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评估钉棒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8年9月,收治3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后路伤椎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其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23~57岁,平均38.6岁。其中胸椎11骨折4例,胸椎12骨折12例,腰椎1骨折患者10例,腰椎2骨折5例,胸椎11与腰椎3骨折2例,1例为胸12腰1骨折。以Denis的三柱分型均为不稳定型受伤椎体高度均通过术前及术后拍片测量。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诊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9.6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椎体高度没有明显丢失,钉棒没有松动及断裂。结论钉棒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恢复受伤椎体高度,同时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行一期后路经骨折脱位间隙相邻上下椎弓根置钉、复位、植骨融合并椎弓根钉棒系统两节段内固定。X线检查了解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胸腰椎骨折脱位椎间隙、骨折椎体高度恢复及脱位畸形矫治情况;Frankel分级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23±5)个月。术后Frankel分级:A级9例中1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余7例双下肢瘫痪均未恢复;C级2例和D级1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E级。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提示:内固定物在位,12例矢状面脱位均完全纠正,复位率达100%。椎间隙及椎体高度恢复,末次随访时高度无明显丢失,均无钉棒断裂现象。3例出现明显邻近节段退变。结论 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短节段固定;术前CT检查对诊断与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伤椎骨水泥成形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老年胸腰椎骨折行椎体内注骨水泥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14.95±5.36)个月,术后伤椎的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改善。结论内注骨水泥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复位可靠、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5月期间,应用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12例(椎体爆裂性骨折5例,陈旧性骨折3例,结核2例,肿瘤2例);其中9例伴有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前Cobb角12°~22°,平均15.9°±3.6°;8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通过观察局部疼痛(VAS评分)缓解程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的矫正、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平均6.8个月(4~1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术后VAS评分3.8±1.0分,较术前(7.8±0.9分)明显改善(P<0.01)。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0.9°±2.9°,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除1例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可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胸腰椎结核进行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10例,E级9例;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为32.5°(5°~47°);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20~37 mm/L,平均28.2 mm/L.患者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8例,E级21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4°~20°),矫正率62%;CRP平均为6.2 mg/L.术后全身症状消失,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从事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屈曲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操作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3月,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通过体位复位、棒预弯、弧度撑开、伤椎关节突的杠杆牵引等操作技巧复位和固定治疗屈曲压缩性胸腰椎骨折31例。[结果]31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8.6个月,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为95.8%,无内固定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结合一定的手术复位技巧,可以显著增加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提高复位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53岁.先天性脊柱畸形2例,结核性后凸9例,陈旧创伤性后凸13例.Frankel分级:E级14例,D级8例,C级2例.后凸顶点分别位于:T115例,T1210例,L1 7例,L2 2例.脊柱后凸Cobb角为37~65°,平均46°.结果 术后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2.5年.根据自定评价标准,疗效优15例,良7例,可2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河南南阳,473009)通讯作者,汤立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E-mail:tlxin1968@126.com例,优良率91.7%.术后3个月Cobb角为4.2~5.1°,平均5.3°,平均矫正率87.6%.术后2例Frankel C级均恢复至D级;8例D级中5例恢复至E级,3例无变化;余患者仍为E级.术后8~12个月X线片可见原截骨平面发生骨性融合,未发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和矫正度数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减压、矫形可同时进行,治疗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多发下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8年4月经胸膜外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肋骨植骨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45例多发下胸椎结核;男31例,女14例;年龄30~67岁,平均41.3岁.2~3个椎体破坏31例,≥4个椎体14例;12例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7例;Cobbt,角15°~36°,平均24.5°.术前抗结核治疗4~6周,术中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行肋骨植骨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5~2年.[结果]45例患者随访18~36个月,平均28个月.完全缓解28例,治愈率62.22%;部分改善13例,好转率28.89%,合计恢复率为91.22%.术后12月Frankel分级:B级1例,D级3例,E级8例;术后Cobb角0~12°,平均5.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8.6°,最终一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6.7°,后凸角度平均丢失1.9°;所有植骨骨性融合.[结论]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多发下胸椎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病椎椎弓根植钉、复位、植骨及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9月,对2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经病椎椎弓根植钉、复位、植骨及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61岁,平均38.4岁。累及节段:T125例,L17例,L25例,T12~L14例。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5例,E级4例。按Denis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其中A型7例,B型11例,C型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片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6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发生。X线片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3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周及1年时后凸Cobb角分别为(3.4±2.4)°和(5.2±3.2)°,两时间点间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22.1±1.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36.0±2.0)mm,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相邻上下位椎体高度比值为95.3%±1.3%,术后1年分别为(35.0±2.4)mm和94.4%±2.5%,两时间点间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但均较术前(14.6±2.1)mm和40.2%±1.5%显著提高(P<0.05)。术后1年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0,P=0.025)。结论改良法经病椎椎弓根植钉、复位、植骨以及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并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单侧椎板开窗28例、双侧椎板开窗减压20例.随访椎管内减压情况、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允分,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矫正到术后93.2%,后凸角(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8.5°矫正到术后的平均6.5°.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有1~3级恢复,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及脊柱成角加重.[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瘫,可同时解决脊髓或/和神经根减压和脊梓稳定的问题,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MSF患者在伤后2~11 d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测量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与后凸角,对神经功能进行Franke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36(25±4)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术前为30%~70%(48.3±7.8)%,末次随访时为80%~100%(9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凸角术前为20~35(28.3±5.8),°末次随访时为5~15(7.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无松动、断裂。Frankel分级:A级3例无恢复;B级4例恢复至C级3例、D级1例;C级4例均恢复至D级;D级9例5例恢复至E级,4例无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MSF能有效复位骨折椎体,重建脊柱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56例,均行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其中单节段受累50例:T10 1例、T11 2例、T12 17例、L1 19例、L2 9例、L3 2例;双节段受累6例:T12和L1 5例、T11和T12 1例。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23例,C级15例,D级5例,E级2例。结果所有病例脊髓均获有效减压,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无脊柱后凸畸形及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伤椎高度由术前(1.5±0.2)cm恢复到(2.9±0.3)cm,后凸Cobb角由术前25°±3°恢复到5°±2°。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20例,D级16例,E级9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直视下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畸形矫正、重建脊柱稳定一次性完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一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体内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无断钉、断棒。伤椎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Frankel评定标准: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16例。结论经一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钉棒复位后伤椎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椎体形态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钉棒支撑复位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38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术前、术中植骨前、术中植骨后、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术中植骨后较植骨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及术中植骨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植骨后、术后3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棒支撑复位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伤椎高度,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胸、腰椎椎体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的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11月,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13~69岁,平均39.6岁。病变节段为T6~L4(均≤ 3个节段)。术前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6例、D级4例、E级33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为16.34°±3.19°。术前红细胞沉降率为19~81 mm/1 h。术前均行胸、腰椎CT平扫及二维重建,测量残余椎体冠状位及矢状位前、中柱最低有效残留高度,当最低残留有效高度>10 mm时,结合术中测量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械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病椎置钉内固定。对手术前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红细胞沉降率、Frankel分级行统计分析,并观察内植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46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均消失,红细胞沉降率为0~15 mm/1 h。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44例。术后1周后凸Cobb角平均为4.16°±2.71°,末次随访平均为4.52°±1.29°;VAS评分由术前(6.85±1.22)分,恢复至术后1周(4.79±0.95)分,末次随访时(2.26±0.93)分;红细胞沉降率由术前(41.25±1.61) mm/1 h,恢复至术后1周(17.36±6.82) mm/1 h,末次随访时(10.67±0.72) mm/1 h。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优44例、良2例。结论 胸、腰椎椎体结核残余椎体有效高度>10 mm时行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安全且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2年2月,收治胸椎结核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46.1岁;病程平均16个月。单节段受累3例,双节段5例,3个节段4例。术前后凸Cobb角20°±15°。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E级5例,D级4例,C级3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5.9±1.1。均接受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刀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15.4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E级10例,D级2例。VAS评分为1.9±1.1。末次随访时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脱出、钛网塌陷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组织损伤小、置钉及前路椎体切除操作简便,可作为胸椎椎体结核手术方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徐跃根  杨亚东  刘师良 《中国骨伤》2009,22(12):938-940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5.3岁。病变部位为胸腰段,2个椎体3例,3个椎体17例,4个椎体1例,皆有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28.0±9.7)°。术前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B级3例,C级5例,D级1例,E级12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痨及全身支持治疗,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前后路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化疗9~1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及脊柱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6年,平均2.5年,末次随访时平均Cobb角(9.8±3.3)°,平均矫正17.2°,术前、术后比较,P〈0.01,植骨均融合。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17例。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可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8.
前路手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9例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患者,骨质破坏累及2个椎体6例(T9、T10 1例,T10、T11 2例,T12、L1 1例,L2、L3 2例),累及3个椎体3例(T10~T12 1例,T7~T9 1例,L2~L4 1例)。所有病例椎旁脓肿均累及3个椎体以上。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1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术前后凸Cobb角5°~45°,平均28.3°±13.5°;VAS评分3~8分,平均6.0±1.2分;ODI 50%~95%,平均(68.6±17.6)%。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例入院时为不完全性瘫痪行急诊手术,4例术前采用口服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四联(HRZE)抗结核治疗1周后效果欠佳即行手术治疗,4例术前采用HRZE抗结核治疗2周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X线片及CT或MRI,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120~15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ml,平均900ml。2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例行修补,1例未行修补;2例术后切口出现窦道Ⅱ期愈合,7例Ⅰ期愈合。1例左侧L3、L4神经根损伤,术后1周左股四头肌肌力3级,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理疗对症处理,术后12个月时随访股四头肌肌力4级。随访12~20个月,平均17个月,脓肿完全吸收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平均8.5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恢复至5°~15°,平均10.3°±3.3°;1例术前ASIA B级患者恢复至D级,余8例均为E级;ODI降至1%~3%,平均(2.8±0.9)%;VAS降至0~1分,平均0.6±0.5分。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结论:在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7例,其中T11 5例,T12 27例,L1 25例,L24例,L32例,L44例.Frankel分级:A级14例,B级9例,C级19例,D级13例,E级12例.术前Cobb角平均30.0°±7.2°.结果 本组67例均顺利完成前路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3.5 ~6.0)h;术中出血平均800(380 ~3 000) ml,术中大出血4例,46例输血,平均输血600(400 ~2 400)U.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Cobb角平均3.0°±1.5°,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本组6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0(10~24)个月,Cobb角和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未见明显松动及断裂,无钛网移位,椎体间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术后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3例,C级4例,D级18例,E级30例.术后并发症:腹胀25例,神经根症状5例,胸膜破裂与气胸2例,脑脊液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 结论 运用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直视下充分减压,矫正畸形,脊髓神经功能可获得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以来应用椎弓根螺钉的治疗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全部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20个月(6~60个月),其中18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l~3级(平均2级)。A级10例有2例恢复到B级,1例恢复到C级,其余患者部分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遗留轻度腰背痛3例,1例螺钉松动,无一例发生感染。随访病例均行X线片检查,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5°(11°~35°)矫正到术后10°(0°~15°),椎体前缘高度矢状径指数术前30°(15°~55°),恢复到术后85°(72°~100°)。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在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