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状态,如不积极治疗可致残,甚至因严重肺栓塞而死亡。据统计住院病人中有2.2%并发此症,其中94.1%有晚期后遗症,中老年人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总发病率达28%,全髋置换术后更高达45%,尸解发现住院病人中的发病率为27%~80%。仅美国每年就有约20万人死于肺栓塞。国内也并非罕见,仅我科1988年11月~1989年11月一年中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54岁。因腰痛卧床4天,次日始左膝关节以下肿胀且向上延至腹股沟处入院。病人20天前行射频消融术(RFCA),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吸烟史。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动脉血气分析均正常,血小板聚集率35%(正常参考值35%~70%);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胆脾胰肾B超以及胸部数字放射线(DR)片检查均正常。彩超检查示双肾静脉正常,左侧髂外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远段与胫后静脉移行处血栓形成。予抬高患肢,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淤药物以及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泵入等…  相似文献   

3.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即Cockett综合征,又称May-Thurner综合征,是由于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前方,左髂静脉长期受压导致管腔内粘连,甚至闭塞,从而引起左下肢和盆腔静脉的回流障碍,造成下肢静脉高压,在此基础上容易继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本院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对Cockett综合征继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6例行导管溶栓联合泵入尿激酶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足底动静脉脉冲泵应用法足底动静脉脉冲泵(A-V泵)即通过模拟人行走时腿部血液循环的生理作用,给予足底动静脉脉冲式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同时激活纤溶系统的活性。【目的】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操作前准备】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是肾脏病的并发症。血液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栓塞形成的三大因素,如果并发肾静脉血栓(RVD)和肺栓塞(PE),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03—03~2005-12收治DVT患者8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对比,观察下肢静脉的血管内径、内膜厚度、光滑度、血管压缩性、管腔内回声、静脉瓣功能、侧支循环、血流速度等指标。结果:134例中107例临床治愈,27例病情好转,超声检查显示管壁回缩正常,内膜光滑,血管压缩性恢复良好,侧支循环建立,静脉瓣功能不全有所改善。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治疗诊断及评估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B超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DVT是医学上一个严重问题,如未及时检出,可使患肢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许多文献指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诊断DVT不可靠,因此,在接受抗凝治疗前,使用客观检查方法来诊断DVT很重要。静脉造影是确诊DVT之主要方法,但其不仅花费大,而且会引起患者不适,有人对造影剂过敏,更严重者可能引起新的血栓形成。由于上述原因,非侵入性检查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扫描、电阻抗体积描记图检查(IPG)、多普勒超声检查、实时超声检查、CT扫描等。1984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26例患者中,痊愈23例,痊愈率88.46%,留有后遗症3例,后遗症发生率11.54%。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急诊诊断DVT的病例,从患侧远端浅静脉注射25万U尿激酶辅以近端浅静脉压迫,每日一次,持续1~2周,同时抗凝和祛聚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结论:经患侧远端浅静脉注射尿激酶辅以近端浅静脉压迫并同时抗凝和祛聚疗法,治疗DVT安全有效,可作为急诊治疗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止血药与腰椎融合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由同一组术者施行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共58例,根据术后止血药的应用与否分为研究组(术后不使用止血药组)和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组),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切口引流量和伤口血肿情况、有无神经损伤症状.结果:研究组26例患者中3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32例患者中7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卡方值0.472,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为(768±46)mL和(694±7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引起,与术后是否应用止血药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病人共50例,其中下腔静脉滤器植入(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mplantation)34例,20例经股静脉切开Forgaty导管取栓,50例均行溶栓治疗.本组病例均要求病人在手术取栓后和溶栓治疗中双下肢抬高30°,并限制患肢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挤压小腿腓肠肌运动,并行相应的抗凝治疗.结果:34例均经股静脉穿刺将滤器植入下腔静脉,定位于肾静脉以下,成功率100%.术后随访28例(82.4%),时间5个月~5年,1例股静脉切开取栓1年后再发DVT,经溶栓治疗痊愈.全组无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应用下腔静脉内滤器植入术、患肢的限制性活动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7年8月~1999年12月收治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以溶栓治疗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24~78岁,平均47.5岁,病变位于左下肢52例,右下肢20例,发病时间最短8h,最长3个月,其中病程在15d以内的有50例,超过15d的有22例。1.2 病因及分型1.2.1病因分类见表1:1.2.2 临床分型:结合临床表现和Doppler检查将72条患肢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周围型24例,中心型13例,混合型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不同方法 治疗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 例急性LE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方法 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经足背静脉溶栓组;B组:单纯CDT组;C 组:球囊扩张辅助的CDT组.Villalta 评分诊断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结果 出院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组PTS发生率分别为(4.5%,11.4 %),均明显低于A(32.8%,58.6%)、B两组(18%,38%),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1.3,P=0.000).结论 球囊扩张辅助CDT能有效降低PT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腓肠肌撕裂常误诊为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甚至行抗栓、溶栓治疗。2001~2006年我院诊治自发性腓肠肌撕裂10例,均误诊为DVT。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28~72岁,53、72岁各1例,余为体健青壮年。病变位于右侧小腿7例,左侧3例。发生诱因:行走或下楼时踏空摔倒所致3例,重体力劳动导致3例,正常行走中突感小腿后侧棒击样剧痛后摔倒3例,长途驾车过度劳累1例。伤后12小时~2天均在外院就诊,诊断为DVT,并接受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剂、降纤剂、溶栓剂和抗凝剂等药物治疗无效。1·2确诊经过本组表现为小腿粗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5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除了2例肿瘤患者转其他方法治疗外,均取得一定的疗效。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只要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63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DVT正确率达94.5%。63例经过药物(抗凝、溶栓、祛聚)及手术等方法治疗,显效45例,有效10例。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DVT的首选诊断方法。抗凝、溶栓、祛聚与手术二者相互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使用空气波治疗仪对腰椎术后病人肢体肿胀、疼痛、腓肠肌压痛情况的影响,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腰椎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临床常规手术后第1天,双下肢应用POWER空气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右旋糖苷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双下肢静脉管壁光滑度,肢体肿胀、疼痛程度。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病人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和腓肠肌压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8.7~17.5,P〈0.01)。治疗组治疗2周后肢体重度肿胀、疼痛及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4、31.2,P〈0.01)。结论空气波治疗仪能明显减少腰椎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发生率,对早期DVT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7年收治的54例脑出血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患肢局部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同时每12 h 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部分效果不佳者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尿激酶。结果:痊愈36例,显效18例,无效0例。结论:患肢局部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脑出血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医用弹力袜对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在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加用医用弹力袜预防,对照组在常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4.OO%,显著低于对照组DVT的发生率18.00%(P〈O.05),并且观察组的下肢肿胀情况也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医用弹力袜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下肢DVT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