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在尿中的代谢产物作为生物标志物,为预防1,2-二氯乙烷职业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2只。用1,2-二氯乙烷对大鼠作灌胃染毒,然后收集尿样,经酸化、蒸发及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在染毒大鼠的尿样中检出6种化合物:硫撑双乙酸二甲酯、2-甲硫基乙酸甲酯、磷酸三甲酯、2-甲氧基.2-戊烯二酸二甲酯、柠檬酸三甲酯和3,4-二甲氧基苯丙酸甲酯。其中硫撑双乙酸二甲酯和柠檬酸三甲酯的色谱信号较高,硫撵双乙酸已有文献报道是1,2.二氯乙烷代谢产物。[结论]硫撑双乙酸二甲酯作为接触1,2-二氯乙烷的生物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柠檬酸三甲酯异常增高,可能与阻断三羧酸循环有关,有可能可作为1,2-二氯乙烷中毒的初步排查标志。  相似文献   

2.
<正>二氯乙烷是一种卤代烃类化合物,是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该物质产量高、毒性大、应用范围广,接触人数多,引起中毒的通常为1,2-二氯乙烷(简称DCE)[1]。国内学者陈红红通过对染毒大鼠的尿样预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初步探讨硫代双乙酸二甲酯作为接触DCE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2]。在项目组前期研究中,通过比较暴露在DCE环境中作业的工人与明确不接触DCE的作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71-1572
目的分析1,2-二氯乙烷职业病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并研究其对接触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3年汕头市10家工厂的1,2-二氯乙烷职业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监测,分析1,2-二氯乙烷职业病三间分布及对健康的影响。结果 1,2-二氯乙烷的职业病危险因素分布与工龄、学历、生活习惯有相关性;暴露组的肝、肾、心功能相关指标与非暴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企业应规范员工的操作方式,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张茂棠  陈浩  梁宁 《职业与健康》2012,28(2):178-180
目的通过对苯接触工人尿中酚和反-反式黏糠酸的监测与分析,开展低苯环境下苯接触生物标志物研究,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制鞋厂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液中酚和反-反式黏糠酸浓度,并对作业工人工作场所中苯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接苯工人尿酚浓度与接苯浓度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尿中反-反式黏糠酸浓度与接苯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接苯工人班后尿中的反-反式黏糠酸浓度显著高于班前尿(P0.05),吸烟对尿酚浓度影响较小,吸烟者尿中反-反式黏糠酸浓度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低浓度苯工作环境下,尿中反-反式黏糠酸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替代尿酚反映机体苯暴露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3-丁二烯(BD)接触工人的内剂量生物标志物,为BD接触工人生物限值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择某橡胶厂BD接触工人44名作为接触组,不接触BD的25人为对照组(同一企业锅炉车间工人12名,为内对照;某机构文员13名,为外对照).收集班末尿,用固相微萃取柱对尿液进行处理,UPLC-MS/MS检测,同位素内标定量尿液中BD代谢产物3,4-二羟基硫尿酸(DHBMA)和1-羟甲基-2-苯硫酚尿酸(MHBMA)的浓度,同时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工人作业场所空气中BD浓度,比较其内外暴露指标间的相关性.尿中DHBMA和MHBMA及空气中BD测 定数据均经对数转换后统计分析.结果 接触组尿中DHBMA [(2.51 ±0.44) μg/L]和(MHBMA+DHBMA)[(2.68±0.27)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DHBMA:(2.20±0.25) μg/L,(MHBMA+DHBMA):(2.49±0.3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中DHBMA的含量受空气中BD浓度影响明显(r=0.539,P=0.001),回归方程为y=2.417 +0.520x,模型的调整R2为0.262;尿中MHBMA不受到吸烟、饮酒和工龄的影响.结论 在职业环境暴露水平下,班末尿中DHBMA可以作为BD接触的内剂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1,2-二氯乙烷在我市主要用于制鞋业,因其黏性好、易干、防水等特性,而被小规模生产的私人业主广泛使用。在粘鞋过程中,由于工人对1,2-二氯乙烷毒性认识不足,车间通风设施不完善,长时间加班,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人对二氯乙烷的接触机会大为增加,发生中毒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现将我市发生的2例1,2-二氯乙烷中毒导致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某皮革厂一起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引起一起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调查1名急性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人所在公司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体制、生产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和同车间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结果]用人单位未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上糊生产线岗位1,2-二氯乙烷浓度CTWA为23.6mg/m3、CSTEL为261.1mg/m3,分别超限2.4倍和16.4倍;应急医学健康检查人数为125人,其中有101名工人需进行职业性复查,其中有26名工人尿β2-微球蛋白≥1.8μg/ml,属重点复查人员,其他各种职业性异常(如尿β2-微球蛋白偏高、血白细胞偏低、主诉体征症状及神经系统检查异常者)共有75人。[结论]本次事件中上糊生产线岗位使用的5种胶粘剂中含高浓度1,2-二氯乙烷,上糊生产线岗位空气中1,2-二氯乙烷浓度超过国家卫生限值规定,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认该起事件为急性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中苯并(a)芘二氢二醇环氧化物(BPDE)-白蛋白加合物作为焦炉工人多环芳烃长期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与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焦化厂37名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组)和47名非焦炉作业人员(对照组)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和尿中1-羟基芘浓度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接触组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和尿中1-羟基芘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42.10fmol/mg白蛋白和5.46 μmol/mol肌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16fmol/mg白蛋白,2.96 μmol/mol 肌酐,P<0.01).校正了个体的年龄、吸烟和饮酒状况后,接触组BPDE-白蛋白加合物浓度增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79倍(P<0.05).接触组1-羟基芘浓度增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2.45倍(P<0.05).并且在所有研究对象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尿中1-羟基芘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s=0.349,P<0.01).[结论]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尿中1-羟基芘水平显著相关,BPDE-白蛋白加合物可作为反映多环芳烃较长时期暴露的接触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李勇勤  谢秀红  曾文锋  翟然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48-2149
目的调查引起一起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调查1名疑似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人所在公司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体制、生产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浓度和同车间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结果用人单位未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插鞋操作位空气中1,2-二氯乙烷浓度CTMA为32.9mg/m^3、CSTEL为36.3mg/m^3,分别超限3.7和1.6倍;被检的29名底部车间工人中,有19名工人尿中β2-微球蛋白≥1.2ug/ml,异常率为65.5%;自诉症状头晕、头痛、烦燥、恶心、呕吐等15人,异常率为51.7%。结论该次事件中插鞋岗位使用的散装港宝水、309黄胶中含高浓度1,2-二氯乙烷,插鞋岗位空气中1,2-二氯乙烷浓度超过国家卫生限值规定,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认该起事件为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萘代谢产物的白蛋白加合物作为焦炉工接触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某焦化厂28名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组)和22名对照个体(对照组),工人在连续工作4d的班后采集静脉血和尿样,并使用调查表收集个人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方法测定血浆中白蛋白加合物。结果在接触组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出1,2萘醌及1,4萘醌与白蛋白的加合物(1,2NPQAlb和1,4NPQAlb)。接触组1,2NPQAlb水平(766pmol/g)高于对照组(449p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NPQAlb水平在接触组(486pmol/g)和对照组(442pmol/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组1,2NPQAlb水平(766pmol/g)高于1,4NPQAlb(486pmol/g),差异有显著性。尿中萘、1萘酚、2萘酚及1羟基芘浓度与1,2NPQAlb水平间呈显著相关性,而与1,4NPQAlb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1,2NPQAlb可有效地反映个体中长期暴露于气态多环芳烃的内剂量水平,有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焦炉工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1.
人体尿液中的2-硫代噻唑烷-4-羧酸在甲醇和吡啶的催化下与氯甲酸丙酯发生反应,衍生产物经三氯甲烷液液萃取,经HP-5色谱柱分离后,进入质谱分析,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测定。2-硫代噻唑烷-4-羧酸在0.05~1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定量下限为0.03 mg/L;批内精密度为2.74%~3.60%,批间精密度为2.36%~3.9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0%~97.5%,可以满足二硫化碳接触者尿液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职业接触1,2-二氯乙烷对工人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暴露组75名,男69名,女6名;均来自某化工厂,平均年龄38.2岁,平均工龄6.3年。对照组117名,男109名,女8名;平均年龄32.8岁。分别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结果暴露组男性TG和TC平均水平和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35岁组T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35周岁组TC和TG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暴露组与对照组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暴露可使工人血清TC和TG水平增高,但对工人脂肪肝患病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二硫化碳接触工人尿2-硫代噻唑烷-4-羧酸排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 (CS2 )接触工人尿 2 硫代噻唑烷 4 羧酸 (TTCA)的排泄规律 ,为制定CS2 短时接触生物监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受试对象分为 3组进行实验 :(1) 14名非CS2 接触者在某CS2 车间暴露 2h后收集不同时段尿液 ,分析其TTCA浓度变化 ;(2 )某CS2 车间 15名CS2 接触工人三班倒休息 4 8h后上班 ,连续收集 3d班前、班中、班末尿 ,分析其TTCA浓度变化 ;(3)收集 4 0名长期接触CS2 工人班末尿 ,分析其TTCA浓度变化与工人接触CS2 的 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PC TWA)的关系。结果 第 1组研究结果显示 ,接触CS2 4h后 (此时已停止接触 2h)尿中TTCA含量达到最高值 [(1.0 3± 0 .72 )mg/gCr];第 2组研究结果显示 ,班前尿TTCA含量极低 [(0 .37± 0 .2 8)mg/gCr],与班中尿 [上班后 4h(1.2 3± 0 .71)mg/gCr]及班末尿 [(1.31± 0 .78)mg/gCr]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班中尿TTCA值与班末尿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第 3组研究结果显示 ,班末尿TTCA值与工人PC TWA之间有直线关系 [Y(TTCAmg/gCr) =1.16 36X(CS2 mg/m3) - 5 .4 116 ]。结论 班末尿TTCA值可作为CS2 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1,3-丁二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致癌物1,3-丁二烯对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生物标志物常被用来监测接触水平、评价损伤效应及预测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找1,3-丁二烯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揭示1,3-丁二烯暴露与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事件,提高危险度评价的精度.本文回顾了1,3-丁二烯3种生物标志物近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保护职业接触者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8年7月17日,某化工企业发生中毒事故,1名工人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结合患者职业接触史、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事故被认定为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中毒主要原因为抽污管道突发泄漏,瞬时造成该名工人颈部和躯干大面积暴露于工业污水,且作业现场未设置冲淋洗浴装置,工人经简单清理后未及时送医进行救治。建议企业应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加强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我市首例1,2二氯乙烷中毒原因,我们对患者所在的某五金厂进行调查,通过对作业现场卫生学调查、患者职业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表明,这是一起由于清洗车间未安装通风排毒设施,清洗作业工人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现场使用的低硫清洗油含1,2二氯乙烷等而引起的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1,2-二氯乙烷为20~500μg/ml,三氯Eft烷为90~800μg/ml,四氯化碳为90~500μg/ml。相关系数介于0、9996~0.9999。检出限:1,2-二氯乙烷为20μg/ml,三氯甲烷为90μg/ml,四氯化碳为9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6.4%。每100mg活性炭对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穿透容量分别为30.1,32.1,32.0mg。样品在活性炭管中至少可稳定7d,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羟酸(TTCA)含量作为内暴露指标在我国二硫化碳(CS2)接触工人神经系统功能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人8h班末尿TTCA含量,选取尿中TTCA<5mg/gCr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方法测定工人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总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用SAS软件包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工人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指标存在组间差异:暴露组运动神经元端及近端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0985、-0.9557),F波最短潜伏期延长(偏回归系数为1.6830)。结论 就周围神经系统功能而言,尿TTCA含量作为我国CS2接触工人的一项敏感的内暴露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的病例报道显示,1,2-二氯乙烷对工人神经系统的危害严重,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资料。本文对1,2-二氯乙烷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风险指数法评估汕头市玩具制造企业的1,2-二氯乙烷职业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汕头市6家玩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水平,采用风险指数法评估1,2-二氯乙烷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 6个粘胶岗位的1,2-二氯乙烷职业健康风险均为高度危害(风险指数为24.1~78.0),其余3个点胶或装配岗位的1,2-二氯乙烷职业健康风险均为中度危害(风险指数为15.7~18.8)。结论 玩具制造企业的1,2-二氯乙烷接触岗位存在中、高度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