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针灸理论早在东晋便有提及,并且已经被大量应用于各种疾病前期的治疗。而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健康"的理念方兴未艾。高血压前期作为高血压病的欲病状态,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将"逆针灸"的治疗思想与选穴原则运用于高血压前期的治疗,"欲病救萌,防微杜渐",为未来高血压前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 Hg)是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病的过渡阶段,疾病尚处于萌芽状态,属隐证未病欲病范畴。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高血压早期,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可逆转疾病进程。《伤寒论》中即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针刺和艾灸作为治未病的一种手段,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辨证取穴,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高血压前期体内内环境稳态已失衡,提早运用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针灸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利于整体调节,平衡阴阳,使经络气血运行顺畅,既可纠正体内异常,又不干扰正常机能;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未来研究还需更加透彻、更加科学,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用针方法,实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研究作用机制及应用,做到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有效延缓或避免转化为高血压病,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90-1091
高血压前期是介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过渡期。从中医未病角度分析高血压前期,并根据历代医家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经验理论,阐释从脾论治高血压前期的新思路以及采用针灸捻转补泻法治疗该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前期是处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发病人群广泛且能对心、脑、肾等身体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的内容。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从调节体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方面防治高血压前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医药在高血压前期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高血压长期危险因素,控制不良的生活方式,防止并发症,有着重要的公共健康意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发生,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和家属掌握高血压前期的有关知识,遵循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措施,让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前期是可以预防的,能够控制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前期人群是发展成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而老年人发生率更高,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促进潜在靶器官损害的发生。高血压是缺血心脏病三大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朱良春足浴方治疗高血压前期和1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高血压前期和1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联合朱良春足浴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值与中医证候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疗效治疗组为90.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3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为89.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67%(P<0.05);治疗1~4周后治疗组降低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周、4周后治疗组复常率分别为44.59%与70.27%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朱良春足浴方干预高血压前期和1级高血压有着较好的疗效,对降低舒张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清肝降压饮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1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非药物干预方式,治疗组在非药物干预方式基础上加用清肝降压饮代茶饮,2~4剂/d,疗程8周.观察血压控制情况、中医临床症状、检测治疗前后血脂.结果:治疗4,8周及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和8周治疗组血压复常率分别为43.83%和90.41%,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总有效率为95.89%,优于对照组的60.27%(P<0.01);治疗后治疗组证候总有效率98.63%,优于对照的56.16%(P<0.01);治疗组对患者血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在“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中药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1级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人群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的低质状态及其体验,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状态。亚健康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但由于其没有特异性病理机变可究,且涉及多个系统,因而目前西医在临床干预上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手段[1]。  相似文献   

10.
口针疗法是上世纪70年代刘金荣氏创作的一种现代微针疗法,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疼痛性病症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具有疗效确切、简便安全的特点。本文通过描述口针的起源与发展,经脉循行与口腔的密切联系及口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并列举临床上一些典型病例报道,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认识并应用口针,并能对口针疗法作用机理做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同时将该疗法大力推广,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气虚体质是八种偏颇体质中常见之一,我们在中医"治未病"、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非药物调治方法:饮食、情志、睡眠、运动调护,结合艾灸综合调治,使气虚体质明显改善,充分发挥了中医非药物治未病的特色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确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学术内涵,探讨了从"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治未病"角度阐述了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预防医学的世纪,亚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中医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养生、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特别是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应用中的指导作用,优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医未病先防、巳病防变、病愈防复.结合现代医学,我们进一步探讨临床上常见、易复发、迁延难愈的病颈椎病的成因、预防、治疗及自我调治,通过总结前人及我的临床经验,介绍几种实用的颈椎病预防及自我调治,供大家在临床上参考及指导患者,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16.
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加,笔者从中医学角度运用“治未病”学说分几点来探讨对其的调治方法。中医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养生、治未病,在三千年前的帛书上就有记载,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治采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特别是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应用中的指导作用优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一2010年6月应用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80例,根据术前及术后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d和干预后7d,两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前后同时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医未病先防、巳病防变、病愈防复.结合现代医学,我们进一步探讨临床上常见、易复发、迁延难愈的病颈椎病的成因、预防、治疗及自我调治,通过总结前人及我的临床经验,介绍几种实用的颈椎病预防及自我调治,供大家在临床上参考及指导患者,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未病”的内涵。方法:按照四个方面阐述针灸“治未病”的作用。结果:针灸具有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结论:针灸“治未病”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治未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曲池穴定位最早见于《灵枢》,历代研究终将其定位于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中点处。高血压前期属未病范畴。研究发现针刺曲池可对血管内皮、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改善高血压前期免疫紊乱状况,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前期,延缓疾病的发展。未来应关注其降压作用远期疗效,曲池单穴与多穴位配伍应用对高血压前期疗效,开展大样本随机实验,以期为临床诊疗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