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以脊髓损伤引起的双下肢瘫痪者为对象,叙述了经改良的Basmajan[1]和Cicenin等方法进行杖类步行训练,起到减轻负荷、提高平衡、提高步行效率、增强肌力和促进骨愈合等作用.杖类步行训练是预防废用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步行训练中助行器的选择和使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介绍了手杖用途、步行辅助工具的种类、使用步行器所需条件、与杖类处方有关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步行训练中合理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助行器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多有行走障碍,产生这种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静态,动态不平衡,也就是说保持姿势的调节功能障碍和肌收缩力以及肌耐力的障碍,实际上这两之间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很难加以明确地区分,为了使患重新获得这种运动功能,或代偿这种功能,可以借助于助行工具和辅助设备以及与此相关的作业疗法,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4.
使用助行器械和矫形器步行训练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本介绍了助行器和矫形器在步行训练上最新进展,包括实现功能性电刺激的下肢矫形器、实现截瘫步行的下肢矫形器、重度偏瘫步行重建的下肢矫形器、治疗下肢痉挛的下肢矫形器,可以爬楼梯的轮椅等,供大家在临床康复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多有行走障碍,产生这种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静态、动态不平衡,也就是说保持姿势的调节功能障碍和肌收缩力以及肌耐力的障碍.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很难加以明确地区分.为了使患者重新获得这种运动功能,或者代偿这种功能,可以借助于助行工具和辅助设备以及与此相关的作业疗法、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6.
谢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0,4(7):974-975
本文介绍了手杖用途、步行辅助工具的种类、使用步行器所需条件、与杖类处方有关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步行训练中合理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助行器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使用助行器械和矫形器步行训练的评估问题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使用助行器和矫形器进行步行训练是康复医学的常用方法。正确地评价助行器和矫形器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本价绍了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供在临床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怀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0,4(7):964-965
本文介绍了助行器和矫形器在步行训练上最新进展,包括实现功能性电刺激的下肢矫形器、实现截瘫步行的下肢矫形器、重度偏瘫步行重建的下肢矫形器、治疗下肢痉挛的下肢矫形器,可以爬楼梯的轮椅等,供大家在临床康复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怀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0,4(7):966-967
使用助行器和矫形器进行步行训练是康复医学的常用方法.正确地评价助行器和矫形器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供在临床康复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训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步行训练是脊髓损伤患者重要的功能训练之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鼓励患者经常进行站立及步行训练 ,这不仅可以防止下肢发生骨质疏松 ,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 ,减轻肌肉痉挛 ,同时还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等。1步行方式分类根据患者脊髓损伤平面的不同 ,可将步行训练分为治疗性步行和功能性步行。不同损伤平面的患者步行能力大致如下 :①C6 —T5损伤 :可佩戴躯体、骨盆托矫形器在平行杠内做治疗性站立 ;②T6 —T9损伤 :可佩戴骨盆托矫形器并使用拐杖进行治疗性站立步行 ;③T10 及以下损伤 :具有功能性步行能力。1.1治疗性站立步行训练 C6 … 相似文献
12.
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减重 (bodyweightsupport ,BWS)步行训练是一种特定任务式训练 (task specifictraining) ,源于 1982年Rossignol等人用脊髓损伤的猫所进行的步行训练实验[1] 。 1986年 ,Barbeau等开始将其应用于偏瘫患者[2 ] 。这种训练方法不同于以往传统运动疗法 (physi caltherapy ,PT)中分别改善肌力、肌张力、关节分离运动和平衡能力等的专项训练 ,而是通过让患者不断重复步行周期的一整套复合动作来学习步行。传统方法取坐位或立位进行训练 ,直至患者具备步行能力 ;而减重步行训练在患者下肢尚无充分负重能力时即可直接开始步行练习[3] ,通过悬吊… 相似文献
13.
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介绍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于脑卒中脊髓损伤(SCI)等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作用的实验室依据,临床对照研究及康复治疗效果。提示BWSTT能使病人更早重建生理步态,较快恢复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减重步行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8-01/2004-12辽东学院医学院脊髓损伤住院及门诊患者30例。于椎体减压及内固定术拆线后转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电针配合减重步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减重步行训练。6个月后,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l指数评定,步行功能采用Lindmark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Fugl-Meyer指数评分接近(8.5&;#177;6.3.8.8&;#177;7.2,t=0.12,P&;gt;0.05);Lindmark指数评定无差异。6个月后实验组Fugl-Meyler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8&;#177;4.1.17.2&;#177;5.0,t=3.95,P&;lt;0.01)。Lindmark指数评定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0.0&;#177;3.8,112.0&;#177;2.6,t=19.8,P&;lt;0.01)。结论电针配合减重步行可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明显改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于脑卒中脊髓损伤(SCI)等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作用的实验室依据,临床对照研究及康复治疗效果.提示BWSTT能使病人更早重建生理步态,较快恢复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36例ISCI患者(分类为ASIA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8例).所有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还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 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 减重组患者ASIA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的恢复好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ISCI患者随机分为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n=22)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截瘫康复治疗。BWSTT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1次,共计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步长、步速、功能性步行分级对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BWSTT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BWSTT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更大程度提高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步行训练和使用平行杠步行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复医学主要目的是帮助身心受损的残疾人恢复机能,使之能够重返社会。其中最为基本的环节无疑是恢复步行能力,实现生活自理,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国内专业人员也较为熟悉。本着重介绍一下步行训练评价项目、步行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立位训练和使用闰行杠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不完全SCI患者(分类为ASIA 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营养等药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针刺等;减重组患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接受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FIM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及ADL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减重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FIM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及ADL能力2组均有提高(P<0.05),其中FIM步行能力及10 m步行速度减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能显著提高不完全SCI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和减重平板训练分别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进行下肢针对性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减重组和矫正带组。对照组由家属辅助自主步行训练;减重组采用减重平板进行步态训练;矫正带组使用下肢矫正带辅助进行步态训练,3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下肢功能评定。结果:3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FMA(下肢功能)评分、患肢最大负重比值、10m步行速度、6min步行距离、FAC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减重组治疗后与矫正带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减重组和矫正带组两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P0.05)。结论: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训练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康复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两者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步行康复训练的效果,佩戴下肢矫正带可以提高下肢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