后3、7、12dMWT明显升高[分别为(49±6)、(47±7)、(43.8±2.9)g](P〈0.05),术后3、7、12d脊髓TLR4蛋白表达则明显较低[分别为(42.6±2.2)、(56.8±3.0)、(38.6±4.8)](P〈0.05)。结论在SMIR持续性术后痛大鼠中,鞘内吗啡联合GBP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对照组75例)和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组75例)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创口愈合时间(23.7±4.6)d,术后Ⅱ、Ⅲ度疼痛68例,术后出血11例,术后水肿23例,肛门狭窄16例。复发1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创口愈合时间(16.9±3.2)d,术后Ⅱ、Ⅲ度疼痛64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水肿4例,复发4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74例T3~T4期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术前放化疗者加手术治疗者81例(放化疗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者93例(对照组)。结果术前放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100%(81/81)和94.6%(8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保肛率分别为86.4%(70/81)和73.1%(6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0±15)min和(125±2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5)ml和(95±1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9%(8/81)和9.7%(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够显著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且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改良Kugel疝修补术(Modify-Ku-gel)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284例(312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EP134例(152例次),改良Kugel疝修补术150例(160例次)。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果平均手术时间TEP组(48.75±12.14)min,改良Kugel组(51.46±24.76)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TEP 组为(5.23±1.85)d,改良 Kugel 组为(5.84±1.52)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术后并发症TEP组5例(3.3%),改良Kugel组8例(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TEP组复发1例(0.7%),改良Kugel组复发2例(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 TEP与改良Kugel术均为腹膜前疝修补手术,能完全修补腹股沟区耻骨肌孔的缺损,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2例纳入率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良好率为55.36%,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死亡率为8.93%,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脑切口疝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90±2.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24±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5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MI大于或等于25kg/m^2者83例(肥胖组),小于25kg/m^2者448例(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4%(2/83)和1.8%(8/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除手术时间肥胖组高于非肥胖组外[(224.7±57.3)min比(210.0±57.9)min,P〈O.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第1天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数、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4.8±8.4)枚/例,明显少于非肥胖组的(29.9±10.2)枚/例(P〈O.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8%(14/83)和10.2%(46/448),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2%(1/83)和0.4%(2/448)。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和7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肥胖虽然会延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但并不会影响手术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远端胃癌根治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三联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84例远端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术后或人组后3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行Hp根除治疗,Hp根除治疗后患者再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了解Hp清除率。结果对照组入组3周后Hp感染率为97.5%(39/40),与入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实验组术后Hp感染率为65.5%(55/84),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0),其中BillrothⅠ式组Hp感染率为70.7%(29/41),BillrothⅡ/式组Hp感染率为60.5%(26/43),BillrothⅠ与BillrothⅡ式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实验组术后根除治疗Hp总清除率为87.3%(48/55),其中BillrothⅠ式组Hp清除率86.2%(25/29),BillrothⅡ式组清除率88.5%(23/2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对照组根除治疗Hp清除率为89.7%(35/39),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结论远端胃癌术后Hp感染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用PPI三联疗法行Hp根除治疗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对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2003-2012年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予以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按简单单双号法将患儿分为部分切除组(77例)和单纯切开组(76例),分别于术中进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或仅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排粪控制功能的差异。结果部分切除组患儿较单纯切开组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1.3%(1/77)比11.8%(9/76),P〈0.05]、小肠结肠炎[2.6%(2/77)比13.2%(10/76),P〈0.05]、吻合口狭窄[3.9%(3/77)比22.4%(17/76),P〈0.01]及腹胀[10.4%(8/77)比25.0%(19/76),P〈0.05]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术后1年排粪控制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lly评分:5.1±0.5比5.2±0.6,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相比,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能明显降低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腹胀、吻合口狭窄和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术后远期排粪控制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在乳腺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分级I一Ⅲ级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患者按均衡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3例)术后仅行芬太尼静脉镇痛,研究组(63例)术后采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静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及48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病率。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大、第7天观察患者T细胞亚群和IL-2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各时间点,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镇静效果评分明显高于时照组(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术后第1天,研究组与对照组CD4+、CD8+T细胞、CD4+/CD8+、IL-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CD4+、CD4+/CD8+、IL-2分别为(45.68±5.82)%、(1.45±0.25)、(1.51±0.37)μg/L,研究组CD4+、CD4+/CD8+、IL-2分别为(52.35±6.34)%、(1.82±0.31)、(1.75±0.48)μg/L,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D4+、CD4+/CD8+、IL-2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和研究组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26.25±3.37)%、(21.23±2.78)%,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可以提高静脉镇痛的效果,减少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ydiscectomy,MED)中类固醇激素神经根鞘内注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1t年3月收治的36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2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治疗180例,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并在神经根鞘内注入5mg地塞米松;MED组180例,手术方法相同,但不注射地塞米松。记录2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结果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术前VAS评分为6.8±0.8,术后VAS评分为2.1±0.4;MED组术前VAS评分为6.7±0.6,术后VAS评分为3.6±0.7,术后2组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改善更明显(P〈0.01)。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直腿抬高术前为28.4°±13.0°,术后为67.0°±12.0°;MED组术前为27.6°±11.0°,术后为51.0°±17.0°,2组术后直腿抬高都有明显改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改善更明显(P〈0.01)。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12d,MED组为21d,MED神经根鞘内沣射组比MED组恢复时间最苫缩短。结果后路脊柱显微内镜能对神经根进行高倍放大,从而进行精确鞘内注射,鞘内注射类闺醇激素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能显著改善术后疼痛、恢复肢体活动范围及更早的恢复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D2根治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2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206例患者完成胃癌D2根治术,4例(1.9%)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208±38)mltL(300±52)ml,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2.9±0.7)d比(3.9±1.8)d,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2.8±6.2)d比(15.6±6.8)d,P〈0.05],但手术时间长[(258±42)min比(193±30)min,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0.5±1.9)枚/例和(25.8±1.5)枚/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17/201)比8.5%(15/1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6/210)比2.8%(5/180),3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37.8%,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综合应用切扎注射术,即外切内扎前位U形皮瓣缝合内扎内切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女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以此术式治疗女性环状混合痔70例(治疗组),与外切内扎术治疗7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均近期治愈,均未发生肛门狭窄。治疗组无术后脱线期大出血,术后肛缘水肿1例(1.4%),随访2~3年无再发;对照组术后脱线期大出血6例(8.6%),术后肛缘水肿23例(32.9%),再发9例(12.9%)。结果表明,此术式治疗女性环状混合痔,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