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的经皮介入治疗毕海峰,颜红兵,王勇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有许多限度。90年代以来,国外在经皮介入治疗AMI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重点介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方面的进展。PTCA治疗AMIPTCA治疗AMI的方法有直接...  相似文献   

2.
较多临床报告显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安全、有效。我们应用直接PTCA治疗AMI7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997年1月~11月,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为AMI患者,男6例,女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溶栓(ICT)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8月~1996年12月AMI胸痛后45分钟~6小时〔平均(3.4±1.6)小时〕入院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1995年8月前24例行国产尿激酶ICT,1995年8月后28例行直接PTCA,以AMI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为血管再通标准。结果:ICT与直接PTCA2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1.7%和89.3%(P<0.001),再通血管残留狭窄平均为90.4%±6.7%和14.5%±10.3%(P<0.001),血管再通距胸痛发病时间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通存活患者梗塞后早期(起病后30日内)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30.0%(3/10)和4.3%(1/23),P<0.05。结论:在条件和设备允许的医院,可优先考虑直接PTCA治疗AMI,以获彻底可靠的血管再通,ICT可作为PTCA失败后的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4.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明洲  杨平 《急诊医学》1999,8(5):308-3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成形的成功率及近期预后。方法:对1994年以来收治的63例(男52例,女11例,年龄60~76岁)老年人AMI进行了急诊PTCA,其中直接PTCA42例,补救性PTCA21例,观察手术前后患者霜关动脉(IRA)狭窄程度、TIMI血流、近期存活率及部分患翥主功能状况。结果:63例老年人AMI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IRA70段,急诊PTCA后完全再通  相似文献   

5.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劝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8月 ̄1996年12月AMI胸痛后45分钟 ̄6小时入院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1995年8月前24例行国产尿激酶ICT,1995年8月后28例行直接PTCA,C AMI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为血管再通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行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31例AMI患者行延迟性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部分病例通过心脏超声(UCG)随访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31例AMI恢复期患者中,有28例成功地施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90.2%(28/31),部分病例EF明显提高。结论;对AMI恢复期患者行PT  相似文献   

7.
林向敏  徐琳 《急诊医学》2000,9(3):168-170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的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08例成功行直接PTCA的AMI患者,分析术后1h12导联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移幅度,分为四组:A组:抬高ST段下移100%;B组:抬高ST段下移50%~100%;C组:抬高ST段下移0~50%;D组:ST段无下移。结果 四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时间相似,A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心导管技术,观察AMI患者PTCA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入选指标包括:PCWP,MPAP,MAoP,LVEDP,CO,CI,PCR和SVR。结果 与术前相比,PTCA术后PCWP,MPAP和LVEDP三项指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余项指标虽有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  相似文献   

9.
国外临床化学某些进展杨振华一、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目前热点之一,只有在AMI发病6小时内,心肌细胞病变才有可能出现可逆变化,溶栓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者搭桥手术才有价值。目前一些酶学指标如血清肌酸激酶(CK...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PTCA对冠心病电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和不同冠心地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对78例冠心病经皮冠皮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研究。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AMI)组QTcd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相比有显性差异(P〈0.05);不同支数冠脉病变QTcd相比均无显性差异(P〉0.05);冠心病经PTCA后QTcd明显减少,与PTCA前相比差异有极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孔祥阳 《临床医学》1999,19(4):34-35
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在本院接受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MC),均于PTMC前后经超声心动图测二尖瓣口面积(MVA),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PG),术中测肺动脉压力(PAP)及左心房压力(LAP)。结果提示:PTMC后LAP降低百分数与MVA增加百分数及PAP降低百分数显著相关,由前者可推测后二者变化,可使PTMC效果的判断更简明,并建议将LAP降低1/3作为PTMC成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脑梗塞(ACI)及糖尿病(DM)患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德国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AMI、ACI及DM患者的RCD。结果:AMI、ACI及DM3组患者的RCD的最小余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斜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发病24小时内的RCD最小余量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的RCD的最小余量(P<0.01)。AMI组RCD最小余量与5.75s-1切变率的粘度呈正相关(r=0.350,P<0.05),与230s-1切变率的粘度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直接检测RCD的变化,对估测活动期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轻重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床病理研究提示:冠状动脉痉挛可诱发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SD)^(1-3),动物实验证实了CAS可致CATH-AMI,硝苯吡啶,硝酸甘油和肝素静滴成功地防止了实验性CAS所导致的CATH-AMI^(6;7;23),NTG加H静滴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已取得防止和减少AMI发病和病死率的效果^(8-9)。本研究用于治疗AMI观察其对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效果。AMI患者分两组,均入监护病房1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 (AMI)通常采用溶栓治疗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AMI的治疗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更已成为AMI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直接PTCA/Stent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1 材料与方法我院于 1998年 4月~ 1999年 5月间共收治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 5 3例AMI行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男 42例 ,女 11例 ,平均 6 2 5± 8 6 (49~ 83)岁 ,7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 :①缺血性胸痛持续 30分钟 ;②至少两个相邻的胸导联或下壁导联ST段…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TCA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此项技术是创伤性的 ,如处理不当 ,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如急性再梗死、内膜撕裂、低血压及出血等。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们为AMI 4 6例行PTCA术 ,针对易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Pv1终末电势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变化尹力龚淑敏康宁心电图Pv1终末电势(PTFv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变化已有多次报道,但对AMI急性期PT-Fv1的动态变化观察尚少。对163例AMI患者的PT-Fv1值进行动态观察并探讨其意义。报...  相似文献   

17.
肖世富  王鲁宁 《现代康复》2000,4(11):1624-1625,1691
目的 验证脑活素治疗Alzheimer病(AD)的疗效。方法 脑活素30ml,静脉滴注,每周5次,共4周。疗效评定量表包括:简明智力检查量表(MMSE),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山道士老年评定量表(SCA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纽伦堡老年问卷(NAI),数字连线测验(ZVT)。结果 治疗4周后,脑活素组MMSE平均总分、CGI、ZVT1、NAI、SCAG与对照组比都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冠脉)再通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4例AMI患者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为研究对象,再通组14例,未通组10例,于发病后3~4周在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或经皮穿刺冠脉内成形术(PTCA)的同时行X线左心室造影。结果:再通组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未通组(P<0.05);室壁异常活动积分未通组明显高于再通组(P<0.01),其中室壁瘤发生率再通组显著低于未通组,分别为7.14%与30.00%(P<0.05)。结论:监测LVEF及室壁局部运动是判断AMI时溶栓治疗使梗塞区冠脉再通效果的有效指标;AMI后及时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心功能,对改善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是两种常用的血管再造方法,它们经过扩张或旁路绕过阻塞或狭窄的动脉,可有效地改善心肌的供血。因有的病人为弥漫性,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不适合行PTCA,有的病人则无正常血管供旁路搭桥,所以许多冠心病病人虽经多次介入手术,仍不断复发,其生活质量迅速下降,预后差。 经皮穿刺心肌血运重建术(PTMR)和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TMR),不针对冠状动脉进行治疗,所以它们能用于不适宜于PTCA和CABG的冠心病病人,PTMR是在TMR基础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 (AMI)行PTCA或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 ,具有冠状动脉通畅迅速 ,残余狭窄轻和近、远期预后佳的优点[1] ,从而减低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但PCI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 ,术中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导管室事件 ,如死亡、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颤、CABG、脑卒中等 ,因此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科近 5年AMI直接PCI术中配合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有 4 6例AMI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