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椎体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自行设计了Jack椎体扩张器,并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其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1例共71个椎体,男19例,女52例;年龄48~82岁。T113例,T1222例,L123例,L216例,L35例,L42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椎体侧方有少量骨水泥渗漏,无其他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腰背痛立即明显减轻。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时的VAS分别为7.9±0.7分、1.9±0.6分、2.0±0.6分;ODI分别为(73.9±11.3)%、(20.8±5.1)%、(21.5±5.2)%;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9.3±3.0mm、25.6±3.1mm、25.5±3.2mm,中部高度分别为19.1±3.3mm、25.4±2.7mm、25.3±2.7mm,Cobb角分别为17.8°±4.9°、8.6°±4.9°、8.7°±5.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矫正畸形,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0月,对25例不伴有明显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老年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结合体位复位,术中根据骨折特点个体化穿刺及注入骨水泥,有效固化椎体、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成角。术后1、6、12个月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恢复率、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即可获得椎体稳定,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2.5±0.9 vs.9.2±0.8,P=0.000),椎体高度恢复(85.2%±4.4%vs.80.3%±4.1%,P=0.000),后凸Cobb角减小(8.1°±2.1°vs.11.4°±2.4°,P=0.000),23例获得随访,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进一步降低,术后6、12个月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无明显丢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但需要谨慎选择适应证及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19-1522
[目的]观察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23例共31椎体,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VAS评分、伤椎体高度压缩恢复率及Cobb角变化,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VAS评分由术前的(7.60±1.00)分,降至术后7 d的(2.70±0.70)分;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45.30±11.60)%,椎体中部高度为(47.80±12.50)%,术后7 d分别提高至(72.10±13.50)%、(73.70±15.40)%;术前椎后凸畸形角(19.30±6.20)°,术后7 d降低至(14.30±3.50)°;术前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凸畸形角,与术后7 d,1、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4.3%)。[结论]骨填充网袋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快速止痛,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单椎体楔形骨折和凹陷型骨折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3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单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其中楔形骨折18例(A组),凹陷型骨折15例(B组),观察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和中央高度比及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1例骨水泥向下位椎间盘渗漏,B组1例骨水泥向上位椎间盘渗漏、1例骨水泥沿穿刺针道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A组术前、术后VAS分别为8.1±1.0分、2.3±0.6分,B组分别为8.2±0.8分、1.9±0.6分,每组术前术后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A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中央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B组术后椎体中央高度比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前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A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比为(19.3±11.4)%,与B组的(6.4±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中央高度恢复比为(15.9±9.3)%,与B组的(15.1±6.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后凸Cobb角纠正6.7°±2.2°,B组纠正1.4°±1.3°,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访8~31个月,平均18.3个月,无患椎再骨折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楔形和凹陷型椎体骨折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维持脊柱序列,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椎体后凸成形术试行治疗25例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Margel分型属A3型)。术中采用骨水泥分次灌注及C型臂X线机动态观察技术。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并测量术前、术后及12个月时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Cobb角及椎管内骨块占位比例。[结果]术后患者症状迅速缓解,无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少量骨水泥渗漏且无症状性并发症。患者VAS评分由术前8.2分降为术后2.8分(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维持在3.0分。ODI评分由术前的68.2%±6.6%改善为术后的35.3%±2.8%,术后12个月随访时仍能维持。椎体前缘高度从61.5%±13.9%纠正为术后的85.3%±10.6%(P0.05),中部高度由73.0%±19.3%纠正为83.3%±7.4%。Cobb角由术前的21.7°±7.8°改善为8.6°±6.6°。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未见明显丢失。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术前为20.1%±4.1%,而术后为17.8%±1.3%(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是可行的,其疗效是满意的。骨水泥分次灌注及C型臂X线机动态观察技术可能有助于避免或减少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6.
陈亮清  白龙  谢振宇  叶军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064-1067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后路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15例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并测量术前、术后及12个月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Cobb角。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迅速缓解,无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少量骨水泥渗漏但无症状性并发症。患者VAS评分由术前8.4分降为术后2.6分(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维持在2.8分;ODI评分由术前的(70.2±12.8)分改善为术后的(34.3±2.8)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仍能维持;椎体前缘高度从(33.83±11.52)%纠正为术后的(78.83±8.26)%(P〈0.05);Cobb角由术前的(28.46±4.86)°改善为(6.56±4.25)°,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未见明显丢失。结论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爆裂性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影响胸腰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再次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78例,术后12-36个月内胸腰椎再骨折患者43例.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再骨折组...  相似文献   

8.
Sky骨扩张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病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8例均经椎弓根途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2.5~4.2ml,分布均超过中线。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8.7±1.1)分,术后第3天为(3.5±2.0)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术前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7.51mm,术后为20.60mm。8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Sky骨扩张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无神经症状不完全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椎体后凸成形术试行治疗18例尤神经症状的老年人胸腰段爆裂性骨折(Magerl分型:A3.1).术中采用体位复位及逐步球囊扩张技术,在C型臂X线机动态观察卜灌注骨水泥.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并测量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时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椎管内骨块占位率.[结果]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无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症状迅速缓解.患者VAS评分平均由术前(8.17±0.618)分降为术后(2.33±0.767)分(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维持在(2.39±0.698)分.椎体前缘高度从平均73.72%±6.153%纠正为术后的92.78%±1.927%(P<0.05),术后12个月为92.33%±1.534% ; Cobb角由术前平均20.50±12.333"改善为6.000±1.8470(P<0.05),术后12月随访Cobb角部分丢失为8.830±2.056°(P<0.05).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术前平均为16.22%土4.387%,而术后为15.56%±4.162%(P >0.05).[结论]在C型臂X线机动态观察下,利用体位复位结合球囊分次逐步扩张技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老年人胸腰段不完全性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7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3月,采用球囊骨水泥系统行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75例(403椎)。结果本组均获随访6个月。患者的平均VAS评分术前为(7.32±1.83)分、术后第3天为(2.51±1.24)分、随访6个月时为(2.15±1.62)分,后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X线复查,发现骨水泥少许渗漏的有34例(42椎),但无神经压迫症状。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术前为(15.32±2.05)mm、术后为(23.80±2.8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中部的平均高度术前为(13.82±2.79)mm、术后为(22.32±2.5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伤椎高度恢复明显。Cobb角平均值由(26.20±8.91)°降至(12.70±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采用PKP治疗能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KP)与Sky骨膨胀器后凸成形术(E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29例(29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 DKP(DKP组),对22例(27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EKP(EKP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观察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测量伤椎前、中部高度和Cobb角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以每个椎体计算,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KP组注入骨水泥的量[(5.7±0.5)mL]与EKP组[(3.6±1.6)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ODI评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的改善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P组1例(1椎)出现椎体旁骨水泥少量渗漏(3.4%);EKP组9例(11椎)出现骨水泥渗漏(40.7%),均无临床症状.结论 DKP和EK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均可有效恢复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和Cobb角,DKP在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恢复及Cobb角矫正方面优于EKP,但骨水泥渗漏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6月采用PKP治疗31例(3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男10例,女21例;年龄64~80岁,平均70.7岁。均为轻微外伤所致,病程1~13 d。病变椎体位于T128例、L19例、L212例、L42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症状;摄X线片测量病变椎体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行骨折复位及预防椎体塌陷评估。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中透视见11例椎体(35.5%)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渗漏至椎体前侧3例,椎体侧方4例,沿穿刺通道渗漏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5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1±1.2)、(2.5±0.6)、(2.3±0.8)分;Cobb角分别为(30.2±5.3)、(21.3±3.6)、(23.5±3.8)°;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3.98±4.62)、(22.03±4.93)、(22.56±4.34)mm。术后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预防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kyphoplasty,DKP)与Kyphon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balloon-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对23例(26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DKP,对29例(29椎)行BKP.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以及手术前后病椎高度和Cobb角的改变,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 bility index,ODI).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全部获得随访,DKP组随访5~18个月,平均9.2个月;BKP组随访6~20个月,平均10.3个月.两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DKP组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矫正Cobb角方面明显优于BKP组(P<0.01).DKP组有1例(1椎)出现椎体旁少最渗漏(3.8%);BKP组有5例(5椎)出现骨水泥渗漏(17.2%).结论 DKP和BKP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D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矫正Cobb角上明显优于BK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病椎椎弓根植钉、复位、植骨及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9月,对2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经病椎椎弓根植钉、复位、植骨及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61岁,平均38.4岁。累及节段:T125例,L17例,L25例,T12~L14例。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5例,E级4例。按Denis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其中A型7例,B型11例,C型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片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6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发生。X线片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3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周及1年时后凸Cobb角分别为(3.4±2.4)°和(5.2±3.2)°,两时间点间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22.1±1.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36.0±2.0)mm,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相邻上下位椎体高度比值为95.3%±1.3%,术后1年分别为(35.0±2.4)mm和94.4%±2.5%,两时间点间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但均较术前(14.6±2.1)mm和40.2%±1.5%显著提高(P<0.05)。术后1年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0,P=0.025)。结论改良法经病椎椎弓根植钉、复位、植骨以及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中36例行传统跨伤椎的4钉固定(A组),22例行经伤椎椎弓根5钉固定(B组)。结果 58例均获随访,时间7~32(13.5±5.4)个月。依据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椎管正中矢状径、神经功能恢复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椎管正中矢状径两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正中矢状径、神经功能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较传统跨伤椎固定能更好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来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3月,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PKP治疗。所选患者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其中T1111例,T1229例,L124例,L28例。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测量X线片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及Cobb角;术后X线及CT扫描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比值由术前(45.8±9.8)%恢复至术后(21.5±5.4)%,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为(24.2±5.5)%,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28.1°±2.8°恢复至术后19.2°±3.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为21.2°±2.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9±0.8、37.4±4.9,术后3 d分别为2.3±0.6、28.2±4.1,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分别为2.2±0.6、27.4±4.2,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适应证主要以骨密度值及椎体压缩形态判定,注射剂量及再骨折风险为并发症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新鲜压缩骨折和陈旧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共80个椎体。其中新鲜骨折(A组)42例,56个椎体;陈旧性骨折(B组)20例,24个椎体。对两组患者单个椎体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术后伤椎高度增加、Cobb角纠正度数及手术前后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A组术前VAS评分(6.8±1.3)分,术后1 d(2.2±0.6)分;B组术前VAS评分(6.1±1.4)分,术后1 d(2.1±0.8)分。组间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值(2.5±1.7)mm,B组(0.8±0.4)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obb角纠正度数(5.7±1.2)°,B组(1.4±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0个月,平均16.2个月,无患椎再骨折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伤椎高度A、B两组均无明显丢失,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渗漏:A组15例17个椎体;B组8例9个椎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新鲜与陈旧性骨折安全有效,新鲜骨折的复位效果优于陈旧性骨折,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4例采取改良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62例采取常规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