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例误诊为甲状腺肿物的颈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颈前肿物6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右甲状腺肿物.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右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完整摘除肿物.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异位胸腺瘤.行胸部CT检查:纵隔内未见占位.随访5年,颈部及胸部无肿物复发,且未出现胸腺瘤症状.结论 临床上遇及颈前区肿物患者时,要想到异位胸腺(胸腺瘤和胸腺囊肿)的可能,术中应行冷冻病理检查确定肿物性质进而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化学感受器瘤的复习,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l例化学感受器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并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同时综合复习少见化学感受器瘤。结果: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颈内静脉被肿物顶向前方,迂曲扩张,肿物深部包绕颈总动脉。探查肿物下方与颈总动脉,上方与颈内动脉无丝毫间隙,无法分离及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颈部)化学感受器瘤。结论:化学感受器瘤较少见.诊断需经过数字减影成像检查,对术中不能切除的肿物并与血管粘连较重者,需考虑到化学感受器瘤,治疗应早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6 4岁。因右颈部渐增性肿物 10余年 ,近日出现右上肢麻木入院。查体 :右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 1/3处可触及一 5 cm× 6 cm肿物 ,质硬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可活动 ,无触痛。诊断为颈淋巴结炎。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如鸡卵状 ,包膜光滑 ,肿物上下共有 4条神经样组织穿入 ,分离困难 ,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神经鞘瘤。术后右上肢活动受限 ,1周后再次手术探查 ,见右颈 5神经离断 ,上下断端相距 6 cm,术中确认臂丛神经损伤。取右腓浅神经行神经移植术。术后 1年随访无好转 ,患肢肌肉萎缩。【例 2】 男…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8 岁.因右髂骨病变术后乳糜瘘4 个月于2007 年11 月15 日入院.3 年前因右腹股沟囊性肿物于外院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淋巴管瘤.2 年前肿物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肌肉淋巴管瘤,两次手术均有大量混浊液体溢出.2005 年2 月X 线片:骨盆诸骨未见异常,右股骨上段髓腔有一直径2 cm 囊性病变(图1).右髋疼痛加重,2006 年11 月骨盆X线片示右髂骨溶骨性改变,波及右股骨上段,未见骨瘤、死骨和骨膜反应(图2).曾于多家医院就诊疑为骨恶性肿瘤.外院骨科经髂后上棘切口活检,切开皮肤及髂骨见有大量牛奶样液体溢出,病理诊断为良性间叶瘤.外院提出行骨盆切除术患者未同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3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均确诊为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出现患侧疼痛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随访6~40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术中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18岁。发现右颈肿物 1a,无特殊不适。查体触及下颌角前下方 3cm× 4cm质韧实肿物 ,CT考虑神经鞘瘤。在当地医院外科行颈丛麻醉下手术 ,切除瘤体时大出血 ,改全麻后继续手术。因瘤体深部遇动脉破裂大出血而广泛钳夹、结扎止血 ,切取部分瘤体组织后术毕。术后患者出现左上、下肢偏瘫 ,经 2个月对症治疗后 ,肌力基本恢复 ,左手无法进行精细操作。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转入我院行 DSA检查发现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闭锁。再次全麻下行手术切除瘤体。术后无并发症。例 2 女 ,36岁。发现左颈肿物 2 a余 ,直径约 5 .0 cm,在…  相似文献   

7.
例1 重症肌无力胸腺增生,男性,34岁。右眼睑下垂3年加重伴吞咽困难2月,术前行肌电图、新斯的明试验、胸片及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胸腺肌无力胸腺增生。病术后复查CT胸腺切除彻底,病理为胸腺增生。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26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手环指尺侧肿物,逐渐增大,于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未进行病理检查。本次发现原手术部位肿物就诊。查体:右环指尺侧肿物,位于中节指骨远端,局部可见手术瘢痕,无明显红肿,肿物质中,边界清楚,无压痛。超声提示: 右环指中节尺侧皮下实性低回声肿物,血流丰富——血管瘤可能性大(图1)。术中见肿瘤蓝紫色,包膜菲薄,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梭形细胞及卵圆形细胞增生,局灶形成血管瘤结构,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肌性周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50d,因发现“右颈部肿物半月”于1998年8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为右颈部淋巴管瘤。查体:右颈部近下颌角区可触及一约20cm×15cm的质软肿物,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尚可,于同年8月13日在氯胺酮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右颈部偏上方横切口,术中见肿物呈囊性,部分实变,有完整包膜向内延伸直至颈总动脉分叉附近,完整切除肿物,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颈部异位胸腺组织。讨论 胚胎时期第Ⅲ对咽囊腹侧细胞增生,形成一对细胞索,左右细胞索向中线靠近并向胸腔迁移,最后于起源处分离,相互融合而形成胸腺。正常胸腺主要位于前纵隔内,覆盖在心包和…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6岁。右前臂肿物疼痛 9个月。检查右前臂中段肱桡肌内可扪及玉米粒大小圆形肿物 ,质硬、压痛 ,与皮肤无粘连但活动度差。 X线片显示右尺桡骨未见异常。拟诊右前臂肌纤维瘤 ,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有完整包膜 ,切面呈编织状 ,色淡红。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瘤。术后随访 8a无复发。例 2 男 ,5 0岁。左小腿肿物疼痛有时麻木 1a。检查左小腿近端外侧腓骨小头下可扪及黄豆大小的肿块 ,压痛明显 ,质硬 ,活动度差 ,叩击可向小腿及足跟方向放射。 X线片未见胫腓骨异常 ,拟诊腓总神经纤维瘤 ,行手术摘除。术中摘除黄豆…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岁.偶然发现左颈部膨隆就诊.体检:左颈部隆起皮肤不红肿,颈上部-颌下三角处可触及大小约5.0 cm×6.0 cm肿块,质软,边界不清,无压痛、不移动.超声所见:左侧颈部紧邻颌下腺可见一肿物,大小3.9 cm×2.0 cm,有包膜,呈三角形,边界清晰,轮廓规整.内部回声为中等稍低回声,分布均匀.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颈部实性肿物考虑为异位胸腺可能(图1).术中见左侧胸锁乳突肌前下部可见灰白色肿物,该肿物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可完全剥离.术后病理诊断:左侧颈部胸腺异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的诊断、治疗经验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0例颈动脉体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物,5例伴咽部不适,2例声音低沉。均曾在外院就诊,其中5例误诊,误诊为淋巴结增大原因待查3例,颈淋巴结结核2例;6例明确诊断CBT,曾行肿物活检或尝试行肿瘤切除均失败;余9例高度怀疑CBT。20例均在我院经颈部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诊断为CBT,其中双侧4例,单侧16例,共24个瘤体。20例均行手术治疗,除1个瘤体延伸至颅内未完整切除外,余23个瘤体均一期手术完整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术后出现脑神经损伤表现13例。术后共14例获得随访,11例脑神经损伤中,7例经保守治疗完全或部分恢复,4例无明显恢复。结论 CBT临床易误诊,提示临床接诊无痛性颈部肿物应考虑CBT可能,及时行颈部CTA或MRA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确诊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性,59岁。自述半年前出现前额顶部头皮肿块,质硬、活动性差,无疼痛;4个月前肿块破溃、出血,伤口始终不愈,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局检。术后病理诊断:神经性纤维瘤。随后来我院行手术治疗,我院病理诊断:恶性肿瘤,结合外院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肉瘤样癌,请全身检查排除转移。1周前于原发位置出现新的肿物。查体:于手术瘢痕旁见一黄豆大小的质硬肿物,与周围界限清楚。PET-CT示额顶头皮肿物切除术后,显像略见放射性浓缩,其余部位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正胸腺瘤通常见于前纵隔,发生在后纵隔异位胸腺瘤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后纵隔异位胸腺瘤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异位胸腺瘤的诊断能力,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异位胸腺瘤的认识。病例资料患者,女,26岁,因胸闷气喘呼吸困难10余d收治我院。患者于10余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1年前于外院查胸部CT提示:右后纵隔肿物。此次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就诊于我院。既往史:半年前外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15.
【病例】 男, 27岁。1年前发现左颌下一花生米大小无痛肿物,质软,渐进性长至鸡蛋大小,无不适感。既往曾因淋巴结炎摘除左侧颈部淋巴结,未送病理检查。查体:面部颌下区膨隆,有一 4 0cm× 3 5cm× 2 5cm肿物, 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波动感,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触痛。予手术切除。术中见瘤体包膜菲薄,光滑完整,肿物切面呈黄褐色,质软,细腻。完整摘除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示淋巴结结构消失,淋巴细胞增生,其间夹杂不典型R S细胞,多量单核R S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少见。诊断: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术后予放疗、化疗,随访 9…  相似文献   

16.
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病例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下腹疼痛2天就诊.腹部B超检查见阑尾区有一10 cm×9 cm×8 cm大小囊性肿块,诊断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急诊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红色血性液体400 mL,右下腹距回盲瓣30 cm处回肠系膜侧有一10 cm×9 cm×8 cm大小的囊性肿物,质软,与大网膜粘连,切除肿物及部分小肠,行回肠端端吻合.术后病理诊断: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结论: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消化道钡剂造影、B超及CT等检查,以及术中、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综合判断,手术是其唯一可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17.
【】 总结了对17例患有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利用自制牵开器(经颈部)切除胸腺瘤的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认为周到细致的术前准备、手术中的默契配合以及护士对手术器械性能的熟练掌握是经颈部切口行胸腺瘤切除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微小癌八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误诊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甲状腺微小癌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首发症状为颈前肿物7例,颈部淋巴结增大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瘤伴淋巴结增大3例,甲状腺囊肿伴淋巴结增大及单纯甲状腺囊肿各2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瘤1例.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癌7例、滤泡状癌1例.本组术前误诊率高达72.7%(8/11),术中病理检查误诊率12.5%(1/8).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无死亡、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误诊率较高,术前细致查体并结合B超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结节可提高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准确率.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是主要术式,对于可触及的淋巴结是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指征.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26岁。发现颈部肿物3个月入院。查体: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一花生米大肿物,界尚清,质中,活动度差。B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囊实性包块,大小为2 cm×2·5 cm×1·5 cm,内部回声不均,边界欠清。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行肿物切除,术中见甲状腺右叶下极深部一肿物,与周围粘连,大小约为3 cm×2 cm×2 cm,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椭圆形肿物一个,暗红色,部分有包膜,大小2 cm×2 cm×1·5 cm,切面暗红,部分区呈灰白色,质软。镜检:以血管为中心的瘤细胞增生,增生的血管内皮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图1);瘤细胞圆形或多角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例临床罕见的双侧多发颈动脉体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2岁男性,自行扪及左侧颈部肿物5年,因肿物增大入院治疗。查颈部CT动脉造影示双侧颈动脉体瘤,考虑左侧瘤体巨大遂在全麻下行左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左侧共2个颈动脉体瘤,完整切除瘤体后,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术后随访4个月,左侧瘤体无复发,右侧瘤体无增大,术后出现的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症状未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体瘤属于少见病,双侧多发更为罕见。临床医师应加强对颈动脉体瘤的认识,术前仔细阅片,注意对侧及同侧病灶遗漏的可能,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