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erine/Threonine kinase15,STK15)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探讨其在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口腔疣状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相应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上述标本STK15基因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口腔疣状癌组织STKl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正常组织,其差异显著(t=2.333,P〈0.05);口腔鳞癌组织STK1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正常组织,其差异显著(t=2.498,P〈0.05);STK15基因mRNA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口腔鳞癌(t=2.199,P〈0.05)。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STK15基因在疣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在口腔鳞癌中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kp2、c-myc及p2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检测Skp2、c-myc及p27蛋白在54例口腔鳞癌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kp2、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9%(19/54)和38.89%(21/54),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6.67%(1/15)、6.67%(1/15)(P<0.05);p27阳性表达率为55.56%(30/54)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6.67%(13/15)(P<0.05);Sk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05);口腔鳞癌中Skp2与c-myc表达呈正相关(r=0.562,P<0.01);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1).结论:Skp2蛋白过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c-myc蛋白有协同作用,Skp2蛋白过表达与靶蛋白p27蛋白降解有关,联合检测Skp2、c-myc及p27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综合评估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口腔疣状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的表达 ,探讨其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基础。方法 :15例口腔疣状癌标本 ,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 ,2 0例口腔鳞癌 (高、低分化鳞癌各 10例 )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上述标本MMP 2表达和分布。结果 :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中MMP 2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 ,正常口腔黏膜MMP 2阴性表达。口腔疣状癌MMP 2阳性表达率为 3 3 .3 % (5 /15 ) ,平均染色强度低于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组 (P <0 .0 5 )。口腔疣状癌、口腔高分化鳞癌、口腔低分化鳞癌MMP 2表达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 <0 .0 5 )。结论 :口腔疣状癌细胞产生的MMP 2 ,导致基底膜成分Ⅳ型胶原降解 ,破坏基底膜的完整性 ,这可能是口腔疣状癌局部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MMP 2在口腔疣状癌、口腔高分化鳞癌、口腔低分化鳞癌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证实口腔疣状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p53蛋白在口腔疣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口腔疣状癌中p5 3蛋白的表达状况及与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对比 ,探讨p5 3蛋白在口腔疣状癌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 8例正常口腔粘膜、1 3例疣状癌、1 0例高分化鳞癌、1 0例低分化鳞癌组织中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疣状癌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 9.2 % (9/ 1 3) ,高分化鳞癌组和低分化鳞癌组阳性表达率均为 80 % (8/ 1 0 ) ,而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均呈阴性表达 ,疣状癌p5 3蛋白平均染色强度低于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高分化鳞癌的平均染色强度低于低分化鳞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口腔疣状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p5 3基因突变 ,疣状癌与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p5 3蛋白的表达差异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口腔鳞癌中Maspin和VEG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rray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Masp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对18例口腔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标本行Maspin和VEGF mRNA含量的半定量测定,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F检验和Person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aspin mRNA在口腔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逐渐增加(P〈0.01),且三者之间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EGF mRNA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降低(P〈0.01),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口腔鳞癌中,Maspin和VEGF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Maspin和VEGF基因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aspin基因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抑癌作用:Maspin可能通过下调VEGF来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MDM_2及p53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癌基因蛋白(MDM2)过度表达及p53功能失活与口腔疣状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 织化学SP法检测13例口腔疣状癌、10例口腔高分化鳞癌、10例口腔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MDM2蛋白及p53蛋白 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口腔疣状癌中的MDM2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其p53蛋白表达 明显低于口腔鳞癌(P<0.01);虽然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在13例MDM 蛋白表达阳性的口腔疣 状癌中,仅4例(30.8%)呈现p53阳性,69.2%的病例呈现p53阴性表达。结论:MDM2蛋白过度表达与p53失活 并存可能与口腔疣状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Livin基因及其蛋白在人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ct和Livinβ及其基因在人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20例口腔鳞癌组织、15例口腔软组织囊肿和1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LivinαmR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2种Livin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口腔鳞癌组织中均有Livi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14例口腔软组织囊肿和1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均可见Livina或LivinβmRNA的表达.3者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但Livina和Livinβ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口腔软组织囊肿和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和RT-PCR结果一致。结论:Livin可能在人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F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方法:应用SP染色法检测PTTG蛋白和bFGF在55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结果:在口腔鳞癌中PTTG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和67.3%,其阳性率及表达等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TG在中一低分化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TTG表达与bFGF表达成等级正相关(r=0.382,P〈0.05)。结论:PTFG或bFGF与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口腔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口腔疣状癌VEGF基因蛋白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超微定位水平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蛋白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 13例口腔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癌和 10例低分化鳞癌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口腔疣状癌VEGF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血管内皮细胞核和核膜上 ;在胞浆主要定位于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上。VEGF在正常口腔黏膜 ,口腔疣状癌 ,高分化鳞癌 ,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0 .0 % ( 0 / 8)、3 0 .8% ( 4 / 13 )、5 0 .0 % ( 5 / 10 )和 60 .0 % ( 6/ 10 )。口腔疣状癌VEGF蛋白的平均染色强度低于高、低分化鳞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其染色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 (P <0 .0 5 )。高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染色强度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蛋白在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及临床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在口腔疣状癌和鳞癌中mRNA的表达.方法:将30名患者根据其病理结果分为3组:疣状癌组(n=10)、高分化鳞癌组(n=15)和中低分化鳞癌组(n=5).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3组患者的癌组织、正常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疣状癌组癌组织、配对正常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分化鳞癌组和中低分化鳞癌组癌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配对正常组织(P<0.05).其中,疣状癌组与高分化鳞癌组癌组织Stat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中低分化鳞癌组(P<0.05);而疣状癌组与高分化鳞癌组的癌组织Stat3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基因在口腔鳞癌中表达有增高,在疣状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增高.在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疣状癌和高分化鳞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样多肽1(LRIG1)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抑癌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口腔疣状癌(n=15)、口腔鳞状细胞癌(n=30)及对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共90例,以15例外伤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法)检测其中LRIG1和Bcl-2的表达,并用皮尔森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LRIG1在正常黏膜、口腔疣状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下降(P<0.05)并伴随Bcl-2的表达依次升高(P<0.05);并且,LRIG1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LRIG1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抑制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Bcl-2、MDM2、p21在人口腔正常黏膜、白斑、鳞状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5例人正常口腔黏膜、15例单纯增生性白斑、10例异常增生性白斑,25例口腔鳞癌中Bcl-2、MDM2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MDM2蛋白在异常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p21蛋白在异常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结论:Bcl-2、MDM2和p21三者与口腔黏膜癌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27与Skp2蛋白表达及其意义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p27与Skp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Skp2蛋白在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63.73%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织92.72%(P<0.05),Skp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19.02%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4.24%(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则与以上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P<0.05);二者的阳性表达率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p27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Skp2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Skp2蛋白表达与靶蛋白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降解相关,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27和Skp2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48例口腔鳞癌中Livi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口腔鳞癌中Livin阳性表达的为36例,作为对照的正常口腔黏膜中Livin均为阴性表达,Livin在口腔鳞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ivin的表达情况与口腔鳞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329,P=0.022),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Livin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口腔鳞癌的重要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口腔疣状癌(OVC)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AIP6)的表达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下载OSCC的RNA-seq数据,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TNFAIP6在OSCC和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生存曲线分别评价其诊断和预后价值。取15例正常口腔黏膜、22例OVC和24例OSCC及对应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TNFAIP6的表达和分布,并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取5例OSCC、3例OVC及对应癌旁组织,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技术验证其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使用Graph Pad Prism 7.0软件进行计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各组间数据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在TCGA数据库中,TNFAIP6在OSCC中表达显著上调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其表达失调与OSCC患者总体生存率无关。在OSCC石蜡标本中,TNFAIP6表达显著上调,与饮酒、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在OVC石蜡标本中,TNFAIP6表达显著上调;TNFAIP6在OSCC癌组织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TNFAIP6在OSC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诊断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15例口腔疣状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口腔鳞癌(高、低分化鳞癌各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L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口腔疣状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20%)和低分化鳞癌(0%);口腔疣状癌、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0%)。结论:层粘连蛋白可能在口腔疣状癌的浸润与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B7-H3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B7-H3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RT-qPCR、免疫组化检测B7-H3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构建B7-H3腺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CCK-8、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B7-H3高表达对Tca811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qPCR结果显示,口腔鳞癌组织B7-H3 mRNA表达为3.021±0.2310,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0.6002±0.1010);与对照组比较,10、50、100感染复数组在作用24h呈现促进细胞增殖作用,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72h时增殖作用最强(P〈0.05);与感染复数1组比较,同时间段50、100组促细胞增殖作用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50与100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B7-H3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B7-H3高表达,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蛋白HERG1在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例NOM、20例OLP、30例OSCC组织中HERG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RG1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高于OLP(P〈0.05),HERG1在OLP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糜烂型OLP中的表达高于非糜烂型OLP(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G1可能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口腔疣状癌E-cadherin基因蛋白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超微定位水平检测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蛋白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13例口腔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癌和10例低分化鳞癌E-cd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E-cd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和口腔疣状癌及鳞癌细胞中主要位于胞膜及胞浆上,其中在胞膜主要定位于桥粒,胞浆主要定位于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上。E-cd在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疣状癌、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7/8)、61.5%(8/13)、50.0%(5/10)和30.0%(3/10)。口腔疣状癌E-cd蛋白的平均染色强度与高分化鳞癌间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P<0.05)而高于低分化鳞癌(P<0.05)。结论 E-cd基因蛋白在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及临床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分子Shh及Gli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生物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5例正常口腔黏膜及35例口腔鳞癌中Shh和Gli1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Shh、Gli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应用生存表法分析Shh及Gli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hh及Gli1在35例正常黏膜中均无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Shh的阳性率为60%,Gli1胞质、胞核阳性率分别为54.3%及42.9%,与正常黏膜相比差异显著(P〈0.05)。非参数分析显示,Shh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Shh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相关,高表达的口腔鳞癌患者预后较差(P〈0.05)。Gli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不相关。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的主要配体Shh及核转录因子Gli1在口腔鳞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Shh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患者预后明显相关,提示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口腔鳞癌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