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结合经皮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6髋)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分别每支血管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治疗后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介入治疗后1周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植骨。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粗、血管数目增多改变。32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患髋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疗效按Harris评分:优22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介入结合经皮髓芯减压植骨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植骨保髋手术对不同坏死病灶位置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骨循环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ONFH患者105例,男71例,女34例,年龄(55.20±10.98)岁,病程(15.91±9.85)个月。所有患者按日本骨坏死研究会(Japanes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JIC)分型分为4组:A型17例,B型26例,C1型33例,C2型29例。所有患者行髓芯减压植骨术,术前及术后3、6、12、24个月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髋关节评分,复查X线片观察2年内股骨头塌陷情况。结果:105例患者手术成功获得随访,时间(24.45±2.75)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24个月时各组间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3.
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依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有相当多的证据提示骨组织具有腔室的性质 ,骨内高压在股骨头坏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ichelsen首先证明骨髓腔内有压力存在 ,Wilkes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骨内循环具有腔室的性质 ,皮质骨为这个腔室的外壁 ,在这个腔室内有血管通过 ,在血管以外、皮质骨以内在相当多的软组织 ,如正常的造血组织、骨髓内的脂肪细胞、组织液等。当这些软组织在体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而体积增大时 ,髓腔内压力随之增高 ,通过髓腔内的血管的血流量因外界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13髋)采用髓芯减压自体或异体骨植骨联合骨小梁多孔钽棒置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8.56±16.34)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功能、缓解髋部症状,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治疗、股骨头髓芯减压加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4年6月,采用介入治疗、股骨头髓芯减压加植骨术治疗F icat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42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5~54岁。术前疼痛时间4~12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双髋关节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所有病人随访6~36个月,平均22.5个月。21例病人症状明显缓解,H 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6分升至术后93.4分。22例病人X线片显示髋关节保持基本生理形态,无明显坏死进展,3例4髋症状加重。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髓芯减压加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其他方法,手术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自主设计研发的导向环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Ficat I、II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对36例(44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行导向环锯减压植骨术,评价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65.2±8.4)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32.5±5.6)ml,术中透视次数平均(20.3±3.6)次,住院时间平均(7.0±1.8)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8±9.3)个月,术后患肢负重下地时间平均(5.1±0.9)个月。随时间推移,Harris评分[(69.5±5.9)分,(80.2±7.8)分,(82.8±6.6)分, P<0.05]、髋屈-伸ROM [(56.6±7.8)°,(85.5±6.3)°,(91.2±8.2)°, P<0.05]和髋内-外旋ROM [(35.2±5.3)°,(56.5±6.9)°,(62.7±7.2)°, P<0.05]均显著增加。影像方面,2髋在术后1年进展为Ficat 3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结论]导向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松质骨植骨、异体腓骨支撑、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 对162例(223髋)股骨头坏死采用髓芯减压、松质骨植骨、异体腓骨支撑、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优良率86.1%.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1分增加到术后24个月时的平均85分.结论 髓芯减压、松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直接前入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8-07诊治的23例(25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彻底清除股骨头内的坏死骨组织,将自体髂骨颗粒植入坏死区并进行适度打压,最后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入股骨头减压植骨区。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8~25)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48±0.35)分,较术前(5.24±1.21)分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6.5±9.1)分,较术前(49.7±8.5)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RCO分期:ⅡA期10髋,ⅡB期7髋,ⅡC期3髋,ⅢA期3髋,ⅢB期1髋,ⅢC期1髋;2髋由ⅡC期进展为ⅢA期,1髋由ⅢA期进展为ⅢB期,1髋由ⅢA期进展为ⅢC期。结论经髋关节直接前入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髋部疼痛,通过改善坏死股骨头内血供、促进新生骨组织形成来延缓甚至逆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髓芯减压基础上行自体松质骨带骨髓植入的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髓芯减压并自体松质骨带髓植入术治疗14 例(15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年龄均在23~50 岁之间,均为Ficat分期Ⅰ、Ⅱ期.术前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分为(5±0.62)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8±6.5)分,MRI所示的低信号区占股骨头体积的(32.6±6.4)%,术后对症治疗,定期拍片复查.结果 本组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上升为(92.2±6.4)分,患者髋部疼痛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大;MRI显示无一例发生股骨头表面塌陷,股骨头坏死区域明显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减压并自体松质骨带髓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稳定率好,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延缓该病的继续发展,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介入和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介入和髓芯减压、坏死区域掏空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57例患者采用介入和髓芯减压、坏死区域掏空植骨。结果57例经1~4·5年(平均2·9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损伤小,操作简便,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探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3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18例21髋(试验组);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治疗10例12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骨坏死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5年。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髋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5.67±4.78)分,对照组为(81.33±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试验组FicatⅡ期1髋,对照组FicatⅠ期2髋、Ⅱ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3)。结论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定位准确、清除坏死骨彻底,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9月~2003年8月,对68例75侧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髓芯减压的同时清除股骨头内纤维组织及坏死骨,取缝匠肌髂骨瓣植入股骨头内。其中男57例63侧,女11例12侧;年龄16~58岁,平均42.5岁。左侧31例,右侧37例,双侧7例。致病原因:长期饮酒52例,长期服用激素6例,髋部外伤6例,不明原因4例。病程8个月~4年。Ficat分期:期10例11侧,期27例31侧,期31例33侧。结果术后68例获2年6个月~11年随访,平均5.2年。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3例,良33例,可10例,差2例,术后无1例复发,优良率82.3%。结论股骨头髓芯减压法具有清除病灶彻底、减压充分、重建股骨头的血循环等特点,缝匠肌髂骨瓣植骨为股骨头带入成骨成分、血液供应,可加速骨的重建,适用于青壮年股骨头缺血坏死Ficat分期、、期患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水肿综合征(bone marrow edema syndrome,BMES)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差异。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ANFH及BMES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 BMES与ANFH在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存在不同。结论 BMES与ANFH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微骨折可能是骨髓水肿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后自体皮质支撑骨及松质颗粒骨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8年5月,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结合自体皮质支撑骨及松质颗粒骨植骨治疗ONFH64例77髋。男45例,女19例;年龄23~60岁,平均43岁。单侧51例,双侧13例。酒精性39例47髋,激素性21例26髋,创伤性4例4髋。病程1~12年。髋关节疼痛2~14个月,平均7个月。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ONFH。按国际骨科循环协会(ARCO)分期,ⅠA期17例23髋,ⅠB期2例3髋,ⅡA期21例24髋,ⅡB期2例2髋,ⅡC期4例4髋,ⅢA期18例21髋。术后行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59例69髋获随访,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32.1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12±8.68)分,与术前(68.38±14.4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39髋,良18髋,可6髋,差6髋,优良率82.6%;评分为差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影像学评估:Ⅰ级21髋(30.4%),Ⅱ级42髋(60.9%),Ⅲ级6髋(8.7%)。1例取髂骨区发生并发症并影响生活,21例发生轻度疼痛或麻木,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髓芯减压结合自体皮质支撑骨及松质颗粒骨植骨治疗ONFH,能有效阻止股骨头塌陷,加速病灶区骨组织修复,手术创伤小,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头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综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AVN)保头治疗的研究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10年股骨头AVN保头治疗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综合分析. 结果股骨头AVN的保头治疗方法主要有髓芯减压、各种骨移植和截骨术.股骨头AVN早期通过手术修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手术修复技术特别是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可使股骨头修复获得良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体重3~4 kg,根据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成4组.A组(n=10)于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0μg/kg),24 h后重复给药1次;B组(n=10)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同A组,注射完毕后,立即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 mg/kg)3次,每次间隔24 hC组(n=10)单纯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 mg/kg)3次,每次间隔24 h;D组(n=6)与B组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注射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注射前及末次注射后2、4及6周,行MRI检查,观察股骨头改变;6周时通过组织学检查、墨汁血管灌注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股骨头病理和血管形态变化,并计算空骨陷窝率、微血管密度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根据组织学和MRI检查结果计算各组骨坏死发生率. 结果 A、B组动物注射内毒素后出现精神萎靡,眼睑充血发红等症状,活 动及饮食减少.B、C组动物于末次注射后3周明显消瘦,体重减轻;A、D组动物于末次注射后4周体重增加.B、C组分别于末次注射后2 d和16 d各有1只动物死亡.注射前及末次注射后2周各组动物股骨头MRI信号未见异常.4、6周时B、C组股骨头MRI检查T1WI表现为不规则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A、D组股骨头MRI信号未见异常.A、B、C及D组空骨陷窝率分别为11.8%±4.7%、34.4%±6.2%、20.0%±4.7%、9.3%±4.6%;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9.2%±6.8%、40.1%±6.0%、51.5%±5.6%、63.2%±8.3%;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4.3%±2.7%、4.5%±2.1%、10.2%±3.1%、15.4%±4.1%;各指标B组与A、C及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观察,B组和C组骨细胞和内皮细胞胞浆内均出现脂滴,B组骨细胞皱缩,核膜失去连续性、染色质溶解或固缩,A组和B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细胞之间的连接增宽、破坏.B组骨坏死发生率为88.9%,显著高于C组的22.2%(P<0.05),A、D组无骨坏死发生. 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内毒素能诱导出典型的兔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报道显微手术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促进病灶修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损程度,对Ⅱ期以上者可采取带血管蒂骼骨块植入术,单纯血管束植入术,或两者并用,或再加带血运的骨膜包颈术等治疗226例。结果:有效率为88.6%。结论:显微手术是当前治疗此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出现x线片上“新月征”股骨头的结构改变及与所受应力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新月征”的形成机制。方法收集1998年3月-2003年4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前X线片显示有“新月征”的股骨头16例18髋,进行大体和冠状位断面观察。应用有效压应力原理和应力集中理论对发生在缺血性坏死股骨头上的结构改变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结果松质骨内的骨小梁形成三维立体交互连接的网格结构,孔隙率50%~90%,髓内压20~30mmHg。股骨头内松质骨的构造符合多孔介质的定义,是一种多孔介质。松质骨的变形机制与多孔介质材料变形机制相同。软骨下骨板与松质骨间的断面结构改变使应力易在二者交界处集中。有效压应力原理和应力集中理论可对发生在缺血坏死股骨头上的一些现象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解释和说明。结论导致“新月征”骨折线正发生在软骨下骨板下的原因是由于在坏死灶外侧软骨下骨板局灶性被吸收发生后,软骨下骨板与未被修复坏死松质骨交界处发生应力集中,集中的应力导致骨折线正位于软骨下骨板下,施加在未被修复坏死松质骨上增加的有效压应力引起未被修复坏死松质骨的体积减小,从而导致新月形空腔在软骨下骨板下形成,新月形空腔在X线片上显示出“新月征”。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9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60岁。术前疼痛时间2~12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5d,3个月和6个月行双髋关节功能、常规X线片、ECT、CT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74个月,平均31.4个月。17例临床症状缓解明显,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8分升至术后91.6分。18例X线片显示髋关节形态基本保持完好,无明显坏死进展。ECT、CT和MRI检查均见植骨成骨征象。有2例4髋于1年半后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另有3例4髋症状有所加重,但未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2~4周即可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髂腰肌滑囊炎的影像学及术中表现,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1415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其中15例17髋经手术或穿刺抽液证实并发髂腰肌滑囊炎。男14例,女1例;年龄29~58岁。病程1个月~3年。15例均有髋关节活动障碍,“4”字征阳性,Harris评分为54~78分,平均62.7分。其中5例腹股沟区可触及囊性肿物伴压痛,3例伴股神经症状,2例同侧大腿肌肉轻度萎缩。摄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X线片;CT检查为5mm层厚连续螺旋扫描;MRJ取T1WI、T2WI和T2WI联合抑脂序列。结果股骨头坏死程度按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国际骨坏死分期标准分期,Ⅱ期2髋,均为ⅡC;Ⅲ期6髋,其中ⅢB1髋,ⅢC5髋;Ⅳ期9髋。6例X线片提示髋关节脂肪垫膨隆或软组织肿胀。髂腰肌滑囊炎CT表现为髂腰肌内呈现确切的低密度囊状扩张,密度均匀,CT值12.7~41.2Hu的液性内容,囊壁薄(〈2mm)。12例位于髂腰肌(腱)的内侧,呈圆形或卵圆形,在股骨头下方层面可呈倒置水滴形。其中3例CT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6例MRI检查髂腰肌囊状扩张,T1WI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MRI显示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清楚显示髂腰肌滑囊与髋关节积液的交通口。8例术中切开髋关节囊抽出积液时,均同时吸出髂腰肌滑囊内的积液,提示两者相通。结论在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同时,不应忽略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改变,诊断并发髂腰肌滑囊炎,以确定其总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