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焕芳  袁嫡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50-2951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003年收治的8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无复发患儿比较.结果:88例中复发49例(占55.6%).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年龄(<1岁),初次发作体温(<38.5℃)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一旦发热,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秀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57-225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结合11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48例(41.4%)。复发危险因素与初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8.5℃、复杂型热性惊厥、惊厥家族史、发作形式(P〈0.01)及脑电图异常(P〈0.05)有关。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5— 2 0 0 0年在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 5 2例热性惊厥 (FC)患儿 ,经门诊随访、进行病例分析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3例 ,女 19例。年龄 6个月~ 6岁 ,其中6个月~ 15个月以内 31例 ,~ 6岁 2 1例。均符合文献 [1]报道的诊断标准。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38例 ,支气管肺炎 8例 ,急性腹泻 3例 ,幼儿急疹 2例 ,流行性腮腺炎 1例。有 FC家族史者 13例 ,癫痫家族史者 1例。首次发作体温 <38.5℃ 15例 ,≥ 38.5℃ 37例。首次发作持续时间 :5 min以内 31例 ,~ 15 min以内 8例 ,~ 2 0 min13例。发热 2 4 h惊厥次数 :1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复发危险因素及愈后情况。方法结合9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复发46例(52.9%),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1);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8例(20.7%),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有关(P〈0.01);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29%),说明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愈后较好,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 1992年 10月至 1997年 12月在我院门诊与住院诊治的 12 8例热性惊厥 (FC)患儿 ,经门诊随访 3~ 5 a,现就其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8例 FC患儿中男 73例 ,女 5 5例。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7岁。<6个月 5例 ,~ 1岁 35例 ,~ 3岁 6 2例 ,~ 6岁 19例 ,≥ 7岁 7例。1.2 诊断标准 :根据 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为标准。并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疾患 [1 ] 。FC又分单纯性 FC(SFC)和复杂性 FC(CFC)。SFC诊断标准为发病年龄在 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98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复发40例,引起复发的原因为FC分型、初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家庭史及脑电图是否正常有关,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 FC的发生与年龄及惊厥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有家庭遗传倾向,少数可转为癫痫,对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儿应进行早期干预措施,必要时预防用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性惊厥(F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某些因素可增加FS复发的危险性。为了探讨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本研究对首次FS发作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姚行松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2):143-143,146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期常见病症,平均发病率为2%~5%,其复发率高达30%~40%.热性惊厥约95%在热起的24小时内发作.预防复发、减少不良后遗症是儿科医生关注的热点.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符合热性惊厥诊断标准[1]、有复发危险因素的58例患儿采取间歇安定片预防用药,观察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热性惊厥256例临床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诊断及随访256例热性惊厥患儿,现将临床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初发热性惊厥患儿共94例进行随访,将患儿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对两组患儿热性惊厥的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家族病史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复发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1例(65.9%),女性患儿16例(34.1%)。复发组患儿的初发年龄为(13.27±2.38)个月,初发体温为(38.46±0.24)℃,具有家族病史的患儿数量为23例(48.9%),家长对热性惊厥的预防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患儿数量为14例(29.8%);无复发组患儿的初发年龄为(15.41±5.26)个月,初发体温为(39.21±0.16)℃,具有家族病史的患儿数量为7例(14.9%),家长对热性惊厥的预防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患儿数量为28例(59.6%)。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复发与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家族病史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医师应从降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好积极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凤荣 《河北医药》2005,27(5):364-365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简称FS)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36例(45%),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厥及癫痫家族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围生期异常与日后FS复发关系不大。结论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以上、首发为复杂型、有热厥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相关诱因,从而有效防治并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对194例首发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为期45年的随访,并根据其是否有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9例和无复发组135例,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家族史、发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内容进行统计。结果复发组中初发年龄(13.41±4.97)个月,体温(37.51±0.86)℃,低于对照组(30.66±9.81)个月,体温(39.11±0.57)℃;复发组复杂性FC占35.6%,FC阳性家族史占16.9%,生活环境在农村的患儿为50.1%,患儿家长对FC知识不了解者占45.8%,高与对照组20.7%,8%,40.1%,40.7%。结论单因素分析以下5个因素与FC复发相关,包括初次发作时年龄<1岁、体温低于38℃、阳性惊厥家族史、复杂型惊厥和家长对患儿的护理不当。在医院的工作过程中应进行复发诱因评估并跟踪随访,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技能,适当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某院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患者中选取69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没有复发的69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惊厥发作情况、体温、围生期异常、家族史、体重和发作前合并症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部分因素,治疗组患者男性比率、年龄、体温、惊厥次数、复杂型、脑电图异常、惊厥发作时间、家族史和合并症等因素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两组患者围生期异常比率和体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热性惊厥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部分患者会转化为癫痫,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2年儿科门诊收治的40例热性惊厥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热性惊厥随访期间未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时体温、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性别、维生素D缺乏症、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热性惊厥可造成患儿惊厥性脑损伤,少数可转化为癫痫,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根据患儿复发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降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对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已发1次热性惊厥患儿,在体温再次达37.5℃以上时,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4 mg/(kg·次)预防热性惊厥,对照组未作预防热性惊厥处理。结果:随访2-5年,治疗组1例(1.25%)热性惊厥复发.对照组27例(33.75%)复发。结论:苯巴比妥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林加斌  项跃林  朱凯 《安徽医药》2007,11(6):537-538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本科收治的75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首发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发病季节、伴随疾病、脑电图改变、治疗及转归等进行随访观察及研究.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3岁,以7~9月发病率最高,62.7%的患儿发作一次,复发率为37.3%,FC的复发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和FC分型、脑电图表现以及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有遗传倾向性,伴有危险因素者易复发且易转为癫痫,对首次发作患儿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212例的复发情况及可能引起的复发的11种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方法随机选择212例首次发作的热性惊厥患儿,对他们随访2~4年进行总结,对影响复发的11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率是59.6%,且与发病时体温、年龄成负相关;与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呈正相关;与性别、围产期、佝偻病、贫血、喂养方式无关。结论由于FC可造成惊厥性脑损伤,减少或控制FC的复发,可从预防或治疗引起FC复发的上述5种因素着手,减轻或防止患儿智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口服地西泮在预防热性惊厥复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照组发热时服用退热药物,观察组口服地西泮同时辅以一定的退热药物,比较两组患儿热性惊厥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中热性惊厥复发6例,复发率为12.5%,平均复发次数为(1.6±0.5)次;而对照组中热性惊厥复发18例,复发率为37.5%,平均复发次数为(3.3±1.0)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用药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地西泮在预防热性惊厥复发中效果显著,显著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容易复发,部分患儿因惊厥反复和持续发作可造成脑损伤,故对其进行预防治疗是必要的,1997年8月-1999年10月我院儿科采用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