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区红外敏感穴位及其反映病症效应的科学性。方法:以位于右季肋区的经穴、非经非穴和左季肋区对称的经穴、非经非穴为测温点,以体表红外相对温度(经穴温度/同侧腋下温度)为指标,以左右温度不对称变化为判断标准,通过HBV感染与健康自愿者、慢乙肝与肝硬化的组内左右同名测温点配对T检验,组间同侧同名测温点ROC曲线分析,探讨肝区内测温点与肝脏疾病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①慢性HBV感染患者所有测温点相对温度均高于健康自愿者,肝区的日月、步廊和对侧期门内呈不对称性病理高温;②肝硬化所有测温点相对温度均低于慢乙肝,肝区期门、期门内呈不对称性病理高温。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区的期门、日月、步廊、期门内体表红外温度变化与肝脏病变及病情相关,具有反应病症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肝区红外敏感经穴的病理机制。方法:拍摄慢性HBV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正位红外热成像,检测肝脏体表投影区内经穴和对侧同名经穴红外温度,计算相对温度。依据患者门静脉充血指数(CI)分为高压组、慢乙肝组。分别进行同名经穴相对温度均值组间配对、组内左右配检验;患者(总体)经穴红外温度与CI相关性分析。结果:1肝区内期门、日月、步廊三穴:相对温度组间配对,慢乙肝>对照组>高压组。慢乙肝高于高压组,P<0.05;红外温度组内配对,均低于对侧同名经穴,对照组P<0.01,高压组P>0.05;慢乙肝期门P=0.03,日月和步廊P>0.05。3肝区内经穴红外温度均与CI负相关;除步廊之外,r值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区经穴红外温度变化与门静脉淤血相关,具有反映病症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肝区内不同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功能状态相关性比较研究,论证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与科学性。方法:以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区内期门、日月、步廊经穴红外温度与门静脉血流速度(VPV)、最大内径(DPV)、门静脉充血指数(CI),肝静脉血液速度(VHV)、肝中静脉内经(DHV),肝静脉波形(HV_0、HV_1、HV-2)检出率的均值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观察组期门、日月、步廊红外温度与CI负相关;期门、步廊与VPV正相关,与DPV负相关,P0.05。(2)观察组只有步廊与DHV和HV1检出率负相关,P0.05。(3)对照组三个经穴与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均不相关。结论:HBV感染时肝区内肝经期门、胆经日月、肾经步廊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血液动力学相关的差异性,体现了经穴效应的特异性和"肝胆表里""肝肾同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中都体表红外温度反映病症的病理基础,论证经穴反映病症的特异性。方法:分别采集HBVDNA定量≥100 IU/m L患者和健康自愿者红外热成像,检测双侧足三阴经小腿部全部腧穴的红外温度并计算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膻中穴温度),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肝脏门静脉主干血管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CI)。分组进行红外温度CI、DPV、VPV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疾病组足三阴所有测温点温度与VPV负相关,P0.05。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2)双侧中都、筑宾,右侧交信、三阴交、漏谷,左侧复溜温度变化与CI负相关,P0.05。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3)疾病组所有测温点红外温度均低于对照组,只有中都穴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右侧中都呈现相对的病理性高温表现,温度变化与门静脉瘀血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MSM人群艾滋病患者和健康自愿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双侧背俞穴的红外温度,总结AIDS患者背俞穴红外敏感经穴,论证背俞穴反映病症的科学性,为艾滋病的穴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感染HIV病毒的MSM人群AIDS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背部红外热成像数据。选取膀胱经第一侧线双侧背俞穴红外温度为研究数据,通过对不同健康状态下患者红外热成像数据进行背俞穴穴位定点红外特征进行比较,对比背俞穴红外特异性与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异性表现的内在相关性,探讨艾滋病患者背俞穴反映其病症的相关特征。结果:①全部40个测温点中,双侧L3~S2之间的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6个测温点红外温度表现为疾病组对照组,其他测温点均为疾病组对照组;②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据有统计学意义的测温点共18个:双侧心俞、督俞、肝俞、中膂俞、白环俞和右侧的风门、厥阴俞、膈俞,疾病组对照组,P0.05;双侧大肠俞、关元俞,右侧小肠俞,疾病组对照组,P0.05;③脏腑背俞穴:疾病组厥阴俞R、心俞、肝俞温度降低,大肠俞、小肠俞R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背俞穴中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红外温度呈现出规律的差异性表现,说明红外温度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男性HIV感染者病情的客观指标,体现了经络腧穴反映病症的科学性;②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背俞穴红外温度的差异,对HIV患者进行穴位非侵入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区经穴反映病症的生物医学基础。阐明经穴效应局部特异性对肝区血流变化与穴位下组织形态改变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和定点低频超声方法对比172例不同健康状态患者的步廊穴对应的肝脏解剖组织结构检出率以及门静脉主干血管内径(DPV)、平均血流速度(VPV),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CI)。依据不同健康状态进行资料分组。统计分析步廊穴下组织形态改变与血液动力学数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乙肝组DPV与CI均高于肺结核患者(P0.05);疾病组步廊穴下门静脉系统分支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高压患者步廊穴下检出门静脉矢状部比率较其他组升高(P0.05)。结论:肝脏疾病状态中穴位深层解剖结构变异是步廊穴敏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AIDS)患者和健康自愿者五脏六腑募穴红外温度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行为学、以及临床特征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揭示MSM人群AIDS患者募穴红外温度的特异性,论证应用募穴理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性。方法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拍摄48例MSM人群AIDS患者(疾病组)和25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的红外热图,在红外热图上采集十二脏腑的募穴温度(6个单穴,6对双穴,共18个穴位),并计算穴位的红外相对温度,进行组间同名穴红外相对温度的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疾病组小肠募穴关元和膀胱募穴中极红外相对温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01,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1)膀胱募穴中极红外温度的特异性表现,具有揭示艾滋病MSM人群行为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的意义,体现腧穴经络脏腑相关理论的科学性;(2) MSM人群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募穴红外温度的差异,体现募穴反映脏腑病症的特异性。关元和中极可作为AIDS患者临床诊疗常用的特定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与胞宫密切相关经脉的经穴、非相关经穴及非穴体表温度在经期第1d和月经结束后第3d的表现,探寻特异性反应月经来潮的穴位。方法:本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进行,招募正常女大学生49人。选取胞宫相关经穴血海、地机、中都、三阴交、太溪、太白、太冲、水泉,非相关经穴悬钟以及悬钟旁非经非穴。于经期第1d和月经结束后第3d的相同时间点连续动态探测经穴及非穴体表温度60min。结果:正常女大学生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的同名穴位温差值经期第1d显著低于经后第3d(P=0.0075)。其它经穴及非穴2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推测:肾经的原穴-太溪在体表温度上具有反应月经来潮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相关背俞穴的体表温度,观察肺脏病变状态下,相关背俞穴体表温度的特异性变化。方法:选取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BK-MT02A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较对照组同侧腧穴体表温度升高(P<0.01,P<0.05);两组受试者双侧肺俞、膈俞穴体表温度高于同侧脾俞、肾俞穴(P<0.01,P<0.05),同侧肺俞与膈俞、脾俞与肾俞之间体表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病理性升高,说明以上背俞穴具有反映肺脏疾患的特异性;体表温度显著升高的肺俞、膈俞穴,不仅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机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体现了相同经络不同腧穴对肺脏疾患反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期门、肝俞、中都穴位贴敷对肝脏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影响效应的比较研究,探讨穴位贴敷的科学性。方法:以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为标准分为穴位贴敷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抗病毒和其他药物治疗。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之后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充血指数(CI)为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配对结果显示,治疗组VPV提升,P0.05。结论:期门、肝俞、中都穴组实施中药贴敷,具有加快HBV感染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效应。对慢乙肝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对合谷穴区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热像温度的影响。方法将30名缺血性脑卒中致中枢性面瘫患者依据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1-4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过程中合谷穴区、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变化。结果针刺合谷穴前后,合谷穴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发生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后合谷穴局部与对侧面部迎香穴区体表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具有相关性,提示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具有特异性,不同合谷组的两穴区温度变化虽有不同,但尚未发现明确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慢性胆囊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的红外温度,探究特定穴是否能够反映脏腑病症。方法:收集慢性胆囊炎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自带系统对受试者左右双侧胆的募穴(日月)、背俞穴(胆俞)、下合穴(阳陵泉)进行测温,分别进行组内自身左右两侧温度及组间温度的比较。结果:1对照组的日月、胆俞及阳陵泉穴,自身左右温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的日月穴自身左右温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胆俞及阳陵泉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左右两侧的日月、胆俞及阳陵泉穴的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的红外温度与胆囊疾病相关,其特定穴具有反映脏腑病症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乙肝肝硬化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之一,主要由长时间感染乙肝病毒(HBV)引起肝纤维化增生与肝细胞凋亡等病理性变化导致~([1]),其中包含代偿期与失代偿期2种类型,代偿期患者的生存状况相对较好,而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往往较高~([2])。近年来,中医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认为中医治疗HBV感染、肝纤维化等有良好改善作用~([3])。本研究在常规应用恩替卡韦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柔肝散结汤,获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的红外辐射特征。方法采用TSI-21型TTM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分析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表热敏穴的红外辐射特征,并设立热敏穴上、下、左、右各旁开3 cm的4个对照点和背部对照区,观察指标采用绝对红外辐射强度(温度)和相对红外辐射强度(检测点与整体辐射强度的差值),比较热敏穴与对照点/区的红外辐射强度差异。结果 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的平均温度为31.15℃,热敏穴与整体辐射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穴与对照点的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穴与背部对照区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穴具有高红外辐射强度的特点,并形成以热敏穴为中心的一定范围高红外辐射强度区域。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灿立  付月箫  焦伟 《新中医》2006,38(10):3-5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位、病性及分期治疗运用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该病临床表现与中医肝胆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别,与中医脾胃功能障碍有许多相同之处,该病的病位在于脾胃而不是简单地定位在肝;从HBV感染人体的演变规律及临床特点上分析,乙肝的病情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治疗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慢性HBV携带者属于正气受挫,邪气留恋,治宜健脾补肾,辅以解毒祛邪;急性乙肝属于正气尚盛,邪正相争,治疗虽然以清肝利胆,除湿排毒为主,仍需健脾益气扶正;慢性乙型肝炎属于正气不足,正虚邪进,治宜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佐以化湿解毒;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属正气滞败,邪气相对大胜,治宜养肝滋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肝病之一[1].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约3.5亿,其中75%集中在亚太地区.而我国更是HBV高感染区,约有10%~15%的人群存在HBV慢性感染,其中约1/4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乙肝病人逾3000万,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数约30万,对人民健康和国家卫生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防治慢乙肝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对慢乙肝的治疗仍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但缺乏可靠稳定的治疗措施和满意的疗效[2].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规范,尤其在调节人体内环境(免疫功能)、恢复肝功能、保肝降酶以及提高抗病毒药物的靶点敏感性、降低复发率上都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中医药治疗慢乙肝仍然存在较多的困惑:如疗效不肯定,重复性差,疗效评价仅限于个案总结或小范围的研究中,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性,制定的标准没有及时、广泛的执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者原穴的红外特异性,为中医治疗HIV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观察组为感染HIV的MSM受试者42例,健康对照组为排除HIV感染的健康志愿者25例。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受试者四肢远端的十二经原穴部位进行拍摄并提取温度数据,以穴位相对红外温度为指标,进行组间非参数检验。结果①未治疗组左侧京骨穴与双侧太溪穴相对红外温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与治疗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从原穴与十二经脉和五载六腑的特殊关系而言,依据足太阳经别循行"别入肛中"的经络理论和中医学"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的脏腑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研究现象。②治疗组双侧太白穴相对红外温度高于未治疗组(P0.05);其余各穴位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是导致其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次试验观察到的的脾经原穴抗病毒治疗后温度明显回升的现象,与目前有关中医脾的功能与人体免疫机能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吻合。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期患者十二原穴中,膀胱经、肾经与脾经原穴(京骨、太溪、太白)的红外温度具有反映病症的效应,这种多个脏腑经络相关原穴的联合效应,符合HIV感染者发病规律。体现了十二原穴反映病症效应及相关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先兆性偏头痛(MO)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力敏腧穴体表分布情况,分析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及红外温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例MO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体表力敏腧穴探查并记录,分析总结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与经脉、神经节段的位置关系;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TTM)观察总结MO患者力敏腧穴红外特征。结果:MO组体表力敏腧穴出现率为88.3%(53/60),健康组为6.67%(4/60,P<0.01)。MO组力敏腧穴主要分布于胆经、肝经以及三焦经,率谷、风池、太冲穴区敏化率较高。MO组力敏腧穴多分布于三叉神经、C2、C7神经节段。力敏腧穴红外温度及部位特征表现为:MO患侧>MO健侧>健康受试者,MO患者颞部、目额部、后头部、前臂外侧、足背部力敏腧穴存在明显不规则热源分布。结论:MO患者力敏腧穴与传统经脉、神经节段位置密切相关,红外温度升高、体表不规则红外热源分布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硬化,部分可发生肝细胞癌。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肝区疼痛或不适、腹胀、失眠等症状,轻度患者亦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经历免疫耐受期、免疫激活期和免疫控制期,部分免疫控制期患者可经历免疫再激活期;其中持续存在和反复出现的不充分的免疫激活和再激活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及其相关肝硬化、肝脏失代偿发病和进展的主要机制[1]。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干扰素-α类和核苷(酸)类药物的合理应用能够显著缓解、稳定或逆转CHB及其相关肝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